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关于姓氏的话题 > 关于姓氏的话题 [精品] > 打印文档
关于姓氏的话题

郭网(www.guo.ac.cn) 2009/11/29 1:01:49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

  我国关于姓氏的最早的文献,源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姓氏著作为成书于楚汉之际的《世本》,流传最广的姓氏著作为《百家姓》。

  “姓”,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图腾”,是具有共同血缘(母系祖先)的人群用于区别婚姻的种族标志(徽号),《释名》中说“女生曰姓”,即是这个意思。“姓”维持了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氏”字本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蔓生于父系宗法社会。做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子孙,旁支别属,各自为氏,以别贵贱,贱者无氏。故北宋刘恕撰《通鉴外纪》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这样,每一“姓”中可衍生出许多“氏”。周代“姓”、“氏”区别已经模糊,汉代逐渐混而为一,姓氏连称,不再产生新的姓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姓氏,姓氏和名字连称。

  现今流传下来的姓氏中,姓较少,而且多带有“女”字偏旁。姓氏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以国、以邑、以居”为第一大类,即以所居地为氏;“以字、以谥、以号、以爵”为第二大类,即以先祖的称号、谥号、名字为氏;“以官、以事、以职”为第三大类,即以所从事的工作或所做过的事情特征为氏。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郡望”,做为一些大姓望族对本姓的居住地的称呼。“郡”字源自秦代的“郡县制”。“郡望”一部分是姓氏的发源处,但大部分只反映了本姓氏中望族的地理分布。我国的姓氏郡望分布于全国的十四个省份,以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为集中,侧面反映了华夏子孙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创业史。

  现今的姓氏,已失去原有的意义,仅作为个人的名字前所冠的区别符号,有户口上、认识上的作用。研究姓氏的渊源,也失去了宣扬封建宗法、家族观念的意义,赋予了新的涵义:梳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倡导优生优育等新的人口观念、加强海内外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以报效祖国和民族。

录入:郭池 [2472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