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最近研究 > 郭齎陵墓墓道照片集 [精品]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郭齎陵墓墓道照片集

郭网(www.guo.ac.cn) 2010/1/14 0:11:57

  【编者按】以上精美的照片无不为我福建郭氏激动而骄傲。激动的是我们的先祖郭齎之名首见于莆阳郭应聘郭良翰撰的《郭氏续世庆志》上,而实物就在我们眼前;骄傲的是我们先祖郭齎及家人(墓内有双排八穴位)千年安眠於星溪畔上,而居然连世上可查阅的所有长乐县志或福州市志、福建省志却无记载。    

  可见,这里的民风何等纯正,文物保存何等完好;这里的郭氏何等朴实,族亲睦邻何等和谐。

  这里的历史与我们先祖留下的足迹唤醒了我们的良知与勇气,我们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为什么我们的先祖入闽第一站——随闽王王审知从弟王想,定居长乐海偶围垦守疆时,要立《福惠庙》祭奉先祖汾阳郡王郭子仪?为什么卒葬的墓碑、墓首、墓座等可视石雕面都突显西亚风格呢?为什么墓道两旁的八座石像生,其雕刻之精美胜于闽王王审知之墓呢?因为我们的先祖郭齎本身地位显要,受人尊敬,是郭子仪的后代,唐末皇臣——最后一位“代国公”,真不简单!!!其次,这里的遗迹无不告诉我们郭子仪的后裔,为什么郭子仪守疆卫国“再造唐室”誉满天下,靠得是什么精神支柱信仰?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思想;这里的遗迹无不告诉我们郭子仪的后裔,为什么我们从西安长乐坊-兴庆宫的皇宫深苑避难福建长乐-郭坑海疆呢?这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历史。如果说,从郭姓远祖三千年来将“守疆卫国”作为“不辱使命”生存理念的话,我们郭姓先祖是尽职尽责、无可非议的。尤其是在唐朝,不论是唐初的“代国公”郭知运,还是唐中期的“代国公”郭子仪,都是“守疆卫国”精英和典范781年夏郭子仪去世后一百二十多年,尽管穆宗以来的帝王连续五位有郭氏血缘,宦官力图仿效先帝,力挺郭子仪血亲立帝“再造唐室”以挽救不断衰败的唐王朝,都未能凑效;尽管新帝王学会登基时,发圣旨忏悔与不忘感恩郭子仪、赐爵其后裔至最后一位帝王昭宗,都未能成果。最终,郭子仪后裔最后一位“代国公”郭齎安眠於此,临终还不忘自己先祖郭子仪的精神和信仰

  有人或许会说近代福建沿海有不少郭氏转认回族,又称自己是郭子仪后裔,这与郭子仪不是少数民族而又信景教,岂不是天方夜谭吗?其实回答很简单,请您查一下《辞海》,就可以知道回族是在郭子仪逝世后形成的民族;再细察他们的先祖在隋唐初的信仰历史资料,有一部分是先信仰景教后改信伊斯兰教的。在开放的唐盛时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促使唐明皇从传统的儒道释主题思想中解放出来,并接受了从西方罗马教廷被排斥东行的景教,即早期基督教,兴建了“兴庆宫”,作为历届帝王崇拜上帝场所,帝王们也学会忏悔,祈求新政通行、社会安定、国富民强。。。。。。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我们不难从历代统治者允印留世的《全唐文》中找到唐朝历届帝皇诏书佐证作为答案。这里,仅述佐证一二供族人分析。

  玄宗皇帝李隆基下诏书改波斯寺为大秦寺诏》——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府郡者,亦宜准此。

  诏书营兴庆宫德音》——门下:朕昔在藩国,此维邸第。乾坤未泰,阴阳尚蒙,则有神物效灵,祥符肇贶。飞嘉气於在田之际,涌瑞池於或跃之时,惟此旧居,式加新宇。周墙仅板於百堵,卑宫不阶於三尺。栋梁之用,毁撤所馀,卿以纪天地之休徵,贻子孙之俭约耳。属春令变始,时惟发生,万国来朝,千官入贺。既称觞以献寿,宜施惠以布德。况农桑在候,稼穑正兴,或幽彼囹圄,独隔阳和之泽;或迫於徭役,不遂农桑之务。言及于此,轸叹良深。其徒已下罪,脯令责保。其应当番兵丁匠等,灼然单贫者,所由勘会,并放营农,所在诉讼长官,随事疏理,勿使冤滞。非军国所要,馀不急之务,一切并停。仍加劝课,循植农穑。其河北水损户,既属春事,虑有乏绝不支济者,宜委使与州县相度,量加赈恤。诸处行人之家,及鳏寡茕独不能自存者,州县长官亲加优抚,使得存济。应有差科,量事矜放。且宣风缉化,职在令长。有司铨藻之次,特宜审择其才。惟德与刑,为政之要。顷无闻於风化,多取威於槚楚,理人之道,其若是乎?愚昧之流,或轻抵犯,宜加晓谕,使识章程。其含生之类,不敢辄有屠杀,天下捕猎,亦宜禁断,仍严加捉搦。百司各遵时令,务宏宽大之典,使政理无私,称朕意焉。

