(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郭世科 > 共建天下郭氏和谐大家庭 [公告]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共建天下郭氏和谐大家庭

郭网(www.guo.ac.cn) 2018/12/10 21:36:10

              ——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 郭世科

  随着国家的日益开放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弘扬,郭氏文化研究也在蒸蒸日上:源流世系逐渐清晣,思想情感走向凝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模糊,口头相传的失误,研究考证的不足,人为偏见的炒作,名利思想的诱惑,直至现在,郭氏文化研究还存在有不该存在的误区,还出现有不该出现的争论,还影响着郭氏宗亲的凝聚与团结。这种现象,对家族、对国家均是无益的。今天,我抱着“家族的凝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与统一”之愿望,只就争论较大的三个方面谈谈见解,谨与各位共同探讨并欢迎批评指正!

  三地阳曲同根祖

  “序封阳曲”,出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原本记载的是东周初 “序封阳曲”泛指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到汉代出现了实际地名,加之原来记载的含糊,就给后人留下争论不休的结症。

  历史上的“序封阳曲”,是指郑国吞并东虢之后,周平王为平息众怒,给虢叔裔孙序另选地盘封侯,即封在黄河千里一“曲”又为黄河之“阳”的今山西平陆(时称夏阳也称下阳)境内,因地理位置而泛称“阳曲”,与随平王东迁由陕西宝鸡迁在河南三门峡(时称上阳、陕州、陕县),由西虢演变的南虢隔河相望,故称北虢。至此,东虢演变为北虢,是虢叔之后;西虢演变为南虢,是虢仲之裔;留在西虢未随东迁的少数族人,改称小虢,也为虢仲之裔。这就是历史上有过的五个虢国。

  所以说“序 封阳曲”不在今日之太原阳曲,还有以下依据:一是东周时期中国版图上是不存在阳曲这一具体地名的;二是东周早期今太原阳曲由少数民族占据称名狼孟并不在周王朝疆域之内;三是历史上有过的五个虢国并无一个虢国定位在今太原阳曲。我们可以深思:封侯能封在疆域之外吗?未曾有过诸侯国的地方能有诸侯吗?一个距“序封阳曲”九百余年才改狼孟为阳曲的今太原阳曲,能与东周初泛指的阳曲对上号吗?打开《山西通志》、《阳曲县志》看看,对此均能找到正确答案。

  对于今日之阳曲,我们承认其在郭氏发展长河中的历史地位,也走出过郭全、郭淮等不少郭氏名人。但它的形成不在周代,也不在西汉,而是在东汉末年,即曹操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占晋阳后迁原在定襄的阳曲之民越过系舟山于狼孟,改狼孟为阳曲,距东汉灭亡的公元220年仅剩5年。

  从东周初(公元前697年)“序封阳曲”地在平陆的虚名阳曲,到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相隔491年出现的地在定襄的实名阳曲,再到东汉末(公元215年)相隔912年狼孟取代定襄始名阳曲的全部历史,只能说三地阳曲同根祖、三个階段一脉传,而不可一概以真名实地阳曲之名,甚至连早在东周之始“序封阳曲”之初,虢氏家族建在北虢即今平陆境内的宗庙社稷,也拿“建社阳曲”通通套用在今阳曲头上。


  出现于西汉的定襄阳曲,综合考证诸多史料得出:此阳曲郭氏应为原崞山或崞县郭氏一支,同源于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虞灭虢”,大部虢国之民迁到晋国边沿汾阳、孝义在地,建县虢(瓜)衍,改虢姓为郭姓;之后有一支再迁距晋国更远的崞山,依山建邑,称名崞县。据史料记载,战国中期,赵国渐强,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北破林胡、娄烦,括地千里,始置崞县,属赵国。到西汉年间,这一支崞县郭氏族人怀念故地,将聚居地改用原迁地泛指平陆地域的阳曲虚名成为阳曲县实名,使阳曲之名由虚而实,直至汉末移去,方失去阳曲之称,易名定襄。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家谱研究专家李吉也有相同考证,他在为本人编著的《郭氏文化》一书所撰序文中写道:“三是出自姬姓,系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后裔,虢国衍派,即春秋时期,晋献公‘假虞灭虢’,将其臣民族属迁徙到晋国北边戎狄杂处的荒凉之地,屯田守边,拓土开疆。其中一支被迁至今汾阳、孝义接壤处,改虢为郭,地称虢城(延续至今),以示为虢国后裔;一支避难至今定襄、原平境内,依山筑城,将改虢为郭的‘郭’字邑旁去掉,加一山字,名曰崞城(即崞县)。为纪念其迁自北虢,后人还将聚居地亦以原迁地‘河千里一曲’泛指阳曲称名。这两支郭氏,就成为太原郭氏的两大主流。”

