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郭世科 > 清·康熙《汾阳县志》有关汾阳称谓与汾阳王封地记载 [公告]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清·康熙《汾阳县志》有关汾阳称谓与汾阳王封地记载

郭网(www.guo.ac.cn) 2015/10/25 14:03:01

                          ——郭世科

  按:新版清·康熙《汾阳县志》,是由汾阳市史志办主任冯志彤统领,张立新、贾平二位点注,于2007年面世的。浏览这部洋洋40万言的志书,发现从始至终对汾阳历史称谓,对汾阳为郭子仪封地,对汾阳王与汾阳的关系记载非常之多,非常具体。而且对历史的考证与笔者的考证完全相同。如果有人怀疑笔者是站在汾阳人的角度上考证持有偏见,那么这部清·康熙《汾阳县志》的纂修者时任汾阳知县周超、教谕贾若瑚、训导樊之楷三人全是外藉,其中教谕贾若瑚还是阳曲县人。论文化品位,周超是进士,另两位是岁贡,难道他们不懂历史,是草率从事,是带有偏见吗?绝无可能。这部清·康熙《汾阳县志》,还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寅宾馆,在仪门东门。衙神祠,在寅宾馆后。汾阳王阁,在衙神祠后。”《公署》篇内这一记载,与《县治图》对照,汾阳王阁的位置,在县衙东南。这一史实,正好与年初东遥庄70岁老翁韩继耀先生给笔者讲述的回忆相吻合。他说:他父亲韩林,民国年间在汾阳城内开办古胜斋鞋铺。他小时候跟父亲在县衙东南街沿即现今的汾阳工商银行前喝酪枣儿,父亲告诉他,北面这所宅院(即现工商银行大院)原为郭子仪府,郭子仪府东边留有一后门,是汾阳王郭子仪为方便平民百姓进出王府而开的,因为进入正门要通报,要有身份,一般平民百姓进不去。开后门就是由郭子仪兴起的。韩继耀老先生的这段回忆,完全符合汾阳王的思想行为,与史书记载唐代国都长安汾阳王府允许百姓随便进出相一致。清·康熙《汾阳县志》的记载,汾阳曾建有汾阳王阁的这一新发现,对研究汾阳郭氏大有裨益。

                    《汾阳县志》序

  (本文系康熙六十年(1721)所成《汾阳县志》序。作者周超即本志纂修之一,时知汾阳。浙江上虞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五十八年(1719)到汾莅任。)

  志以佐史也,史必擅三长(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写历史必须有三长,即才、学、识)而后成,则修志者亦非此不能胜其任。然史才无兼备,或文采有余而识见不足,或博览能该而剪裁莫辩,无论秽史(北齐魏收奉诏作《魏史》,对有夙怨者,常没其善,宗祖姻戚,多被书眉,饰以美言。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地狱。”于是众口喧然,称《魏史》为“秽史”),即公谷班马(公,指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相传作《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春秋公羊传》。谷,指战国谷梁赤,相传作《春秋谷梁传》,《公羊传》《谷梁传》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班,东汉班固,撰《汉书》。马,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昔人皆有指摘,况下焉者?虽然,逞己智则难成,集众长则易备,又何患三长之不继哉!

  余自己亥(清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年)夏承管兹土,爰阅邑乘,知创自王刺史(即王纬,汾阳人,字龙冈,明嘉靖十三年举人。历任河南鄢陵知县、山东青州府通判、武定州知州、德州知州),而修于孔方伯(即孔天胤,字文谷,汾阳百金堡人。明嘉靖十一年榜眼,官河南左布政使,为汾阳一代博学名士),继经王侍郎(即王缉,字龙洲,王纬之弟,汾阳人。明嘉靖三十八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之纂辑,刘别驾(即刘文德,湖广孝感贡生,顺治九年任汾州府通判)之参稽,宜乎备矣。然不无遗议,即如汾阳邑名久著春秋,而以为汉始则疏矣;汾阳封爵实系此州,而以为阳曲则误矣;记仙释,而反斥孟子为有伪则悖矣;遗流寓,而即以卜子为乡贤则混矣。且鲁鱼帝虎(“鲁”与“鱼”,“亥”与“豕”、“帝”与“虎”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写错。后把传写或刊印后的文字错误谓之“鲁鱼亥豕”、“鲁鱼帝虎”)舛误滋多;草木蠹鱼,遗漏不少,况此志不修者已六十余年,将恐慌芳轨异绩湮没无传,良为可惜。时即有志纂修,无如簿书鞅掌(这里指政务劳碌。簿书,官府的文书档案。鞅掌,繁忙劳累),又值旱灾,遑遑补救,何暇涉猎参考?辛丑(康熙六十年,即公元1721年)秋,哀鸿已结,始得从事简编,又苦闻见不广,幸有赵滋大日昌(号潜庵,汾阳人,誉称赵孝廉。著有《春秋文庶》、《纲鉴辑略》、《性理辑要》等书垂启),博洽(学识广博。也指通晓某项事理)留心,早成手录,则草创是资。适家孟(指长兄)友琦于韩在署,任其讨论。又特延华亭邢宝一秉诚为之修饰焉。余虽不敢当润色之功,然亦时勤校阅,必期考核精详,方得付梓。于是乎前后次序无紊也,是非好恶之不谬也,繁文缛节之悉芟也,疏忽隙漏之必补也,三豕己亥之尽正也,质而灿,简而括,文而不浮,几几乎一代完书矣。

