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世家杂谈 > 郭子仪故里风物散记 [精品]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郭子仪故里风物散记

郭网(www.guo.ac.cn) 2011/3/14 21:07:18

                   ----阎广勤

  在陕西华县2005年新建的华州公园里,耸立着一尊高大的古代武将的塑像,这个武将就是唐代名将郭子仪。华县是郭子仪故里,这尊塑像,是故里人民对郭子仪的纪念。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外族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他不但永远留在故里人民的记忆里,而且在其故乡的大地上还保存了许多有关他的遗迹,虽经1300多年的风月沧桑,仍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和众多仰慕者的瞻仰。

  一、西马村中话故园

  从华县县城东行5公里,跨过罗纹河桥,穿过片片鱼塘,转向北行,迎面出现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这就是郭子仪在华县的故园——西马村。

  西马村座落在关中平原东部的一马平川上。东面20多公里外是直插天际的西岳华山,南面数公里外是与华山齐名,并称“二华”的少华山,大小两座华山山势相连,高雄挺拔,遮住南天;村北数公里处是宽阔曲折的渭河;西面从村边流过的是渭河支流罗纹河(唐代称小敷溪)。围绕于西马村的这些名山大川钟灵毓秀,使西马村成了中国历史名人郭子仪的故园所在。

  西马村南公路旁,立有一石碑,上题“唐汾阳王故里”六个大字,“汾阳王”是郭子仪因功得到的爵位。这座碑是明朝嘉靖己未年,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正月,由华州知州朱茹所立。碑高1.3米,宽0.65米,厚0.20米,现由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1994年8月,华县人民政府照原碑样式复制后在原地重立。

  据西马村中父老们讲,此村是郭子仪先祖世居之地,郭子仪也出生在这里,原村名已失考。后来,郭子仪六子、唐代宗驸马郭暧的后裔们在此繁衍,而被称为“驸马村”,后又演变为今名西马村。

  西马村居民原来绝大多数是郭姓,皆为郭暧后裔,是一个大家族。后因陆续有移民迁来,他姓才有所增加。现在全村150户,郭姓为80户;全村550人,郭姓人家有320人,仍占多数。

  西马村原址在现址北0.5公里处,因地势低洼,常受洪水威胁,而于1977年后陆续搬迁到现址。

  村中父老们说,老村共有北、中、南三道巷。当年很大一部分都是郭子仪的故宅,他出生的房间,在老村南巷。故宅书房在老村东南,至今人们仍称此处为“书房前”。他们还说,郭子仪故宅有一口井,曾一直留存到老村搬迁时。这口井很古老,还盖有井房,现已填没。这一说法,明朝《华州志》也有相同记载:“郭令公故里……其故宅有遗井,土人称汾阳王井。”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万岁通天二年,即公元697年,郭子仪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郭家是仕宦之家,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各种文职和武职,最后做到寿州刺史。郭子仪从小就喜欢读兵书,练武功。在二十岁左右时,经州县选拔后,参加了朝廷的武举考试,以优异成绩步入军界,开始了他60多年的戎马生涯。

  从那以后,一千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郭子仪故里——西马村,却永远铭刻着这位伟大先贤的名子,就象村庄南面那耸入云天的少华山和北面长流不息的渭河水一样不朽。

二、招魂冢前祭英灵

  从西马村出来,南行一公里左右,有一片高亢的台地,这里就是郭子仪招魂冢遗址。招魂冢又名衣冠冢,是葬时不得其尸,即用死者生前衣物招魂而葬的坟墓。相传,郭子仪招魂冢埋的是郭子仪的一双战靴。

  郭子仪真身葬在何处?为什么他没有葬在故里而要修招魂冢呢?

  郭子仪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十四日,以85岁高龄在京城长安(今西安)去世。为表彰他的盖世功勋,德宗特予以他陪葬建陵的荣誉。建陵为唐肃宗之墓,在今陕西省礼泉县。唐肃宗是唐德宗的祖父、唐代宗之父。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叛军很快控制了黄河南北,并于次年6月占领了京城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太子李亨逃至灵武(在今宁夏)即位,为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肃宗朝廷仓促建立,兵微将寡,无力保护自己,更无力指挥平叛战争。郭子仪当时为朔方节度使,正在河北与叛军作战。闻讯后即率领5万朔方军来到灵武,肃宗朝廷军威始盛,才有了可直接指挥的雄厚军事实力。郭子仪辅佐肃宗,于至德二载(757年)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建立了盖世奇功,稳定了肃宗的地位。肃宗曾十分感激地对郭子仪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因此,郭子仪死后为唐肃宗陪葬,是对他奠定肃宗地位这一功绩的充分肯定。
郭子仪为唐肃宗陪葬于礼泉县,是对他的极大褒奖,但给其故里后裔祭坟扫墓带来不便。因而郭子仪后裔在西马村南边高燥、宽展的风水之地建起了招魂冢。

  此冢建于何时?不得而知,但不会晚于明朝。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至万历七年(1579年)任华州知州的石元麟,在此立一块“汾阳王之墓”的石碑。清朝康熙(1662--1722年)时,曾有一次扩建。清乾隆(1736--1795年)时,陕西巡抚毕沅,也在此立碑以志。

