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 ——记青年书法家郭永安 樊中岳 我与郭永安相识在湖北省公安厅机关硬笔书法大赛上。那时候,郭永安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当时我们评委对他的作品都很赞赏,于是提出见一见他,没想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但是,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正是图谋发展的时候,需要发现一批能干的年轻人,通过短期的交往,我对郭永安很有信心,于是,在我提议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创办内刊《中国硬笔书法》杂志的时候举荐了他。 我蛮喜欢这位乡音很浓的小友。要说喜欢,因素真不少。一来我们是黄冈老乡,虽说我不大会说黄冈话,但乡音亲切。二来我年轻时在公安部队干了几年,而永安也是一位年轻的“老公安”。干过公安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沉着,遇险不惊,足智多谋,还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三是我当过报纸编辑,而永安在公安厅编过杂志等等。其实,这些情节都由“书缘”所牵。最为重要的是,永安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忠实追求以及对书法事业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才是我喜欢的根本所在。 书法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一大批能人志士为之工作,为之奉献。郭永安现任湖北书协省直分会的副秘书长,这个协会,既没专职干部,也没经费来源,永安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在会长、秘书长的领导和支持下,他主动承担了策划、组织协会的一系列重大活动。 我粗略地统计一下,2009年春节期间,省直书法家到江汉油田、常青社区、邬家山农村等基层送春联五次。2009年春至2010年夏,省直书法家走进红安、大悟革命老区以及舟桥部队、派出所、学校、社区等基层活动十四次。组织省直书法家到长沙、河北、中直书协走访考察四次。不可想象,协会成立至今不到两年,策划组织活动竞有三十余次,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据。如果不是热爱书法事业,倾心书法事业,乐于奉献,怎会有如此卓著业绩! 书法艺术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安深知,省直书协的活动一定要紧跟党的中心工作,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协会成立之初的几次重大活动均可说明这一点。如董必武诞辰123周年,省直书法家走进武汉中学;“五四运功”90周年,省直书法家走进武汉理工大学;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 ,省直书法家走进舟桥部队。上述活动不难看出他的大局意识和优秀品德。 我参加过永安策划组织的活动。2008年12月26日,武汉东湖高新万户农民喜迁新社区启动仪式,是武汉市人民政府的一项重大活动。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共两台戏。一台文艺演出,一台书法表演和写对联。文艺演出由著名评书演员何祚欢主持;书法表演由郭永安主持。省直书法家十人,共为佛祖岭新社区农民撰写对联两百多副。佛祖岭新社区农民不仅拿到了新房的钥匙,还得到了书法家赠送的对联,不知有多高兴。书法家们也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后来才知道,这次省直书法家走进东湖高新佛祖岭新社区,看似简单,难度却非常大。从申请获准、现场活动、书家午餐、车马安排等等,永安不知跑了多少路,找了多少人,操了多少心…… 我曾担任过书法社团的秘书长,也深知每开展一次活动都不容易。省直书协成立至今不到两年,开展了三十多项活动,我们没有理由不肯定郭永安同志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我们没有理由不肯定他的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 作为酷爱书法艺术的永安来说,他更明白学习与创作是追求书法艺术的重要一环。他的书法植根传统,路子对。初习唐楷,继习二王。近年,又勤于向汉上名家请教。由于他勤学、好学又善于学习,他的创作能力提高很快。他的楷书得颜鲁公之法,结构宽博,线条丰满而富有弹性,意态蕰籍清新。而对行书也颇为用心,钟情“二王”而不固守陈法,在用笔上突出性情之表达,清新自然,格调高雅,前途可期。 我真心地希望书法界多一些像郭永安这样的基层书协干部,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与态度,境界高一点,对书法事业的奉献多一点,倘能如此,我也不必为“守护家园”而写博客了。 (作者系原《书法报》主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