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郭泳 > 晋祠藏《郭公庙碑铭》 [精品] > 打印文档
晋祠藏《郭公庙碑铭》

郭网(www.guo.ac.cn) 2014/12/20 20:43:59

                           ——贾莉莉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藏有《郭公庙碑铭》。这篇碑文准确无误地记载了郭姓的来源,“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碑文中的“虢叔”以能征善战著称,虢叔即是天下郭姓的始祖。晋祠藏《郭公庙碑铭》,为研究郭子仪祖籍地、得姓地,为研究太原郭氏文化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一、《郭公庙碑铭》的发现

  1992年春夏之季,我们对晋祠文化内涵之一碑碣石刻进行了调查、整理、分类等工作。根据当时整理统计,保存于晋祠内外的碑碣石刻约有400余通,同时对其作了大致分类,初步分为文章碑、诗文碑和散碑三类。1995年初,我们又对晋祠碑碣石刻进行了案头释文点校工作。特邀请了当时的太原市南郊区政协委员、区文史工作者袁汉臣来释文注解,我也参加了这一工作。散碑类主要收藏了晋祠周边的外来碑碣。在点校散碑中,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保存在晋祠的《郭公庙碑铭》。这一发现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为了解《郭公庙碑铭》藏于晋祠的具体情况,几年来,笔者先后查阅了一些典籍史料,多次访问了当时的知情者,并多次到实地丈量、调查分析,对石刻现状和其藏于晋祠的来龙去脉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二、有关《郭公庙碑铭》的情况

  《郭公庙碑铭》碑,又名《郭敬之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是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56岁时书写。太保郭公即郭敬之,系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之父。郭敬之官终寿州刺史,天宝三年(744年)卒,乾元元年(758年)追赠太保。郭子仪在广德二年(764年)为其父立此家庙碑。中唐之世,即使高官豪爵,为先辈修立家庙,亦属罕见。故立此碑亦非同寻常。清孙承泽评此碑云:“一代伟人之家庙,非得一代伟人之书,不足以当之。”颜真卿撰书碑铭,唐代宗御笔题额,足以印证此言。

  颜真卿(708-784年),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费县方城),字清臣,少年由孤母抚养成人。既博学又工辞章,尤善书法,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他一生历事四帝,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颜真卿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出现的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也是唐代新书体“颜体”的创造者。在书法史上,“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法境界,世称“亚圣”。

  颜鲁公书碑喜作正书,更显见其凛然正气,观其书而思其人。苏轼曾有“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之说。启功曾评其曰:“鲁公书,非独为有唐八法之宗,亦古今书苑之祖。其铭石之作,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莫不衣钵相沿”(《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自注)。

  《郭公庙碑铭》其书法笔画庄重雍容,用笔流畅爽朗,圆劲雄健,丰腴恬适,气骨风流,且具清灵古拙韵趣,可为颜真卿晚期书法艺术典型作品。清王澍跋此碑说:“今观此书,与《自书告身》略同,而朗畅处更出《自书告身》之上”(《虚舟题跋》)。戴熙跋此碑亦云:“观碑中之用笔结字,灵秀独运,深得《兰亭》、《圣教》两序之余韵。典雅清新,流露右军之法独多。”(《郭家庙碑》,中国书店1993年)

  保存在西安碑林的《郭公庙碑铭》原碑为螭首方座,高318厘米,宽170厘米,碑文凡30行,每行58字。碑额题“大唐赠太保祁国贞懿公庙碑”12字,为唐代宗李豫隶书题;碑阴行楷书,3列,34行,字形略小,刻有郭子仪兄弟子孙的官职名字,未署书者姓名。碑额3行11字,碑署唐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

  三、《郭公庙碑铭》与郭氏祖籍起源

  根据专家的说法,中国姓氏的形成,以国为姓是主要的因素。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代,大兴赐地封侯之风,其时大小诸侯遍及华夏,这些诸侯国的王族和臣民,因为封国地位显赫,以国为姓,郭姓也是由此而来的。

  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我国姓氏中人数较多的一个。据史书记载,自郭氏始祖虢叔被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他们的杰出贡献在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其宗族因有郭淮、郭子仪、郭守敬等功垂千古的杰出人物而名扬天下,因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史学界对于郭氏起源于何处,专家学者考证观点各异,大多数研究者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求历史本来面貌。

  郭子仪(697—781年),唐代名将。《新唐书》记载:“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今陕西省华县人)。其出身在唐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郭子仪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皇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长达二十年之久。他驰骋沙场,武功卓著,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是“再造唐室”的功臣。他出将入相,忠心护主,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忠臣。他襟怀坦白,不计荣辱,是安邦定国的名相。他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他以身许国,临危不惧,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被史学界誉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完人”。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