  诏书庆唐观纪圣铭(并序)》——神也者,妙有物而为言,化也者,应无方而成象。言岂立神之主,象徵宰化之知。苟言象之不存焉,则神化或几乎息矣,穷神而极化者,其唯至圣之人乎。我远祖元元皇帝,道家所号太上老君者也。建宗於常无有,立行於不皦昧。知雄守雌,为天下谿;知白守辱,为天下谷。故能长上古而日新,雕众形而化淳,齑万物而不为戾,泽万代而不为仁。巍乎不睹其顶,深乎不测其极。复归无物,存教迹以立言;奄有太清,感圣期以利见。肇我高祖之提剑起晋,太宗之仗钺入秦,鹏抟风云,麟斫日月。夏臣丑而已去,殷鼎轻而未徙,老君乃洗然华皓,白骥朱髦,见此龙角之山,示我龙兴之兆。语绛州大通堡人吉善行曰:吾而唐帝之祖也,告吾子孙,长有天下。於是一开赤伏,而万姓宅心;一麾白旄,而************大定。传曰: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非夫神唱明德,翕叶人祗者欤!善行以武德三年二月初奉神教,恐无明徵,未之敢泄。至四月,老君又见,曰:石龟出,吾言实。於时太宗为秦王讨宋金刚,总戎汾绛,晋州长史贺若孝义以其状上启。遽使亲信杜昂就山礼谒。俯仰之际,灵貌察焉。昂驰还曰:信矣!乃遣昂、善行乘驿表上,比至长安,适会郇州献瑞。石龟有文曰:天下安,千万日。高祖徵其二异,拜善行朝散大夫,命舍人柳宪往祠焉。玉帛既陈,尊仪复见。其始觌也,杲杲炅炅,若红峰绿岭,吐春日之光景;其却隐也,萧萧条条,若雨息云消,视秋天之泬寥。来莫知其所自,去莫辨其所往。出於寂寞,入於恍惚,盖不可得而详诸。

  汾阳之龙角山者,天地降福之庭,高祖用师之道。峰上有华池灵府,下有石穴洞宫。气接姑射,集神仙之别馆;脉通霍镇,润珠玉之邻家。高祖以云辔频回,霓裾累{敝衣},故版庙於行过之所,划坛於受命之场,刻饰圣容,彩绘真卫。神光离合,殿堂宛转於空间;云气踟躇,笙磬往还於天路。因改浮山县名神山焉,志灵应也。是岁仲秋及五年三月,晋州奏老君言:我亳庙之中枯柏更生,子孙当王。又云:我神兵助军伐刘黑闼,立夏当平。事果如言,皆先事之识也。尔后太宗贞观,则矞云泊於庙宇;高宗垂拱,则卿云涌于神座。今又祠中柏树,蒲萄袅而托根,门端桹木;枯枝蓊而还茂,叠黛丰本。。。。。。朕演灵金根,纂命璿扆,笃学道记,常味至言。是用假涂礼乐,讬宿仁义,寻末以窥本,澄粗以诣精。为无为於此心,事无事於天下,而宗社大福,寰县小康,实上祖惠无疆之休,亦下人率自然之化。夫唯幽容昭见,伟事也;神告帝符,瑰瑞也;发祥善行,吉类也;庆云重作,鸿懿也;戎果附植,合异也;槁干华滋,蕃炽也。此六者,兴王之嘉祉,旷历之绝记者已,朕不敏,颇闻君子之教矣。继其父者天其祖,习其训者父其师,揄扬道德,情存孝敬。商颂美乎成汤,周雅尊乎后稷,先王之旧典也。吾岂坠其文哉!夫戴角之类,龙为之长。羊也定形而不易,龙也神化而无端。龙盖五土之精,国家乘土而王,故改山号名龙角焉。乃铭金石,以彰灵变。词曰:思文圣祖,元默雷声。混兮无名,超兮至清。清入神舍,名损物假。身尊元元,后有天下。高祖凤翔,云举晋阳。太宗龙战,风趋秦甸。龙角仙都,王师戒涂。圣形入有,神言出无。瑶衣玉骑,告帝天符。神方据我,人亦来苏。乃立清室,微微谧谧。众仙停跸,乃兴庆云。氛氛氲氲,再瑞明君。庭有柏兮,远果寄秀。门有根兮,瘣条更茂。顾惭菲德,蒙神之祐。诵我道经,介我神听。继明五圣,禋事三灵。请从格言,天德出宁。大道幽荫,湛滋广接。意路何阶,言津难涉。化有影响,神无华叶。

  诏书《置司天台敕》——建邦设都,必稽元象,分列曹局,皆应物宜。灵台三星,主观察云物,天文正位,在太微西南。今兴庆宫,上帝庭也。考府之所,合置灵台。宜取永宁坊张守珪宅以充司天台,所司量事修理,仍置五官正五人。司天台内别置一院,曰通元院,应有术艺之士,徵辟至京,於崇元院安置。

