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氏源流考略

 

郭世和  编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郭氏名始祖郭子仪像                                                             封面

郭氏始祖郭序像                                                                    封二

再版小序                                                                            南山1

自序······························································ 郭世和3

略谈姓氏的起源与郭姓的由来                                         郭善福6

黄帝苗裔                                                            李 吉 马志超9

虢叔世系,源于阳曲                                                   郭世和26

郭氏源流考之一                                                            郭世和38

郭氏源流考之二                                                            郭义福46

郭氏源流考之三——汾阳郭氏溯源                                郭义福54

郭氏源流考之四                                                范 富 郭红拴62

郭氏源流考之五                                                              68

郭氏源流考之六——汾阳堂考                                       郭广伟73

郭氏源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邠州”变“汾州”,第一座汾阳王庙就“落户”在汾阳县

····························································· 阎广勤76

二、汾阳王郭子仪没有封地,食邑也不在汾阳县           阎广勤77

三、出土文物与古籍记载                                              郭义福79

四、浅淡“郡望”与“堂号”                                      郭义福81

五、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                     姜国民83

六、阳曲历代是封王封候的地方——再议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风···

····· ····························································· 姜国民85

七、正说“汾阳”——三议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风           姜国民86

八、致世和宗长的一封信                                              郭青萍89

研究郭氏源流的第一手资料

一、祁国公郭敬之家世第一手资料:郭公庙碑铭    今·郭时礼91

二、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敬之”“郭公庙碑铭”        唐·颜真卿91

三、《郭氏家庙碑铭並序》译注                                     阎广勤94

四、寿州刺使郭公神道碑                                     唐·苗晋卿116

五、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                         唐·杨 绾119


 

 

 

《中华郭氏源流考略》是郭世和先生继《中华郭氏大典》三版后于20097月编成的、旨在正本清源的小本书(以下称《源流考》)。一位曾经截瘫偏瘫重度残疾轮椅老人,上、下轮椅全靠人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却凭着顽强的意志,用一只能够正常活动的右手挪动“鼠标”写作、编书,困难不可设想,精神令人钦佩!

本书初版入编“客姓”学者、教授、专家姜国民、李吉、马志超、范富等名人的文章六篇。其中先生三篇,即《两种说法一个墓》(选自《郭氏之源在阳曲》)与《再议……造假风》和《三议……造假风》。文章旗帜鲜明地论证了郭氏之源在阳曲。

《源流考之五》是李吉教授写的,他指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正史中有关郭氏起源的权威记载”,“……郭氏起源在阳曲,已成定论”。教授与马志超硕士合著的《黄帝苗裔》,是这本书的大篇,该文据典引证,绘制了从黄帝到虢仲、虢叔为二十七世,堪称大手笔。

《源流考之二、之三》是福建郭义福先生的著作。他与编著者的《源流考之一》一起,据《左传》、《通典》、《读史方舆记要》、《路史》、《辞源》等史籍,从地域、地下发掘的文物等方面,论证了“西虢与东虢”、“虢仲与虢叔”、“周平王与周定王”的 “三颠倒”,是本书最具说服力的篇章。文章有理有据,批驳了山西文史研究馆的“《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其论证确实无可置辩!

这次再版增编了徐州师大郭广伟教授与香港郭青萍先生的文章各一篇。因未及拜读,不敢胡言。

陕西华县郭子仪研究会原副秘书长阎广勤先生考证、译释的《郭氏家庙碑铭并序》译注,以及另外两篇短文,也一并入编。先生治学严谨,言必有据,以故对该碑之字、词与典故,译释详尽备至。这篇碑文的译注,我觉得迄今为止是空前的力作。

回顾廿多年来,上述学者、专家姜、李、马、范等名贤,以及编著者世先生,福建义福先生,阳曲红拴先生等等,在郭氏源流的考证上,以史为据,多方位详尽、精辟地论证了“郭氏之源在阳曲”。这是经得起考验,难以撼动的!

氏族文史是传家宝,需要一代代人去“挖掘、整理、去伪、传承”如果人为地“打造”,那是大错。假的东西,先是自欺,继之误导、害人,以至贻害全族。

我本教书匠,走下讲台从事修编宗谱,才疏学浅。无奈世先生要我说几句,且作小序,唯愿族人明源流知历史。但学识有限,议论肤浅,错误与不妥难免,深表歉意。为此,敬请学者、专家与宗亲批评指正,不胜感谢之至!

                             201111 7

 

自 序

 

陕西华县郭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郭志成先生和浙江省郭子仪后裔联谊会秘书长郭升平先生之约,以及各地郭氏宗亲的要求,编一本郭氏源流方面的专著,以求对郭氏起源地,郭氏得姓地,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也是各地郭氏宗親尤其是山西太原阳曲和陕西华县郭氏宗亲以及海外的郭氏侨胞所关注的,对此,一方面,我很乐意,感到荣幸,必须从命;一方面,我又感到不安,因自己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恐有违大家的期望。不过,在编辑《中华郭氏大典》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资料,阅读了许多古籍和谱牒,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认识。对历史名人欧阳修的名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错误,即西虢与东虢两封地、虢仲与虢叔两个历史人物、周平王与周定王两王的颠倒,均进一步作了符合历史事实的考证。正确的结论是,虢叔封东虢,地在河南荥阳县北的虢亭;虢仲封西虢,地在陕西宝鸡市东的虢镇;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而不是周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原来是欧阳修写反了,对这个问题基本上求得了一致的认识。当前对郭氏起源地和得姓地分歧较大,爭论也较激烈。综合起来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郭氏起源地和得姓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另一种意见是郭氏起源地和郭氏得姓地在山西省平陆县太阳渡附近;还有一种意见是郭氏起源地和得姓地在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我赞同最后一种意见,理由有四:一、郭序封于阳曲,这个阳曲就是在汉隋唐三朝三称汾阳的阳曲;二、郭子仪是唐朝名将,唐朝皇帝刲他为汾阳郡王一定是唐朝前或唐代的汾阳,而绝不是明朝的汾阳;三、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按照唐朝的惯例封王要封在祖籍地、得姓地。四、《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碑碣並序》(现藏在汾阳市博物馆),碑文在追述源流时说:“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此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它的内容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的历史记载。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起源阳曲,巳有定论,太原阳曲是郭氏起源地和得姓地,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郭氏根祖所在,一时难以形成共识也是难免的。

有分歧不要紧,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会不断提高。真正的唯物论者会在事实面前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只要大家都能把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作为唯一的标准,什么面子呀,局部利益呀,都可以拋弃,最终会求得统一,形成共识,得出统一的结论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考我郭氏,自远祖黄帝至周武王封文王弟东虢叔;从鼻祖东虢叔至汾阳王郭子仪;从名始祖郭子仪至现在,历时四千七百余年,与民族同盛,与国家同兴。郭氏先祖,叱咤风云,呵护乾坤,其丰功伟绩,可歌可泣,可喜可贺。其思想品德,代代相传,世人不忘。正如明代罗伦在其郭氏族谱序中所写的“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几千年,由二人郭氏大焉。”成为朝臣典范,,历史美谈。一出《打金枝》戏,如雷贯耳,声名海外。戏中情节讲的是唐代宗皇帝和汾阳王郭子仪君臣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以国为怀,功高不傲,位显不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恩爱忍让的情怀和传统美德。它向我们揭示:如果上至君臣,下至庶民,国事、家事、邻里事、夫妻间之事、大事、小事都能像唐代宗皇帝与汾阳王郭子仪那样去对待,去处理,民族怎能不盛?国家怎能不兴?邻里怎能不睦?夫妻怎能不和?

本书从历史学、地理学、谱牒学、考古学的角度多方位进行了考证,证实郭氏起源地得姓地在山西太原阳曲县。

为了正本清源,弘扬郭氏先祖美德和郭氏根祖文化,发掘郭氏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加强郭氏文化史的研究,加强海内外郭氏后裔的联系交流。弘扬与继承郭氏历史伟人的伟大作用和精神。尤其是子仪公那种“忠贞、智勇、宽仁、豁达”的伟大胸怀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特编辑本书,以饷郭氏族人和读者,並供后人参考。我在编辑本书过程中,得到了很多领导和人士的支持,原九江市委副秘书长中共都昌县委书记现九江市长助理杨振辉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九江市盛世川王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篇小说《沧桑人生》的作者梅亚雪先生为本书封面设计,九江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郭学高为本书审稿,山西阳曲县政恊主席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先生、阳曲县郭氏宗亲会会长郭红拴先生、郭红亮先生以及其他许多宗親热情为本书提供资料,对所有关心本书出版的人士,在此一并致谢。

(郭世和2009530于甘棠湖畔)

 

略谈姓氏的起源与郭姓的由来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早在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姓氏在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前秦时期“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是用来表示母系血统的。一直到西周,还是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最初的姓就是部族的名称,有些部族后来得到发展壮大,人口繁衍快,支族众多,分化出许多不同的部落以至国家,这时候的姓只是单纯作为一种亲族血统关系的标志。

氏,原本是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演变成专指各部落的首领。由部落进化到了国家,出现了不同等级的官员职位,这些职位后来成了氏的名称。当时氏是一个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才有,平民和奴隶与此无缘。古代封国号定官职是世袭的,氏也是世袭的。后来这个传统丢失了,氏就演变成为家族的标志,统称姓氏。远古时期的姓,现在能查到的很少,而中国人使用过的姓氏就超过了几千个,但《百家姓》只有五百左右,这是因为有的姓氏部落腐败没落所致。 氏的产生最初是周朝,尤其是春秋时代,周朝的制度是:王公贵族的子孙有大小区别,嫡传长子为大,继承父亲的王位,其他儿子为小,是长子的臣子。天子的小子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统叫王族,诸侯的儿子叫公子,公子的儿子叫公孙,统称公族。王族和公族的国名为氏。但公孙的子孙则不能称公族,属于其他支族,需要另外命氏。这些分支的命氏有以下几种:A、有以祖父的名字或封邑、官职的;B、有以居住的地名命氏的,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等。

古代在城市的外围加筑一道城墙,叫城郭。齐桓公有孙子住在都城临淄外地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后来便以东郭为姓氏。但东郭南郭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有姓郭人的郭姓,现在所有姓郭人的郭氏源出于姬姓,源出于姬姓的姓氏很多,粗略计算有60多个,如:郭、季孟、吴、应、冯、蒋、闵、西门(有姬、姜两姓)晋、宁、宰、游、郜()、郎、曲、詹百、公、鞠、冉、周、暴、龚()、柳、()、芮、谷、毕、弓、鲁、单、解、蔡、巩、栾、邵()、邢、岑、猴、茅、盛、宣、常、右、毛、施、荀、晁、管、卫、寿、阎()、都、桂、霍、万、印、段、韩、方、酆、符、富。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姓氏源出于姬姓呢?因为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所以“臣”字旁有“女”。又传说黄帝是少典的儿子,本姓公孙,后来移居在姬水之滨,故改为姬姓。黄帝是上古传说中最伟大的帝王,今天的大多数姓氏都被说成是他的后代,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据传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姬、酉、祁、腾等12个姓氏。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后稷延袭了姬姓,他的后代强大了,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周便有50多个。后来姬姓的后代大多改了国名,封邑名。以祖父的名号为姓氏,分支众多,所以后来姓姬的反而不多。

我们郭姓到底是怎么由姬姓演变而来的?相传约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周武王(姬发)封二叔姬仲在虢()今陕西宝鸡东,虢叔在今河南荥阳,周平王东迁时郑武公护驾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他了。这时南方的楚国逐渐强大起来,楚王想向中原扩大势力范围,就以周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领兵打到洛邑附近,周定王大为恐惧,只好找来虢叔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阳曲,号称郭公(古代郭与虢同音通用),其子孙以后便称郭氏,一直延续到今天。

郭象、文学家郭璞,唐朝有宰相郭正一,名将郭子仪。五代时期郭威代汉称帝,建立后周。元有科学家郭守敬等古代郭氏伟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郭世和先生主编的《中华郭氏大典》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但愿郭氏名人辈出,代代英烈,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光宗耀祖。(作者:郭善福)

 

黄帝苗裔

 

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较多的一支族姓,也是当今炎黄苗裔中英贤荟萃、遍布中外的著名姓氏。在有关夏商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就有郭氏名人的历史记载,也就是说郭姓族人的发祥、发展、繁衍、播迁的历史,纵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轨迹。这在数以千计的中华姓氏中,屈指可数。

在流传甚广的《百家姓》中,郭姓虽排列在第一百四十四位,但据《人民日报》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及一九九二年十月四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九八二年全国人口统计中0.5‰随机抽样资料,以及一九七八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所提供资料的综合统计数字表明,郭姓在全国排居第十六位,是占汉族人口1%以上的十九个大姓之一,郭姓人口总数一千万左右,其中尚未包括数以万计的海外侨胞。

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的发展长河,郭姓素以望族著称于世,英贤俊杰,代有伟人。正如《湘阴郭氏家谱自叙》所云:“较而论之,郭氏见诸史籍者,名迹莫著于汉魏,文学莫多于晋宋之交,功业莫盛于唐代,而唐太师汾阳王尤显异。”在郭氏族祠中,有三幅流传至今的楹联,极其生动、高度精炼地概括了从春秋战国经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到宋元之际,郭氏族人的丰功伟绩和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贡献。

其一为: “金台师事” (郭隗) “竹马欢迎” (郭伋) “金台师事”之郭隗,为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郭隗应聘而至,以 “欲求千里马,千金买马骨”的譬喻,深受燕王嘉许,以师礼相待,“筑金台”(宫殿)以居之,于是乐毅、郭衍、剧辛等贤才,纷纷投效燕国,燕国遂成战国七雄之一。

“竹马欢迎”之郭伋,为东汉时扶风茂陵人。他初任大司空府属吏,后历任渔阳都尉、颍川太守、并州牧等职,因在任内施行德政,深受百姓拥戴,到西河美稷时,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数百名少年儿童,骑竹马沿途迎送。

其二为:“北宫史表”(郭槐) “东国人伦”(郭泰) “北宫史表”指晋代尚书令郭槐。因他德行高尚,世人敬仰,名载史书,誉为史表。

“东国人伦”指东汉郭泰。郭泰字林宗,太原郡介休人。博通经典,志节高尚,朝廷屡次举荐、征聘,拒不入仕,居家授徒,弟子近千。因与反对宦官阉党的首领人物李膺十分交好,曾游历东都洛阳,文士名流络绎拜访,千里迎送,名动朝野,被誉为“东国人伦”。

其三为:“道学千古”(郭忠孝)  “纲目一人”(郭子仪)“道学千古”指宋代郭忠孝。郭忠孝字立之,开封人,曾拜宋代大家理学程颐为师,研习《易经》、《中庸》倡导儒学,后任永兴军路提点刑狱,助唐重守城,抵御金兵,后兵败城破,以身殉职。 “纲目一人”指唐代郭子仪,郭子仪为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因平定安史之乱,功居第一,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王,一身系时局安危达二十年之久,史称“再造唐室第一功臣”。宋、元之后,郭氏族人南迁江东,遍布海内。明、清之际,拓展海外,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由此可见,郭氏族人繁衍、播迁的族史,纵贯了华夏五千年文明,涉及到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堪称华夏文明史的缩影。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据文献史籍记载,郭氏之根,在黄土高原的秦、晋、豫三省,郭氏始祖为中华民族所共认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众所周知,黄帝轩辕氏与炎帝神农氏,是炎黄子孙的根之所在,是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血缘纽带,也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发祥的标志。从轩辕黄帝到当今海内外郭氏苗裔,经历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人世的沧桑巨变,可谓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据史书所载和考古发现,黄帝为氏族社会时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其母名附宝,为有蟜氏之女,因于野外见雷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之畔,居于轩辕之丘,故以姬为姓,轩辕为号。因其系有熊国君之裔孙,亦称有熊氏,或公孙氏。

《史记·五帝本纪》载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绚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是一位精明能干的部落首领。“轩辕之时,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貔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里所说的“神农氏”,即是炎帝裔孙榆罔。《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皇甫谧《帝王世纪》对炎、黄二帝的身世作了进一步阐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安登,为少典正妃。”“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少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这段记述说明,炎帝、黄帝同为少典氏之子,同为有蟜氏之甥,却并非一母所生,亦非同姓宗(一为姜姓,一为姬姓),而是出于同一部落联盟的“双胞族”,反映了母系社会时期氏族婚姻的社会形态。而黄帝“教熊罴貔貅区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以及借助风伯、雨师、应龙、旱魃擒杀蚩尤的神话传说,则反映了上古时期以动植物和自然界为图腾崇拜的文化形态。关于炎、黄两个部族的聚居和活动区域,民族源流史专家何光岳先生在《炎黄源流史》一书中曾作过深入探讨。该书载称:炎、黄两族,原为黄河上游陕甘一带的西姜族两大部落联盟。炎帝神农氏初居姜水之畔的姜水域一带。姜水域,今名姜城堡,在宝鸡市南七里。《水经注·渭水》云:“岐水东延姜水城南,为姜水。”相传神农氏之妃有蟜氏曾居于此。姜城堡东一里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庙之九圣泉,传说为神农氏“三朝洗礼”之处。神农氏初以游牧为生,“羌”原意,据《说文》所言,乃是羊羔跪乳的象形文字。姜应来源于羌,是以羊为图腾的部族。之后,神农氏沿渭水流域向东迁徙,进至黄河中下游的肥沃平原,烧山焚林刀耕火种,尝百草,艺五谷,发展了原始农业,故被后世尊称为“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生于寿丘,居于轩辕,成于姬水,故为姬姓,古代姬、岐同音,姬水当为岐山下之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横水河。

关于“寿丘”的地理方位,历来有几种不同说法:郦道元《水经注·渭水》称:“黄帝生于天水(寿丘),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帝王世纪》则云黄帝生寿丘,“丘在鲁东门北”。《路史》、《史记》、《通鉴外纪》均主张寿丘在兖州曲阜,即山东鲁国之都邑附近。今人柏明、李颖科所著之《黄帝传》,则认为寿丘当在今黄陵县境内。何光岳先生据《清一统志》秦州史料考证说,秦州州北一里有寿山,下有鲁谷水。寿山不高,与土丘相似,俗称寿丘。而鲁谷为黄帝之子十二姓中之姞姓鲁人居住之地,鲁人居住之地叫鲁城,其北门有寿丘。秦州东有轩辕谷,轩辕溪出谷之南山。而岐山、姬水均在秦州城东附近。因而推定黄帝所生之寿丘,当为秦州鲁城北门之寿丘;而史籍中所说州曲阜之寿丘,乃黄帝族人东迁黄河下游之后,为纪念黄帝诞育之地命名而来。    

黄帝族最初与炎帝族同样游牧于陕甘大草原上,后随著炎帝族东迁,也逐步迁徙到黄河中游的黄士高原,世受“母亲河”黄河的哺育,为黄河文化的象征,也即史书所称“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炎、黄二族,作为同源共祖、地域毗邻的两大氏族部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交往十分频繁,一方面联姻、联盟,共御强敌,一方面又为扩大领域、争夺部落联盟领导地位而互相争斗。

据史书所载,黄帝轩辕氏之姬姓贵族与炎帝神农氏之姜姓贵族,世为族外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周代初期。如黄帝裔孙后稷,其母姜嫄,乃炎帝族有邰氏之女;周太王古公亶之妃曰太姜;武王之妻曰邑姜,为姜尚姜太公之女,生成王及唐叔虞,至今山西晋祠圣母殿仍供奉邑姜之神像。

在长期交往的历史进程中,炎、黄两族为抵御其它部族的侵扰,结成了军事联盟。如在炎帝榆罔氏时,因蚩尤族联合九黎族,威胁到炎黄联盟的领导地位,炎帝榆罔向黄帝族求援,炎、黄盟军经过多次恶战,终于在涿鹿之战中擒杀蚩尤,并将其“解首分葬”。今山西运城地区之解县,即传说中蚩尤解首之地,运城盐池也传说为蚩尤族流血而成,足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然而,随著黄帝族势力的发展、膨胀,炎、黄两大部族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最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部族战争。黄帝“修德振兵”,统帅以熊、罴、虎、豹等为图腾的各个氏族,与炎帝族大战于涿鹿之野。炎帝族节节败退,最后在阪泉一战中被黄帝族彻底击败,向东方迁徙。黄帝于是取代炎帝成为中原各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注重德治,任用贤能,并先后征服了共工、刑天、三苗等部族,巩固了统治地位。同时努力发展生产,先后创造发明了房屋、舟车、弓箭、衣服、水井、陶器等日常生活用品和武器,制定了婚丧嫁娶及天文、音律等礼仪规章,成为上古时代中原华夏族中一位杰出的首领,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

轩辕黄帝作为华夏文明发祥的历史象征,不仅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卓越贡献,同时也是人类繁衍进化、民族交融的“人文初祖”。

据《国语·晋语》、《史记·五帝本纪》和《路史·后纪》等史书记载,黄帝有四妃、二十五子,是一个“多妻、多子”的庞大家族。黄帝元妃(即正妃)西陵氏,名嫘祖,“始教民蚕丝,以供衣服”,被尊为“天后娘娘”。生昌意、玄嚣、龙苗三人。

“昌意降居若水”,就封蜀地,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子三人:长曰乾荒,次曰安,季曰悃。乾荒生高阳氏颛顼,后继少昊青阳氏为帝,为“五帝”之一。安处于西土,后立国为“安息”,为安氏之祖。汉代通西域,安息遣使入贡,友好往来。悃迁北土,为党项之源,其后有拓跋氏,南北朝时建立北魏政权。

“玄嚣降居江水”,也封在蜀地,生子蟜极,蟜极生高辛氏帝喾,继颛顼为帝,史书列为“五帝”之一。

龙苗生吾融,为吾氏。吾融生卡明,封于卡,为卡氏。“卡明弃其守”(失去封爵),“降之南裔,生白犬”,为南蛮族之祖。

    黄帝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与西陵氏同属炎帝族之女,生子休及清。

    黄帝三妃彤鱼氏,也系炎帝神农氏宗支姜氏之女,生挥及夷彭(一作夷鼓),挥受封于张,为张氏、弓氏之祖。

    黄帝四妃曰嫫母,貌丑而有德,生苍林、禺阳(亦作禺虢)。苍林姬姓,生始均,居于北狄。 禺阳为黄帝少子,受封于任,为任、谢、章、洛、昌等姓之祖。

    以上四妃共生了九子,其余十六子为黄帝众妾所生。

    黄帝二十五子中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苟)、僖、姞、儇、依。其中青阳氏、苍林氏同为姬姓(纪生)。(注1

    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这种相互联姻的婚烟状况,及“同父异姓、同姓异氏”的传承世系,不仅真实生动地表明母系氏族社会“族外婚”的社会形态,也表明了当时“姓” 、“氏”二者之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姓”、“氏”是两个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文化表徵。“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二者皆具有族号、宗号、家号之含意,均具有维系血亲、区分族别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的体现。

    远古时期,“姓”、“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及文化表征。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别婚姻”、“氏明贵贱”,是对姓氏内涵、社会功能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的高度概括。

   《通鉴·外纪》云:“姓者,统其祖考之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自分。”也就是说,姓表示氏族的起源、出处,是原有的、大宗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是分支的、小宗的族号。先有姓,後有氏;姓大于氏,氏统于姓;姓是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