  是编也,四君子递纂于前,三君子续参于后,余又不揣掩鄙,兢兢详慎,焚膏继晷(日以继夜。膏,灯烛。晷,日光),以祈速竣。虽未必如史才之兼备,而集众人之长,不大远于逞一己之智者哉?嗟嗟,谁毁谁誉,固以维世。而知我罪我,亦以任人。第能稍有益于世道人心,有助于圣朝文献,俾后有继修者,倘得免于指摘,而便于取裁,斯亦幸尔。是为序。

  时康熙辛丑(清康熙六十年。即公元1721年)

  嘉平(腊月的别称)谷旦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庚子科乡试同考官、知汾阳县事、加一级记录二次、古虞(即今浙江上虞县)

                        ——周超锦川甫撰

                 《汾阳县志》纂修姓氏

                    纂 修

              汾阳县知县 周 超 浙江上虞人 己丑(1709)进士
              教谕 贾若瑚 山西阳曲人 岁贡
              训导 樊之楷 山西临汾人 岁贡

                    分 纂

              邢秉诚(江南华亭人)  周于韩(浙江上虞人)
              袁 霖(浙江上虞人)  沈名焕(浙江余姚人)
              沈名轼(浙江余姚人)  赵日昌(邑举人)
              韩 谟(邑绅)     吕文樱(邑进士)

                    疆 域

  汾阳,汾之阳也。汾水仿山而行,北出管涔,南丽羊肠,过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县)西,南迳文谷,迤东斜绕二十五里,结为府郡曰汾州,附邑曰汾阳。计其程自太原之静乐发流,至平阳之汾阴(即荣河,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入河,共一千三百四十里。按方程纪,由静乐而盂,而太原,而榆次,而太谷,而祁,而平遥,勾盘曲折,总之不离五百五十五里内。故汾疆于水,而阳域于汾焉,则阳曲不得以旧汾阳争,而与汾阴之阴相望于千里间乎?旧志,汾阳名始于汉。按:《史记·晋世家》:“夷吾遗里克书曰(时在春秋。夷吾:晋惠公。里克,晋国之重臣,拥立夷吾):‘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则汾阳之称不自汉治矣。

                    沿 革

  汾阳自古来或为州,或为郡,或为国,或为军,或隶乎他州郡,或为他州郡所隶。或朝分暮合,或此升彼改,或移治而仍袭其封,或创新而旋复其旧。井疆无广狭,时代有废置,惟置郡隶邑自明迄今,历年逾百,未之或改也。苟不溯源竟委,得毋遗考古者无稽之叹欤?大业(隋)四年夏,营汾阳宫,齐王日柬从幸汾阳宫大猎。

  肃宗(唐)宝应元春,赐郭子仪爵汾阳王,知诸道行营。广德二年春,仆固怀恩兵寇太原,帝谓郭子仪曰:“公为朕镇河东,汾上之师必不为变。”乃以子仪为河东节度使。怀恩将士闻之,皆曰:“吾辈从怀恩为不义,何面目见汾阳王?”又仆固围榆次,下将焦晖、白玉杀之。怀恩母提刀逐怀恩走灵州。都虞侯张维岳闻怀恩去,乘传至汾州,抚定其众,杀晖、玉而窃其功,以告子仪。子仪使牙官虞谅至汾州,维岳赂谅使实其事,子仪秦维岳杀。传首诣阙,群臣人贺。子仪如汾州,怀恩之众数万咸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也。

  天会(金)六年,置汾阳军节度,西河为县。

                    古 迹

  兹氏县址:县自秦置,在城南十五里。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史记》“夏侯婴,食邑兹氏”是也。今巩村有遗址。汾阳宫:遗址在县东十五里,为八景之一。或疑宫建于太原北,不在此地,是大不然。按:太原北在忻州、定襄之间,已非汾水所经矣,何以谓之汾阳宫耶?况刘武周叛于岢岚,其至汾阳,朝发夕至,故得据其宫,虏宫人以贻□□(此处为避清讳未刊,指北方少数民族突厥)。若在忻襄,此时太原为唐高祖所镇,何敢越静乐、宁化而攻其所难也。且《纲鉴》:“炀帝厌汾州,建以避暑。知当日汾阳有文水会于文湖,而为巨浸;又在汾河潆绕于东南,四周俱有山以环之,胜景无出其右,故建宫也,而岂太原之地耶?更孝《纲目》,刘武周据汾阳宫,唐太宗言于高祖曰:“大人为留守,而盗贼窃据离宫,不早建大计,祸今至矣!”乃命世子建成及世民击西河郡,拔之,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据此,不益信汾阳宫之在西河郡?今遗址年远久废,遂讹传不在此地,误矣!故详辨之。

