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阎广勤 > “邠州”变“汾州”,第一座汾阳王庙就“落户”汾阳县 [精品] > 打印文档
“邠州”变“汾州”,第一座汾阳王庙就“落户”汾阳县

郭网(www.guo.ac.cn) 2011/3/24 15:28:18

                             --阎广勤

  山西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又称《郭子仪与汾阳专号》)上,张海瀛的《郭子仪与山西汾阳》一文(下简称张文)说:“德宗建中二年(781)夏,汾阳王郭子仪谢世后第五年,即德宗贞元二年(786)七月,汾阳王庙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他的根据是《山西通志》中的一段:“汾阳王庙碑,贞元二年七月,旧在汾州府。……《集古录目》:‘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汾宁节度使韩游环为请子仪立庙于汾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

  文中提到的《集古录目》,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之子欧阳棐所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研究金石文字的书籍。笔者千方百计找来此书一阅,发现不对。《集古录目》的相关文字是:“唐汾阳王庙碑:唐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邠宁节度使韩游瓌请为子仪立庙于邠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张文中的“韩游环”应是“韩游瓌”之误。“瓌”音guī,作者可能认作“環”字,进而录成简化字“环”,这个暂且不表。最大的问题是,张文将《集古录目》中的“邠宁”、“ 邠州”都变成了“汾宁”、“ 汾州”。

  查《旧唐书》、《新唐书》中的韩游瓌传,他是郭子仪的部将,后任邠宁节度使。查《新唐书·方镇表》,邠宁节度使领邠州、宁州、庆州、泾州、原州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彬县、长武、旬邑,甘肃的宁县、庆阳、镇原、泾川、平凉、固原一带,驻节在邠州,即今天的陕西彬县。翻遍《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纪》,唐朝也没有“汾宁节度使”,历历在目的都是“邠宁节度使”。 邠宁节度使的“邠宁”二字,指这一地区的两个主要州——邠州和宁州。邠州的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宁州的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两州在地理上紧紧相连,设节度使,再囊括周围地区,符合军事要求。而“汾州”和“宁州”,一个在今山西汾阳,一个在今甘肃宁县,相隔千里,一个将军率军驻扎,有何可能性?

  韩游瓌是郭子仪的部下,郭子仪晚年曾率军驻扎在邠州达十年之久。韩游瓌作为邠宁节度使,在邠州建汾阳王庙是合情合理的,决不会跑到千里之外的汾州建庙,这不符合逻辑。

  “邠”与“汾”二字相仿,许多人不识“邠”(音bīn)字,将其念成“汾”的音,因此把“邠州”念成,甚至写成“汾州”是常见的事。民国初,“邠州”改成“邠县”,念错、写错的事仍然存在。有鉴于此,解放后,国务院将“邠县” 改成“彬县”,用同音字代替了生僻字。上述张文中把“邠州”变成“汾州”,把“邠宁”变成“汾宁”,也可能是误认、误读、误录造成的。但处理史料不甄别,不考究,不慎重,将邠州汾阳王庙“落户”到汾州,进而说成是“汾阳王庙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就是学术研究是否严谨的问题了。

录入:郭池 [1条评论] [2871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