在母系氏族社会,“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世系的计算,只能以母系为准,从母而得姓,即《左传》所说“因生赐姓”。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姓的造字结构是“从女,从生”,是会意字。

  由于同姓成员均源于同一母系始祖,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先民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懂得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因而在先秦时期已严禁同姓结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的习俗,即源于此。“姓别婚姻”这一社会功能,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礼仪,也完全符合现代优生学的科学理论。

   氏的起源较姓为晚,是姓所衍生的支族,约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周初的分封制度。《左传·隐公八年》有一段关于“姓”、“氏”关系的精辟论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分封诸侯,根据出生而赐姓,又分封土地而称氏。诸侯以字为谥号,后人便作为族号;担任官职而世代能恪守职责的,便以官名为族号;也有以受封采邑作为族号的。这里的族号,就是氏。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也说:“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而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望(即郡望)名贵贱。”

前文所述“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实际上就是说,在黄帝姬姓大家族中的二十五个独生子中,有十四人因有封爵领地,被赐为十四个氏族,其中青阳氏、苍林氏与黄帝同为姬姓,余者为异姓、庶姓。

受封的诸侯、氏族,均为“子承父职”的世袭制度,并有权在自己的领域内,对自己的子孙后裔、宗支近族或功业卓著的卿士、大夫,分封大小不同的食邑、采地,从而形成新的氏族。

对黄帝二十五子的姓氏、生平及传承世系,古代史籍记载较为简略,且有所差异,见诸于先文献典籍的宗支族系达一百多个。现择其与郭氏有关的几个支系作一简要介绍。

郭氏之“郭”,从字形来看,带有邑(阝)旁;从字义来讲,“都邑之外城,谓之郭”。可见郭氏起源,与“胙土命氏”的古制和居邑之地理方位有一定渊源。

据《括地志》、《 夫论》、《风俗通》、《元和姓纂》及《路史·后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典籍记载,郭氏姓源主要有三:一是以居邑为氏。居于城郭者是为郭氏。如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皆以居住之地域方位为姓,后省文减字,统称为郭氏。

二是以古郭国为氏。源于夏代侯伯、大禹之御郭哀。据清张澍《姓氏寻源》转引《括地图》云“夏禹御郭哀”;又引《抱朴子》云:“禹乘二龙,郭支为御。”(一说郭支为夏王孔甲时大夫)并注云:此为郭氏之始。《三一经》也云“商有郭崇”。说明早在夏、商时期,郭氏已“得姓受氏”,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宗族群体。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郭哀、郭支先后为夏之御,已明显具有“世职世守”(即世代承袭某一职务或技艺)的特征。这种“世职世守”的现象,是夏、商、周三代设官任职、胙土命氏、确定其社会等级地位的重要制度,也即先秦文献中所说之“百官”、“百工”、“百姓”。如商代“理氏”,即因其“大理官”(司法官)而称之为“理氏”(即李姓先祖)。

至于“御龙”之事,一向认为是历史神话传说,而近代史学界则普遍解释为“畜马、牧马、驯马、驭马”。在《周礼·夏官》中,也早有“马八尺以上为龙”的释义。也就是说,夏代郭哀、郭支家族是一个以驯养、驾驭良马为职业的专职世家。这也印证了当时畜牧业较为发达的社会经济形态。

对于郭哀、郭支的生平及其得姓受氏之源,历代的姓氏典籍多语焉不详,或笼统地称之为“最早的郭姓”。著名的训诂学家颜师古在训释《急就篇》时,也仅仅注曰:“齐地有郭氏之虚(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齐有郭荣,即其族也。”

但笔者在《路史·国名记·己卷》“夏世侯伯”中,发现了有关郭哀的一段记述:“郭哀·夏后御。时之聊城有郭水出东南郭。商有郭崇子。”并引用《三一经》注释云:“郭崇子,商代人,彭真人弟子。”这就说明,郭哀在夏世为“侯伯”,其地在今山东博之聊城,其职为“夏后(即夏禹)之御”。传至商代有后裔郭崇,受封子爵。战国时古郭国为齐所灭,郭荣即其族人。

对于这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郭氏之源,即郭哀的先世源流,史无明文记载,难以确考。但《路史·后纪》中有关黄帝之子禺阳(亦作禺号、禺虢)的记述,却值得注意:“嫫母……生苍林、禺阳,禺阳最少,受封于任,为任姓,谢、章、舒、洛、昌、契、终、泉、卑、禺皆任分也。后各以国命氏。禺号生禺京、 梁、儋人……傜梁生番禺,番禺是始为舟,生奚仲,奚仲生吉光,是主为车,建侯于薛……”

在这段文字的夹注中,“禺号”之下注为“虞郭”,这与《大荒东经》中将黄帝之子“禺号”,直书为“禺虢”,正好相合。而古代“郭”、“虢”二字通用,故禺虢也可称之为禺郭。

另据《路史·国名记·杂国》,明确列有“虢国”之名,并引《左传》昭公七年传注曰:“虢,燕地,与齐境。”《春秋左传词典》注曰:今河北任丘县西北。这也与禺虢受封于任的记载相合。

关于古任国的地理方位,历来说法不一,大致为今河北任丘——山东济宁一带。禺虢子孙封地多在今山东、河北地区,如禺虢后裔奚仲所建之薛国即在今山东滕县一带,而禺虢另一后裔泉氏则东渡大海,为高丽国之君。据此推断,“夏后御郭哀”所居之“郭国”——博之聊城,很有可能即是黄帝之子禺虢初封之地,或其子孙“以国命氏”的分封之地。郭哀、郭支、郭崇及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郭姓,很有可能出自禺虢,即黄帝的支脉。

在郭远唐撰写的琼州海南《郭氏家谱》中,便以夏大夫郭支、商大夫郭崇为郭姓最早始祖,郭哀、郭支、郭崇均引入了黄帝姬姓世系。

郭氏的第三个姓源,出自姬姓,为周王室宗支虢公(虢仲、虢叔)后裔,也即黄帝后裔。这是海内外郭氏所公认的发祥始祖,也是当今郭氏的主要宗支。据《春秋·公羊传》所载:“虢谓之郭,声之转也。”

《汉郭辅先生碑》云: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中子(虢仲),为文王卿士,食采于虢。至于武王赐而封之,后世谓之郭。  《册府元龟·列君》也云:“虢,姬姓,文王弟虢仲之后,治今弘农陕县。”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采用郭氏出自虢公的说法,且记述较为详细:“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西虢误,应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东虢误,应为西虢)。西虢(西虢误,应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

《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万姓统谱》等后世之姓氏典籍也多采用此说。

上述诸种文献典籍,虽然在虢仲、虢叔、东虢、西虢的记述上有所差异和分歧,但却公认郭氏出自姬姓,为黄帝苗裔、周室宗支,因受封于虢而得姓命氏。此外,《路史·后纪》还记载了郭氏出自姬姓的另一条传承世系。《路史·后纪·疏仡记》在“黄帝”条目中载称:“黄帝有熊氏,……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遂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悃迁北土,后为党项之辟,为拓跋氏……有党氏、奚氏、达奚氏……周氏、长孙氏、车非氏、兀氏、郭氏……”

在《古今姓氏书说辩证·郭氏》中,有一段与之相印证的记载:“后魏郭崇播,本党氏,改焉。”这里所说的党氏,即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孙一悃的后裔。郭崇播由党氏改为郭氏,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是北魏鲜卑族统治集团推进汉化政策、倡导“胡姓汉化”的一例,反映了郭氏姓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由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郭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大姓氏,其中确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的。尤其是在所谓“五胡乱华”的西晋末年、唐末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及元、清统治时期,中华民族处于民族交融时期,这种由少数民族“胡姓汉化”的现象更屡见不鲜。

但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历代姓氏书中所谓“胡姓汉化”(即由少数民族改为汉姓)的提法,并不贴切。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少数民族”这一概念有不同内涵。如先秦时期,中原华夏族周边的“戎、夷、蛮、狄”,经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剧变,到秦汉大一统时,均与中原华夏族融为一体,构成后世被称为“汉族”的重要部分。上述党项族之党氏改为郭姓,从当时历史背景看,可谓“胡姓汉化”,但追源溯流,党项族也为黄帝之苗裔。除党项族之党氏改为郭姓之外,尚有後晋天福年间之郭金海,其先世为突厥族:宋代太师太保郭从义,其先为沙陀部族,因破契丹有功,屡受封赏,也为郭姓等。

至於辽、金、元、清时期,由於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受中原文化影响,由少数民族改为汉姓者更比比昔是。据《黑水郭氏世德录》所载:黑水郭氏旧作郭博勒氏,本达呼尔(即达斡尔族)之支族,系出大贺氏,契丹国族也。远租徙黑龙江之郭博勒屯,因以著姓。共和(辛亥革命)後,弛冠姓之禁,族人仿古人复姓从简之例,以郭为氏,系黑水地望,所以别太原郡也。由於音译之差异,郭博勒氏在史籍中有郭博尔、郭尔本、郭勒本、郭布勒、郭博曼、果博勒、果博尔、戈博尔等十余种写法、读法,其後世大多简称为郭氏,也有部分演化为果氏、戈氏。反之,在某些历史时期,也有把汉姓族人改为少数民族之“胡姓”的。如隋代之郭衍,太原介休人,周武帝赐姓为“叱罗氏”,到隋文帝开皇年间,又复姓为郭氏。

这就是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些姓氏特别是一些大姓中,包含有部分少数民族之成员,是一种很正常的历史现象,是民族融合、人类文明进化的自然轨迹,其间有一些支族来源於少数民族,也不足为奇,无需隐晦。

综合上述诸种典籍记载,可以得知:郭氏主源出自姬姓,发祥始祖为轩辕黄帝,依其繁衍活动地域及传承世系,源於姬姓之郭(虢)氏先世,大致可分为东、西、北三大支系。

东支郭氏即古郭国后裔,出自黄帝少子禺虢,是最早见之於文献典籍的“虢(郭)”氏。在夏代为侯伯(郭哀),商代为子国(郭崇),春秋时为齐所灭。齐之郭荣、郭最、郭周父,即其族人。东支郭氏的繁衍活动地域,当以古郭国之封地-博之聊城为中心,即春秋战国时齐鲁之地,今山东、辽东半岛广大地区。后世所称之中山郭氏、馆陶郭氏即其支派。

北支郭氏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悃的後裔,悃迁北土,“后为党项之辟”,有党氏、达奚氏、乞骨氏、万俟氏、秃鬟氏、长孙氏、乌氏、源氏、周氏,郭氏等北方五十多个部族、姓氏均为悃之后裔,南北朝时建立北魏政权并大力推行汉化的拓跋氏(后改为元氏)也为其支裔。其活动繁衍之地,三代之时为北狄之地,春秋战国时为中山、燕、赵之地,即今山西、河北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广大区域。这支郭氏虽然也系黄帝之后,但一向被视为“夷、狄”,因而其得姓初祖、传承世系等,文献失载,难以确考。其后世子孙也讳言其“夷狄世系”,故很难确认其有代表性的郭氏历史名人。

西支郭氏即前述周室宗支虢公之支派。据《环球郭氏宗谱》及其它郭氏谱记载,从黄帝到虢叔,计约二十七世。这支郭氏先祖,从一世祖黄帝开始,中经后稷(橐),公刘、古公亶父,到西伯侯文王姬昌,其繁衍活动地域多在黄河中上游的陕甘一带,故称之为西支郭氏。实际上,此支是郭氏的主要支派,故文献典籍记载较为详细,其世系传承也较为明晰,如太原郭氏、华阴郭氏、冯翊郭氏、西平郭氏、颍川郭氏、昌乐郭氏等皆其衍派。

现依据史书记载及族谱资料,排列如下:

一世:黄帝,为少典氏之子,生於轩辕之丘,长于姬水之畔,故以姬为姓,号曰轩辕。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分为十二姓。黄帝在位百年,死后葬于桥山,传其位于次子玄嚣。

二世:玄嚣,名挚,其母嫘祖为黄帝元妃,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吴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葬于云阳。生子曰蟜极。传帝位于其兄昌意之子颛顼,是为高隐氏。

    三世:蟜极,玄嚣子,未继承帝位,生子名俊,继颛顼为帝,是为帝喾。

    四世:帝喾高辛氏,生而祥灵,年十五佐颛顼帝为政,受封于辛。年三十代高阳氏为帝,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喾元妃为有邰氏女,曰姜螈,生子后稷;次妃陈锋氏女,曰庆都,生子放勋,是为帝尧;三妃有娥氏女,曰简狄,生子曰契;四妃鲰訾氏女,曰常仪,生子名挚。帝喾在位七十年而崩,传位于帝挚。

五世:后稷,名弃。其母姜螈为帝喾元妃,因履巨人之迹,孕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牛马过者避而不践:弃之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螈以为神,遂收而养之。因初欲弃之,故名为弃。弃善稼穑农耕,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因功封于邰,号曰后稷。  

六世:楘璽  ,后稷子,袭父职,务稼穑。

    七世:叔望,楘璽子,袭父职,务稼穑。

    八世:不窟,叔望子。当夏太康政衰失国,后羿篡权,不窟遂逃 西北戎狄,生子曰鞠陶。

    九世:鞠陶,不窟子,生子曰公刘。

    十世:公刘,鞠陶子,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迁国于豳,百姓多随而迁之。周室之兴,实自此始。生子曰庆节。

    十一世:庆节,公刘子,生子曰皇朴。

    十二世:皇朴,继庆节之位,生子曰弗参。

    十三世:弗参,也作弗差,继位于豳国,生子毁隃

    十四世:毁隃,弗参子。

    十五世:公非,毁隃子。

    十六世:辟方,公非子。

    十七世:高圉,辟方子。

    十八世:侯侔,高圉子。

    十九世:亚圉,侯侔子。

    二十世:云都,亚圉子。

    二十一世:太公,云都子。

    二十二世:组绀,太公子。

    二十三世:诸聘,组绀子。

    二十四世:公叔祖,诸聘子。

二十五世:古公亶父,公叔祖之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施德行义,国人拥戴。因避戎狄扰,遂迁国于岐山之下,邻国之人亦慕名归附。古公有子三人,长曰太伯,次曰虞仲,三曰季历。季历生子曰昌,有“瑞”。古公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位于昌,乃逃隐于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王季。

二十六世:季历,古公第三子,修古公之道,广施仁义,诸侯从之。王季有子三人,长曰昌,次曰虢仲,三曰虢叔。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子姬昌立,是为西伯(文王)。虢仲、虢叔俱为卿士,辅佐西伯文王治理国政。

    二十七世:文王姬昌,季历子。母曰太任,为著名贤德妇人。文王圣德仁义,受殷纣王之命,为西方诸侯首领,得专征伐,称西伯侯。广施仁政,招贤纳士。诸侯多弃殷从周,三分天下,周有其二。曾被纣王囚于羡里,深自韬晦。以贿赂纣王左右权臣,得归故里。后自岐山迁都于丰邑。年九十七岁而卒,葬于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原上(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十八公里处有周文王陵)。太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

    二十八世:武王姬发,继文王之後,广施德政,扩展实力。以太公望姜尚为师,周公旦为辅,与召公奭、曅公高等贤能之士共理国事。时纣王昏暴无道,民怨沸腾,诸侯叛离。武王遂率师伐纣,大会诸侯于孟津,陈兵于牧野。纣王之兵倒戈归降,纣王自焚于鹿台而死。诸侯拥戴武王姬发为天子,国号为周,史称西周。

以上世系,从黄帝到文王姬昌、虢仲、虢叔,共计二十七世,时间跨度约一千五百余年,每一世平均五十多年,显然有缺失、遗漏之处。但因文献典籍缺乏记载,难以考辨、补充。而传世之郭氏古代谱系和出自姬姓其它姓氏之古代公谱,从黄帝到文王多记为二十七世。现据此编绘《郭氏古代公谱世系图》如下:

注:1黄帝四妃、二十五子的姓氏名号,各史书记载略有异同,今据《路史·后纪五》有关黄帝记载引述。(本文作者系李吉教授、马志超士合撰)

 

虢叔世系,源于阳曲

 

究竟郭氏起源何地?得姓何处?近年来,又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一说得姓今汾阳;二说得姓平陆;三说得姓阳曲(古汾阳);四说今汾阳、平陆、阳曲都得姓。而我仍然坚持郭氏之源在阳曲。其理由是:

、汾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唐碑证明郭氏之源在阳曲

现收藏在汾阳市博物馆一幅唐碑《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碑文在追述郭氏渊源时说道:“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

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历,为周文王和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王封于阳曲,褒称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庙社于阳曲。

幅唐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历史记载,尤其是它发现于郭氏后裔较多的汾阳,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阳曲已有定论,毋庸置疑。

阳曲县(古汾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郭氏之源在阳曲

臧励龢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11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重印的957頁载『阳曲县』释义为:汉置,……应劭曰: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汉末移置在今山西太原县北四十五里。后魏又移于今县南四里。隋改为阳直,又移于今縣东北四十里。改名汾阳縣。煬帝复妀为阳曲。移置木井城。东魏孝静帝筑,城中有井。(木井城,以木为甃。因名。)唐改为阳曲县仍移治阳曲镇。宋太宗灭北汉,墮太原城,移阳曲治。『唐明镇』。为太原府治。即今所。元以后因之。明清並为山西省治。民国为府。省长及冀宁道皆驻之。正太铁路自直隶获鹿县达此。『阳曲镇』金置,今缺。当在山西旧太原府境,。在山西阳曲县北。濒洛阴水为市,阳曲县故治也。”

据《汉书·地理志》载:“太原郡,秦置。县二十一:……狼孟……汾阳……阳曲……。”(可见阳曲并非在汉朝才有,而在秦朝就存在)

又《隋书·地理志》卷三十载:“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在汾阳下加注释:“旧名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盂县。”

《新唐书·地理志》卷三十九载:“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改汾阳为阳曲……有赤唐关、天门关”。

明万历年版《太原府志·古迹篇》载:“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第一卷正文第二页载:“阳曲之得名始于汉……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曰阳直。十六年改曰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曰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阳县,七年省复曰阳曲。”

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1、春秋晋地,西汉初,汉高祖封荆疆于此,号汾阳候。后置县。东汉废。隋开皇六年时移阳直县于此,十六年更名汾阳县。大业初废。故地在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又阳曲条目载:“县名。属山西。秦狼孟县地,汉置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末移治太原县北。隋文帝以杨姓恶阳曲之名,改曰阳直,后又改汾阳。唐复改为阳曲。参阅《太平寰宇记》四十并州阳曲、《读史方舆纪要》四十太原府。”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阳曲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县革命委员会驻黄寨。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又汾阳条目载:“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古县名。西汉初封靳疆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

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503页载:“阳曲: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因当汾曲(今汾河)之阳,故名。县人民政府驻黄寨镇。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

以上各个朝代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都是一致的,并可看出在秦、汉、隋、唐四朝曾四次称汾阳,二次称阳直,但最后都归并于阳曲。现在阳曲县境内的大盂镇的古城村,东黄水镇的故县村,侯村乡的石城村,均为阳曲、阳直、汾阳县城的所在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都郡图上所标的“汾阳”正好在今阳曲县的东黄水镇的故县村。

虽然阳曲在秦、汉、隋、唐四朝,有时一县改数名,有时一地分数县,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当时的阳曲、阳直、汾阳同在今阳曲县这一地盘上。还有前面《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提到的赤唐关、天门关,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时也均在阳曲县境内。,这充分说明,古时阳曲与今时阳曲大体上是一致的。

、从地理形态上看“阳曲乃汾曲之阳”

从地理形态上说:“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从山西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上是南北走向,没有“水北水南”之说,但汾河从源头到流入黄河却有两处大的弯曲处,一处从娄烦县的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在汉、隋、唐三朝此处东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叫汾阳县;另一处从候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流入黄河,这一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出现。阳曲之名来源于东汉应劭所说:“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包括现在的古交、上、下兰村均在明、清两朝以前之阳曲县范围内,宋朝时阳曲已迁入太原城内,古时阳曲面积很大,分布在汾河弯曲处叫阳曲是有道理的,叫汾阳也是有根据的。(见下右图)

四、今汾阳市、平陆县的历史地理位置决定不是郭氏得姓地

而今日的汾阳县,据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2属山西省。汉兹氏县,属太原郡。晋改隰城县,唐改名西河,明改今名。参阅《读史方舆纪要》四二汾州府。”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春秋晋地。秦为太原郡,汉为太原西河郡。北魏置汾州。治所在蒲子城。孝昌时移治于西河。北齐改为南朔州。唐初又改汾州。明清为府,附郭首县汾阳县。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参阅《文献通考》三一六舆地二汾州。”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汾阳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缘、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贯。秦置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改汾阳县。”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孝昌时移治西河(明改汾阳县)。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屡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县地。明万历中升为府。辖境扩大至今临县、中阳、离石、石楼等县。1912年废。

《汾阳县志·建置沿革》记载更详细:“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设西河郡,改为西河县地,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置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今汾阳县在文峪河的西边,所以唐时叫它西河县。

臧励龢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11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重印本214頁载:『平陆县』汉置,后汉因之。今缺。当在山西省境。战国时齐邑。孟子之平陆即此。《史记·齐世家》:康公十五年,‘鲁败齐师于平陆’,汉置东平陆县,南朝宋去东字曰平陆。故城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元嘉中移乐平县,寄治于此。隋复改乐平县于平陆。唐改名中都。即今汶上县治。◎周初虞国。春秋晋太阳邑。北周攺县曰河北。唐改名平陆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十五里。五代时移今治。清属山西解州。今属山西河东道。。

五、郭序封于阳曲各种史籍和文物也有大量记载

《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九铎》(节录):“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责王灭虢,于是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

《氏族典·五二八至五三三》载:“《新 唐书·宰相世系表》‘郭,姬姓。……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

许多史书都记虢叔裔序封于阳曲,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更为详细:“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应改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应改为西虢)。西虢(应改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了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应改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候。裔孙徙颍川。”

阳曲县政协主席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在其专著《郭氏之源在阳曲》一书中指出:“《新唐书》这段关于郭氏起源与得姓于何处的记载,至少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的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转声为郭;二是阳曲是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几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的祖籍地,因‘裔孙徙颍川’,郭氏之裔孙离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作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过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二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建立家庙,刑部尚书上柱国开国公颜真卿亲笔撰书《郭公庙碑铭》,《郭公庙碑铭》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徙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郭子仪为华阴(即华州)郭氏,《新唐书》载“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太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太原的郡治位于阳曲县。虢序封于阳曲,论郡望,所以称为太原郭氏。古阳曲隶属于太原,而太原又位于阳曲,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序封阳曲,此说一般来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其实宋代欧阳修不是第一个持此说的人。据专家研究,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来源于唐宪宗元和年间人林宝的《元和姓纂》,也就是说,序封阳曲在唐朝就有此说。
   
郭子仪祖籍不是今汾阳的最简单、直接的证据,就是郭子仪的同时代人颜真卿撰文的《郭氏家庙碑》,此碑文由郭子仪过目是肯定的,文中说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阳曲属于太原。说一千道一万,郭子仪本人认为自己的祖籍在太原。有些郭子仪后裔却违背祖先意志,移花接木,将郭子仪祖籍地移到今汾阳县,这是郭子仪裔孙应尽的孝道吗?