  郭林宗宅:县东郭天宁寺相传即遗址。孔文谷志:“圣庙南旧有郭林宗祠,明洪武八年,宪使郭桓重建,嘉靖初改为乡贤祠。”府志:“林宗故宅在介休县北关郭家村。”愚意林宗本介休人,则郭家村者生长之处,天宁寺者居止设教之处也,原应并传。

                    景 致

  汾水行宫:在城东十五里。隋炀帝无日不治宫室,两京及江都园囿虽多,久而益厌。乃据文湖之胜,营是宫避暑。东绕文湖,则画船烟柳;西眺群峰,则翠螺环拱。今离宫虽毁,而形胜犹存,则当年绮丽沿堪想像也。

                    公 署

  汾阳王阁,在衙神祠后。

  汾阳驿:旧在东郭东厢,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早于万历二十三年即1595年181年)建,今废,移入城节义坊。

                    学 校

  汾邑西河,旧俗卜氏之遗教未泯,今段干木、郭林宗诸君子辈,尚有后先媲美者乎?

                    寺 观

  天宁寺:在东郭西之北隅。相传郭林宗故宅,唐始改寺,名大中。宋善昭禅师住持,名太子院。嘉八年修,元至顺三年重修。明洪武十四年,大加修建,更今名,置僧正司内。万佛楼雄伟凌云,参政宋公岳重修,扁题“太虚胜览”,侍郎王缉书,方伯孔天胤为记(记遗失)。后五楹,知州齐宗尧为乡约设,名“正俗”,近又塌毁。僧兴芳募修,郡守沈公因讲圣谕,多方劝谕,遂得大葺。里人感公,立生祠焉。

                    祠 庙

  宋知汾阳军事周炜《济侯庙记》……

  金同知汾阳军使雷志记略……

  汾阳王祠:一在小相堡内,明万历十三年,知州白夏改佛寺,延道士奉王香火。一在城南郭西坛巷,四十三年,同知杨伯柯建,春秋二仲祭。国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府张奇抱修。四十七年,知府沈宁重修。

  侍郎王缉记略:凡记工宗,作元祀,图台阁,配享庙廷者,当时则荣,革命改朔,则典制随湮。惟地方人心,感怀深切,则庙食愈久愈光。粤稽郭汾阳,当天宝末,提兵靖难,再造王室,历事三朝,身系天下安危者逾二十年,裴弘中称其“功盖一世”,非溢美也。若汾上之功,尤为炳耀。盖自仆固怀恩谋不轨,广德初引兵还汾,纵掠属县。分遣子攻榆次,复追从于祁。当是时,城郭危于累卵,生灵急于燃眉。返登军中,且思乱汾上之大患也。自非德望久系人心,欲其捍御辑宁难矣!故庶民将士,引领思公,不啻枯旱望雨。代宗因以公节度河中,公甫受钺贼胆已寒。授首于焦晖,众抚定于庐谅,怀恩弃恩北走灵州。公如汾,部曲数万悉归焉,既喜其来,又悲其晚。畴划思乱之情,贴然底定,汾人赖以安堵。夫公自宝应元年进爵王汾阳,至宝应三年果临汾上捍大患,岂肃宗有先见欤?实汾人之厚幸也!今数百年,感颂犹耿耿不忘,而庙貌不设,享答无所,或以屡经兵燹,焚灭无可考乎?大参陈公深惜之,移檄州守创建,载入郡乘,所以崇礼勋旧也。适小相堡内佛寺失清规,州守白公改建公祠。正殿五楹,设公木主。中堂三楹,为献所。后两廊,各三楹。中两廊各一楹。大门、仪门俱三楹。钟楼、鼓楼列仪门左右,弘敞壮丽,足妥神灵。祠东立焚修院凡三所,延道士居之供香火。庙南果园、堡外田地,即令收租办税,为春秋仲月上庚之祭羡,余积贮以备挽修资养。赡祭品、房屋、园田租税,各数载碑阴。肇自万历十三年九月初,完于次月望日,功成属余纪,余惟郭公为汾捍患,建庙血食,祀典允宜。若陈公之表扬先哲,白公之崇正黜邪,均之有俾风化。且力不民劳,财不帑费,而百代之具瞻树焉,良可纪也。陈公讳以惟直,号寅斋,四川雅县人。白公讳夏,号道南,河南颖川卫人。汾州府同知署府事杨伯柯建庙纪略:古今有功德于社稷民生者,必立庙祀之,所以报也。功有大小,则报有隆杀,一节之善,亦所不遗,况郭令公为古今一人乎?唐自渔阳鼓起,河北瓦解,贼驱入关,翠华西狩,唐事几不可为矣。王起朔方,与广平王不数月间收复两京,乘舆反(通“返”)正,功诚千古所未有。自王之外,复有何人能办此者乎?况有不可及者,肃宗当颠沛流离,惟群小是信,急则举兵以授之,守则怀疑而罢之,人情必有所不平。王无纤介于怀,惟国是徇,精忠贯乎日月,孚于遐荒,视三代以上,宁少让哉!王于汾阳,乃食报之地,以故朝代屡更,报祀不替。癸卯领往祭。自国初至今,未尝一成礼也,乃往谒。以为祠宇必有规制,至则见一废寺,隙地一区,垣一堵,破屋三楹,一神桌,一木主,一磁炉而已。俯身揖拜,潸然叹息。嗟乎!此何等勋业,而今庙貌卑隘,残毁至此,非守土者之责而谁责?乃议建祠于南关。得地长十七丈,广八丈有奇,建大殿五楹,塑王像,两旁塑官将,明爽高峻。大门、仪门、旁房各三间,规制截然,足称报崇之典。经始于乙巳七月,大殿告完,适柯迁秩将行,不可无一言纪之。未毕之功,则付之汾阳令尹君云。

