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脉接龙江”之调查 |
|
郭网(www.guo.ac.cn) 2011/7/1 19:22:38
|
吾郭氏宗祠楹云:”裔出汾阳;脉接龙江”。“裔出汾阳”已无可置疑,而“脉接龙江”则众议纷纭。值吾濟退休之暇,自斥旅资,赴顺德龙江以冀究正。龙江镇现唯扒头村郭裔居住,至于郭姓龙江村之有否?扒头村近九旬老翁韵:古之龙江村在今之紫云阁附近,尝与张氏冲突,竟遭浩劫,此后每近千人,劫难重逢,因而外逃谋生,至今人丁希微,迨抗前期,龙江村郭策毕业于黄埔军校,奉命更龙江村为龙江乡,担任龙江乡长,组织乡民抗日,终因无援,血洗龙江,幸存者远遁四方,从此村址泯灭,今之数亩紫云阁佛庙部分属村之故址。郭氏原有宗祠三座,抗战时亦被焚毁,后改为蚕桑作坊,为今之汾阳中学校址。 抗战时,扒头村与龙江村同为罹难,夺命外逃,其后陆续回居,才有今近六百郭裔,长者目不识丁,壮者不晓前情,遗存文物唯巷名“汾阳”里而已。老少有云:太祖母钟氏出身望族,多谋善断,举事有方,懿德代啤。吾腾蛟族谱亦述子进祖妣钟氏,或许出此美传。如若是,扒头村为龙江村三世分支。 扒头村有云:郭氏弟兄三人入广,长居番禺,次居新会,三居南海西樵,是以循访大同,正值该村拟谱,因旧谱失传,取之于新会,新会谱云:由赸秀公入广,长子廷嵩居樵山,次子廷擢居新会,三子廷辉居开平,四子廷柱居南雄珠玑巷,如此不一,无从究正,仅供参考。 调查人:十三世孙 郭 镇 十四世孙 学 昌 十五世孙 同 汉 2001年5月5日 |
录入:郭安胤
发表评论
[3375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
|
|
|
|
|
|
|
联系郭网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