六、唐代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是以古汾阳名命名的

从各个朝代的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不仅历史上有“汾阳”存在,而且确实是因为唐代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是以古汾阳名命名的。这也就是郭氏“汾阳堂”的历史渊源。

郭子仪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是在公元762年,今日的汾阳县是明万历23年即公元1595年才改为汾阳县,也就是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后的833年才出现今日的汾阳县(市)。唐朝皇帝只知道唐朝的汾阳,怎么能够预料到明朝会有个汾阳呢!唐时爵位共分九等即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候、县伯、县子、县男。根据这个规定,只有皇子才能封为一等亲王,而郭子仪封为二等郡王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按照当时的习惯,封爵名号多以本人祖先得姓的祖籍地而命名,所以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就是以阳曲古汾阳的名称冠名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唐时汾阳在太原北,汾河北边的弯曲处;明时汾阳在太原南,文峪河西边,两地相距三百多里。从时间上看,阳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阳是公元620年;今汾阳是明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的,是公元1595年,两县历史年代,相距975年,如果从汉、隋两朝阳曲叫汾阳算起,时间相距有一、二千年。

有人在山西《文史研究》总第25期发表题为“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的文章说,从来没有看见历史上有古“汾阳”,为了证明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他却自相矛盾引用《史记·晋世家》载:“晋惠公遗书里克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说史记上的汾阳就是今天的汾阳县。其实汾阳之邑下面有个注解:“汾水名汾阳,晋地也”。这分明是指汾河北岸弯曲处的汾阳,无论是今天还是古时汾水(汾河)都流经阳曲县,而不流经今天的汾阳县,这说明汾水(汾河)与阳曲县有缘,而与今汾阳县无缘。还有人借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的解释,说阳曲是泛指,新唐书所说的阳曲并非今之阳曲,釆用移花接木之法,企图将郭氏之得姓地从阳曲移至今日的汾阳县或其他地方。欧阳修是宋初人,他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的用词和地名是给当代人和后代人看的,难道他不用古老的地名而用身后的地名吗?不难想象他能考虑到把不叫阳曲的平陆等地写成阳曲吗?试问,在今天,会有人将今日的汾阳市叫做山西省太原市汾阳县吗?也就是说新唐书所说的阳曲,只能是欧阳修当时写表时阳曲在那里,那里就是郭序的封地,重要的是,定王封序时,尽管距欧阳修写表时已几千年了,但它早已形成了太原、冯翊、华阴、颍川等都多郡望,而且还历代出了许多名人。 今天汾阳有人所包藏的祸心就在于:华阴(华州)出了一个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而明万历二十三年把当时的西河改称汾阳。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郭氏后裔,不管是不是郭子仪的后代,多数都自称为“汾阳郭氏”,今汾阳市出了个省级高官在十几年前牵头,要把汾阳说成是郭子仪的出生地,而有人则做了枪手,他想否定欧阳修表中写定王封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但又有点不敢,于是舞文弄墨,把阳曲说成在太原北,又说在太原南,是山西的平陆县。我没有读过《路史》所谓“夏阳序之封,晋灭之。”首先是见今汾阳有人这样说的。我想就这个问题试分析一下。

公元前767年,犬戎打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郑桓公保卫镐京时战死。于是其子郑武公保护公子宜臼在东迁洛阳,是为平王,史称东周。武公在保平王东迁时,乘乱灭了紧挨着郑国的东虢划归自己的版图,平王默认,史家称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东虢亡。

 地在宝鸡市东的西虢,见平王东迁了,他也跟随东迁到了山西的平陆,河南的陕州即今天的三门陕市,因中间隔着一条黄河,所以史家把平陆称为北虢,三门峡称为南虢。这样经营一百多年后,已进入了战国时代。诸侯强盛,王室衰弱。到了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假道虞灭了北虢,过三年,又假道虞灭了南虢,回军途中灭虞,至此虞虢皆亡。到了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 ‘责王灭虢’于是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后为郭氏。我们不妨想一下,在这种背景下,定王会有可能把夏阳作为序之封地吗?他随后也说晋灭之。晋既灭之,,有可能让序之后裔,形成太原、冯翊、华阴、颍川诸多郡望吗?真是纯属欺人之谈。我们没有读过《路史》,所谓“夏阳序之封,晋灭之”是否今汾阳有人自己创造的?很怀疑。他这样做的目的,寄《太平寰宇记》有载晋灭虞虢之后,迁其族人于大小虢城,好为他把郭氏得姓之地篡改成今天的汾阳县的目的。这样好让全球的爱祖郭氏,到汾阳来投资,兴旺汾阳。所以今天的汾阳不惜斥巨资建了一个郭子仪衣冠冢、今年又再建一个郭子仪汾阳王府。其实历史上的郭子仪衣冠冢(见《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汾阳王府都不在今天的汾阳而在郭子仪出生地陕西华縣,所以今天汾阳县的郭子仪的衣冠冢、汾阳王府,纯属欺人之举!尽管多年来,今汾阳有人打着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的旗号,大出枪手,尤其是今年四月中旬编印出版的《汾阳王与汾阳县》一书,提出打造“文化汾阳”的战略目标,穷其伎俩,歪曲史实,制造假象,欺骗宗亲,比如说什么郭子仪是今天汾阳市郭家村人,出生汾阳,封地汾阳,食邑汾阳,书中还有许多所谓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等等,这纯属欺人之谈!谁不知道,郭子仪是华阴(华州)郭氏,出生在唐朝京域今陕西华县西马村没有封地,食邑地也不在汾阳!他们欲以此取代阳曲的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虢叔世系,源于阳曲,这是历史,早有定论。谁也否定不了。

七、郭子仪的儿子的祖籍地也是阳曲

郭子仪祖籍地是阳曲(太原),无疑郭子仪的儿子的祖籍地也是阳曲(太原),

所以郭子仪长子郭曜封太原郡开国公;四子郭昢封为清源县开国公;五子郭晤封为乐平开国男;七子郭曙追封为祁国公;八子郭映封为寿阳县开国男。以上被封的五个地方都在唐时太原郡范围内,而唐时的西河郡的隰城(又为西河县)、介休、、平遥、灵石、孝义,一个也没有被郭子仪后代所封上。唐朝皇帝是清楚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汾阳即阳曲,在阳曲东南,即五子、八子的封地;南边是太原、清源、祁,为长子、四子、七子的封地。为什么封爵不到西河郡呢?因为西河郡不是郭子仪的祖籍地和得姓地。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后,本族便以“汾阳”为堂号。郭子仪的子孙便以“汾阳”为荣,以“汾阳”为标志,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这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国当代文史学家郭沫若虽然祖居四川乐山,可是故居门庭上醒目书悬“汾阳世第”。这无疑是在向子孙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脉源流。

、今汾阳郭氏、平陆郭氏都是虢仲的后裔;而郭序、郭子仪却是虢叔后裔

各种辞书和史籍记载:虢有五:即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虢仲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东),史称西虢。周平王东迁时,这个国家随王室迁都上阳(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攺称南虢。东迁后,留在陕西小部分子孙未迁的称小虢。另一别支封在今山西平陆的下阳称北虢。虢仲这些后裔的封国被灭后,这些亡国遗民都被遣送到了平陆和今之汾阳县,所以《太平御览·郡国志》载:“迁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虞城”、“虢城”就在今的汾阳县的南端。大约在这批亡国遗民被遣送到这里六十年后(594),晋国在这里创建了瓜衍县。郭子仪是东虢叔后裔郭序的裔孙。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833年后,即明万历23年攺西河为汾阳。所以说,平陆也好,今汾阳也好,其他地方也好,都与“汾阳堂”无缘,与郭子仪也无关。唯有阳曲是郭子仪的祖籍地,陕西华县是郭子仪的出生地。才有缘,也有关

综上所述,由于古代阳曲是隶属于太原郡,而太原又位于阳曲,这个汉隋唐三称汾阳的阳曲县,是山西第一大县,史称“三晋首邑”,面积很大,太原就在阳曲这块土地上。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于是乎,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故阳曲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阳曲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或者说,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候封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郭世和写于201110月)

 

郭氏源流考之一

 

我编纂《中华郭氏大典》,研究郭氏源流,历经十几个严寒酷暑,看过许多资料,对于郭氐起源何地?郭氏得姓何处?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认识。我认为真正郭氏起源地,郭氏得姓地,应该是山西太原阳曲县,而不是今天的汾阳县,更不是平陆县太阳渡附近。只要我们翻一翻史籍,看一看中国的历史地图,查一查郭氏宗谱,这个问题就清楚明白了。

为了便于考证郭氏的起源何地?郭氏得姓在何处?我们先了解一下阳曲和古汾阳以及今汾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据《汉书·地理志》载:“太原郡,秦置。……县二十一……狼孟……汾阳……阳曲……。”

又《隋书·地理志》卷三十载:“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在汾阳下加注释:“旧名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盂县。”

《新唐书·地理志》卷三十九载:“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改汾阳为阳曲……有赤唐关、天门关”。

明万历年版《太原府志·古迹篇》载:“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第一卷正文第二页载:“阳曲之得名始于汉……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曰阳直。十六年改曰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曰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阳县,七年省复曰阳曲。”

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1、春秋晋地,西汉初,汉高祖封荆疆于此,号汾阳候。后置县。东汉废。隋开皇六年时移阳直县于此,十六年更名汾阳县。大业初废。故地在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又阳曲条目载:“县名。属山西。秦狼孟县地,汉置阳曲县,属太原郡。故城在定襄县境。黄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名阳曲。东汉末移治太原县北。隋文帝以杨姓恶阳曲之名,改曰阳直,后又改汾阳。唐复改为阳曲。参阅《太平寰宇记》四十并州阳曲、《读史方舆纪要》四十太原府。”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阳曲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县革命委员会驻黄寨。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故址在今定襄县,西汉置)。”又汾阳条目载:“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古县名。西汉初封靳疆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

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503页载:“阳曲: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因当汾曲(今汾河)之阳,故名。县人民政府驻黄寨镇。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故址在定襄县,西汉置)古迹有大王庙、不二寺。”

以上各个朝代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都是一致的,并可看出在汉、隋、唐三朝曾三次称汾阳,二次称阳直,但最后都归并于阳曲。现在阳曲县境内的大盂镇的古城村,东黄水镇的故县村,侯村乡的石城村,均为阳曲、阳直、汾阳县城的所在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上所标的“汾阳”正好在今阳曲县的东黄水镇的故县村。

虽然阳曲在汉、隋、唐三朝,有时一县改数名,有时一地分数县,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当时的阳曲、阳直、汾阳同在今阳曲县这一地盘上。还有前面《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提到的赤唐关、天门关,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时也均在阳曲县境内,这充分说明,古时阳曲与今时阳曲大体上是一致的。

从地理形态上说:“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从山西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上是南北走向,没有“水北水南”之说,但汾河从源头到流入黄河却有两处大的弯曲处,一处从娄烦县的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在汉、隋、唐三朝此处东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叫汾阳县;另一处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流入黄河,这一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出现。阳曲之名来源东汉应劭说:“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包括现在的古交、上下兰村均在明、清两朝以前之阳曲县范围内,宋朝时阳曲已迁入太原城内,古时阳曲面积很大,分布在汾河弯曲处叫阳曲是有道理的,叫汾阳也是有根据的。(见上图)

而今日的汾阳县,据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2、属山西省。汉兹氏县,属太原郡。晋改隰城县,唐改名西河,明改今名。参阅《读史方舆纪要》四二汾州府。”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春秋晋地。秦为太原郡,汉为西河郡。北魏置汾州。治所在蒲子城。孝昌时移治于西河。北齐改为南朔州。唐初又改汾州。明清为府,附郭首县汾阳县。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参阅《文献通考》三一六舆地二汾州。”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汾阳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缘、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贯。秦置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改汾阳县。”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孝昌时移治西河(明改汾阳,今县)。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屡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县地。明万历中升为府。辖境扩大至今临县、中阳、离石、石楼等县。1912年废。

《汾阳县志·建置沿革》记载更详细:“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设西河郡,改为西河县地,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置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今汾阳县在文峪河的西边,所以唐时叫它西河县。

明确了阳曲县和古汾阳以及今汾阳县的来由、历史和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再来考证一下郭氏起源何地?郭氏得姓来自何处?

《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九铎》(节录):“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责王灭虢,于是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

《氏族典·五二八至五三三》载:“《新 唐书·宰相世系表》‘郭,姬姓。……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

许多史书都记虢叔裔序封于阳曲,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更为详细:“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应改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应改为西虢)。西虢(应改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应改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候。裔孙徙颍川。”

阳曲县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在其专著《郭氏之源在阳曲》一书中指出:“《新唐书》这段关于郭氏起源与得姓于何处的记载,至少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的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转声为郭;二、阳曲是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几代人;四、阳曲是郭氏的祖籍地,因‘裔孙徙颍川’,郭氏之裔孙离阳曲而迁往他地;五、虢叔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作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过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二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建立家庙,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亲笔撰书《郭公庙碑铭》,《郭公庙碑铭》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郭子仪为华阴郭氏,《新唐书》载“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太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太原的郡治位于阳曲县。虢序封于阳曲,论郡望,所以称为太原郭氏。古阳曲隶属于太原,而太原又位于阳曲,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

阳曲在唐代叫汾阳。郭子仪是唐代名将,唐朝皇帝就因郭子仪功勋卓著,功盖天下,以古汾阳这个名字而命名封他为汾阳郡王的。

有人在山西《文史研究》总第25期发表题为“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的文章说,从来没有看见历史上有古“汾阳”,为了证明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他却自相矛盾引用《史记·晋世家》卷三十九载:“晋惠公遗书里克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说史记上的汾阳就是今天的汾阳县。其实汾阳之邑下面有个注解:“汾水名汾阳,晋地也”。这分明是指汾河北岸弯曲处的汾阳,无论是今天还是古时汾水(汾河)都流经阳曲县,而不流经今天的汾阳县,这说明汾水(汾河)与阳曲县有缘,而与今汾阳县无缘。还有人借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的解释,说阳曲是泛指,因而说阳曲是山西平陆县太阳渡附近,釆用移花接木之法,企图将郭氏之得姓地从阳曲移至今日的汾阳县来。欧阳修是宋初人,他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的用词和地名是给当代人和后代人看的,难道他不用古老的地名而用身后的地名吗?不难想象他能考虑到把不叫阳曲的平陆太阳渡附近写成阳曲吗?试问,在今天,会有人将今日的汾阳市叫做山西省太原市汾阳县吗?

从前面各个朝代的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不仅历史上有汾阳存在,而且确实是因为唐代古汾阳名命名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唐时汾阳在太原北,汾河北边的弯曲处;明时汾阳在太原南,文峪河西边,两地相距三百多里。从时间上看,阳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阳是公元620年;今汾阳是明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的,是公元1595年,两县历史年代,相距975年,如果从汉、隋两朝阳曲叫汾阳算起,时间相距有一、二千年。郭子仪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是在公元762年,今日的汾阳县是明万历23年即公元1595年才改为汾阳县,也就是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后的833年才出现今日的汾阳县。唐朝皇帝只知道唐朝的汾阳,怎么能够预料到明朝会有个汾阳呢!唐时爵位共分九等即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候、县伯、县子、县男。根据这个规定,只有皇子才能封为一等亲王,而郭子仪封为二等郡王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按照当时的习惯,封爵名号多以本人祖先得姓的祖籍地而命名,所以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就是以阳曲古汾阳的名称冠名的。

郭子仪祖籍地是阳曲(太原),无疑郭子仪的儿子的祖籍地也是阳曲(太原),所以郭子仪长子郭曜封太原郡开国公;四子郭昢封为清源县开国公;五子郭晤刲为乐平开国男;七子郭曙追封为祁国公;八子郭映封为寿阳县开国男。以上被封的五个地方都在唐时太原郡范围内,而唐时的西河郡的隰城、介休、永安、平遥、灵石、绵上,一个也没有被郭子仪后代所封上。唐朝皇帝是清楚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汾阳即阳曲,在阳曲东南,即五子、八子的封地;南边是太原、清源、祁,为长子、四子、七子的封地。为什么封爵不到西河郡呢?因为西河郡不是郭子仪的祖籍地和得姓地。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后,本族便以“汾阳”为堂号。郭子仪的子孙便以“汾阳”为荣,以“汾阳”为标志,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这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国当代文史学家郭沫若虽然祖居四川乐山,可是故居门庭上醒目书悬“汾阳世第”。这无疑是在向子孙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脉源流。

综上所述,由于古代阳曲是隶属于太原郡,而太原又位于阳曲,这个汉隋唐三称汾阳的阳曲县,是山西第一大县,史称“三晋首邑”,面积很大,太原就在阳曲这块土地上。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故阳曲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阳曲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或者说,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

其实现收藏在汾阳市博物馆的一幅《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碑碣並序》,是郭氏起源阳曲最有力的佐证。碑文在追叙郭氏源流时说“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此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它的内容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的历史记载。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起源于阳曲,已有定论。所以太原阳曲是郭氏起源地得姓地,是毋庸置疑,不可辯驳。

(本文作者系华夏姓氏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主任、《中华郭氏大典》主编、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郭世和)。

 

郭氏源流考之二

 

 1994年编印小园《汾阳郭氏族谱》时,在其前头写了一篇“郭氏溯源”,当时仅从本支上溯4594年,由传字辈到轩辕黄帝。在查阅资料时,就见到郭氏起源有二种说法:一说齐地有郭氏之墟,盖古国,齐灭之,因以为氏,齐有郭荣;一说文王季弟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此后时常想起,如果紧扣“郭氏溯源”这个题目而论,应该包括本支以外的所有郭氏在内。

从编印族谱开始,先后和全国十几个省市(县),以及海外的台湾、新加坡、泰国等地区和国家的郭氏组织取得联系交流资料,互通信息,有幸看过许多郭氏家谱和郭氏源流的专著,因之对郭氏起源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认识。许多谱牒,由于作者所读资料的多寡,加上自身水平的限制,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寻思以后,有人读谱,不一定都能统览诸多谱志,所以很想把我所看过的,经过研究之后的见解,写成一篇综合性的郭氏溯源,供后人参考。

郭氏起源,综合起来有三种说法:一、以所居之地为姓,如居于城郭者,是为郭氏,古代有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等姓氏,皆以所居地域之方位为姓,后省文减笔,统称为郭氏。

    据黑水郭氏世德录记载:黑水郭氏,旧作“郭博勒氏”,本达乎尔(达斡尔族)之支族,系出大贺氏,契丹国族也。远祖徙黑龙江之郭博勒屯,因以为姓。共和(辛亥革命)后,弛冠姓之禁,族人仿古人复姓从简之例,以郭为姓,系黑水郡望,所以别太原郭也。

上述举例,不唯是以所居之地为姓的实例,还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改为汉姓的理论依据。

二、少数民族改为汉姓,即所谓“胡姓汉化”,改为郭氏。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曾多次入主中原,历时既久,和汉族同化,改为汉姓,即所谓“胡姓汉化”,其中有的改为郭氏。“胡姓汉化”,除前面例举的黑水郭氏外,《古今书辩证 郭氏》载:“后魏郭崇播、本党氏,改焉”。后晋天福年间之郭金海,其先世为突厥族;宋太师太保郭从义,其先世为沙陀部族,因破契丹有功,屡受封赏,也改为郭姓。

1982年,浙江平阳郭寿郁,拜访过泉州海外交流历史研究所,他们称:明代很多外国侨民居住泉州,后按明朝皇帝的要求,都改汉姓,中有改为郭氏者。

三、黄帝苗裔,虢转为郭,是为郭氏。

古代虢与郭同音,且可以互相借用,如左传写晋献公“假虞灭虢”这件事,左传写“假虞灭虢”,而公羊传则写作“假虞灭郭”,足以证明。虢转为郭,又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为东西两支,地处山东及河北北部,辽东半岛的郭氏称为东支;处于黄河中上游陕甘一带的郭氏称为西支。

东支郭氏,由黄帝少子禺阳(又称禺虢),在山东聊城建立古郭国,夏代即有侯伯郭哀、郭支,为夏禹之御。商有郭崇,春秋时,古郭国为齐所灭,其国人以郭为姓,齐有郭荣、郭最、郭周父即其族人。

《路史·国名记·巳卷》,在夏世侯伯中,有一段关于郭哀的记载:“郭哀,夏后御,时之聊城有郭水出东南郭,,商有郭崇子”,并引用“三一经”注释云:“郭崇子,商代人,彭真人弟子”。

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虢字条载:“汉史游《急就篇》颜师古注曰”,“齐有郭氏之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齐有郭荣,即其族也”。

《路史·国名记·杂国》,明确列有“虢国”之名,并引《左传》昭公七年传注曰:“虢,燕地,与齐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出唐代郭氏的四个郡望:华阴、颍川、昌乐都指明是出自太原为虢叔之后,唯中山郭氏没有。他说:“中山郭氏,世居鼓城(今河北晋县),唐有正一,相高宗,生忠,通事舍人”。没有点明他是属于何派,这也可以间接证明他是属于东支之古郭国之后。《郭氏史略》说中山,馆陶郭氏即古郭国衍派,我觉得是可信的。

西友郭氏,是指黄帝裔孙周文王的两个胞弟虢仲、虢叔之后,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功在王室,藏于盟府,封于虢,时称虢公,因虢郭同音,由虢转郭遂为郭氏。其实这支出自周王室宗支的郭氏,是当今华夏郭氏的主要姓源,尤其是虢叔七十一代裔孙郭子仪,因佐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其后代子孙,以汾阳为灯号,即称“汾阳郭氏”。

《环球郭氏宗谱》开列出的77支郭氏衍派中,不但多自称为虢叔之后,且还多认为是汾阳王后裔,由此可见一斑。从黄帝到商纣王止,在我国《历代纪元表》中,记载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6001100年之间,历经尧、舜、夏、商四朝,计52个皇帝,而这同期从黄帝到周文王究竟传了几代?由于史无明载,难以确考。

郭汤盛先生撰写的广东大埔大麻《郭氏源流简述》中,对这段历史有个轮廓的概述,他说:“郭氏最早之远祖,本姓姬名弃,为帝喾后妃姜嫄所出,尧时为农师,舜时为后稷,至夏太康朝,因后羿夺取相位,其后裔始弃官奔狄,六传后,有名公刘者,善货殖,积资甚富,为邻封猃狁凯觎,为安全计,遂南迁陕西之豳邑(今陕西彬县),汤时受封为邠侯,再传至古公亶父,因避戎患,复率族东迁,止于岐山之阳,定国号为周,有子三人,长大伯;次仲雍 (又名虞仲),三季历(又名王季).季历亦生三子,长.西伯(即周文王姬昌),次虢仲,三虢叔”。

周武王即位后,封二叔虢仲于雍,地在今宝鸡市东的虢镇,史称西虢.封三叔虢叔于制,地在今河南荥阳虢亭,史称东虢。  当时以国定姓,因虢郭音近,故虢公称郭公,遂以郭为姓,此郭氏得姓之始也。

这篇郭氏源流简述,虽然仅举五代名字,但粗略地勾勒出了这段历史的轮廓,作者后来在和郭经南先生一起主编《环球郭氏宗谱》时,把这段历史补充成27世传周文王,井称之为《郭氏远祖世系通考》。这段历史,帝室世系为52代,每代平均289年,由此可见,郭氏远祖,最少要52代以上才可信,否则的话,这些老祖宗都必须代代到50岁以后才结婚而后生子,你说可能吗?