                    祀 典

  乡贤祠与文庙同日祭。正祀考载十六人。万历十三年,削宋之间,增严泰,后又续九人:郭泰、王廷、宋隐、宋务光、杨琼,王嗣宗、李渭、文彦博、王奇、狄青、李浩、杜丰、张益、王天祺、柳诚、辛彦博、田耔、严泰、孔天胤、张更化、朱新、刘升祚、李开先、朱之俊、胡庭。润济侯庙。卜山书院。文昌庙。魁星祠。昌宁宫庙。毕宿庙。汾阳王庙。

  狄武襄公庙。各庙祭品,靠桌一张,三牲一分,遣官分奠。

                    名 宦

  【汉】郭亻及:字细侯,扶风茂陵人。光武建武年,调并州牧。行部至美稷西河,有儿童数百骑竹马,道次迎拜,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谓引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谓违信于诸儿,遂止野亭,次期乃入。

  【唐】郭子仪:其抚汾事迹已载《沿革》及《祠记》《藩封》中,功业在本传者又繁,不可悉载。夫人王氏,太原盛族,归汾阳,事舅姑敬,朝夕主馈,未尝假人。其后汾阳分镇河中,策勋王府,夫人封琅琊县君,进封太原郡君。常循节俭之行,服氵斡濯衣。殁诏赠赙,加常典,哀荣之盛,今昔罕俦。

  李抱真:本姓安,字大真,世居凉州。从兄司徒凉国公抱玉,事肃宗、代宗,著勋王室,赐姓李。广德二年,仆固怀恩反,公时为汾州别驾,州陷,怀恩奇公才,而惧公之不协,所以待公与卫公者偕至。公竟以智脱,投京师,上方以怀恩为忧,召见问计,对曰:“此不足忧,朔方将士思郭子仪如慈父母。怀恩绐其众曰,郭子仪已为鱼朝恩所杀,众信之,故为其用。陛下诚以子仪领朔方,可不战而克耳。”上然之,召用子仪,至汾,怀恩之众顿伏。上以抱真言验,迁殿中少监、泽州刺史,转昭义节度。时赋重人困,军伍调元刂,抱真乃籍户,蠲(免除)徭租,令闲月习射,岁终大较,亲第其能否而赏责,比三年,皆为精兵。

  【金】胥鼎:字和之,繁峙人。尚书右丞持国之子。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贞二年,拜尚书右丞。宣宗将南渡,留为汾阳军节度使兼汾州营内观察使。闻蒙古兵渡潼关,即遣将军由便道济河,以趋关陕。自以精兵援汴京,檄绛、解、隰、吉、孟五州经略使会师,为夹攻之势。兴定二年,术虎高琪劝金主侵宋,以广疆土,遂遣将渡淮,犯光州中渡镇。鼎切谏南侵有六不可,高琪不从。累官平章政事,封华国公。崇祀。