  民国时,郭子仪招魂冢连同附属耕地约几十亩地。墓园占地5亩,有墙圈起。园内柏树参天,浓郁苍翠,密布成林。墓冢坐北朝南,底面周长约20多米。墓园前有一砖门楼,上有一石刻颜体“敕建王坟”的横眉,可证此冢为皇帝批准所建,但为何朝哪位皇帝,则无记载。

  可惜的是,郭子仪招魂冢已于“文革”中被毁,墓园中的石碑也仅存明朝石元麟所立“汾阳王之墓”残碑,还为招魂冢留下一点痕迹。此碑现立于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院内。

三、故国犹存子仪祠

  从西马村和招魂冢返回县城,在距县城一公里处的东关,有一座年代久远,饱经风霜的建筑,这就是郭子仪祠。

  东关在唐、宋时,为华州城内东北角。相传,这个地方为郭子仪平定周智光之乱时,周智光被擒之处。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郭子仪起兵讨伐割据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华州的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周智光部下迫于大军压境,在此处捉住周智光并将其斩首来献。后来,华州百姓为怀念郭子仪,在周智光被擒处之侧,祭祀郭子仪。

  北宋初,华州城内有一座韩建祠。韩建是唐朝末年的镇国节度使兼华州刺史,辖同州、华州,割据一方,对抗朝廷,参与军阀混战。他曾挟持唐昭宗到华州达两年之久,阴谋挟天子以令诸侯。韩建后降于大军阀朱温,在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朝时,又曾任宰相。

  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崔辅任华州知州。他上任后,发现郭子仪故里没有郭子仪祠,却为唐朝叛臣韩建立庙,还有为韩建歌功颂德的石碑,不禁大为气愤,认为这是“忠义之晦而叛逆之昭”。遂令毁去韩建画像及碑,于州城东北角,即唐时华州百姓祭祀郭子仪之处建起了郭子仪祠。祠建成后,崔辅上奏朝廷,得到宋仁宗的赞扬并予以批准。崔辅以后的第四任华州知州赵刚上任,对崔辅的建祠之举深为敬佩,并请太原文人王彰撰写了《唐尚父汾阳忠武王碑记》。碑文追叙了郭子仪的业绩,歌颂其功德,记述了郭子仪祠的建造过程。嘉祐六年(1061年),赵刚派人将其碑文楷书勒石,立于郭子仪祠院内。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即公元1556年1月,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郭子仪祠被毁,王彰撰文的石碑也断为两截。震后,祠堂得以修复,石碑也重新镌刻。

  清朝时的文献记载,郭子仪祠还有两个旌功坊。一为门坊,上题“诚孚中外,威振华夷”;一为路坊,上题“功盖天下,再造唐室”。清同治元年(1862年),华州爆发了回民大起义,清王朝官军、民团与起义军发生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华州境内的官署、庙宇、民居等建筑物在战火中几乎破坏殆尽,郭子仪祠及旌功坊也全部被毁。

  回民起义被清王朝镇压后,郭子仪祠于原址处再次修复,年代不详。路坊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重建后的郭子仪祠坐北朝南,位于官道北侧,有上殿三间,前殿三间。上殿内塑有郭子仪像,北宋王彰撰文的石碑则立于院内东旁。重建的路坊,俗称“郭子仪牌楼”,位于祠前东侧,横跨东西向官道,正面向西。牌楼宽约七八米,高约五六米,四柱三间,歇山顶,八角翘起,檐下斗拱排列,除四柱下方为石礅及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外,全部为木制。牌楼右面一间横额题“功盖天下”,左面一间横额题“再造唐室”,当中一间横额题“敕建唐汾阳王祠”。横额全部为蓝底金字。这个牌楼建成后,一直是华州(华县)人的骄傲,民间素有各级官员到此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说。

  民国时,官道改建为公路,路北的祠和横跨公路的牌楼,仍屹立在原处,迎接东来西往的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郭子仪祠及牌楼作为文物受到保护。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却受到很大破坏。牌楼于1966年被拆毁,上殿因年久失修而倾颓,前殿也很破败。北宋王彰撰文的石碑也险遭厄运,因当地群众将其嵌于前殿东山墙内而得以保存下来。这个碑现高2.7米,宽1.5米,厚0.36米,字迹还非常清晰。1978年,郭子仪祠前殿、石碑被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面积共200多平方米。

  1994年,华县人民政府重修郭子仪牌楼,郭子仪后裔、旅居台湾的华县人郭振武慷慨捐资助修。修复的郭子仪牌楼移建于县城南,长20米,高13米,基本照原样而建,但比原牌楼更加壮观宏伟,现已成华县标志性建筑。