    文王两弟封于虢,许多古籍虽说从此就由虢转郭,但从现有谱牒中看,鲜有见到虢仲后裔的郭氏宗支。而绝大多数的郭氏都自称虢叔之后。环球郭氏宗谱则把虢叔称为“郭氏得姓始祖”。但这支虢叔后裔,井非从虢叔本身就转为郭氏,而还须历尽坎坷,而后才演变成郭氏的。

公元前767年,因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幽王被杀,西周京城再也不能坚守,平王这才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郑国桓公因在保卫镐京的战斗中殉国,其子武公又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所以平王默许武公把紧挨着东京洛阳的东虢吞灭,划归郑国版图,因平王是天子,所以史家把这一事件写作“平王东迁夺东虢之地与郑武公”,把罪责归在周天子头上。

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庄王起兵伐陆浑之戎,得胜提兵越雒水扬兵周境,问九鼎之大小轻重,阴有灭周之意,借口责平王灭虢之罪,于是定王只好又去寻求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这才是最初的郭氏起源。也在这时同期,地处镐京西南的西虢的虢仲后裔,跟随平王东迁上阳,即今河南之三门峡市(旧称河南陕县东南之李家窑),史称南虢;还有一个别支封于下阳,地在山西平陆县境,因与南虢隔河相对,史家称为北虢,西虢东迁后仍有部份虢仲后裔留在原地不迁的,史称小虢,公元前687年,为秦武公所灭。

这些事件,在《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路史》、《辞源》等典籍都有明确记载,但由于北宋欧阳修在领衔主撰新唐书时,在《宰相世系表》中,把虢仲虢叔的封地,以及平王和定王的名字混淆了一下,后代谱牒家在修撰族谱时,鉴于欧是皇帝老师的威望,新唐书又放在24史之列,不加思索,以讹传讹,弄得不能自圆其说。

宰相世系表写:“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於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

这篇宰相世系表,只要结合历史和地理两门常识,即可以看出是一篇存在矛盾的文章.周时西虢在陕西宝鸡市东的虢镇,东虢在河南荥阳虢亭;虞在山西平陆县,郑在河南新郑;虞郑之间怎么会是西虢?可知它是写反了。

平王在位是公元前770720年,楚庄王伐周是在公元前606年,这时去寻求虢叔裔孙序的,怎么会是平王?也可以知道这是把两位周王的名字写反了。

这在当时,吴慎针对该书所出现的谬误,曾写出新唐书纠谬20卷,专驳新唐书,曾公亮奏称:“吴慎所驳虽有是处,但过常之处亦不少。”

由于《新唐书》写成之后并没有进行修正再版,后世阅读《新唐书》之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纠谬20卷,以致把虢仲虢叔的封地说得时东时西,这就影响了我们虢叔后裔对发源地点的认定。如《左传》在叙述群臣向郑武公推荐将制邑封绐其爱子共叔段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这段意思是说;制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虢叔的末代君主恃险无备,所以死在这里,把共叔段封在这里,恐蹈复辙,所以说别的地方可以。左传还说虢亭有虢叔台冢至今尚在,但虢叔的后裔寻根时,并没有人到这里寻找过,足以证明。有人说:仲叔之封,谁东虢,谁西虢无关宏旨,导致这段历史愈传愈乱。

比如有的作者误信虢叔首封西虢,而西虢地在宝鸡市东的虢镇,接着下面说“西虢地处虞郑之间”,怎么解释都不能自圆其说。周时虞在山西平陆,郑在河南新郑,任凭怎样附会,西虢都无法放在虞和郑国之间,于是只好把平王东迁时刚刚建立的北虢,南虢说成是虞郑之间,殊不知平王这时已经夺虞郑之间这块虢叔之地了,在这同时刚刚建立的南北虢国怎么能够同时又建又夺,《新唐书》说的“之间”,作者把他拉成三角形了,令人啼笑皆非!

有的作者误信虢仲首封东虢,平王东迁时,默许郑武公把这块“虢叔”封地吞拼了,如果虢仲封地真在东虢,这时宰相表怎么又把它写作“虢叔”之地了?所有典籍都载明这时西虢随王室迁都上阳和封别支于下阳,上阳即今之三门峡市,  1990年在修建黄河水库时,掘出了140000平方米的虢国墓地,并认定其中一个九鼎大墓为虢仲公墓。有的作者就是看不到这些现实,肆意把这里写成“东虢大本营河南三门峡市”。  

有的作者误信寻求虢叔裔孙序的是平王,而否定了定王。至于楚庄王这位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有的采取不承认封虢叔裔孙序,是楚庄王伐周之因;有的则主张另有一位同名的楚庄王和平王同时存在,殊不知表中提到的楚庄王如果不是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话,有什么能量能迫使平王改正错误,延续虢叔后裔?真是异想天开!

    综合上列种种说法,如果郑武公吞灭的东虢若真为虢仲封地的话,那末平王求的为什么不是虢仲的裔孙序,而是虢叔的裔孙序?这些作者就不管了。

    再如,真如前列作者认为西虢是虢叔封地的话,那末史载西虢随平王东迁今天的三门峡市,1990年在这里掘出的虢国墓地为什么是虢仲而不是虢叔墓?这些作者就都闭口不谈了。

    本来各写各的,今天用不着去揭示别人的老底,但由于这些版本流行起来比任何族谱都广,误人误已,所以不得不作此数语,以正视听。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百家姓》,有关郭氏起源也主张出自周之虢叔。我认为如果郭氏起源仅从虢叔开始,它首先出现的“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用的就不够贴切。

    公元前658(左传写的是鲁僖公三年,史记晋世家写的则是晋献公十九年),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垂棘之壁”送给虞君要“假道伐虢”,宫之奇谏曰:“虞虢乃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君不听,是年夏,地处夏阳的北虢为晋所灭。北虢亡后三年,晋献公复假道虞以伐虢,克上阳,还袭灭虞,至此虞虢皆亡。南北虢国是虢仲后裔的封地,似与起源虢叔之说无关,仅供参考。现在郭氏溯源巳溯明上列三个出处,而主要的郭氏姓源则出自周之虢叔。

  虢叔首封东虢,地在河南荥阳虢亭,即古称制邑的地方;左传说它的台冢尚在,由于其位置紧挨着东京洛阳和郑都新郑,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时被郑武公所灭,后来因楚庄王的问罪,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姓.由于古代的阳曲隶属于以后建立的太原郡,太原建郡后郡治又设在阳曲境内,所以唐朝宰相颜真卿撰写的郭氏家庙碑即曰,“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大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这就是郭子仪先祖的来龙去脉。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除了叙述这支华阴郭氏之外,还说:“后汉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颖川。”高宗宰相待举即其后。

又说:“昌乐郭氏,亦出自太原,后汉郭泰,字林宗,世居介休,司徒黄琼辟大常,赵典举有道,皆不应,世称为郭有道,裔孙居魏州昌乐。唐有济州刺史善爱,生元振,相睿宗”。

由此可见,唐代郭氏,即有太原,华阴、颍川、昌乐、中山等五个郡望,郭子仪晋封为汾阳郡王后,后代子孙以汾阳为灯号,以示别于华阴郭氏,即后来的汾阳郭氏。

写到这里,我觉得这篇郭氏溯源可以结束了,这篇溯源不唯溯明了郭氏起源的三个出处,且又着重叙述了华夏郭氏重要姓源乃周王室宗支,从黄帝到郭子仪出生时,历时3300年,再下去,就应归于各个郡望的子孙历史了(作者:郭义福)

 

郭氏源流考之三

——汾阳郭氏朔源

 

1964年出版的台湾《郭氏族谱》考证:郭氏源出黄帝是所有郭姓的共同远祖。黄帝二十七世传周文王,编有《郭氏世系通考》。

周文王的三弟虢叔也叫郭氏得姓始祖。虢叔六十世传郭子仪,编有《郭氏得姓世系通考》。但在这个通考,没有颜真卿写的“郭公庙铭”中提及的汉光禄大夫广意父子名字,觉得从时间上推断,漏洞更多,故不作为首序排在谱前,仅作为附录刋于谱后,供后人参考。

一说其先虢国,周文王三弟封东虢,地在河南省荥阳县的虢亭,后人称为虢叔。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时夺了这块虢叔的封地与郑武公,东虢亡。由于平王这次是无故灭虢,,犯了众怒,于是楚庄王起了陸浑之师以伐周,责周王灭虢,周定王只好又去找到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号为“郭公”。

由于古代的阳曲是隶属于太原郡,故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发源地。

由于这个历史年代太远,距今巳有二千七百六十一年,历代史籍,多有讹记,比如既记“虢叔封于西虢”,又括号注“一说东虢”。既说虢叔封于西虢,地在“宝鸡市东方”,又说西虢地处虞郑之间(其实处在虞郑之间是荥阳虢亭)。既说西虢是虢敊的封国,当介绍西虢随平王东迁河南上阳时,又说留下的子孙是虢仲的子孙。前后自相矛盾,莫衷一是。

更有甚者,最近山西文史研究馆出版的一份“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全部文章都把今天的汾阳县说成是“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郭氏正宗”之所在。把郭子仪出生地华阴郭氏,也说成是源出今日的汾阳县,把今日名为汾阳县的“汾阳”,与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的“汾阳”相提并论,鱼目混珠,指鹿为马,以假充真,竟然把建立在新加坡的“世界汾阳郭氏宗亲团体联谊会”的寻根日程引到偏离郭子仪的祖籍地。名为寻根日程共八天,到第六天车才过华县而又没有安排瞻仰这位始祖的诞生地——华县西马村。只有第七天到建陵拜祖才是子仪公的陵墓所在。所以现在应该深入探讨一下郭氏的源与流了。

山西文史研究馆八月份出版的一本《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其中上从省委书记胡富国,下到汾阳县政府办公室干事张源,共十二人,发表了十四篇文题、诗题探讨文章,引证了大量古籍,证明周文王两个同母兄弟虢仲、虢叔的始封地,发展和灭亡,以及后裔的去向。強调所有郭氏都出于今天山西省的汾阳县。其实今天的汾阳县唐叫西河县,是在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833年后,明万历23年才改为汾阳至今,与郭子仪无关。

我不能苟同他们的意见,姑就他们引证的资料,注明页数予以摘编探讨。

P10:《新唐书》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一说东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敊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责周王灭虢,于是周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专号作者之一王希良先生说:“后太原(隶于古阳曲)成为郭氏又一得姓之地”。 我认为:这件发生在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后封于阳曲的“阳曲”,由于后太原位于古阳曲,后阳曲又隶于今太原,故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同时也成了中国历史第一块郭氏的发源地。而不是“又一得姓之地”。 此文说虢叔封于西虢,又括号注:“一说东虢”,究竟是东虢还是西虢?持不肯定态度。同时也没有指明具体位置。

《唐山过台湾》载:西虢是虢叔的封地,故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方,后来平王东迁,这个国家随王室迁都上阳,也就是河南省的陕县东南,史称南虢,春秋时为晋所灭。当西虢东迁时,有一部份虢仲子孙留在陕西未迁,称为小虢,后来被秦所灭。东虢是虢仲的封地,其故地就是现在河南省荥阳县的虢亭,后来被灭于郑。北虢是西虢的别支,故地在今山西省的平陆县境,“春秋”上记载的“晋假道虞以灭虢”, 指的就是这个北虢。这本书倒是指明了各个虢国的具体位置,以及后来的演变和消亡,但也没有说出具体消亡时间。其中间虽说到西虢是虢叔的封地,当西虢东迁时,却又说留下的部份子孙是“虢仲”的子孙,称小虢。这和《新唐书》说的虢叔既封西虢,又一说东虢,又说西虢地在虞郑之间一样自相矛盾。

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郭舜平,1990年写的一篇“郭氏共同远祖”载:“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灭,前689年西虢为秦所灭。前655年北虢为晋所灭。

郭舜平先生与《唐山过台湾》这本书有矛盾:一是,没有说随平王东迁这回事,他把南虢的上阳说成是北虢的首都,地占三门峡东南李家窑和山西平陆的一带地区。二是把前687年说成是西虢为秦所灭,而不是说小虢为秦所灭。

P19: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虢有三:荥阳的虢亭为东虢;山西平陆的下阳,因滨河之北,是为北虢;河南陕州的上阳为南虢。”这可以说明,西虢东迁是确有其事的。所以王夫之不说西虢而却说有南虢。至于没有说小虢,而是因为小虢太小的缘故。

从上列四种摘录看,虽然说清了虢仲、虢叔的封号与封地的具体位置,但记载本身与自已阐述的内容有矛盾,书与书之间在叙述同一事件时,用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加以磨合。《新唐书》对自己说的“虢叔封西虢”持不肯定态度。说虢叔封于西虢,又括号注(一说东虢)。既说虢仲封于东虢,又说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具体地点不明确,也有淆混。         

翻开中国地图,西虢的封地“宝鸡市”在陕西的西南部。东虢的封地“荥阳虢亭”才真正是“虞郑之间”。西周都城在陕西西安。平王东迁是由西安东迁到河南洛阳,这时去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夺的只能是荥阳虢亭这块地方,因为周时郑国在洛阳东南方向。

《新唐书》说到平王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后,受到楚庄王起陆浑之师的讨伐,于是只好又去找到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为“郭公”。这次“封于阳曲”是做为对夺了“荥阳虢亭”这块土地的补赏,说明“荥阳虢亭”这块土地的国名就是“东虢”,主人就是“虢叔”,所以周平王才去“求虢叔裔孙序”,而不是“求虢仲裔孙序”。这和《唐山过台湾》中间说的西虢就是虢叔封地,西虢东迁时,留下的却又是“虢仲子孙”,而不是“虢叔子孙”相一致,都是自相矛盾。历史的真实面貌应该是“虢仲封西虢,地在宝鸡东”,“虢叔封东虢,地在荥阳北”。只有这样结论,郭舜平先生说的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所灭,与《新唐书》载的“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才能叠合。其实说东虢为郑所灭,毋宁说为平王夺更确切,因为周平王是天子,东迁而夺了虢叔之地的。

综合以上分析,《新唐书》载的“封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应该反过来写成“封虢仲于西虢,封虢叔于东虢”才符合他本身载的事实。那么以后我们该怎么确认呢?以后就要改变一些史籍对虢叔的称为“西虢叔”的称谓,而改称为“东虢叔”,你们说呢?

我这样做,仅只是把上列古籍自相矛盾的说法理顺而已,否则之话即使让那些作者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我作出这样的结论在山西文史研究专号还可以找到根据:

P7作者王希良、韩守林、张源等《郭氏溯源》载:“虢国为周初封侯国,虢仲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东),称西虢。虢叔始封于制(今河南省荥阳县北虎牢关附近),称东虢”。这不说得一清二楚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放心之话,充其量再去问问王希良先生,这则来源是摘自什么典籍的就夠了。

    其实唐杜佑著《通典》,清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左传》与《新辞源》都载虢叔封东虢,(地在河南荥阳虢亭)。现在,虢仲封西虢,虢叔封东虢,既已探讨清楚了,且依其顺序先叙述虢仲: 

虢仲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东),史称西虢。平王东迁时,这个国家隨王室迁都上阳,地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改称南虢。东迁后留在陕西部分子孙未迁,称小虢。另一个别支封在平陆县的下阳,称北虢。

P19《左传载:“僖公二年夏(前658),晋献公假道虞以伐虢克下阳。北虢亡后三年,(前655年)晋献公又假道虞以伐虢,克上阳,南虢亡。回军途中又灭虞,至此虞虢皆亡”。郭舜平先生说的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所灭,确切地说是为周王所夺。公元前687年西虢为秦所灭,确切地说,应该是小虢为秦所灭。公元前655年北虢为晋所灭,应改为前658年北虢为晋所灭。前655年则是南虢最后为晋所灭,这样对虢仲西虢的始封地,发展以及消亡都作了交待。且虢仲这些后裔的封国被灭后,其遗民又在何处呢?      

P12《太平御览·郡部·城》《郡国志》载:、“虞城、虢城,相传既灭虞、虢,迁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虞城”、“虢城”位于今山西省汾阳县的南端,大约在这批亡国遗民被遣送到这里后六十年(前594年),晋国在这里创建了瓜衍县。

P12《左传·宣十五年》载:“晋候赏恒子狄臣千室,赏仕伯以瓜衍县”。“狄臣”,大约指就是这批亡国遗民,虢仲的后裔。 

P9《汾阳县志·建置沿革》载:“今汾阳县,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地。唐肃宗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地,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地置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

从上述摘录看,西虢虢仲的后裔除在陕西的小虢外,其余在豫晋边境的南虢、北虢遗民都被遣送到今天的汾阳县应该是可信的。至于虢仲这些后裔是否也“虢转为郭”,没有见到记载。山西文史研究馆编印的“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19944期总第25期,全部文章強调说,由于是南北两虢的群体所在,所以把郭氏之根,郭氏之源,连郭子仪之根祖都说成是植根在这里。把今天“汾阳县”的“汾阳”与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的“汾阳” 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其实今天这个山西省的汾阳县,是在郭子仪被封为 “汾阳王”后833年时才被明朝万历皇帝改称“汾阳”的,说只有今天的“汾阳县”才是郭姓正宗之所在,实是指鹿为马。我不能苟同这种观点,如果必须坚持这种观点的话,那也只能说是虢仲的后裔,如果也“虢转为郭”,那他们的根、源、正宗才是今天的汾阳县。

东虢虢叔的源流我们还没有进行叙述呢,下面叙述一下东虢虢叔的源流,看看能否符合“研究专号”的观点。

虢叔始封于制(今河南省荥阳县北的虢亭)史称东虢。要改变许多古籍中西虢叔的称呼,改为“东虢叔”。这样才能和古籍自己的记载相吻合。  

公元前767年(周平王四年),平王东迁夺虢叔的地与郑武公,东虢亡。平王这次是由于无故灭虢,犯了众怒,楚庄王起陆浑的师以伐周,责周王灭虢,于是周定王只好又去寻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

    这个“阳曲”,由于后来的太原位于古阳曲,再后来则阳曲又隶于今太原,所以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诸侯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发源地。     

王希良先生把这次分封说成是“虢叔裔孙序单枪匹马分封这里”(甚至可以解释为连老婆孩子都不带)。而今日的汾阳县,则是南虢北虢全族流放地点。所以今天的汾阳县是源,阳曲只能是流。先生在他自己引证的这些材料里,忘记了弄清这件事所发生的年代。分封阳曲是公元前767年,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始。而作为虢仲后裔的西虢此时正在隨平王东迁上阳,改称南虢,正高枕无忧呢。就是早期分封到山西平陆的北虢,此时也相安无事。他们一直需要再过一百十二年后才被晋献公“假道虞灭虢”所灭,他的遗民也才被遣送到今日的汾阳县。先生说这些人是太原郭氏之根、之祖、之正宗,世界上有这种“孙子生阿公”的事么?

那么这个以东虢虢叔裔孙序分封于“阳曲”的诸侯国,到什么时候结束了呢?古籍中没有找到答案,倒是颜真卿在公元764年写的一篇“郭公庙碑铭”中对此作了注释。

“郭公庙碑铭”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冯翊是今天的陕西省大茘县。郑县是今天的陕西省华县。郭子仪就是出生在华县西马村。如果用图解来表示:“荥阳虢叔—太原(阳曲)郭公—冯翊孟儒—华县郭子仪,郭子仪封为“汾阳王”。

P20明代罗伦写的“郭氏族谱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几千年,由二人郭氏大焉。”这本来已经说的夠明白的了,可就是这样一段文字,王先生把林宗、子仪都解释成根植于今天的汾阳县。其主要论据是说今天的汾阳县古为瓜衍县地,这里是晋献公灭虢后,把南北两虢的遗民都赶到这里,这一群人就是郭氏之祖先,所以这是有力的证据,殊不知王先生自己引证的这段文字,开宗明义就说“郭得姓自周虢叔”。他既没有说“说郭得姓自周虢仲”,也没有说“郭得姓自周虢国”。即使林宗的籍贯是介休,介休与兹氏县(今天的汾阳县在郭林宗的东汉时称兹氏县),也没有隶属关系,罗伦为什么不说“太原、介休”或“太原、兹氏”呢?而偏说“汾阳”,这明明是指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的汾阳,而不是指郭子仪身后833年才命名汾阳县的汾阳,如果把它说成是今天的汾阳县,我不知别的作者有何感想。

(作者:郭义福)

 

郭氏源流考之四

   

山西阳曲是郭氏家族的发祥地,是海内外郭氏家族公认的根之所在,是郭氏家族由虢姓改为郭姓繁衍、生息、辗转迁徙的具有根祖意义的源头。

    郭氏始祖是谁?郭氏在何处得姓?全世界1500余万郭姓后裔都十分关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郭氏始祖是“郭公”,天下郭氏源阳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应改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应改为西虢)。西虢(应改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应改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

    这段关于郭氏起源的经典论述,说明“虢序”受封于阳曲,由“虢”转声为“郭”。这是关于郭氏始祖和郭姓起源的经典论述,不容置疑。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这段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徙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在台湾编印的《山西文献》,其社长兼总编郭荣生在《文献》第43期上发表了“太原郭氏源流”的文章,也同样认定:“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定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

    1995102023日,泰国郭氏宗亲总会举行该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印制了“泰国郭氏宗亲总会成立30周年纪念特刊”,纪念特刊封二处还绘了“郭氏后裔南迁徙图”。从图上可看出,从阳曲迁出的郭氏分四支迁往我国的南方,第一支为冯翊和华阴郭氏,从阳曲迁到华州,从华州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河南、福建后又分三股到了广东、海南和台湾,从华州迁出的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二支先到介休,后又到江苏,从江苏分路,一路到江西,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三支,先到洪洞、沁县,后到安徽;从阳曲迁出的第四支到了沁水,从图中可看出郭氏发源地为太原阳曲。(见郭氏后裔南迁图)

    

 

郭氏根祖在阳曲,得到了郭姓后人和海内外华人中郭氏后裔的广泛认可。史籍浩瀚,仅选有典型意义的若干史实为证:

    早在唐朝,郭氏根祖在阳曲,就得到了汾阳王郭子仪的肯定。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修建家庙,刑部尚书、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年-785年)亲笔撰写了《郭公庙碑铭》。《郭公庙碑铭》讲:“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碑记落款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男从武及第授左卫长上封汾阳王太尉中书令子仪立。

    刑部尚书颜真卿为当朝中书令(宰相)郭子仪之父撰写《郭公庙碑铭》时,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再三推敲的。其中关于追溯郭氏起源的记述,无疑是按郭子仪及其家族的意见书写、审阅并同意的。《郭公庙碑铭》是当朝人记述当朝事,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最权威的。