  石抹元毅:咸平人。荫补吏部令史,累迁汾阳军节度副使。时石、岚间贼党啸聚肆掠,上命毅捕之,贼畏遁,毅追袭,尽歼之,二境以安。崇祀。

                    寓 贤

  郭泰:字林宗,介休人。尝居郡,有旧宅及祠,子姓多达者。按:泰当桓帝时,家贫早孤,母欲使给县庭,泰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水桶)之役乎?”年二十,长八尺,容貌魁伟,行学至成皋,屈伯彦精舍(寺庙)。衣不盖形,而处约味道。三年博通坟籍,雅慕黄叔度为人而操行,复自矫矫游太学,考六经,图纬门下,已多执经之士。延熹中,游洛阳,符融一见嗟异,因介于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友善,名震京师。后归,衣冠诸士送至河上,车数百两(辆),惟膺与泰同舟而济,望者以为神仙。司徒黄琼辟,太常越典举有道,或有劝驾者,泰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托身于隐,勤诲生徒,弟子以千数。尝褒衣博带行陈梁间,遇雨巾垫一角,人皆折角效之。执母丧,吊者皆天下知名士。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泰即卜为徐稚子。里中恶少至,泰纳而不拒,张君直素刚介,见之即面泰,追及之,曰:“昔孔子不拒互乡童子,余安敢追其往性?”知人好奖掖善类,虽亦臧否人物,卒不为危言激论,故宦者擅权党事起,知名皆被害,惟泰与汝南袁闳得免。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建宁元年,陈蕃、窦武为阉人所害,泰哭之于野,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明年春卒,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称有道先生,刻石立碑。蔡邕为文,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惟郭有道可以无愧。”

                    仙 释

  【宋】善昭禅师:住太子院(即今天宁寺)。有颂曰:“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意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月菊花新。”并汾苦寒,偶罢夜,参有异,比丘振锡而至,谓“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为说法”,言讫而去。师记以偈曰:“高僧金像光,为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早敷扬。”萨守真:少有济人利物之心,尝学医,误用药杀人,遂弃其术。闻三十代丘静天师及林王二待宸道法之高,欲往求学,出蜀至陕,行囊空涩,闷坐石上。忽见三道人来,萨告以故,一人授以咒枣之术,曰:“咒一枣可取七文,一日咒十枣可得七十文,足一日之资矣。”一人授以棕扇,曰:“有病者扇之即愈。”一人授以雷法,俱拜而受之。试之果验,方悟三人即前欲见者也。

  尝寓一城隍庙,庙神苦之,见梦太守,令善遣之,太守果逐萨。行数十里,遇人往庙酬愿,萨以少香付之曰:“密置炉内。”其人如戒,迅雷焚其庙。越三年,过渡见一人,铁冠红袍,手执玉斧立水中,曰:“前真官焚吾庙,我诉上帝,帝赐玉斧,命随真官。或犯天律,便宜旅行。已随三年,今渡舟仍置钱舟中,无可报之时矣。”由是道法大显,自称汾阳萨客。后端坐而逝。

                    藩 封

  自秦郡县海内,而藩封不可稽矣。然汉唐以来,展亲报功,累世不乏焉。诸公侯王籍为汾地,重者史不绝书。虽拜官有实授、遥授之殊,卜后有食子、收子之异,然均不可谓非盛典。则为名为实,为近为久,茫茫坠绪,奕世皆淹。而兰萎香存,玉焚贞著,官乘其可谖乎?但龙潜者少,狐假者多,若欲水乏宋池之鱼,林鲜楚猿之木,休息噍类长养生成于兹土,则且教十余稔内勿多哆言藩封也。

  颛顼:台骀《少昊金天之子》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颛顼嘉之,封于汾洲(颛顼:上古帝王,黄帝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在位七十八年崩)。(《左传》曰“汾川”)。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其子燮,徙晋水旁,国号晋。汾地自夏商皆称魏,晋献公并魏故属晋。嗣是,毕公高后毕万事晋封于魏,至桓子始分晋地,其孙斯为文侯(今汾阳文侯寨),武侯嗣。显惠王时,秦取西河地,迁都大梁。

  汉高帝封夏侯婴,食邑兹氏,在城南十五里。

  又封新疆为汾阳严侯。前志谓系阳曲旧名,非此汾阳。按:晋夷吾许封里克汾阳之邑,则汾州之名“汾阳”自古云然。至炀帝建宫,尚名汾阳,唐世因之,无可疑者。况《通鉴注释》以“汾阳”为“汾州”,凿凿可据,何可概指为阳曲而混驳之耶?且汾阳所该实广,岢岚、静乐、岚兴诸州邑皆曾名此,又何可专指阳曲耶?夫太原亘古不易,秦始改称晋阳,不应率混而一。地数名从古有之,汾州既称“西河”,亦号“汾阳”,岂云悖谬?不然,夷吾何以称“汾阳邑”,隋炀何以称“汾阳宫”也?故仍靳疆之封。

  《蜀志》:景耀五年,西河王琮卒。按:蜀未有晋地,此西河必遥授也。不然,岂巩昌属蜀,内有西和县而误之耶?

  魏文帝封中郎司马斌为西河恭王。按:魏文帝时,司马氏未有封王之例。考司马子盛(史称子正)碑载:“咸宁四年,改命爵土”,此说较是(详见《墓》下)。

  晋西河缪王斌字子政。此即前恭王斌,字子盛。政与盛音近,传讹也。在魏则官中郎。在晋咸熙二年,大封宗室,则封西河。但谥曰“恭”、曰“缪”,不知何以互异,或本两谥而互见欤?