  由此佐证:三地阳曲同根祖,虢衍改郭启前后;原本一脉相传承,天下郭氏一家亲。

  三源郭氏归主流

  先说由姬而虢、由虢而郭的郭氏主流:

  公元前658年与655年,地在今山西南部的晋国借道虞国,先后两次出兵,灭了地在黄河北、南即现今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时称陕州、陕县)的周文王三弟虢叔、二弟虢仲后裔所在的北虢、南虢。将虢国之民与虞国之民赶迁在晋国边沿汾河天险介休雀鼠谷之北的汾阳虢城、虞城。虢氏族人在此置县虢(瓜)衍,至今时跨2673年之后,“假虞灭虢”形成的虢城、虞城古老村落,还在此作证,虢城、虞城由此而名并沿续至今。封侯封姓由姬而虢的虢氏后裔,为避祸而在迁居之地改虢姓为郭姓,郭姓由此而生,汾阳便成为郭氏改虢为郭的得姓之地。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的含混记载,除带来“序封阳曲”地域的错乱,还错定了虢改郭姓的时间与地点,将虢改郭姓定在“序封阳曲”之时之地。查阅诸多版本的虢氏世系,从周武王分封东、西虢国姬改虢姓开始,直到公元前655年最后一个虢国消亡为止,一直延续姓虢,虢国最后一位国君仍称虢公丑,并未称郭公丑,这能说“序封阳曲”之时就改虢为郭了吗?何况虢乃皇帝赐姓,荣耀之姓,有谁愿意改姓?又有谁敢于改姓?虢改郭姓,就如同清朝年间朱元璋后裔改姓一般,只能在危难时期,在不得已的处境之下,为避迫害杀戳才忍痛改姓。至于改姓地点,就是“假虞灭虢”迁南、北虢国之民于此的今山西汾阳、孝义境地。当时的虢(瓜)衍县,包括汾阳、孝义(含原属孝义后归交口的乡村)全境及平遥、介休、文水的部分地域。可以说,从那时起,就构成古老汾州的基本格局。我国最早县邑由此而生,故称虢(瓜)衍县为华县首县。

  “假虞灭虢”虢氏族人为避难而改虢为郭的中华郭氏,是华夏郭氏的主流。当然,郭氏在姬虢郭之外还有夏商郭氏及外族、外姓改入郭姓两个流派,但时到今日,已同归姬虢郭这一郭氏主流。对虢姓演变郭姓的认识,从宏观上讲,就是源自河南陝州、陕县(今三门陕市)即虢国的最后消亡地;流向山西汾阳,建县虢衍即虢改郭的郭氏得姓地;随后有一支由虢衍流向今忻州一带又辗转至今阳曲。

  史实说明,从东周三年即公元前697年“序封阳曲”的平陸泛指说起,虢衍郭氏、阳曲郭氏皆同祖同源,只是有了个虢氏族人为避难而在赶迁之地虢衍县虢改郭姓的转折,虢衍起了衔接作用。

  还须说明,由姫而虢由虢而郭的中华郭氏主流,均为虢国国君虢仲、虢叔之裔。其原因是:晋献公先灭地在平陆的虢叔后裔北虢,后灭地在三门峡的虢仲后裔南虢,此时南虢既有虢仲之后,又有北虢灭亡时逃来的虢叔之裔,所以“假虞灭虢”迁至虢(瓜)衍改虢为郭的虢国族众,以及再迁崞县的郭氏,既有虢叔之后,又有虢仲之裔。所以尊虢叔为得姓始祖,是因北虢是虢国族人宗庙社稷所在。有人将改虢为郭的郭氏族人截然划分,说今汾阳郭氏、平陆郭氏、其他地方郭氏,都是虢仲后裔,都与“汾阳堂”无缘,与郭子仪无关,唯有今阳曲才是虢叔后裔;还将晋献公“假虞灭虢”的北、南两个虢国虢氏族人统统说成是虢仲之后。如此划分两个支派,褒仲贬叔,纯属违背史实之臆编,除了引发矛盾,分裂家族,是不会有好作用的。