    郭子仪被旧史臣誉为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完人”。用史臣的话说,就是所谓“人臣之道无缺”。一出《打金枝》戏,使得汾阳王郭子仪的大名如雷贯耳、传遍海内外。郭子仪请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述,也就成了郭氏后人奉行的经典之作。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实际上印证了唐代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只不过更加具体化而已。正因为如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才能够在郭氏族人中世代相传,并得到郭氏后人特别是郭子仪后裔的普遍认可,以至成为历代编修郭氏族谱的基本依据。

1911年随父从福州郭宅乡徙居马来西亚当代富豪郭鹤年家谱记载:徙居马来西亚的郭氏家族,其得姓始祖就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都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94513,郭鹤年回山西寻根谒祖,亲自出席了香港嘉里集团与山西矿务局合资经营的太原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签字仪式。从此,山西太原也有了他的公司。当记者问他为何要在山西投资时,他倾吐了肺腑之言:“我的祖先在山西,我的心在山西。”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的家谱记载:山西晋城南岭乡郭台铭家族的得姓始祖,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也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当郭台铭成为台湾大富豪排名第一后,200310月,回到故乡山西,在太原投资创办了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0055月又决定在故乡晋城投资,创建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据晋城南岭乡郭台铭的家谱记载,郭台铭先辈中的“德”字辈,就能与阳曲县保存的《郭氏族谱》中的“德”字辈相互对应上。这种状况,极大地拉近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距离,增进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感情。20061019,郭台铭回阳曲考察后提出,在阳曲创建镁合金基地。

据史籍载:郭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太原郭氏,冯翊郭氏,华阴郭氏,颍川郭氏,昌乐郭氏等等,这些郭氏在各地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郭氏是当今中国常见的第十九大姓氏之一,按全国人口总数计算,排名十六位。它的分布也很广,

    从虢叔之后裔分布看,最初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一带,并以山西为主要聚集地。虢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后,除在上述三地留居者外,另有一部分东移、南迁、西徙或北上,陆续分布于整个中国大陆,接着又东渡台湾,延伸至南洋群岛以至世界各地。

    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并有一部分移居内蒙古、甘肃、四川、安徽。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山西太原仍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有富春人 (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和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年间至武则天垂拱年间,河南省固始县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另一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间,郭子仪之孙郭嵩与其叔带着先祖郭子仪的香火,自光州固始随节度使王审知的弟弟王想避战乱入闽,定居长乐新宁(今称芝山),地名郭坑(此即郭氏入闽始居之地),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五代十国时期,郭子仪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到南宋时期,有一部分郭姓开始进入广东。其中,入琼始祖为郭氏始祖第七十六世孙郭元音、郭元吉两兄弟(原籍福建莆田。南宋末年,元吉任广东琼州评事,与兄元音渡琼,落籍文昌县)。

    元末明初,一场大规模的、历时50余年的官方移民高潮开始,又有大批郭姓人从山西移向各地。

    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从长乐分迁至闽东、闽中、闽南及闽西等地,后东渡台湾,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本文作者系太原市委党校学者范富山西省阳曲县郭氏宗亲会会长郭红拴)

 

郭氏源流考之五

——郭氏之源在阳曲

 

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也是当今人口众多的第十八大姓,人口总数达一千五百余万。山西作为郭氏的发祥地,郭氏人口达九十一万,位居全省第七,在宝岛台湾的二千三百万同胞中,郭氏达二十六万,排名十四,是入台最早的大姓之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根朔源,中华郭氏祖根就在山西太原阳曲县。

一、郭氏始祖初封阳曲,“以国为氏” 转虢为本郭。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姫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西虢误,应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东虢误,应为西虢)。西虢(西虢误,应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候。裔孙徙颍川”

这是正史中有关郭氏起源的权威记载,后世众多的姓氏学专著,以及存世的近百部郭氏族谱,均认同和沿用了这一说法,郭氏之源在阳曲巳成定论。近年来,我们在考察郭氏渊源的过程中,于2000年在大向善村,发现了一幢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的石碑—《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碑谒并序》,碑文在追述郭氏渊源时说道:“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此碑现存汾阳市博物馆)

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历,为周文王、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封于阳曲,褒称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庙社稷于阳曲。

这幢石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历史的记载,尤其是它发现于郭氏后裔较多的汾阳,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阳曲巳有定论,太原阳曲是毋庸置疑的郭氏祖庭。虽然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郭氏宗祠建于阳曲何时何地,尚须进一步考察确认,但据郭氏族人,故老相传,在今阳曲郭家堡村,曾建有郭氏宗祠,至今尚存唐代遗迹和明、清祭祖的戏台,可为郭氏之源在阳曲之佐证。

二、先有郭氏,后有阳曲,阳曲建县缘于郭氏。

先秦时期,郡县制度尚未普遍推行,春秋时郭序所封阳曲,只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历史地域名称,阳曲正式建县,当在汉代,是依据郭序后裔聚集之地的阳曲,而建县命名的。据《山西通志·沿革谱》阳曲条目下载:东汉末年,“魏武(即曹操)始迁阳曲之民于太原郡北四十里狼孟南境,筑城居之,阳曲之名始此。”曹操此次徙阳曲之民,即郭氏后裔的群体,狼孟南境所筑之城,即今阳曲县南十五里石城村都旧址。由此可见,阳曲县之建置缘于郭氏,先有郭氏后有阳曲,没有郭氏的群体聚族而居,繁衍创业就没有阳曲县的行政建置。                    隋唐以后,阳曲县的行政建置和区域范围,虽屡有变更,但大多在今阳曲境内。据史书所载隋开皇三年(583),阳曲改名阳直,十六年(596)改汾阳,隋炀帝时移治木井镇,即阳曲县黄寨,唐武德七年(624)又改汾阳为阳曲。也就是说,阳曲在隋唐时又名汾阳,这也就是唐代郭子仪“郭氏汾阳堂”的历史渊源。

总而言之,没有阳曲就没有郭氏;没有郭氏就没有阳曲。阳曲是郭氏发祥、发展的祖根所在,郭氏是阳曲文明进化的主脉。

三、天下郭氏出阳曲,郭氏祖根在阳曲

自东周初年,郭序受封阳曲之后,阳曲就是郭氏族人的世袭封邑,郭氏之根深深扎在阳曲。秦汉以来,郭氏族人因做官出仕,避乱播迁,或经营谋生,开枝散叶,迁居异地,宗枝衍派遍布全国各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十分盛行,依“九品正中制”荐拔人才,选用官吏,将全国分为上、中、下三等九级,朝迋设有“姓氏谱局”, 州郡派有“中正”之官,专门评定转录各州郡姓氏的门第等级。据晋代贾执编撰、官方审定的“姓氏谱”所载,太原阳曲郭氏被定为太原郡五大姓氏之一,被列为全国郭氏之首。隋唐时,虽然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但门第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据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代《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所载,太原阳曲郭氏仍列为“山东(此处山东指函谷关以东广大区域)八大姓之一”,为太原郡之名门望族。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所载,自魏晋以来,中华郭氏依据其地域分布,传承关系,共形成十二个郡望(即郭氏十二大支派),太原阳曲郭氏位列榜首,诸郡郭氏中的冯翊郭氏、京兆郭氏、华阴郭氏(属陕西)、馆陶郭氏(属山东)、颍川郭氏(属河南)、晋昌郭氏(属甘肃)、河东闻喜郭氏、曲沃郭氏(属山西)等八大主流支派,均出自太原阳曲郭氏,也就是说,。全国五分之四的郭氏均出自太原阳曲。如冯翊郭氏始祖为阳曲侯郭淮之孙,河东郭氏始祖为郭淮三弟郭镇.,颍川郭氏始祖为郭淮四弟郭亮。以汾阳王郭子仪著称的华阴郭氏,则为太原郭氏衍派,冯翊郭氏之分支。

由此可以看出,太原阳曲郭氏是众多郭氏支派衍生发展的祖根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可说天下郭氏出自阳曲。

四、天下郭氏同根共祖,携手共建阳曲祖庭

“百川汇海,万岳朝宗,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传统美德,也是郭氏后裔对阳曲祖庭的赤子情怀。从郭序于公元前767年受封阳曲,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历代郭氏族人,无论是功业显赫的王侯将相,还是默默无闻的庶民百姓,都在以不同方式抒写着郭氏的史诗华章。有的是以文治武功的业绩荣耀乡里,有的是则以辛勤耕耘故土建设添砖加瓦。

在中华郭氏的发展史上,有两段最为鼎盛的时期,并由此而孕育了两个著名的郭氏家族:一是魏晋时期世袭阳曲侯郭淮世家;一是“再造唐室”汾阳郡王郭子仪家族。追根朔源,“阳曲侯”与“汾阳王”乃是同根共祖,一脉相承,都是阳曲郭氏后裔,其祖籍故里都是阳曲。

郭淮,字伯済,其祖籍郭全为东汉大司农,世居太原阳曲。郭淮本人历任三国曹魏大将雍州刺史,因长期在雍州、汉中等地主持对蜀的攻防守御,与诸葛亮相持多年,为巩固曹魏政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嘉平二年(252)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阳曲县侯。其子郭统、孙郭正相继袭封,因阳曲在汉代为汾阳,咸熙二年(266)改封郭正为汾阳县子。

唐汾阳郡王郭子仪为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是太原阳曲郭氏分支,华阴郭氏后裔,因平定“安史之乱”封为“汾阳郡王”、太尉、中书令(相当为宰相)。按唐代官制,郡王是仅次于宗室亲王的二等封爵,是一个宠荣的荣誉爵位,並无实际的封国领地,郭子仪称为“汾阳郡王”,是因为华阴郭氏出自太原阳曲,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在汉隋唐时,阳曲一度时期改称汾阳。按唐代修史、立传、赏爵、封候的惯例,多以祖籍地冠名,故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表明了华阴郭氏出自太原阳曲的历史渊源,是郭氏族人献给阳曲祖地最丰厚的荣誉。郭子仪不仅功高盖世,名垂青史,,是“多福、多寿、多子”,“八子七婿皆朝廷重臣,诸孙数十人,每群孙问安,不尽辨识,颔之而已”,族人总计达三千余口,是唐代中叶第一大家族。宋元以后,其子孙后裔遍布全国各地,明清之际,又渡海迁台,创业海外,以至当今海外郭氏侨胞90%以上都自认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子仪成为中华郭氏中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历史人物。

近代以来,郭氏子孙遍全球,成为海外华裔侨胞中精英荟萃的旺族大姓。据初步统计全球现有各类郭氏宗亲组织34个(含港澳台地区),形成一个以血缘姓氏为纽带的“华人社会”。在全球十二大亿万富翁排行榜中,郭氏佔有三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创业海外,心系故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旅居海外郭氏子孙纷纷归国寻根。汾阳王郭子仪后裔,马来西亚糖王华人首富郭鹤年先生,曾亲临太原谒祖朝宗。原祖籍山西晋城台湾首富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先生,也是汾阳王郭子仪后裔,他对家乡的建设不遗余力,先后捐赠善款达14亿,近年来又投巨资于山西富士康集团,落籍太原省城。2006109日又亲临阳曲祭祖朝宗,並准备在郭氏发祥地阳曲投资,创建金属镁冶炼企业,可吸纳员工二十万人,等于再造一个阳曲。他们为家乡故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更是郭氏族人的骄傲和自豪。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华郭氏原于阳曲,天下郭氏出自阳曲。如此丰厚的人文积淀,如此广博的人气网脉,确是难能可贵的人文资源,亟待整理发掘,开发利用,。抓住发展际迂,打好郭氏品牌,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对阳曲、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录自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吉教授2008年网易博客)

 

郭氏源流考之六

——“汾阳堂”考

 

中华民族有四千多个姓氏,每个姓氏大都有自己的堂号。有的一姓一个堂号,有的多姓一个堂号,有的一姓多个堂号。郭氏是中国百家大姓中的一个古老姓氏,根深叶茂,分枝很多,堂号也很多。

上古郭氏族徽(图腾略),象征郭氏分居四方,勇武刚强,无往而不贞(贞,正也),用以区别其他不同姓氏。郭氏族人,繁衍昌盛,发展到唐代已有二、三十个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族望(即郡望,一族祖先受封之地,或者显赫祖先世代居住过的地方,为郡国所仰望),有太原郭氏(知运),冯翊郭氏(崇礼),华州郭氏(子仪),颍川郭氏(待举),中山郭氏(正一),昌乐郭氏(元振)等。此外尚有京兆、万年、扶风、洛阳、河内、河东、闻喜、邯郸、魏州、河南、固始、阳翟、浚仪、太和、栎阳、武昌、广汉、张掖、敦煌、西河、云中等诸郡(县)郭氏。(见《大唐氏族志》和《元和姓纂》)每郡郭氏,多有自己的堂号,用来区别于其他不同的宗支。

汾阳堂是郭氏众多堂号中的一个著名堂号。

什么是汾阳堂?汾阳堂起源于唐代中兴名将郭令公子仪,于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3月)由代国公进爵为汾阳郡王。唐时汾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不是现今吕梁地区的汾阳县。太原汾阳是郭氏的郡望所在地。唐时功臣受封大都被封于其祖先的旧望地所在(也有例外)。汾阳是所受封爵的地名,不是籍贯所在地。郭令公祖籍阳曲(古汾阳),是新望。所称汾阳堂是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汾阳堂,本是厅堂的名称,是汾阳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来用作汾阳王的族属和后裔的代称,即堂号。《唐书》本传称汾阳王宅居亲仁里(坊)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谭宾录》说:亲仁里,大启其门,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唐两京城坊考》:朱雀门东第三街亲仁坊有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宅。姚合、刘禹锡等皆有诗歌咏,足以证明:汾阳堂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不在当今的山西汾阳县某地。

有人说:当今汾阳也成为郭氏华裔寻根问祖之地,我国最早的一座汾阳王庙就建在汾阳(县)等等,言多失真。按:当今汾阳县,汉代为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初改名汾州西河县,明代改名汾阳。它与太原之汾阳重名,而且晚出,似有冒称之嫌。唐代汾阳王庙,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7)九月,不可能建庙于明代新设的汾阳县,或者说唐代的汾州西河县。因为最早的一座汾阳王庙,创建者是韩游瓌,不是韩游环。他是灵武人,郭令公的裨将,以破安禄山有功,拜邠宁节度使。不是汾宁节度使。(唐代没有汾宁节度使,明代也没有。)邠宁节度使治所在邠州,领有邠、宁、庆三州,辖境相当于现今陕西的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和甘肃的宁县、正宁、庆阳、环阳、合水、华池等,不包括山西的汾州西河县。北宋欧阳斐《集古录目》记述得明白:唐汾阳王庙碑,……邠宁节度使韩游瓌请为郭子仪立庙于邠州。(见《四库全书·宝刻从编》)邠州去汾州千八百里,不应张冠李戴,混为一谈。唐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唐汾阳王庙碑,传到明代也不可能搬运到汾阳县重立!谱牒研究者,应当尊重历史。

国内外郭氏以汾阳堂为堂号者颇多,说明他们是唐代汾阳王后裔,不是明代汾阳县人;表明他们对祖先的崇敬,不是对世人的炫耀,而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鞭策。如河南大梁(开封)郭氏,江苏徐州(彭城)郭氏、如皋郭氏、常熟郭氏,江西吉州、宜春、万载郭氏,浙江桐庐、东阳郭氏,湖北浠水郭氏,湖南武陵、湘潭、湘乡郭氏,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南安郭氏,广东潮安郭氏,台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郭氏,大都称汾阳堂。汾阳堂又称满笏堂,是由于汾阳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每逢退朝时,笏(圭)版满堂,琳琅满目,说明他们效忠国家者多,故称满笏堂。汾阳堂亦称点颔堂,由于郭令公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点头)而已。(见《唐书》本传)如湖南中湘沙头郭氏便称点颔堂。汾阳堂又称忠武堂,由于汾阳王谥曰忠武,如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郭氏皆称忠武堂。所有汾阳堂、忠武堂、满笏堂、点颔堂,大都表明他们是汾阳王后裔,冒称者例外。至于江苏毗陵(武进)郭氏则称源汾堂,不知源汾之汾,是汾阳王爵位之汾,还是汾阳县之汾,湖南湘阴郭氏则称太原堂。山西崞县郭氏称崞阳堂,河南新乡郭氏称孝思堂,京江郭氏称续古堂,润东郭氏称诒政堂,金坛郭氏称笃叙堂,江阴郭氏称仁德堂,泰县郭氏称七凤堂,亳县郭氏称由义堂,宿松郭氏称忠孝堂,汤溪郭氏称余庆堂,兰溪郭氏称翠兰堂,灵湖郭氏称繁祉堂,云山郭氏称滋德堂,安化郭氏称全福堂,醴陵郭氏称雍豫堂,莆田郭氏称世庆堂,惠安郭氏称贻榖堂,中山郭氏称治本堂,良都郭氏称保顺堂。其宗支何属?当细读其谱牒始知。他如崇明郭氏称敦睦堂,中湘(高桥)郭氏称敦本堂,剡西郭氏称崇本堂,萧山郭氏称敬爱堂,是和其他诸姓共用一个堂号,难于考证其宗支、派系。古人说,千百年前同姓是一家;今人说,环球同志是一家,或者也有道理。(本文来源淮海郭氏网安徽徐州作者:郭广伟)

 

 

郭氏源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邠州”变“汾州”,第一座汾阳王庙就“落户”汾阳县

山西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又称《郭子仪与汾阳专号》)上,张海瀛的《郭子仪与山西汾阳》一文(下简称张文)说:“德宗建中二年(781)夏,汾阳王郭子仪谢世后第五年,即德宗贞元二年(786)七月,汾阳王庙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他的根据是《山西通志》中的一段:“汾阳王庙碑,贞元二年七月,旧在汾州府。……《集古录目》:‘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汾宁节度使韩游环为请子仪立庙于汾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

文中提到的《集古录目》,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之子欧阳棐所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研究金石文字的书籍。笔者千方百计找来此书一阅,发现不对。《集古录目》的相关文字是:“唐汾阳王庙碑:唐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邠宁节度使韩游瓌请为子仪立庙于邠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张文中的“韩游环”应是“韩游瓌”之误。“瓌”音guī,作者可能认作“環”字,进而录成简化字“环”,这个暂且不表。最大的问题是,张文将《集古录目》中的“邠宁”、“ 邠州”都变成了“汾宁”、“ 汾州”。

查《旧唐书》、《新唐书》中的韩游瓌传,他是郭子仪的部将,后任邠宁节度使。查《新唐书·方镇表》,邠宁节度使领邠州、宁州、庆州、泾州、原州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彬县、长武、旬邑,甘肃的宁县、庆阳、镇原、泾川、平凉、固原一带,驻节在邠州,即今天的陕西彬县。翻遍《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纪》,唐朝也没有“汾宁节度使”,历历在目的都是“邠宁节度使”。 邠宁节度使的“邠宁”二字,指这一地区的两个主要州——邠州和宁州。邠州的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宁州的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两州在地理上紧紧相连,设节度使,再囊括周围地区,符合军事要求。而“汾州”和“宁州”,一个在今山西汾阳,一个在今甘肃宁县,相隔千里,一个将军率军驻扎,有何可能性?

韩游瓌是郭子仪的部下,郭子仪晚年曾率军驻扎在邠州达十年之久。韩游瓌作为邠宁节度使,在邠州建汾阳王庙是合情合理的,决不会跑到千里之外的汾州建庙,这不符合逻辑。

“邠”与“汾”二字相仿,许多人不识“邠”(音bīn)字,将其念成“汾”的音,因此把“邠州”念成,甚至写成“汾州”是常见的事。民国初,“邠州”改成“邠县”,念错、写错的事仍然存在。有鉴于此,解放后,国务院将“邠县” 改成“彬县”,用同音字代替了生僻字。上述张文中把“邠州”变成“汾州”,把“邠宁”变成“汾宁”,也可能是误认、误读、误录造成的。但处理史料不甄别,不考究,不慎重,将邠州汾阳王庙“落户”到汾州,进而说成是“汾阳王庙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就是学术研究是否严谨的问题了。

(作者 阎广勤)

二、汾阳王郭子仪没有封地,食邑地也不在汾阳

郭子仪因功勋卓著,被唐王朝封为汾阳王,许多人就认为他的封地、食邑地在山西汾阳。这其实是错误的。

人们通称郭子仪为“汾阳王”,而正式名称应是“汾阳郡王”。 郡王是一种爵位,爵位是享有某种特权的称号。唐时,爵位共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郡王是二等爵位,因一等爵位亲王只有皇子才能授予,因而郡王是皇族之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为加区分,每个被授予爵位的人,其爵位之前要冠以名号,如汾阳郡王、代国公、太原郡公、寿阳县男等,这里的汾阳、代、太原、寿阳都是地名。至于取什么地名作名号,情况比较复杂,但不管什么情况,这个作为爵位名号的地名,并不是其本人的封地。历史学家王仲荦曾指出:“唐制,王、公等没有实际的封地”(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月版148页)。唐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并不实行商周时期的分土封侯制度。当时,连皇室封王者都不准出京城一步,何况郭子仪这样的异姓王,更不可能有封地。所以,汾阳王郭子仪有封地一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那么,郭子仪的食邑地是否在汾阳县呢?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学家王仲荦说:“受封的功臣和贵族,虽然都没有实际的封土,但加食实封的,可以根据所食实封的户数,征收租庸。”(《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月版480页)。就是说,唐代对封爵者虽不给封地,却有食邑若干户的名义,但实际上也是徒有其名,称为虚封,。只有加上“食实封”若干户之类的名号,才能拨出若干民户的赋税归食邑者享用(参见杨志玖、张国刚《中国历代官制讲座》,载《文史知识》198512期)。郭子仪去世前,食实封二千户,就是实际享用二千民户的赋税。食邑地点,并不以封爵名号的地点确定。撰于唐朝的《唐六典》一书说,封爵“皆以乡亭,多假空名,不食本邑”,《新唐书·百官志一》记:“食实封者,得真户,分食诸州。”这就是说,给食实封者缴纳赋税的民户,分散在各州,并不专在一地。而且,食实封的地区,也往往由受封者自由选择,他们大都“专择雄奥”,“莫居墝瘠”(《唐会要》卷九十引宋务光语)。

由以上史料可以看出:⑴汾阳郡王的“汾阳”与郭子仪的食邑地没有必然联系,作为食邑地来说,它只是“空名”;⑵ 郭子仪的食邑地不专在一处,而是分散在相关各州;⑶ 他的食邑地不会在贫瘠凋敝之处,必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所以,今汾阳县是郭子仪食邑地的可能性很小。

郭子仪的食邑地到底在哪里呢?新旧唐书的郭子仪传和《资治通鉴》等都未明书。但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新唐书·郭子仪传》:“李灵曜据汴州,公私财物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其中的“封币”一词,指封户向郭子仪缴纳的财物(参见《中国古代军事家传记选注》,岳麓书社19851月版)。这里说的是,驻在汴州(今河南开封)的军阀李灵曜拥兵割据(约为大历十一年),从这里路过的朝廷和食邑者的赋税财物一概被李灵曜劫取,只有郭子仪食邑地向郭子仪缴纳的赋税,李灵曜却不敢扣留,还派兵护送。当时郭子仪家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他本人驻防在邠州(今陕西彬县),都在今陕西中部。从郭子仪的食邑地向陕西中部运送财赋,要路过今开封,一查地图就会明白,其食邑地只有在开封以南或以东才合理。从当时的军事、经济形势分析,北方受到战争严重摧残,经济凋敝,财源枯竭。而南方江淮一带战争较少,经济相对繁荣,是当时唐朝的主要财赋之区。从江淮向长安一带输送财赋,汴州(今河南开封)是必经之地。因此,郭子仪食邑之地可能就在江淮,但肯定不在今山西汾阳,因为从山西汾阳到陕西中部,不用绕道开封。(阎广勤)

三、出土文物与古籍记载

有关“西虢”与“东虢”的史料

“郭坊信息”96年第2期转载郭汤盛先生有关“东虢”、“西虢”的史料,文中提到“词源”注解虢叔为武王弟是错的,但在1979年修订再版时已改正。至说西虢为虢仲封地我认为并没有错。发生在公元前1100年,武王封其叔父之事,即使在左丘明写“左传”时。武王封西虢也已事过五百年,以后历代著述,如果没有这些前人著述为根据,只能是胡说八道。现就我已经掌握的资料,试作简略探讨,欢迎各地宗亲指教。

《左传》载虢仲封西虢,虢叔封东虢。 西虢地在今陕西宝鸡虢镇,东虢地在河南荥阳虢亭。北虢在山西平陆下阳,南虢在河南陕州上阳(史载南虢系由西虢随平王东迁后改称,留岐不迁者称小虢)。《通典》是唐朝杜佑所著,其论点与“左传”同。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北宋欧阳修所著,其论点与《左传》、《通典》相反,谓“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但又说西虢地处虞郑之间。 周时虞国在山西平陆县北部,郑国在河南新郑县境内,虞郑之间只能是东虢虢亭,绝不会是西虢虢镇。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亭林(炎武)先生所著,其论点又与《左传》、《通典》同.