  又西河王喜,为石勒所执。

  《北魏》史,西河王沮渠蒙逊。

  后魏西河公敦平尔朱新兴,增西河郡王。

  北齐天保初,封文宣第四子绍仁西河王。又韩贤广宁,石门人,以功封汾阳县伯,子裔嗣。隋,窦洪景封西河郡公。时称西河,而炀帝仍名“汾阳宫”,益信“西河”即名“汾阳”矣。又乞伏慧,鲜卑人,以破尉迟回,封西河郡公。

  唐,杜敬远封西河郡公,子善衡袭。又温彦博封西河郡公。

  肃宗宝应元年春,赐郭子仪爵“汾阳王”,知诸道行营。旧志刘文德云:“汾阳即太原府阳曲县,有汾阳桥,是昔李靖会虬髯处,髯公约李靖:‘归太原,则俟我于汾阳桥侧。’据此,则汾阳属太原矣。传有以汾州太和桥为汾阳桥者,不知何据?又汉高帝封靳疆为汾阳侯,事出《史记》,注云‘汾阳即今阳曲。’则知令公所封为阳曲之汾阳无疑。观史言‘公御仆固怀恩,汾阳之师必不为变。’此唐王敕公亲行者。及公御仆固怀恩,如汾州,果不变。则王之崇祀,以功不以封也。”

  今赵孝廉又以《山西通志》:“汾阳城在太原界西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以阳与杨姓同音,恶其曲名改阳直,唐又改今名。汾阳始于汉,元名军,明升汾州为府,设附郭汾阳等语”。

  余按:汾阳之名非始于汉也。夷吾遗书里克,即许封汾阳之邑,汉称汾阳县仍旧名尔。隋改阳曲为阳直,未尝改阳曲为汾阳也。且曰唐又改今名,则仍以阳直为阳曲,亦未尝以阳直为汾阳也,况太原界西七十里,正属汾州之汾阳,尤不辨而自明者。盖汾州之称汾阳从古不改,即如汴州之号汴梁,西安之号长安也。若引“虬髯约汾阳桥”之语以为证,无论事近稗史,不足为据。即使果尔,则泉州建洛阳桥,即可移洛阳县入闽耶?灞陵桥在陕,而许州、当阳皆有灞桥,桥何可为州县证?且阳曲本在太原,而赵城南有阳曲镇,又何以称焉?况隋炀筑避暑殿而曰“汾阳宫”,此见之正史,凿凿可据,汾阳之名何曾改欤?如以《史记》注称“汾阳即今阳曲”一语为词,则《纲鉴汇编》之注汾阳封爵云“汾阳县名,今属汾州府”,不亦可据耶?且唐惟武德初改浩州,寻即改汾州,由是推之,隋称汾阳,唐称汾州,有异名无异实也。至金、元尚曰汾阳军节度使,虽改县为军,而汾阳之名仍未改,何容强指阳曲为汾阳耶?即汾阳之名托者甚众,若苛岚、若岚县、若兴县、若静乐,皆曾暂称,而惟汾州之为汾阳,则自周迄明,相沿独久。总之,以郡言则曰西河,以州言则曰汾州,以邑与县言则曰汾阳。不得以为耿为浩而遂眩惑也,是何容以阳曲为郭公封邑耶?更有说者,阳曲在太原,此高祖发祥之处,子孙未必即以封功臣。若其可封,何不曰太原王,而曰汾阳王?断断非阳曲可知,且既称“汾上之师不变”,此汾上即是汾阳。仆固之子正在此地,则郭公之封非它处又明验矣。故详言之。

                    宪 司

  【汉】郭 亻及:见《名宦》。

  【金】胥 鼎:见《名宦》。

  石抹元毅:见《名宦》。

  王 王寿:太原人,天眷二年进士,为汾阳军节度使。

  李 山:汾阳军节度使,有《重修儒学记》。

  雷 志:同知汾阳军节度使,迁同知昭义军节度使。

                    州 郡

  【宋】周 炜:知汾阳军军事。

  【金】康玉润:同知汾阳军节度使。

  牛信昌:汾阳军节度副使。

                    幻 异

  开元中,郭元振下第,自晋之汾,夜行失道,有宅门宇甚峻,堂设灯烛,而悄无人。俄闻女子哭声,元振曰:“人耶?鬼耶?”曰:“妾乡有乌将军,能祸福人,乡人每岁择美女嫁焉。父利乡人之金,潜以应选,醉妾此室而去,将军二更当来。”元振大愤曰:“吾力救不得,当杀身以殉汝。”未久,车马骈阗,紫衣吏人,复走曰:“相公在此。”既而将军入。元振出揖曰:“闻今夕嘉礼,愿为小相。”将军喜而延坐,元振取佩刀,斫其腕而断之,将军失声而走。天明视其手,乃猪蹄也。俄闻哭声渐近,乃父母舁榇(舁榇:抬着棺材。)来将收女尸。元振具告焉,乃令乡人执弓矢寻血而行,入大冢,见大猪无前蹄,走出而毙。元振纳其女为侧室。