四、五龙山上郭暧墓

  华县县城西南5公里处,是拔地而起,与西马村正南少华山紧紧连在一起的五龙山。在高峻的山顶之上,有郭子仪儿子郭暧之墓。

  明《华州志》卷三记:“唐郭驸马墓,州西南山之岭。”“郭驸马”指的就是郭暧。郭子仪共有八个儿子,即郭曜、郭旰、郭晞、郭日出 、郭晤、郭暧、郭曙、郭映。郭暧排行为六,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享年48岁。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他13岁时,代宗将其女升平公主下嫁给他。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因而人称郭暧为郭驸马。升平公主年龄与郭暧相当,两人结为伉俪,是政治性婚姻,是唐代宗对郭子仪的笼络。郭暧15岁时,因故与升平公主发生口角,年少气盛的郭暧不免口出狂言:“你仗着你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地位已接近天子,只是不当皇帝罢了。”升平公主乃金枝玉叶,年龄也不大,自然更为气傲,就进宫向代宗告状。代宗不是个英明的皇帝,但并不胡涂,对升平公主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了。他说的确是实情,假使郭子仪要当天子,天下岂是我家所有?”劝慰升平公主回去。郭子仪听说这事,将郭暧押起来,入朝请罪。代宗说:“俗语云:‘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公婆)’。孩子们的闺房之言,何必听他。”郭子仪回去后,将郭暧杖打数十。此事史有明载,清代有人以此事为蓝本,予以丰富加工,编成戏剧《打金枝》,是京剧、秦腔、越剧、晋剧等剧种的传统剧目;晋剧还在上世纪60年代拍成电影,郭暧因此剧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郭暧后历官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常卿同正员,封爵代国公,去世后,追赠尚书左仆射。

  郭暧死后为什么葬于五龙山呢?本县父老世代相传:五龙山在唐朝是避暑胜地,山上建有庙宇,林木茂密,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京城长安的达官贵人常至此游览休养。郭暧晚年在山上避暑养病,不幸去世,死后就葬在故乡的这座名山上。

  这一说法,有一定的根据。唐时此山称为少华山西峰,山上建有伏毒寺等,其绮丽风光,为唐代许多墨客所吟颂。

  著名诗人杜甫曾在华州任过司功参军,他描写五龙山伏毒寺一带的风光时吟道: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石影衔珠露,泉声带玉琴。
   风杉曾瞻依,云峤忆春临。”

  唐朝另一大诗人刘禹锡常从五龙山下经过,他在《伏毒寺》一诗中写道:

  “曾作关中吏,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晓日渭川帆”

  从这几首诗中,可以想见五龙山在唐代的建筑、风光及其影响,因而此山当时为游览胜地是很有可能的。郭暧去世于贞元十六年(800年)七月,正当盛夏,所以郭暧在此避暑病亡一说,也不无一定道理。

  五龙山海拔1377米,因五山聚于一峰而得名。从山根沿羊肠小道盘旋而上,行至数公里处的山顶,即可见郭暧墓。现存墓冢高约2.5米,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东北面建有砖砌墓门,正朝着其故里西马村。墓冢及其周围青草萋萋,树木丛生,鸟鸣山幽,确为长眠佳地。

  墓冢下方山腰处为吊纸坪,这个地方长的酸枣树与五龙山其它地方的酸枣树不同,枣刺是直的而不是弯的。当地对此流传一则民间故事:郭暧死后,升平公主前来烧纸祭吊,一路上酸枣刺不断地挂住她的裙子,行路十分艰难。走到此处,实在上不去了,只好就地祭吊。烧纸时,她发现酸枣刺是弯的,就说:“你不会长个直刺?长直了就不挂人了。”从此,这个地方的酸枣都长成直刺了,人们也因为升平公主在此祭吊烧纸而称其地为吊纸坪了。这故事当然是附会演义,但却反映出故里人们对郭子仪及其家族的尊敬与爱戴。

  五龙山及郭暧墓是华县的一处名胜,历代群众常登临游览、瞻仰。西马村郭氏是郭暧传人,更是每年清明节,都要由族长率领一些年轻人登山祭祖上坟。站在郭暧墓前,眺望南部连绵不断的秦岭群山,远望东面伟岸高耸的太华山和少华山,极目西方隐于苍茫天际之处的西安古城,俯视北面广阔坦荡的关中平原和蜿蜒曲折玉带一般的古老渭河,无论是谁,都会从心中涌出一股激情:这一片博大雄浑的神奇土地,养育了“功盖天下,再造唐室”的一代伟人;郭子仪的崇高精神与壮丽的山川一样,将永存于天地之间。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3871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上一篇: 郭子仪祖为阳曲
下一篇: 郭子仪的政治智慧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汾阳王郭子仪没有封地,食邑地也..
郭子仪的政治智慧
郭子仪故里风物散记
流传至今的几幅郭子仪像
千载古诗颂令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旧唐书》郭子仪及其子列传
郭子仪究竟是哪里人?

相关热点

流传至今的几幅郭子仪像
郭子仪的政治智慧
《旧唐书》郭子仪及其子列传
汾阳王郭子仪没有封地,食邑地也..
郭子仪究竟是哪里人?
郭子仪故里风物散记
郭子仪祖为阳曲
郭子仪祖籍在何地?
千载古诗颂令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