《佩文韵府》是张玉书在康熙五十年写成的,其见解又与《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相反。

张献琼写的《中国姓氏集》,郭经南等编写的《环球郭氏宗谱》又持《佩文韵府》的观点,因为他是根据该书写出来的。

《郭子仪与陕西华县》、《郭子仪与汾阳》其论点又与《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同。

1908年出版的《词源》、《词海》其论点正是从《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等书引伸出来的,我认为这不是颠倒引述,而是言之有据。

从以上排列的资料看,说虢叔封于西虢,首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由于“宰相表”列在二十四史之内,具有很高权威,所以写族谱的作者没有人对其自相矛盾的叙述提出怀疑,也没有人与地图对照,以讹传讹,愈传愈广,贻害不浅。

即使以“宰相表”论,不仅只有“虞郑之间”不是宝鸡虢镇这一点,还有“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这一点,平王东迁是由于镐京守不住了才东迁的,处在镐京西边的西虢,还用夺吗?公元前767年还没有飞机,处在陕西西部的虢镇,即使送给郑武公我谅他也不会要的。由于荥阳虢亭与郑国比邻,所以夺的只能是东虢,开头写封虢叔于西虢是欧阳修错了。

史载平王东迁时西虢随王室迁都上阳,改称南虢,1991年以来在河南三门峡市发掘出的虢国墓群中,九号墓一座证明果然是虢仲公墓。由宝鸡博物馆王喜平先生提供的“虢之小考”中,虢镇城南由秦宣王太后建筑的常宁宫碑载:“公爵乃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也是以证明虢仲封西虢是对的。还提到1982宝鸡地区京当公社出土的虢仲甬,铭文载”虢仲作姒尊鬲“乃虢仲为其妻姒氏作的器物,从这些地下埋存的器物,到各种史书记载看,《词源》、《词海》的引述并无颠倒。(作者:郭义福)录自《郭坊信息》

四、浅谈《郡望》与《堂号》

“郡望”,是指郡中显贵的姓氏。

“堂号”,是指祖先的名号或爵号。

郡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秦以前郡小於县。秦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36郡,这时郡大于县,相当于现时市管县的市级行政区。

郭氏得姓阳曲。秦昭襄王三年设置太原郡时,郡治位于阳曲。建郡后阳曲又隶于太原郡,称为晋阳首邑。周定王元年(606年,乙卯岁),定王封虢叔裔孙序于阳曲(新唐书作平王,误)。古时讲郡望,人们在提起阳曲郭氏时,即以太原代之,称为“太原郡郭氏”。

这个“太原郡郭氏”,由于用地域名称,当然是指所有住在太原郡的郭氏宗亲。这就是“郡望太原郭氏”的内容。宋嘉佑五年(1060,庚子岁),欧阳修写出的“宰相世系表”,记载中国郭氏有五个郡望,即太原以外,有冯翊、华阴、颍川、昌乐、鼓城。

唐开元间,郭知运因军功封“太原郡公”;其子孙以“太原”为标志,也称“太原郭氏”。但这个称谓已经是“堂号”,不是,“郡望”。与“郡望”的“太原郡郭氏”有着内容上的巨大区别。郭知运是颍川人,讲郡望属“颍川郭氏”,但他不唯不包括住在颖川的郭氏宗亲,也不包括住在太原的郭氏宗亲,严格地说,即使是兄弟叔伯的后代都不包括,这个“太原郭氏”只代表“太原郡公郭知运”的后代。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壬寅岁),郭子仪因军功封“汾阳郡王”,其子孙以汾阳为标志,即称“汾阳郭氏”,这个称谓也是堂号,不是郡望。讲郡望郭子仪属“华阴郭氏”。郭子仪世居华州,封王时已经离开阳曲七百余年,祖上历迁至冯翊,最后到达华州(华阴),汾阳的封号虽因郭氏得姓之地阳曲古称汾阳而来,但这个“堂号”不但不包括住在汾阳县的郭氏宗亲,也不包括住在冯翊、华阴的郭氏宗亲,严格地说,即使是子仪公十个兄弟的后代,都不包括在内。

    汾阳历史上没有设郡,现在有些人在称“汾阳郭氏”时,加了一个“郡”字,变成“汾阳郡郭氏”无形中增加了地域的内容,是否妥当,有待商榷。

    山西省阳曲县,汉、隋、唐三代均叫过汾阳县,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阳曲至今。阳曲在太原市北。太原南面的西河县,明万历23(1595)改名汾阳,这时距子仪公封汾阳王已经833年。“汾阳郭氏”的后裔,由于不了解历史的原因,为了寻根,往往闯进今天的汾阳县,闹了不少误会。有人看到这种偶合的误会,不但不去提醒,反而想将错就错,把郭氏的后人都引入这个迷魂阵中。诸如提出今天山西汾阳县是“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郭氏之祖地”等等。山西文史研究馆编印的研究专号,名为《郭子仪与汾阳》,就是这样做的,其作者虽然大部分是别姓,但也有个别本姓名人却充当了这个角色。

    199411月,在这些文章误导下,世界各地郭氏宗亲一行80多人,走进了今天的汾阳县,并在子夏山下名为八里坟的乱坟堆前,重新建立了一座汾阳王的衣冠冢,供人凭吊,做为郭氏起源汾阳的凭证。

    199010月,阳曲县政协主席、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先生,写了一本《郭氏之源在阳曲》的专著,第五十页中题为“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的专题,对这事做了精辟的分析。姜国民先生在文中指出,八里坟中的衣冠冢,是明代永和王朱济烺之子朱美坞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以朱代郭,愚弄了各地宗亲,成为我们郭氏的耻辱。   更可悲的是今年汾阳王1300周年诞辰,世界各地的汾阳王裔孙去年在泰国决定,今年庆典在汾阳县举行,这将是天大的误会,为了使宗亲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特撰写此文,供参考。(作者:郭义福)录自《郭坊信息》

五、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

    郭氏发展数千年,好多情况还需继续研究。对今汾阳县的郭子仪衣冠冢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郭子仪的衣冠冢。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三十六页,《爱子村郭氏遗迹调查》一文中说, “村外有郭氏族坟,从一里坟到八里坟共八组,子仪公的衣冠冢就在八里坟内。……其间随处可见残遗的翁仲、石兽,以及牌楼残片,我们漫步其中,意外发现了一楹书有‘口本水源仪型宛在’的石联,这儿就是子仪公的衣冠冢。而且在这期的封三处还印发了照片。证明这里确有郭子仪的衣冠冢。另一种说法,就是明朝晋王朱㭎、六子朱济烺子孙墓地,其中有朱济烺之子朱美坞的衣冠冢。其理由有三:其一,按照中国葬俗,死地非祖籍才有衣冠冢。郭子仪并没有死在汾阳,怎能设衣冠冢?如孙中山病死北京,归葬南京中山陵,北京才有其衣冠冢,况且,从唐到明,郭子仪传宗何止八代?朱济烺先封永和为永和王,后迁孝义,又迁汾阳,朱济烺之子为美坞到朱敏洼,共九代,其中,朱美坞因非分讲排场,闹三宫六院,“以罪取京,卒”,后蒙恩赦归太原守祖坟(朱㭎),故今太原有坞城,其葬于东太堡边山,这样,汾阳县爱子村族坟只有八组,而朱美坞只有衣冠冢。其二,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封三处的“爱子村令公衣冠冢四明碑楼遗存之楹石联”上有字为“口本水源仪型宛在”这里的 “仪”并非郭子仪的“仪”,因为祀祖联是不许将祖先名讳直接嵌入联中的。这里的“仪”是准则、表率,型是法式、楷模。联中尚缺一字,按文理应为木,“木本水源,仪型宛在”,木指朱的木旁,水指朱济烺名中济之水旁。意思是他们的木和源(祖先)是朱和朱济烺。其三,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封三处印的“衣冠冢遗存之蟠龙碑额”,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之规定,非帝裔,异姓王(公)侯均不能用,否则为僭越,是要杀头抄家的,郭子仪与唐朝皇帝李是异姓,他封的是郡王,不能用蟠龙碑额,而朱济烺与明朝皇是同姓,他封的是亲王,故能用之。笔者没有到过爱子村看过,故不能断言,但认为朱美坞的衣冠冢理由服人。对郭氏的研究要尊重历史,要对后人负责尤其要对郭氏后人负责,把祖宗都搞错了,那就是笑话,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方针,谈了上述几个问题,供他人指正。(本文录自姜国民先生《郭氏之源在阳曲》一书)

六、阳曲历代是封王封侯的地方——再议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风

    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因为郭子仪祖籍在阳曲,阳曲古代曾叫汾阳,这是一般历史常识,这个汾阳就指的是阳曲。

有两篇文章却任意造假,一篇是郭世科写的《古老汾州是郭氏文化的发祥地》,在其文中第十自然段中说:“何况还有‘畿内之地,皆不以封’的唐代戒律和地域条件不宜封的缘故。因此,阳曲县为汾阳王封地应属无稽之谈。”另一篇文章是山西师范大学城环学院研究生吕世宏写的:“郭子仪封爵汾阳王的‘汾阳’含义及封地考”在该文第四部份又说:“阳曲为畿县,正由此因,这些地方是绝对不会封给功臣的。”畿,畿辅,指的是京都一千里范围内为畿辅之地。唐朝建立,以长安为京都,长安现称西安,在陕西省南部,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册集》第五册第4041页京畿道,关内道一图可看出:京畿道范围还在陕西省南部,东面没有超过黄河,而同册第4647页河东道即今山西省却无畿道一说。两人文章却说阳曲是畿辅之地,只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何况大学文凭的人却要胡说。唐皇帝封王时也是清楚的,陕西省华县是郭子仪的出生地,该县郭子仪研究会著书《郭子仪与陕西华县》,该书第7页写到:“序的后裔,遂以郭为姓,因阳曲在古代属太原郡,郭氏遂为太原著姓。又因阳曲一带曾称汾阳,故郭子仪在封为郡王时,以其得姓之地冠以名号,而称汾阳郡王”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振芳著的《汾阳王郭子仪》一书,其书封面写着:“身为太原望族郭氏后裔郭子仪,凭着高超的武艺,智慧的头脑和对唐王室的耿耿忠心,几度扶危济困,勋高一代,被封汾阳王。不过,唐朝的汾阳指的却是今太原阳曲这个地方。”

从上述可看出:唐朝皇帝封汾阳郡王指的是阳曲的古称汾阳,郭子仪的出生地的宗亲也是指为汾阳即阳曲这个地方,专家论著讲的更清楚不过,造假是不行的。阳曲在汉、隋、唐三个朝代时曾有一段时间叫汾阳,历代封王封侯有好多位,汉朝的靳疆封为汾阳侯,三国时的郭淮封为阳曲侯,其孙子郭正封为汾阳子,唐朝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元朝的斛斯椿封为阳曲县公,明朝的朱美先封为阳曲王。这些是对绝对不封之说的彻底否定。许多历史证明阳曲是历代封王封侯的地方。(作者:姜国民2008918日)

七、正说“汾阳”——三议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风

唐代名将郭子仪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人们习惯把郭子仪称为“郭汾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人们对“汾阳”二字日益感兴趣,为了把“汾阳”加到自己的方面来,就胡说起来,有的干脆邪说起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还历史公道,要正说,不邪说,历史是真实的,历史是公道的,最终证明正说是对的。

(一)古地理学中的汾阳。水北山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在地名与山峰的命名中常见。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从管涔山发源,到入黄河,基本走向是南北流向,分不出水北水南,就无阴阳之区别,但汾河两端都是东西流向,就有阴阳之区别。一处从娄烦县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城西向南流去,在这段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汉、隋、唐时此处西东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带就有汾阳,同时这段弯曲的北部就叫阳曲,二者同处汾河上游的北部,阳曲汾阳同为一地。另一曲折之处是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流入黄河,这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的出现。汾阳、汾阴两县可见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图》第五册第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今汾阳位于文峪河的西边,所以历史上曾叫西河郡、西河县,其同汾河无缘。阳曲县有两个村,叫洛阳和洛阴,因有一河叫洛水,把两村分开,河南的叫洛阳,河北的叫洛阴,老古相传,黄帝在阳曲县的阪泉山将蚩尤打败,用了阴阳二宝,实际上是从洛阴,洛阳两地发兵,夹攻于阪泉山,将蚩尤打败的。从上述例子说明以水南水北命名的地方是多的。

(二)《史记》一书中汾阳之邑,说的是汾河北面的土地。郭世科写的《古老汾州是郭氏文化的发祥地》,该文第10自然段写到:“有一误传,说汾阳始名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其实,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汾阳就叫汾阳。《史记·晋世家》载:夷吾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郭世科想用史记中的话,说明今汾阳在春秋时期就叫汾阳,而在引用时,郭世科有意删掉史记中该段话下还有个注解:“汾水曰汾阳,晋地也”“命里克汾阳之田百万,命邳郑以负蔡之田七十万”通观之意是要汾河北部土地封给他。邑,除县古称之外,还有国都,人民聚居的地方,封地,愁闷不安等多种解释,郭世科引用史记中的话,有意删掉注解,怕暴露出今汾阳与史记中的汾阳无缘。史记中汾阳之邑的真实意义是指汾河北面的土地,汾河北部指的是阳曲的土地。郭世科说的误传,实际上是正传,因《汾阳县志》就载,今汾阳“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置汾州。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汾阳县志讲的清楚,既然春秋属瓜衍县地,就不能同时成汾阳县。而且是万历二十三年依廓设汾阳县至今。这怎能成为误传。本人现藏有一本由汾阳市人民政府,19948月编印的《汾阳》之书,书中写道:“汾阳县历史悠久,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为兹氏县,明置汾阳县至今。”这是汾阳市人民政府编印的,明置汾阳县至今,这是正传,郭世科却说误传,应该改正。

(三)阳曲在汉、隋、唐时的汾阳。阳曲位于汾河上游弯曲的北面,所以叫阳曲。《阳曲县志》(清朝道光年版)在叙说阳曲地名变化时写道:“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曰阳直。十六年改曰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曰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四十五里又置汾阳县。”从“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查知,隋开皇十六年是公元596年,武德三年是公元620年,因汉故名,就讲阳曲在汉朝时叫汾阳,故隋朝时也叫汾阳。历史清楚表明阳曲在汉隋唐三个朝代曾有一时间叫汾阳。  

(四)今汾阳与阳曲的古汾阳之区别。今汾阳位于太原市南,是吕梁市的一个县级市,是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即1595年才叫汾阳县,是郭子仪于762年封为汾阳郡王后833年才出现的汾阳县。阳曲县在汉隋唐三朝时叫汾阳,以唐朝计算是武德三年即620年称汾阳的,距郭子仪封王还有142年。唐朝皇帝只能知道在唐朝武德三年有县叫汾阳,知道以前的事是对。而唐朝皇帝绝对不会预计到833年后又出现汾阳。所以唐朝皇帝只能把郭子仪封在唐朝的汾阳即今阳曲,唐朝皇帝不会预算到明朝又有个汾阳出现,把郭子仪封在唐朝西河县即今汾阳是绝不可能的。(作者:系山西省阳曲县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于2008105日)

八、致世和宗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世和宗长:

有幸拜读您编著的《中华郭氏源流考略》一书,令人钦仰的是您继主编《中华郭氏大典》之后仍然为郭氏源流追根究底而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此书大有力挽狂澜之气慨,对目前学术界关于郭氏源流的争论不休,提出了非常正确的结论,真正做到正本清源。贡献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在郭氏源流问题的学术研讨上具有空前的、划时代的意义!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郭义福宗长《浅谈郡望与堂号》一文的精辟见解,文中指出:“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壬寅岁)郭子仪因军功封‘汾阳郡王’。其子孙以汾阳为标志,即称‘汾阳郭氏’。这个称谓也是堂号,不是郡望。讲郡望郭子仪属‘华阴郭氏’,郭子仪世居华州,封王时已离开阳曲七百余年,祖上历迁至冯翊,最后到达华州(华阴)。汾阳封号虽因郭氏得姓之地阳曲(古称汾阳)而来,但这个堂号不但不包括住在汾阳县的郭氏宗亲,也不包括住在冯翊、华阴的郭氏宗亲,严格地说即使子仪公十个兄弟的后代都不包括在内。”

文章最后指出:“更可悲的是今年汾阳王1300周年诞辰,世界各地的汾阳王裔孙去年在泰国决定:今年庆典在汾阳县举行,这将是天大的误会。”(子仪出生是697年,原文应该是写于1996年)

本人之所以引出上述伟论,目的是要指出这不仅仅是汾阳王族裔的悲哀,而且是全世界郭氏的另一种悲哀。众所周知,郭氏有‘太原郭氏’、‘ 颍川郭氏’、‘ 冯翊郭氏’、‘西平郭氏’、‘河东郭氏’、‘敦煌郭氏’、‘中山郭氏’、‘昌乐郭氏’等等。郭氏族人遍布海内外,有1500万人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英贤荟萃的著名姓氏。自上古夏、商、周以来,郭氏族人的发祥、发展、繁衍、播迁,可以说是非常兴旺,也非常复杂。郭氏这棵巨树之兴旺,是有着上述千枝万柯,千流万派。奇怪的是现在根巳正,却枝巳枯。这棵巨树只剩下‘汾阳郭氏’一枝独秀。目前全世界可能有百分之八、九十郭氏后人都承认是郭子仪的后裔,除了历来被研究郭氏源流的学术界忽视遗忘的包括福建中南部与台湾中南部几十万榴阳王十二使公族裔(此支自称太原郭氏)。难道上述其他郭氏支派都绝后了?难道郭子仪十兄弟没有后代流传吗?这是不可思议的,绝对不可能的事。这就是中华郭氏的另一种悲哀。纵览当代名家对郭氏源流的诸多论述,无一对此有所质疑,这证明无数郭氏族群弄不清自己的祖宗源流,纷纷攀龙附凤。此行徑巳令‘崇韬拜墓’的笑话响彻中华大地。这种诬祖混宗的怪现象,祸延各地宗祠、族谱。

自宋迄清以至当今,数不清的族谱世源存有疑问,甚至错误,有抄袭的,有移花接木的,有刻意抬高门第而投靠皇室、王公、将相、卿候的。不可否认,郭子仪的不朽功勋是中华郭氏的骄傲。其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尤其当代这股人为的飓风,己将中华郭氏后人引入盲目崇拜的迷途,这是最严重的造假,不能不引起所有研究郭氏问题的专家、学者的注意。否则研究族源就失去了意义,认祖归宗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上管见臆说之处,望批评指正。(福建旅港钞岱同乡会秘书长、旅港钞岱宗亲会秘书长、香港金井镇同乡联谊会宣传部副主任郭青萍上201055日)

 

研究郭氏源流第一手资料

 

一、祁国公郭敬之家世第一手资料:郭公庙碑铭  台湾  郭时礼敬撰

“郭公庙碑”,螭首、方座、高三七一公分,宽一二六公分、文为三○行,每行五八字,为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年)十一月廿一日建。当时六十八岁,担任唐中书令(宰相)郭子仪为纪念逝世的父亲郭敬之建立家庙时,所立的碑。

此碑原在清代布政局署中(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现陈列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馆第三室东侧,碑文由唐代大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写,碑额由唐代宗()李豫题。碑文记述郭子仪的家世和官爵武功。碑文阴刻分为三截,刻有郭子仪兄弟、郭敬之的官职名字。

碑文首先为了家乡及迁徙情况:“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接著简介郭子仪的高祖父,隋有金州司仓、郭履球、曾祖父唐朝凉州事法参军郭昶、祖父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郭通:(详阅附录全文)。碑文以当代人记当代人和事、记载郭子仪家世,为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新唐书记郭昶为隋朝人,碑文记为唐朝人。新唐书记郭通为美原尉、碑文记为美原主簿。旧唐书记郭敬之为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碑文记为渭、吉、绥、寿四州刺史。这些抵牾,当以碑文准。(本文资料,取自西安碑林博物馆)

    二、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敬之”“郭公庙碑铭”  唐·颜真卿撰

昔申伯辅周,降神於维岳;仲父匡晋,演庆於筮淮,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岂比夫神明积高之壤,百二悬隔之都,三峰泼地而削成,九流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奕叶生贤,括宇宙而集禀,总河山而蕴秀,莫与京者,其惟郭公()!