  注:郭震,字元振(公元656-713年),先祖汾州介休郭泰,后人徙魏州贵乡(河北大名北),唐高宗咸亨进士,为通泉尉,武则天时出使吐蕃。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中宗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睿宗时为中书门下三品,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为朔方国大总管。

                    奏 疏

  沥胆披肝之谏,固见悃忱;审时度势之言,尤征经济。虽时值都俞,不能无吁口弗,世当板荡,更易见忠良。此封风之词,所宜急录而并不敢与,凡为艺文并列也。第汾多英伟,而古来章奏绝少,非散轶无稽之故与?兹仅录其可稽者,尤愿后之君子博采而详载之。

                    自陈诉表

                    郭子仪

  臣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素蒙国恩,猥厕(猥,谦词,鄙贱的意思。厕,通“侧”,置身)朝列。会天地震荡(天地震荡:指发生“安史之乱”。),中原血战,臣北自灵武见先皇帝,乃举兵而南,大艹鬼(本意指春天打猎,这里指检阅部队)于岐阳。先帝忧勤宗社,许臣以国家,俾副陛下,扫两京之妖。陛下雄图丕断,再造区宇,自后不以臣寡劣,委文武之两柄,外敷邦教,内调鼎饪,是以常许国家之死,实荷日月之明。臣本愚浅,言多诋直,虑此招谤,上渎冕旒(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冠顶有板,板的前端垂有玉串,称为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后也作皇帝的代称)。陛下居高听卑,察臣不贰;皇天后土,察臣无私。伏以器忌满盈,日增兢惕,焉敢偷全,久妨贤路。自受恩塞下,制敌行间(军中,行伍之间),东西十年,前后百战,天寒剑折,溅血沾衣,野宿魂惊,饮水伤骨,跋涉艰阻,出没死生,所伏惟天,以至今日。陛下曲垂惠奖,念及勤劳,贻臣诏书一千余首。圣旨微婉,慰谕绸缪,彰微臣一时之功,成子孙万世之宝。自灵武、河北、彭原、坊、河东、凤翔、两京、绛州,臣所经行,赐手诏敕书凡二十卷,昧死上进,庶烦听览。

  按:汾阳大勋,古今无比。乃肃宗乾元二年,鱼朝恩短之于上,召还京师,以李光弼代之。代宗即位,自河东入朝,程元振忌谮之,请解副元帅节度使,遂留京师。此表中有十年字样,当在单骑盟□击□之后(此两处为避清讳未刊,原指回纥少数民族)。时元振虽斥,而鱼宦方领神策,军而功高不赏,招谤殆所不免。乃能绝不矜功勋,绝不怨谮忌日,略叙危若,即以诏书之褒者当留,机宜之密者当缴,随闲闲“庶烦听览”四字,而疑谤不待辨矣。仆固怀恩以六罪自讼,未免愤惋矜张,遂臻功臣转为乱贼,良不可惜也。此表实可为危疑自陈者法。

                    艺 文

  郭有道先生碑铭并序

                    蔡 邕

  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实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或谓之郭,即其后也。先生诞膺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夫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侧。己若乃砥节砺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修改润色,考虑斟酌。也作匡救时弊之意)足以矫时,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收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于时,缨委之徒、神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祛其蔽,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郡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又举有道,皆以疾辞。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

  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置忘。乃相与惟先生之德,以谋不朽之事,佥以为先民既没,而德望犹存者,亦赖之于见述也。今其如何而阙斯礼,于是树碑表墓葬,照铭景行,俾芳烈奋于百世,令逆子显于无穷。

  其铭曰:于休先生,明德通玄。纯懿淑灵,受之自天。崇壮幽浚,如山如渊。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宫墙重仞,允得其门,懿乎其纯,确乎其操。洋洋缙绅,言观其高。栖迟泌丘,善诱能教。赫赫三事,几行其招,委辞召贡,保此清妙。降年不永,民斯悲悼,爰勒兹铭,离其光日翟。嗟尔来世,是则是效。

  汾阳宫记(略),令孤楚

                    诗 歌

  咏郭有道
  唐·卢照邻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阍尹,斧钅质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将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送汾城王主簿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人情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郭林宗故宅
  宋·赵瞻