  除了姬虢郭主流郭氏,历史上还有夏商郭氏及外姓与少数民族改姓郭氏。

  无论原本一脉相传的汾阳郭氏与阳曲郭氏;无论姬虢郭主流郭氏与夏商郭氏及外姓与少数民族改姓郭氏,时至今日,均无须去人为切割与划分。“家族的凝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与统一”,共园中国梦,应成为郭氏族人的共同愿望。普天之下郭氏族人,应与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努力,共做贡献!

  三易其姓有缘由 

  华夏郭氏主流,由姬而虢,由虢而郭的演变,是有其历史缘由的。

  华夏郭氏,乃轩辕黄帝之裔。相传4700年前,黄帝世嗣少典氏,母曰附宝。一日见大电绕北斗,感而有孕,二十四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而又以姬为姓。

  从轩辕黄帝元年即公元前2698年到周武王登基立国的公元前1122年,相距1576年,共传28世。26世季历,又名王季,生三子:长姬昌、次姬仲、三姬叔。27世姬昌,即周文王。文王次子姬发,即周武王,为28世。

  周平王为“亲亲、酬功”,更为牢固地控制广阔的疆域,维护其统治地位,大力推行“封邦建国、屏藩周室”,建立了一套“宗君合一、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制度。相传,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置71个诸侯国。

  姬仲、姬叔作为文王之弟,在武王灭商之前,已是“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辅佐朝政的“王室卿士。他们兼具元老重臣与宗支近族的双重身份,负有特殊使命,因而所封之国,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其地在西的“岐之凤翔”,即今陝西省宝鸡市以东一帶,为“畿内之地”,负有“屏藩京城、捍御戎狄”的重大使命。其都曰虢镇,姬仲受封于此,史称西虢。

  武王纳周公旦之策,营周居于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巡狩、监控邻近各国的陪都,史称“宗周”,亦曰“王城”。姬叔被封于此,即紧靠洛邑的荥阳一带,史称东虢。

  由于封王封姓,姬仲、姬叔位列公爵,尊称虢公,所以两个虢国诸侯,便由姬姓成为虢姓,姬仲、姬叔成为虢仲、虢叔,这也就是虢姓的来历。

  虢姓演变为郭姓,前已说清,这里不再重复。虢国灭亡虢氏后裔迁居汾阳改虢为郭之后,就在古老汾州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相继出现众多名士贤达,汾阳王子仪公是其标志性人物,汾阳郡望由此而形成。而众多名士贤达,又与子仪公有关。只在汉代,就有郭亭、郭蒙、郭忠,俱以功绩受封列候;郭况、郭弘、郭伋、郭泰,皆以异绩而显声光。上述名士中郭亭、郭蒙、郭泰皆为史书、家谱记载的郭子仪先祖。