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录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夫其筑台见师,瘗子致养,家承金穴之贵,政有露冕之高,或哲或谋,或肃或爻。皆海有珠而鸟有凤也。

伐阅之盛,其流益光。隋有金州司仓讳履球府君;懋其德辉,不屑下位,克已复礼,州邦化焉。笃生唐凉州司法讳昶府君;能事其业,以伸其业,以申其道,远近宗之,不陨厥闻。生美源县主簿赠兵部尚书讳通府君,清职辙照,博综群言,始登王畿,鬰有佳称,道攸运促,靡及责任,垂於后昆,殁而见尊。是生我讳敬之府君,幼而好仁,长而全德。身长八尺二寸,行中洁矩,声如洪钟。河目电照,虬须蝟磔。进退闲雅,望之若神。以仲由之政事,兼翁归之文武。始自涪州录事参军,转瓜州司仓,雍北府右果毅,加游击将军,申王府典军,金谷府折衝兼左卫长,上原州别驾,仓扶州剌史,未上,除左威卫左郎将兼监牧南史,渭吉二州剌史恃中,牛仙客讳君清节,奏授绥州迁寿州,累加中大夫,策勋上柱国。以天宝三载,春正月十日进疾,终於京师常乐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八。乾元元年,春二月,以公之宝胤开仪同三司,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子仪,有大功於王室,乃下诏曰:故中大夫寿州刺史郭敬之,果君子之行,毓达人之德。才光文武,政美中和。生此大贤,为我良弼。顷以孳胡作乱,黔首罹殃。朕於是郁兴神武之师,克扫欃枪之气,而子仪师彼劲卒,赫然先驱。复京洛如拾遗,剪凶残猷振槁。功存社稷,泽润生人。是用宠洽哀荣,义申存殁,可赠太保。於戏腐君!体宽宏之素履,秉冲逊之高烈。言必主於忠信,行不违於直方。清白为吏者之师,死生敦交友之分。端一之操,不以夷陕概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用情不间疏远,泛爱莫违间贫贱。拳拳服膺,始终靡二。故所居则化,所去见思。民到於今称之,斯不朽矣。传曰:德盛必百代祀,其有后也宜哉。

恭惟令公,先皇之佐命臣也。少而美秀,长而魁伟。英姿质直,天然孝悌。宽仁无比,骑射绝伦。所蒞以清白见称,居常以经济自命。弱冠以乡邦之赋,骤膺将帅之举。四擢高第,有声前朝。三为将军,兼守大郡。累典兵要,必闻休绩。天宝末,安禄山反於范阳,令公以节度使拥朔方之众,围高秀於云中,破史思明於嘉山。先帝之幸朔方,赴行在於灵武。击同罗於河曲,走崔乾佑於蒲坂。令公之为元帅也。首副旄钺,会回纥於扶风。摧凶寇於汶水。退余孽於陕服。长驱河洛,弼成睿一图。再造生灵,西夏之未,安天下之不安。一年之间,区宇大定,丞亦休哉!徒观其元和降精,间气生德,感

星辰而作辅,应期运以济时。忠於国而孝於家,威可畏而仪可象。盛德紧物,宽身厚下。用人由己,从善如流。沉谋秘於鬼神,精义贯於天地。推赤诚以许国,冒白刃以率先。霆击於云雷之初,膺扬乎庙堂之上。大凡二历鼎司,两升都座。四作元帅,九年中书。历事三圣,而厥德维懋,易相二十,而受遇益深。盖克禾复上都者再,定东京者一。其余麾城掀邑,得焦摧锋,亦非遽数之所周也。信可谓王国号虎,生民荫休者欤!非大保之迈种不孤,何以钟美若是。况乎友于著睦,登龙虎者十人;贻厥有光,纡青紫者八士。劝庸举集,今古莫俦。昔奋号尊荣,红粟绕沾於万石;恽家全盛,朱轮不出於十人。繇我观之,事不侔牟。

於乎!清庙之兴,所以仁祖考;鸿伐之刻,亦以垂子孙。爰创业於旧居,将永图以观德。中唐有祚,丕构克崇。感霜露以怵惕以增,叙昭穆而敬恭所在。庶乎观盥融若,既无斁於永怀;入室悠然,必有乎其位。哀荣既极,情仪用申,仁人之所及远哉,孝子之事亲终矣。岂惟温温孔父,遽称钟鼎之铭;穆穆鲁候,独美龙旂之祀,其词曰:郭之皇祖,肇允虢土,建於后昆,实守左辅,徙华阴兮。其一。源长流光,施於司仓,凉州兵部,克炽而昌,载德深兮。其二。笃生大保,允懋厥道,神之听之,永锡难老,式如金兮。其三。於穆令公,汾阳启封,文经武纬,训徒陟空,简帝心兮。其四。含一不二,格於天地,恺悌君子,邦之攸暨,貊德音兮。其五。芝馥兰芳,羽仪公堂,子子孙孙,为龙为光,锵珍琳兮。其六。乃立新庙,肃雍允劭,神保是听,孝思孔炤,亶居歆兮。其七。乃立高碑,盛美奚数,日月有既,徽猷永垂,映来今兮。其八。唐代宗广德二年岁次甲辰十一月甲午朔二十一日甲寅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附注:“郭公庙碑铭”原文以古字正楷书写后,凹刻,铭文经由文学家加注读、句点并将少部份古文字改成现在常用字。 (本文於公元一九九九年民国八十八年一月由郭时礼重新校正。)

三、《郭氏家庙碑铭并序》译注

译注者说明:

1.《郭氏家庙碑铭并序》为唐代大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十一月,郭子仪为其父建家庙时所撰并书写。清代金石学家王昶称其碑为“郭氏家庙碑”。

2.郭氏家庙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中,许多字已漫漶不清。此译注的底本是宋元间拓本,该拓本影印于天津杨柳青画社199110月出版的《颜真卿书郭家庙碑》。译注者以此本为据,参照清代王昶《金石萃编》中的《郭氏家庙碑》进行了校勘、标点。

3.译注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对象。译注时将原文中的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现在的通行汉字,其字形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

、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上柱国、

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注释】

1)有唐:唐代。中大夫:唐代文散官的第九级,阶品为从四品下。散官与职事官相对,只是一种表示身份地位的称号,没有实际职掌。⑵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古代使臣出使皆持节符,以作凭证。魏晋以后,刺史总戎军事者,加“持节某州诸军事”之号。唐代任命州刺史时仍加此号,但已无节符。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刺史: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⑶上柱国;最高一级勋官。勋官是按战功官绩授予的荣誉称号。⑷赠:封建王朝推恩高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去世父母者称“赠”。太保: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为品级最高的官员。唐朝时无职掌,只做大臣的加衔赠官。郭公:指郭子仪之父郭敬之。庙:这里指家庙,祭祀祖先的处所,又称祠堂。铭:碑志中的韵文为铭。序:碑志中铭前的散文部分为序。⑸金紫光禄大夫:唐代文散官的第四级,阶品为正三品。⑹检校:唐代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一般都是加官。加官通常都不任实职,只是挂衔表示其地位之尊崇及升迁之经历。刑部尚书:朝廷礼、兵、刑、工、户、吏六部中的刑部长官,正三品。⑺鲁郡开国公:四等爵位。唐代爵位共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颜真卿被封为“郡公”, 爵位始封者加“开国” 二字。颜真卿:著名书法家、唐朝大臣,郭子仪的同时代人。

昔申伯翰周,降神于维岳,仲父匡晋,演庆于筮淮,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岂比夫神明积高之,百二悬隔之都,三峰发地而削成,九流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弈叶生贤,括宇宙而禀和,总河山而蕴秀,莫与京者,其唯郭宗乎

注释

1)申伯:西周时宣王的舅父。周宣王号为“中兴之王”, 申伯辅佐周宣王成就中兴大业。翰周:辅佐周朝。⑵降神于维岳:意为有神下降于嵩山(而生申伯)。《诗经·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⑶仲父:本意是父之次弟,后来帝王以此尊称宰相,这里指东晋大臣王导。王导出将入相,辅助建立东晋,稳定了东晋在江南的统治。匡:辅助。⑷演庆于筮淮:意思是,(王导)因王祥的恩泽延及而荣贵。王祥为王导的祖父之兄,避乱隐居于庐江(今安徽淮河与长江之间地区的西部)三十多年,三国魏时任太尉,西晋初任太保。演:延及。庆:幸福。筮(音shì世):疑为“澨”之误,“澨”(音shì世),为水滨之义。淮:指淮河。⑸见美诗人:被诗人赞美。⑹腾芳:传布美名。⑺神明积高之壤:春秋时秦国在都城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建了一些祭神的祠庙,因此《史记》卷二十八称:“自古以雍州(指今陕西关中一带)积高,神明之隩。”后以“神明积高”形容陕西关中地区。⑻百二悬隔之都:形容陕西关中一带地势险固,悬隔千里,二万人足可抵挡诸侯百万人。语出《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都:为古代行政区划名,这里泛指地区、地方。⑼三峰:指西岳华山。华山的莲花、明星、玉女三个峰最为著名,因此常以“三峰”代指华山。如唐代诗人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削成:谓陡峭险峻,《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⑽九流:江河的许多支流,这里指陕西关中地区的众多河流。⑾炳灵:显赫的英灵,毓粹:孕育精华。⑿弈叶:累世,一代接一代。⒀括:包容。禀和:秉承阴阳和谐之气。⒁总:聚合。蕴秀:藏蓄着优异的人才。⒂莫与京者:最大的,最为显赫的。京:大。⒃其:这里是大概、也许之义。

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夫其筑台见师,瘗子致养,家承金穴之贵,政有露冕之高。或哲或谋,或肃或,皆海有珠而鸟有凤也。

【注释】

⑴虢叔:周文王之弟。周武王灭商后,封虢叔于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⑵著姓:有显赫名声的世家,也称望族。⑶汉:指西汉。光禄大夫:官名,掌顾问应对。⑷冯翊(音píngyì凭意):即左冯翊,汉代郡名,辖今陕西关中东部、渭河以北的洛河中下游地区。太守:一郡之长。⑸华州:州名,南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设于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屡有变迁,但大体辖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及渭南市临渭区北部,华山就在州境内。清朝时不再领县。民国二年(1913)改华州为华县。郑县:即今陕西华县。春秋时秦国武公十一年(前687)始设,直至元朝初,撤消郑县建制,由华州直辖。⑹筑台见师:战国时燕昭王为郭隗建筑宫台,对郭隗行老师之礼,于是四面八方的贤良之士纷纷归燕。⑺瘗子致养:指“郭巨埋儿”的故事。传说汉代郭巨怕自己三岁的儿子吃了母亲的饭食,便要把儿子埋了。当坑挖到三尺多深时,出现一堆黄金,上面还写了几句话:“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不能夺,民不能取。”瘗(音yì义):埋葬。⑻金穴:东汉光武帝刘秀时,郭皇后之弟郭况极为富有,人称其家为“金穴”。⑼ 露冕:东汉明帝时,荆州刺史郭贺有殊政。明帝赐他以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服和冕旒(礼冠),令出行时去掉车前的帷帐,使百姓能见到郭贺头戴冕旒,身着三公之服的仪容,以表彰他的德政。⑽哲:聪明、明哲。谋:计谋、谋略。⑾肃:容貌庄敬。乂(音yì义):才能出众。

阀阅之盛,其流益光。隋有金州司仓讳履球府君:懋其德辉,不屑下位,克己复礼,州邦化焉。笃生唐凉州司法讳昶府君:能世其业,以伸其道,远近宗之,不陨厥问。生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讳通府:清识澈照,博综群言,始登王畿,郁有佳称,道悠运促,靡及贵仕,垂于后昆,殁而见尊

【注释】

   1)阅:世家门第。⑵其流益光:流传到后代更加光大。⑶金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司仓:官名,即司仓参军,为州刺史的属官,主管仓库、租调、公廨、庖厨、市肆。讳:人死后名前加“讳”字,以示尊敬。府君:对已故者的敬称。⑷懋:盛大、褒美。⑸不屑下位:意思是不在意较低的职位。⑹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制。⑺化:指受到教化。⑻笃生:得天独厚降生。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司法:官名,即司法参军,州刺史的属官,主管刑法。⑼世:继承。⑽宗;尊崇。⑾不陨厥问:聘问不断绝。陨(音yǔn允):坠落。厥(音júe绝):同“其”。⑿美原县: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美原镇。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在县为县令的属官。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兵部尚书:中央六部中兵部的长官,郭通的这个官职是去世后被赠予的。⒀清识:高明的见识。澈照:明净辉照。⒁博综群言:广泛总括众人之言。⒂王畿:王城周围之地,美原县距唐京城长安不远,故称。⒃郁:积。⒄运促:命运短促。⒅靡(音mí迷):没有。贵仕:高官、高位。⒆垂:向下、俯。后昆:后代子孙。⒇殁而见尊:去世后受到尊崇,指因郭子仪的功名,郭通后来被赠为兵部尚书。

是生我讳敬之府君:府君幼而好仁,长有全德,身长八尺二寸,行中,声如洪钟,河目电照,虬须猬磔,进退闲雅,望之若神。以仲由之政事,兼翁归之文武。始自涪州录事参军,转瓜州司仓、雍北府右果毅,加游击将军,申王府典军、金谷府折冲兼左卫长上,原州别驾,迁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威卫左郎将兼监牧南使、渭吉二州刺史。侍中牛仙客韪君清节,奏授绥州,迁寿州。累加中大夫,策勋上柱国。以天宝三载春正月十日遘疾,终于京师常乐坊之私第21,春秋七十有八22

【注释】

1)行中絜矩:这里指行走不急不缓,很有风度。絜(音xíe协):度量、衡量。矩:法度、规矩。《礼记·大学》:“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⑵河目: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电照:照耀似闪电。⑶虬须:卷曲的胡须。猬磔:形容胡须像刺猬的毛一样稠密张开。磔(音zhé哲):裂开。⑷仲由:即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路字仲由,曾任卫国大夫孔悝的宰(卿大夫私邑的长官)。⑸翁归:指西汉的尹翁归。尹翁归在汉宣帝时曾任右扶风太守,《汉书》有他“文武兼备”的话。⑹涪州:治所在今四川涪陵。录事参军:掌管文书之官,七八品。⑺瓜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⑻雍北府:属于岐州(治所在今陕西凤翔)的一个折冲府,岐州共13个折冲府。唐代实行府兵制,在各地置折冲府,凡被拣点充当府兵的,平时务农,农闲操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分番轮流宿卫京师、防卫边境。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各折冲府设折冲都尉,其副职为左果毅都尉和右果毅都尉。右果毅:即右果毅都尉,五六品。⑼游击将军:武散官,从五品下。⑽申王:唐睿宗之子、唐玄宗二哥,名李成义,710年封申王,卒于724年。典军:唐制,亲王府置典军,掌守卫、陪从及管理鞍马等事,正五品上。⑾金谷府:属于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洛阳)的一个折冲府,是河南府的39个折冲府之一。折冲:即折冲都尉,四五品。左卫:宫禁宿卫军“十六卫”之一。长上:宿卫宫禁的武官。⑿原州: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别驾:州刺史的佐吏,四五品。⒀扶州:治所在今四川南坪东北。⒁左威卫:宫禁宿卫军“十六卫”之一。左郎将:十六卫中的武官,正五品上。监牧南使:负责马政的官员。⒂渭:渭州,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吉: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⒃侍中:朝廷门下省的长官,为宰相之一。牛仙客:开元二十六年(738)任侍中,天宝元年(742)去世于侍中任上。韪:是、对,这里是赞赏之意。清节:高洁的节操。⒄绥州:指绥州刺史。绥州的治所在今陕西的绥德县。绥州为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⒅寿州:指寿州刺史,寿州为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⒆策勋:朝廷授予勋官。⒇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天宝为唐玄宗年号。遘疾:生病。遘(音gòu够):遭遇。(21)京师:京城,这里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常乐坊:长安城中居民坊里之一。私第:私人住宅。春秋:年龄。

乾元元年春二月,以公之宝胤,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曰子仪,有大勋于王室,乃下诏曰:“故中大夫、寿州刺史郭敬之,果君子之行,毓达人之德,才光文武,政美中和,生此大贤,为我良弼。顷以孽胡称乱,黔首罹殃,朕于是郁兴神武之师,克扫搀抢之气。而子仪帅彼劲卒,赫然先驱,兴京洛如拾遗,剪凶残犹振槁。功存社稷,泽润生人21,是用宠洽哀荣22,义申存殁23,可赠太保。”

【注释】

(1)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乾元为唐肃宗年号。⑵公:指郭敬之。宝:客套语。胤(音yìn印):后代、后嗣。⑶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最高一级,从一品。⑷司徒:与太尉、司空并称“三公”,是品级最高(正一品)的官员,在唐代无实际职掌,只做大臣的加衔。中书令:为朝廷中书省的长官,为宰相之一。⑸汾阳郡王: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郡王为二等爵位。⑹诏: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⑺果君子之行:实践君子的行为。果:结果、结局。⑻毓达人之德:有通达之人的德性。毓:产生。达人:通达事理的人。⑼光:通“广”。⑽大贤:指郭子仪。⑾良弼:贤良的辅佐之臣。⑿顷:短时间、不久。孽胡称乱:指安史之乱。叛乱祸首安禄山、史思明都是少数民族,当时人称其为“胡”。孽(音nìe聂):不忠不孝之人。⒀黔首:指人民、百姓。罹(音lí离):遭遇不幸之事。⒁朕(音zhèn镇):皇帝自称。郁:繁盛,这里指大量地、大规模地。兴:发动、征集。神武:神明威武。⒂克:严格限定(期限)。搀抢:彗星,古人认为彗星出现为凶兆,此喻安史叛军。⒃劲卒:精壮的士兵。⒄赫然:显赫盛大之状。⒅兴:这里是收复之意。京洛:长安、洛阳,二城为唐朝的西京、东都,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叛军占领。⒆振槁:摇落枯叶,比喻事情极易成功。槁(gǎo):干枯。⒇社稷: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这里代指国家。(21)泽润生人:恩泽滋润百姓。(22)是用宠洽哀荣:这是(郭子仪)用(自己建立的)荣耀润泽(其父)死后的荣誉。洽:润泽。哀荣:死后的荣誉。(23)义申存殁:(郭子仪的)忠义延伸到生者和死者。申:通“伸”。        

於戏!府君体含弘之素履,秉冲藐之高烈,言必主于忠信,行不违于直方。清白为吏者之师,死生敦交友之分。端一之操,不以夷险概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用情不间于疏远,泛爱莫遗于贱贫,拳拳服膺,终始靡二。故所居则化,所去见思,人到于今称之,斯不朽矣。《传》曰:“德盛必百代祀”,其有后也宜哉

【注释】

(1)於戏:同“呜呼”,感叹词。⑵体:体验、实行。弘:大、博大。素履:淳朴的行为。⑶冲:飞而直上。邈(音miǎo秒):久远。烈:功业。⑷主:注重、着重。⑸直方:正直方正。⑹敦:淳厚。⑺端一:品行端正。⑻夷:平。概:刮平、削平,这里可当“改变”讲。⑼姿:资质。⑽雪霜:比喻艰难困苦。令:善、美。⑾间:差别。⑿拳拳:恳切、忠谨。服膺:牢记在心、衷心信服。⒀靡(音mí迷):不。⒁化:教化、感化。⒂传:指《左传》,春秋时的编年体史书。⒃德盛必百代祀:德行盛大一定会得到子孙百代的祭祀。原文见《左传·昭公八年》:“盛德百世祀。”⒄其有后也宜哉:他有后嗣也是相称的啊。

恭惟令公,先皇之佐命臣也。少而美秀,长而瑰伟,姿性质直,天然孝悌,宽仁无比,骑射绝伦。所莅以清白见称,居常以经济自命。弱冠以邦乡之赋,骤膺将帅之举,四擢高第,有声前朝。三为将军,再守大郡,累典兵要,必闻休绩

【注释】

(1)恭维:自谦之词,为颂扬的起语。令公:为中书令的尊称,指郭子仪。⑵先皇:指唐肃宗。佐命臣:辅佐之臣。⑶瑰伟:奇伟、卓异。⑷姿性:资质。质直:正直。⑸悌(音tì剃):敬爱兄长。⑹绝伦:无与伦比。⑺莅(音lì利):到。⑻居常:平时、日常。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自命:自负而又自信。⑼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龄。赋:贡士。唐朝取士,由学馆出身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由朝廷自诏者曰制举。乡贡考试合格者称贡士,由州县送京再考。这里指郭子仪参加武举考试,在家乡华州郑县合格后,选送京城长安参加朝廷的考试。⑽骤膺:多次受到。举:举荐、推举。当时科举考试,包括武举,不完全根据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推荐奖誉。⑾擢(音zhuó浊):擢第,即考中;擢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等。⑿前朝:指玄宗朝。郭子仪二十岁左右参加武举考试,正在唐玄宗开元年间。⒀三为将军:郭子仪于安史之乱以前,曾先后任过右威卫将军、右金吾卫将军、左武卫大将军。⒁再守大郡:两次担任大郡的长官。安史之乱前,郭子仪曾先后任过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都督府长史、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临河市东)太守。⒂累典兵要接连掌管兵权。⒃休:美善。

天宝末,安禄山反于范阳,令公以节度使拥朔方之众,围高秀岩于云中,破史思明于嘉山。先帝之幸朔方,赴行在于灵武,击同罗于河曲,走崔乾于蒲坂。今上之为元帅也,首副旄钺,会回纥于扶风,摧凶寇于,退余孽于陕服,长驱河洛,弼成睿图,再造生灵,克清天步函夏之未,安天下之不安,一年之间,区宇大定,丕休哉

【注释】

1)天宝末: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⑵安禄山:唐玄宗时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755)冬从范阳起兵叛乱,攻陷洛阳、长安,在洛阳称帝,国号燕。至德二载(757)春,其子安庆绪谋夺帝位,将他杀死。范阳:唐方镇名,治所在今北京西南。⑶节度使:官名,总揽一个地区的军事、民政、财政。朔方:唐方镇名,即今宁夏及内蒙西部地区,治所在今宁夏灵武。郭子仪当时任朔方节度使。⑷高秀岩:安禄山部将。云中: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⑸史思明; 安禄山部将。安庆绪杀父自立后,史思明又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嘉山:在今河北曲阳县境。⑹先帝:指唐肃宗。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后,唐玄宗逃出长安直至今四川;太子赴灵武,即位为皇帝,即唐肃宗。幸:帝王驾临称“幸”。⑺行在:皇帝外出,路途中的驻地。⑻同罗:当时北方的一个部族。安禄山反,同罗被诱叛唐。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叛将阿史那从礼(突厥酋长)叛离安禄山,逃归朔方,想趁乱在北边占领一块地方。他率领包括同罗在内的一些部族欲攻占灵武,郭子仪将其击退。河曲:指黄河在今宁夏、内蒙的大弯曲地区。⑼崔乾祐:安禄山部将。蒲坂:今山西永济市。⑽今上:当朝皇帝,此指唐代宗。元帅:唐肃宗至德元载(756)九月,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李俶后为太子,改名李豫。肃宗死后,即位为代宗。⑾首:首次。副旄钺:指郭子仪于至德二载(757)四月担任副元帅。旄钺(音máoyuè毛月):军权。会回纥于扶风:指至德二载(757),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的回纥军四千至扶风(今陕西扶风县),郭子仪留宴三日一事。回纥:当时北方的一个部族。⒀洨水:又名交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境内香积寺附近,滈水与潏水会流后的名称。至德二载(757)九月,郭子仪辅佐广平王率十五万大军在此地大败叛军,收复京城长安。⒁余孽:指残余叛军。陕服:陕州,今河南陕县。⒂河洛:今河南省黄河与洛河之间,唐朝东都洛阳位于此地。郭子仪收复长安后,又挥兵东向,收复洛阳。⒃睿图:皇帝的图谋、规划。⒄生灵;人民、百姓。⒅天步:国运、时运。⒆乂:安定。函夏:全中国。⒇丕休:大而美。

徒观其元和降精,间气生德,感星辰而作辅,应期运以济时。忠于国而孝于家,威可畏而仪可像。盛德,宽身厚下,用人由己,从善如流。沉谋秘于鬼神,精义贯于天地,推赤诚而许国,冒白刃以率先,霆击于云雷之初,鹰扬乎庙堂之上