  佐证二:德宗皇帝诏书权停来年郊庙诏》——朕一经播迁,久旷礼仪,不唯霜露之感,实贻失坠之忧。赖先泽在人,上帝临我,克平大难,载复旧京。方欲展礼郊丘,请罪宗庙,而乃股肱卿士,询谋异同。明孝敬之大端,陈古今之正义,三省章表,深体乃诚。以义制心,允从众请,予之不德,愧叹良深,其来年告谢郊庙,百寮请俟后期者可之。其元日御含元殿准式。武宗皇帝以来帝皇的诏书,都有“故尚父汾阳王、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赠司徒颜杲卿、赠太师颜真卿、许远、张巡、南霁云,子孙中未经甄奖者,每家与一人出身”之类之语。以至末代宗皇帝李所下诏书改元天复赦文》——。。。。上帝降灵,将安丕祚,中朝多难,爰有诚臣。登好爵以报殊庸,寻行令典;锡嘉名而溥大庆,用表洪勋。静海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平章事李继昭、岭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李继诲、宁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李彦弼,并早参禁卫,累著勋勤,生知忠孝之源,洞识君臣之义。齐心沥血,果成复国之功;左袒一呼,遂定安刘之业。叔侄继先臣之烈,彦弼禀大父之规,据其大勋,旷古难比,宜加美称,以播无穷。继昭、继诲、彦弼宜赐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各加实封一百户。六军将士并赐号怀忠定难功臣。应楼前左右神策及诸军并凤翔、兴德两道立仗兵士等,各委所司准例各与优赏,以报勤劳。宰臣司空崔允,挥涕入朝,含酸莅事。防窃发於趋翔之际,阻凶谋於谭议之间,明大直若屈之机,见反经合道之旨,忠惟爱我,奋不顾家。始则裂帛为誓,合契禁军,班列之臣,忠良景附,再安宗社,宁愧古贤。虽已畴庸,未为报德,宜赐回天兴祚平难功臣,并加实封一百户,仍图形凌烟阁。。。。功著定倾,名高死难,永言风烈,讵废赏延。故尚父子仪、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赠太保瑊、赠司徒杲卿、赠太师真卿、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家,有主祭祀本房子孙中,每家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宗皇帝所下诏书:讨王郢诏》王郢江乡贱卒,营伍微材,忽抚御之小乖,敢凭陵而构乱。迫胁将相,恣窃干戈,劫资财於建邺之城,聚徒党於狼山之戍。寻则浮江泛海,掠镇攻城,摽掠三州,伤残万户。又於福建管内,毒害生灵,凌犯纪纲,悖违天地。朕为人屈法,恶杀好生,累降敕书,曲存招谕,王郢包藏奸慝,诳惑军师,诈示归降,密为抗拒。昨者拘留鲁实,已验凶狂,今闻再犯温州,显与官军抵敌。鲁实陷在舟楫,王师败於锋镞,两浙震惊,百姓忧扰,滔天之罪,擢发难书。
  然以分野兴灾,虽关定数,神祗助顺,必翦群凶,既违雨露之恩,宁逭雷霆之殛。是以别铨名将,更益雄师,兼福建之精兵,杂番禺之战士,水陆俱发,腹背齐攻,须克旬时,必破妖孽。除先徵诸道五千一百人,及福建、南海并虔、吉、衢、婺等州兵士外,今更抽忠武军一千五百人,感化军五百人,泗州五百人,宣州五百人,都计一万五千以上。。。。。。

  (编辑:莆阳郭养法——20081022日于北京)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已有1个评论] [6551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重要提示:该文由原作者委托郭网为其独家互联网首发或由作者亲自发表,
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该文观点不代表郭网及郭网站长郭池的观点。
上一篇: 金井郭氏论述
下一篇: 唐由盛转衰——宦官力举 郭暧血亲:立帝/抗衰/未果—郭避难入闽
文章评论
郭安胤(2013/4/28 18:55:40):
好资料、、、、、
共有1个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行谦之道 以史为鉴 看唐李皇1..
以金石为据
颜真卿撰书《郭敬之家庙碑》正反..
郭子仪生日应是公元698年1月..
郭公庙碑铭阴阳两面碑文本
莆田壶公山古墓(多图)
郭子仪郭敬之宅(多图)
寄语郭应聘公江苏后裔族人共勉
核对《广东南阳族谱序》原文
清郭柏苍撰《闽中郭氏支派大略》..

相关热点

莆田壶公山古墓(多图)
郭子仪郭敬之宅(多图)
郭子仪生日应是公元698年1月..
郭齎陵墓墓道照片集
《全唐文》载有关郭氏先祖诏书文..
从《郭子仪家庙碑拓字帖》看《郭..
福州黄巷清代“五子登科”之一郭..
颜真卿撰书《郭敬之家庙碑》正反..
现存最早的汾阳王庙在长乐
唐由盛转衰——宦官力举 郭暧血..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微博 小红书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