  2000年出土于汾阳城西南五里平原大向善村现藏市博物馆的《唐故上大都督上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除记载汾阳郭氏解愁助唐立国的丰功伟绩,还刻有这样文字:“隗为燕相,禽作汉侯,封爵西河,乃居汾隰”。这里所提之汉侯,定在郭亭、郭蒙、郭忠之中,西河、汾隰均为汾阳。这就是说,汉代郭亭、郭蒙、郭忠中有一位封侯于汾阳,居住于汾阳。禽作汉侯,李吉教授分析,篆体亭字与禽字相仿,郭禽应为郭亭。郭亭封河陵侯,河即西河今汾阳,陵即地域与汾阳相连的大陵今文水。传到隋朝,又有郭荣、字长荣,是隋朝的重要军事将领。郭荣征战立功的主要战场,就在山西的汾阳、离石与陕西的榆林、延安一带。子仪公提起先辈,就会讲到郭荣,这不仅因为郭荣是隋代名人,而且是子仪公前六世祖郭进的侄儿。与郭荣同辈也即子仪公前五世祖中有一位郭宏道,又与在隋朝末年同郭解愁一起助唐立国,志书、史书均有记载的汾阳郭氏郭君碑文中“子宏道”相对应,是否同属一人,从所处朝代、生卒、背景来考,极有可能。再与1986年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出土,现存长治市博物馆《隋唐五代墓志铭汇编》山西卷《唐故右领军卫泾州纯德府折冲都尉太原郭府君墓志铭》所载:“府君讳韬,字宏泉。本汾州人也。其先郭泰……其祖郭嵩”对照,完全吻合,即郭韬之祖郭嵩是郭君之父,郭韬是郭君之子。郭韬字称宏泉,与郭君碑“子宏道”相合,应为亲兄弟。由此说明,子仪公先辈世居汾阳(汾州),只是到前五世祖或前六世祖时因受封离开祖地,几经辗转于陕西华州(现华县)为官而居仕地,子仪公就出生在这里。《郭公庙碑》中所称“太原著姓”,也即汾阳著姓,缘于汾阳为太原属下所致。此与东汉郭泰同理,郭泰本为汾州介休人,后居州所在地汾阳城,史书却称“太原介休人”。定襄郭氏宗亲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中心还查出:“唐汾阳王郭子仪由陕西迁往汾阳,嗣后延续发展,一部分发展到洪洞。”“郭暧后裔于元代前从汾阳迁往洪洞,后又徙沁县,直到安徽凤阳”的记载。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中心所藏资料,还有十支子仪公后裔从汾阳向南方与海外迁徙的具体记载。海内外诸多郭氏家谱中,亦有印证。

  汾阳出土七塊唐代墓志,还佐证在子仪公封爵汾阳郡王前后,汾阳就称名汾阳。

  综合说来,在中华郭氏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从西周的西虢虢镇今陕西宝鸡,东虢虢亭今河南荥阳;到东周的南虢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北虢下阳泛称阳曲今山西平陆;再到晋灭虢虞迁其民于虢(衍)今山西汾阳,之后随晋国拓展又北迁崞山汉初启用阳曲名今山西定襄,汉末迁定襄阳曲之民于狼孟阳曲之名落地于此今太原阳曲;及至唐代虢衍郭氏助唐立国,子仪公出生的父辈仕地郑县今陕西华县;子仪公因平息安史之乱封爵汾阳郡王、食邑之地今山西汾阳;以及子仪公陵墓所在今陝西礼泉,均在中华郭氏发展历史长河中各据典故,各有千秋,相互连贯,互为因果,均占有显赫地位。今山西汾阳,既是“假虞灭虢”由虢而郭中华郭氏得姓中兴之地,又是子仪公祖籍与受封食邑之地。

  成立于台湾的世界郭氏宗亲总会,早在其《环球郭氏宗谱》《郭氏源流说》中写道:“经魏晋南北朝崇重门第之后,多以古代黄帝之胄裔相羽饰,历世久远,屡经兴亡,播迁转折,转徙流离,故老不存,谱传失散,而欲更有详以稽考,亦已难矣。要之既占为郭氏,则众流同源,固不碍其有同姓之亲也。”此一论述,早已成为古往今来海内外郭氏之共识。郭氏家族同根共祖,天下郭氏一家亲。愿我们携起手来,不断努力,将共建天下郭氏和谐大家庭的愿望成为现实!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2450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重要提示:该文由原作者委托郭网为其独家互联网首发或由作者亲自发表,
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该文观点不代表郭网及郭网站长郭池的观点。
上一篇: 热烈祝贺世界郭氏宗亲总会创会35周年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下一篇: 一本介绍东国人伦郭泰的书出版面世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子仪公李光弼迥异结局原因浅析
汾阳王府楹联及释义(转载)
《汾阳军太守谢雨祭文碑》佐证金..
勿忘“九·一八” 追念郭松龄
家和万事兴
愿天下郭氏能精诚团结
春联贺春节
子仪公先辈是从由汾阳移居仕地的
春联贺春节
《打狗棍》编导郭靖宇

相关热点

郭氏与汾阳
汾阳称名历史久远
郭德广入闽及汉回之辨
致郭荣生的公开信
清·康熙《汾阳县志》有关汾阳称..
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史实佐证..
郭世科先生对郭氏文化的研究成果
七块唐代墓志 佐证汾阳称名
子仪公先辈是从由汾阳移居仕地的
壬辰年春节感谢信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微博 小红书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