悲哉汉末之人士,虚名哗众世皆靡。
奸邪愤努相角犄,溃然天下党锢起。
党禁根剔密如此,何欤网漏郭夫子?
意在大儒照物理,逆览祸福以行己。
才不盖人行不诡,谦损涵纳海之水。
又岂高卧安闾里,鸿飞凤举不可企。
前视乱国如覆轨,明哲大雅之所美。
有道进退能如是,故宅莫问但遗址。
然谁敢谓李元礼,其徒器识不能尔。

  汾阳怀古
  金·郑国仕

君不见,
汾阳宫,
昔时殿阁连碧空。
清霄千骑恣游宴,
富贵繁华孰比隆。
又不见,
子夏山,
悬鹑退老西河间,
读书谈道英才育。
萧然索居掩柴关,
万乘一介两悬绝,
贵贱贫富难同列。
宁知世代既变更,
贤愚泾渭自迥别。
隋家王业已尘灰。
河畔离宫俱草莱,
遗踪故址无觅处,
但见年年塞雁哀。
春秋迄今几千年,
卜子身逝名犹传。
傍山古祠恒血食,
报德酬功永绵绵。
当时取广拟诸商,
浑如泰山压螳螂。
今日取商拟诸广,
曷异珠玑比糟糠。
汾水东流犹如昨,
遐观陈迹俱寂寞。
世远论定较重轻,
万乘反不一介若。
富贵原来类草菅,
道德世世众人寰。
试看往来行旅客,
不说隋宫说卜山。

  怀古十二咏(小序)
  明·杨伯柯

  予居西河,取古人之生于斯,游寓于斯者,得十有二人,各赋古诗一章。其次,则以朝代为先后,其义则美刺并陈,于可以兴、可以观云尔。

  郭林宗

东京主德衰,举世尚扬榷。
士论日以清,朝政日以浊。
不知祸所基,犹自矜高卓。
及乎党锢兴,善显遭犄角。
贤如李杜辈,骈首就刑屋刂。
哲哉郭林宗,千仞翔凤,狱鸟。
和不与物比,清不与众角。
立身有常义,谗怨无由作。
至今土一丘,儒林仰先觉。
(注:屋刂:弑戮,专指贵族在室内受刑。)

  郭子仪

明皇疏忠良,宫闼宠妖孽。
渔阳鼙鼓震,海宇如一诀。
六飞西南行,烽火都城。
令公起朔方,兵威惊电掣。
精忠合神武,力能国耻雪。
二京虞不移,逆贼翻屠灭。
西胡时跳梁,非公气莫夺。
谗邪或间阻,感激涕流血。
伟哉一大人,百代真殊绝。
汾阳王号崇,瞻者钦芳烈。

  望介山缅怀郭有道先生
  孔天胤

鸿飞白云中,众鸟徒营道。
达士一何区,杳然凌太清。
内蕴保身哲,外无绝俗贞。
横波顺仙棹,角巾偶华缨。
誓将断巨鳌,支彼天柱倾。
时哉不我与,高岭独含情。

  题汾阳宫
  王世隆

落日半陷树,远山犹照人。
野寒菊自好,天回鹤难驯。
汾水流归思,年光逐去尘。
丹砂如可就,白发任吾真。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已有2个评论] [4493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重要提示:该文由原作者委托郭网为其独家互联网首发或由作者亲自发表,
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该文观点不代表郭网及郭网站长郭池的观点。
上一篇: 《汾阳军太守谢雨祭文碑》佐证金代汾州之称谓
下一篇: 重庆璧山《郭氏家谱》序
文章评论
220.168.206.119(2015/12/8 13:36:25):
现在学界比较注重当代人记叙当代事,这个方法老先生不妨考虑考虑。老先生的精神令人佩服,但是:拿元朝、清朝的东西是不够的。  必须最好是郭子仪当朝的才最好。一本清朝的县志,对于证明唐朝的东西,有些有待商榷,甚至有的是要打折扣的。您觉得我说的在理不?
220.168.206.119(2015/12/8 13:39:35):
更何况,郭子仪的封户是2000户,《汾阳县志》也没有讲2000户封户在哪里,是怎么来的。只笼统讲郭子仪封地在汾州。您相信这样的记载没错,但2000户封户是多少次加封的,在哪里,您一定要弄清楚啊。
共有2个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子仪公李光弼迥异结局原因浅析
汾阳王府楹联及释义(转载)
《汾阳军太守谢雨祭文碑》佐证金..
勿忘“九·一八” 追念郭松龄
家和万事兴
愿天下郭氏能精诚团结
春联贺春节
子仪公先辈是从由汾阳移居仕地的
春联贺春节
《打狗棍》编导郭靖宇

相关热点

郭氏与汾阳
汾阳称名历史久远
郭德广入闽及汉回之辨
致郭荣生的公开信
清·康熙《汾阳县志》有关汾阳称..
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史实佐证..
郭世科先生对郭氏文化的研究成果
七块唐代墓志 佐证汾阳称名
子仪公先辈是从由汾阳移居仕地的
壬辰年春节感谢信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