  《山西通志》和《阳曲县志》记载:阳曲县得名,并非于周,而在汉代。西汉为孟县、汾阳、狼孟三县,均属太原郡;历史上曾改名阳直县、汾阳县等。序封阳曲也非今之“阳曲”,而在平陆一带。因此,阳曲郭氏,同样也是汾阳郭氏的一个支流。

  阳曲县建县历史悠久,历代属太原郡(府)辖,随着朝代的更替,疆域的盈缩,有时称“狼孟”,有时称“阳直”,有时为“汾阳”,或数县并存,版图广阔,为今辖地数倍。古代汉、隋、唐一定时期内曾三次叫做“汾阳县”,地境均在阳曲县。《新唐书》记载“华阴郭氏”出自太原,实指太原郡驻地阳曲县。

  综述以上记载,我们清楚了四个问题:一是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声转为“郭”;二是阳曲为郭姓得姓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为郭氏居住延续传宗之地;四是郭氏祖籍地在阳曲,裔孙徙颍川,后代离开阳曲迁往他地,逐步分散于国内外。

  由山西省姓氏研究学专家王振芳所著的《历史文化丛书·汾阳王郭子仪》一文指出:“身为太原望族郭氏后裔的郭子仪,凭着高超的武艺、智能的头脑和对唐王室的忠心,几度扶危济困,再造唐朝,勋高一代,被封为汾阳王。不过唐朝的‘汾阳’指的却是今太原阳曲这块地方。”将郭子仪封汾阳王及汾阳王与阳曲县的关系介绍得清清楚楚。台湾郭氏也承认郭氏授姓始祖所在地是山西省阳曲县。在台湾编印的《山西文献》上发表的《太原郭氏源流》一文说:“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郭氏授姓始祖所在地:山西省阳曲县。”

  颜真卿为当朝中书令(宰相)、为郭子仪之父撰写《郭公庙碑铭》时,每句话都是经过再三推敲的。其中关于追溯郭氏起源的记述,无疑是按郭子仪及其家族的意见书写的,是经过郭子仪及其家族审阅并同意的。颜真卿写此碑文时郭子仪68岁,他对碑文详加审核后方许上碑。《郭公庙碑记》是当朝人记述当朝事,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最权威的。碑文记载与《新唐书》记载一致,故太原阳曲县为郭姓得姓处,阳曲即为太原郡代之。

  四、《郭公庙碑铭》现状

  晋祠藏《郭公庙碑铭》,全文石刻当有18块,今仅存石刻14块。其中缺少4块(第2、第16、第17、第18块)。还有第10块缺2l字,第15块缺12字。石刻高38厘米,宽47厘米,厚7—10厘米不等。每块碑文凡11行,每行8字。碑文字迹清晰,为颜体寸楷,保存基本完好。碑文记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第l碑落款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关于《郭公庙碑铭》如何保存在晋祠博物馆内?就这一问题,笔者走访了多位上世纪70-80年代在晋祠工作过的老同志。据原晋祠文管所(晋祠博物馆的前身)副所长常文林回忆说:“那是在1978年的秋天,我到太原市革委开会,走在府西街西口,看见靠北的路边有一堆石块,由于出于对文物的关心,便走过去看个究竟。当我看清楚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郭公庙碑铭》后,感觉到很有文物价值,便建议把它收购回晋祠文物管理所收藏。于是,我就和有关部门协商,用200元钱买下了这堆石块,又雇用拖拉机拉回晋祠庙里,保存在祠内北库房至今。”至于这一国宝级碑碣是怎样流落街头的?据笔者初步分析推测:在唐朝时期,今太原城属于太原阳曲境内,当时可能有郭公庙祠堂,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原因,祠堂摧毁,致使碑碣埋藏地下。改革开放之后,城市改造日新月异,当地施工建设高楼,挖地基时使之重现天日。

  晋祠藏《郭公庙碑铭》原来究竟存放在何处?它和西安碑林保存的《郭公庙碑铭》有何关系?以上问题尚需继续进行调查考证研究。

  后记:笔者在调查考证晋祠藏《郭公庙碑铭》的过程中,得到了晋祠博物馆苏振偏和晋阳文史研究者韩铁牛两住先生的鼎力帮助,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晋祠研究所)
  标题:晋祠藏《郭公庙碑铭》.
  作者:贾莉莉.
  期刊;年,卷(期):“文物世界期刊”,2010年第一期.
  发表时间:2010年.

录入:郭池 [4条评论] [3403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