【注释】

徒:但。元和:指阴阳会合的元气。降精:产生灵气。⑵间气:古代认为英雄豪杰上应天象,禀天地特殊的气而出现,这个“气”称为“间气”。⑶感:感应。辅:宰相。⑷期运:运数、气数。济时:匡时救世。⑸威:权威、权势。仪:容止、仪表。像:法式、式样。⑹盛德繄物:指郭子仪的高尚品德超过常人。语出《左传》:“民不易物,唯德繄物。”意思是: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并不改变(祭品相同),只有有德的人的祭品才算真正的祭品。繄(音yī衣):语气词。⑺宽身:语出《礼·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宽即爱。这里的宽身,指宽容大度。厚下:厚待下属。⑻从善如流: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⑼沉谋:深沉的计谋。秘:神秘不可测。⑽精义:精诚纯一的忠义。⑾推:推崇。许国:为国效命。⑿霆击:形容打击之迅速猛烈。云雷:喻指唐肃宗即位。⒀鹰扬:鹰之飞扬,喻大展雄才。庙堂:指朝廷。

大凡二历鼎司,两升都座,四作元帅,九年中书。历事三圣,而厥德维懋;易相二十,而受遇益深。盖克复上都者再,戡定东京者一,其余麾城,得隽摧锋,亦非遽数之所周也。信可谓王国,生人荫庥者欤。非太保之迈种不孤,则何以钟美若是

【注释】

⑴大凡;大概、大抵。二历鼎司:指郭子仪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为司空,十月为司徒。司空、司徒与太尉这三公也称“鼎司”。⑵ 两升都座:似指郭子仪于至德二载(757)任尚书左仆射,广德二年(764)进拜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省长官,左仆射和右仆射为副长官。尚书省总领百官,掌管六部。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之前曾任尚书令,故后世不置尚书令,由左右仆射总其事。尚书省又称“都省”、“都台”,总其事者又称为“都座”,故此文称郭子仪曾“两升都座”。但尚书令一职,郭子仪三次上奏,坚辞不受,任命后不久,代宗即接受了他的辞呈。⑶四作元帅:据《旧唐书·郭子仪传》,在撰此碑文前,郭子仪曾任关内河东副元帅、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兴平定国副元帅、关内副元帅。⑷九年中书: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皆记郭子仪于乾元元年(758)任中书令,至此碑树立的广德二年(764),共七年。碑文记“九年中书”,有两年差距,不知孰是?⑸三圣: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⑹厥(音jué决):其,他的。懋:茂盛、盛大。⑺易相:任宰相。郭子仪所任中书令一职,即为宰相之职。二十:就是“二世”,指肃宗、代宗两代皇帝。唐朝讳唐太宗李世民之名,此改“世”为“十”。⑻遇:知遇。⑼克复上都者再:指郭子仪两次收复上都长安。一次为平定安史之乱时,于至德二载(757);一次为抵御吐蕃入侵时,于广德元年(763)。⑽戡定东京者一:指郭子仪于至德二载(757)平定安史之乱时,收复东京洛阳。戡(音kān刊);攻克、平定。⑾麾城搟邑:攻城夺地,语出《汉书·扬雄传》。麾(音huī灰):指挥。搟(音xiǎn显):清代学者王念孙认为《汉书·扬雄传》中的“麾城搟邑”的“搟”是“摲”的讹字,摲(音chàn忏):取、攻取。⑿得隽摧锋:俘获破敌。隽(音juàn卷):本意为鸟肉肥美。⒀遽(音jù距):仓促。数:查点、历数。周:周全。⒁信:的确。虓虎:咆哮的虎,这里形容勇将。虓:音xiāo消。⒂荫庥:覆盖、保护。庥:音xiū休。⒃太保:指郭子仪之父郭敬之。迈种:勤勉布行德惠。⒄钟美:汇聚美行。

况乎友于著睦龙虎者十人;贻厥有光,纡青紫者八士。勋庸举集,今古莫俦。昔奋号尊荣,红粟才沾于万石;恽家金盛,朱轮不出于十人。繇我观之,事不侔矣

【注释】

⑴友于:兄弟间的友爱。著睦:显出亲厚和睦。⑵矕(音mǎn满):覆盖。龙虎:喻兄弟。十人:指郭子仪的一个哥哥、九个弟弟。此句意谓郭子仪的十个兄弟都因郭子仪的功勋而得到封赏。⑶贻厥:留给子孙。有:更加。光:通“广”。⑷ 纡青紫:指做高官。纡(音yū迂):系结、佩戴。青紫:高官的服装。⑸勋庸举集:意谓因郭子仪功勋荫庇而子弟选用为官者汇集。⑹俦(音chóu仇):同辈、伴侣,这里是相同的意思。⑺奋:指西汉景帝时的石奋。石奋及其四个儿子皆为俸禄为二千石的高官,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⑻红粟:西汉文帝、景帝时太仓之粟贮藏极多,以致发红腐烂,这里指官位俸禄。沾:分得、分润。⑼恽(音yùn运):指西汉大臣杨恽。金盛:应是“全盛”之误。⑽朱轮:古代高官所乘之车,这里代指高官。杨恽在一封信中说:“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⑾繇(音yóu游):通“由”。⑿侔(音móu谋):相等。

於乎!清庙之兴,所以仁祖考;鸿伐之刻,亦以垂子孙。爰创制于旧居,将永图而观德。中唐有,丕构克崇,感霜露而怵惕以增,叙昭穆而敬恭斯在,庶乎观盥,既无于永怀。入室,然必有觌乎其位。哀荣即极,情礼用申,仁人之所及远哉,孝子之事亲终矣。岂唯温温孔父鼎之铭;穆穆鲁侯,独美龙之祀

【注释】

⑴清庙:宗庙、家庙。⑵仁:犹“存”。祖考:祖先。⑶鸿:大。伐:功劳。刻:指刻石立碑。⑷垂:留传。⑸爰(音yuán元):于是、乃。创制:创建、创立,这里指建家庙。⑹永图:长远的计议规划。⑺中唐:大门至厅堂的路。侐(音xù绪):清净、肃穆。⑻丕(音pī批):大。构:屋宇。⑼霜露:高洁品德的润泽。怵惕:戒惧、惊惧。怵(音chù躇):恐惧。⑽叙:排次第。昭穆:宗庙中先祖的辈次排列。⑾庶乎:差不多。观盥颙若:意思是,有《易经·观》中描绘的祭祀时的肃穆严正之貌。观:指《易经》中的“观卦”一章,该章有“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一句。盥(音guàn贯):祭祀祖先时的以酒洒地仪式。颙(音yōng庸):严正之貌。若:语助词。⑿斁(音yì译):厌弃。永怀:长远思念。⒀僾(音ài爱):隐约。觌(音dí敌):相见。位:灵位、牌位。⒁情礼:情谊与礼节。用:因此。申:通“伸”。⒂事亲:侍奉父母。终:久长。⒃温温:柔和貌。孔父:孔子。⒄薳(音wěi伪)、儳(音chán婵):这二字不可解,疑是“蘧”(音qú渠)与“谗”字之误。蘧:惊喜貌。谗鼎:春秋时鲁国的鼎,鼎有铭文。⒅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诗经·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鲁侯:指春秋时的鲁僖公。⒆龙旂:画着交龙的大旂,是诸侯朝觐、祭天、祀祖时的仪仗。《诗经·鲁颂·閟宫》记有鲁僖公祭祀时的盛况。旂(音qí其):古时旗帜的一种。

其词曰:

郭之皇祖,肇允虢土,逮于后昆,实守左辅,徙华阴兮,⑸,其一。
  源长流光,施于司仓,凉州兵部,克炽而昌,载德深兮,其二。
  笃生太保,允懋厥道,神之听之,永锡难老,式如金兮,其三。
  於穆令公,汾阳启封,文经武纬,训徒陟空,简帝心兮,其四。
  
【注释】

⑴皇祖:远祖。⑵肇:开始。允:以、用以。虢土;指虢国,即虢叔封地。⑶逮于后昆:到了后代。⑷实守左辅:即前文所说的郭孟儒“为冯翊太守”。 左辅:即左冯翊。⑸华阴:即华阴郡,也就是华州,不是华阴县(市)。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曾改华州为华阴郡。华州复名以后,人们还习惯称华州为华阴郡,直至元朝修《宋史·地理志》时,仍称“华州华阴郡”,两名共存。⑹流光:谓福泽流传到后世。⑺施:加惠。司仓:指郭子仪的高祖父、曾任金州司仓参军的郭履球。⑻凉州:指郭子仪的曾祖父、曾任凉州司法参军的郭通。兵部:指郭子仪的祖父、死后赠予兵部尚书的郭昶。⑼克炽而昌能势旺而隆昌⑽载德深:承受的德惠很深。⑾允懋厥道他的人生之道允当繁茂。⑿神之听之:神听到,《诗经·小明》有“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一句。这里的意思是祖先的神灵知道他的所作所为。⒀永锡难老:永久恩赐于长寿。⒁式:发语词。⒂於穆:赞叹词,於:wū。⒃汾阳启封:始封汾阳郡王。⒄文经武纬:文事与武功,指郭子仪出将入相。⒅训徒陟空:指郭子仪任司徒和司空。⒆简:选择。

含一不二,格于天地,恺悌君子,邦之攸𢟪 ,貊德音兮,其五。
  芝馥兰芳,羽仪公堂,子子孙孙,为龙为光,锵
琳兮,其六。

乃立新庙,肃雍允劭,神保是听,孝思孔居歆焉,其七。
  乃立高碑,盛美奚
 ?日月有既,徽猷永垂,映来今兮,其八。

广德二年岁次甲辰十一月甲午朔廿一日甲寅建

【注释】

(1)含一不二:指郭子仪忠贞之心执著坚定。⑵格:感通。⑶恺悌:和易近人。⑷邦:国家。攸(音yōu优):所。𢟪(音xì戏):古爱字,这里是加惠之义。⑸貊德音:美名传播四方。貊(音mò莫):传播。⑹芝馥兰芳:比喻子弟优秀。馥(音fù复):香。⑺羽仪:辅佐。公堂:官署、衙门。⑻为龙为光:受到恩宠,得到荣光。龙:犹“宠”。⑼锵璆琳:身上的佩玉铿锵有声,比喻身份、地位很高。锵(音qiāng枪):金玉声。璆(音qióu球):美玉。琳:美玉。古人将玉作为重要的佩饰,显示社会地位。⑽肃雍允劭:(祭祀的音乐)整齐和谐美好。⑾神保:神灵的美称。⑿孝思孔炤:孝子之思非常显明。孔:甚、很。炤(音zhāo招):同“昭”,明显。⒀亶居歆:真正安享祭祀。亶(音dǎn胆):诚然、真正。居;安。歆(音xīn辛),鬼神享受祭品。⒁奚:为何。 (音zhī支):多。⒂既:食尽,即日全食、月全食。⒃徽猷:美德。猷:音yōu。⒄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广德为唐代宗年号。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干支叫岁次。甲辰: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日,广德二年为甲辰年。甲午朔:广德二年十一月初一是甲午日,每月初一为朔。廿一日:二十一日。甲寅:广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为甲寅日。

【译文】

从前申伯辅佐周朝中兴,是因有神下降嵩山而诞生了他,仲父王导辅助建立东晋,是因先祖王祥在淮水之滨的恩泽延及而荣贵,就尚且被诗人赞美,史册传布美名。哪里比得上堆积成高的神灵居住之地、二万人足可当诸侯百万、悬隔千里的关中地区。西岳华山三峰拔地而起陡峭险峻,众多河流从天而来喷流激荡,显赫的英灵孕育着精华,一代一代诞生着贤能之士,天地包容而秉承阴阳和谐之气,河山聚合而蕴藏着优异的人才,最为显赫的,也许只有郭氏宗族啊!

郭氏的先祖出自周朝的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成为姓氏,世代为太原的大姓望族。汉朝有光禄大夫广意,生下孟儒,任冯翊太守,子孙开始从太原安家到这里。后来又迁居在华山之下,所以一族如今成为华州郑县人。郭氏家族中有燕昭王建筑宫台、行见师之礼的郭隗,有埋子养母的郭巨,居家承继了郭况的富有,从政有郭贺功绩卓著的高才。有的聪慧,有的谋深,有的容貌庄敬,有的才能出众,都是大海中的珍珠百鸟中的凤凰。

世家门第昌盛,流传到后代更加光大。隋朝有金州司仓参军郭履球府君:他光大道德的光辉,不在意较低的职位,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一州都受到教化。他得天独厚生下了唐凉州司法参军郭昶府君:能继承先祖的功业,以伸展先世的道行,远近的人都尊敬他,探问求访的人不曾断绝。他生下了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郭通府君:高明的见识明净光照,能广泛总括众人之言,开始在京城附近为官,积聚了很好的赞誉,但道路漫长而命运短促,没能仕宦显达,以后代的功名,去世后受到封赠的尊崇。

这就诞生了我们尊敬的郭敬之府君:府君幼年喜好仁爱,成人后有高尚完备的道德。身高八尺二寸,行走不急不缓很有风度,声音如同洪钟,眼眶平正而长,目光如同闪电般照耀,卷曲的胡须稠密张开。从子路那样的政事起家,兼有尹翁归那样的文武之材。开始自涪州录事参军入仕,后转瓜州司仓参军、雍北府右果毅都尉,加游击将军,又任申王府典军、金谷府折冲都尉兼左卫长上,原州别驾,再迁扶州刺史。没有上任,拜授左威卫左郎将兼监牧南使、渭州吉州两州的刺史。侍中牛仙客赞赏他的高洁情操,上奏授与绥州刺史,迁任寿州刺史。累次加散官至中大夫,授勋官为上柱国。在天宝三载春正月十日,因病去世于京城常乐坊的家中,享年七十八岁。

乾元元年春二月,因为郭公的贵子,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叫子仪的,有大功于王室,皇帝就下诏书说:“已故中大夫、寿州刺史郭敬之,实践君子的行为,有通达人的德性,才能广达、文武双全,政绩卓著、中正平和,生下这个杰出贤才,是我朝的贤良辅佐。不久前因安禄山叛乱,百姓遭受灾难,我在此时大规模征集神明威武之军,严格限定时限扫荡叛逆。而子仪率领他的精壮士兵,浩浩荡荡作为前锋,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如同捡拾遗物,翦灭凶残的叛军如同摇落枯叶。功劳保全了国家,恩泽滋润了百姓。这是郭子仪用自己建立的荣耀润泽其父死后的荣誉,忠义延伸到生者和死者,可以赠予太保。

啊!府君实行蕴含博大的淳朴之行,秉持扶摇直上而久远的崇高伟业,生死之间能淳厚交友的情分。品行端正的操行,不因为艰难困苦而改变他的美善。对人的情感不因关系疏远而有差别,广博的仁爱之心没有遗漏贫贱的人。恳切忠谨之志牢记在心,始终不改。所以任官之处百姓就受到教化,离任后被思念,人们到现在还称赞他,这就是不朽了。《左传》说:“德行盛大一定会得到子孙百代的祭祀。”他后继有人也是相称的啊!

我尊敬的郭令公,是先皇的辅佐之臣。少年时俊美英秀,长大后身材奇伟卓异,资质正直,自然天成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品质,宽厚仁爱之心无可比拟,骑射之技无以伦比。所到之处以清白受到称赞,平时以经世济民自负。二十岁左右因家乡华州郑县选送,参加武举考试,多次受到将帅的举荐,四次考试优等,在前朝享有声誉。三次担任将军之职,两次出任大郡的长官,接连掌管兵权,一定能听到美善的政绩。

天宝末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令公以节度使聚集朔方军将士,在云中围困高秀岩,在嘉山大败史思明。先帝驾临朔方,回军赶赴灵武,在河曲击败同罗,在蒲坂赶走崔乾当今皇上为天下兵马元帅时,令公首次辅佐任副元帅,在扶风与回纥军会师,在水挫败凶顽的叛军,在陕州击退叛军残余,长驱直入河洛地区,辅佐当今皇上完成了平叛谋划。使百姓重新获得生机,是国运能够廓清,平定了全国之不宁,稳定了天下之不安,一年时间,疆土境域大为安定,伟大而完美啊!

但看他阴阳元和产生灵气,上应天象、禀天地之正气而生德性,感应星辰而作宰辅,适应运数以匡时救世,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顺,权威使人敬畏而仪表可为人法式,品德高尚超过常人,宽容大度、厚待下属,用人由己,乐于接受正确的意见。深沉的计谋可比鬼神的神秘莫测,精诚纯一的忠义横贯天地,推崇赤诚而为国效命,冲锋陷阵而身先士卒。肃宗皇帝即位之初,就给叛军以猛烈迅速的打击,在朝廷上大展雄才。

大抵二次任鼎司之职,两次升为都座,四次作元帅,九年连任中书令。历经侍奉三位圣皇,功德更盛大;任宰相两朝,受知遇之恩更深。克复上都长安两次,收复东京洛阳一次,其余攻城夺地,俘获破敌,也不是仓促计算能周全的。的确可以说是国家的勇将,百姓的保护者啊!不是太保勤勉布行德惠而不孤单,怎么能使他汇聚美行到如此程度?

况且爱护兄弟,非常和睦,以自己的功勋荫庇了兄弟十人;留给子孙的更多,做高官的有八人。功勋荫庇兄弟子孙这么多,自古至今没有与此相同的。过去石奋的称号尊崇荣贵,一门五人做官,国家俸禄才一万石;杨恽一家全盛,做高官的不超过十人。由我来看,事情并不等同。

啊!兴建家庙是为了永存先祖的英灵,铭刻先祖丰功伟绩的石碑,也是为了留传给子孙。于是在旧居创建家庙,以长远的谋划而看到德行。大门至厅堂的路上显得清静,宏大的屋宇能显出崇高,感受到高洁品德的润泽而戒惧增加,排列先祖的辈次而恭敬存在。差不多有《易经·观》中描绘祭祀时的肃穆严正之貌,在长远的思念中已经没有厌弃。进入室内,隐约在灵位上有所见。隆重祭祀追悼已到极点,情谊与礼节因此伸展,仁爱之人所能达到的高远啊,孝子侍奉亲人久长。难道只有温和的孔父,惊叹谗鼎上的铭文;端庄恭敬的鲁侯,独占祭祀先祖的美誉?

铭词是:

郭氏的远祖,以虢国之土发源,到了后代,任左冯翊太守,迁居到华州啊,其一。

先祖根源长远将福泽流传到后世,施惠给金州司仓、凉州司法与赠兵部尚书,能势旺而隆昌,承受的恩泽很深啊,其二。

得天独厚降生了太保,他的人生之道允当繁茂,神灵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永久将长寿恩赐给他,像金子一样啊,其三。

赞美令公,始封汾阳郡王,为将为相,任司徒、司空,选择全凭皇帝的心意啊,其四。

忠义之心执着坚定,感通天地,和易近人的君子,国家所爱,美名传播四方啊,其五。

子弟优秀,入仕为官,子子孙孙,受到恩宠和荣光,佩玉铿锵有声地位为高啊,其六。

于是建立新家庙,祭祀之乐整齐和谐,神灵倾听,孝子贤孙的思念多么显著,真正地安享祭祀啊,其七。

于是树立高碑,盛美为何这么多?日月有食尽之时,美德却永远流传,映照自今以后啊,其八。

广德二年(甲辰年)十一月(甲午日为初一)二十一日(甲寅日)建

 

1993628一稿

1995年元月3 日二稿

2011108三稿

(译注者阎广勤)

四、寿州刺史郭公神道碑  苗晋卿

公讳敬之、字敬之,昔王季之列乎周,虢叔之允或谓郭,建国命氏,百代可知,则有燕昭筑台、尊贤师隗,汉祖分邑、行赏封亭。曾祖广意、光禄大夫,生孟儒、为冯翊之表也。鸡犬之声相闻。公先祖后徙宅於华山之下,今为华州郑县人也。烈祖履球、金州司仓,大父昶、凉州司法,并丕绪齐美,不殒其名,端操履正,有恒其德,故乡党交友,以为法度。常谓人曰:“吾居闲而不闷其寂,望荣而不贵其厚。有道则仕,岂牵乎禄,则居之所以从好,利贞亦其自然,所以不至大官大邑也。各尚其志,夫复何言?”皇考通,美原主簿,器大孤特,识兼精照,明究群书,英声夸迈於远近矣。初履畿甸,缙绅归高,将升台阁,云宵自远。惜乎才仰余地,命嗟促龄。公受天正性,承家高范,致用成於私室,可试进於公门,望形而高深莫窥,听言而是非不惑,所位造适,不可得其详也。凡历州至别驾者三,转府僚迁郎将者五,兼团练监牧使各一。除吉渭绥寿刺史共四州,累勋上柱国,进皆中大夫。其牧守之理,皆政闻一方,化行千里,变俗思义,酌物从宜,而节费尚俭,用简镇静,清可率下,宽能安众,举事皆当,察情必尽。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何异乎仁风甘雨,被於万物也。故天子玺书慰勉,以彰分忧,休迹之闻焉。未尽百禄,可延三寿,享年七十八,以天宝三年正月十日,遘疾终於京师常乐里之私第。闻者永怀,咨嗟挥涕。

夫人平原郡君河内向氏,配哲生才,夫贤子令,德高佐美,慈加训深,呜呼哀哉!庆可延而灵不佑,先穷泉而别华堂,天宝十三载四月二十日,合袱於京兆少陵原礼也。

顷羯虏犯顺,王师讨逆,公之子子仪,任总元戎,誓清大盗。常山擒敌之后,灵武翊圣之初,成我六军,前驱效死,於是扫秦里之寇,复开奉天,系陕郊之俘,更收洛邑。加以蒲坂之下,淇水之上,摧暴廓地,二城无虞,况师不迁延,功皆战伐,岂敢言病,必先启行,此由许国捐躯,输忠奋勇,或谓公曰:“书勋畴赏,莫与为二”。公曰:“我国家将去否,复必反正。仗圣威而谁敢不雄,奉睿谋而举无遗策,非为己力,所谓天功”。帝曰:“朕嘉尔竭诚禀命,平凶除恶”。遂自御史大夫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而改司空换仆射,又除司徒兼中书令,列爵代国,实赋千户。盖武定声伟,若兹巍巍者也。他日又追赠公亡祖兵部尚书,亡考太保,亡妣魏国夫人,弟侄子孙,皆进禄位,纡金紫,此又殊常之恩也。 

太保公礼毕封树,悲深岁月,今庆延身后。仰雨露而无涯,德发生前,比金石而不朽,永言淑懿,实在昭宣,无穷之闻,光乎刊刻。铭曰:北州望崇,左辅源同,代无违德,庆延我公。仁能济众,信必由衷,邑里疑支持,凛凛清风。知周才美,君子不器,掾州佐藩,戎秩军使。砥开直道,笔遣流事,骐骥长途,可遣百辔。四郡循良,政一人康,道之轨度,终焉允藏。於惟圣善,辅训义方,何怙何恃,痛权悲长。少陵原上,尽为幽宅,何代邱陇,谁家松柏。司徒所天,太保追策,哀荣超冠,千秋圣泽。行由己全,名自人传,勒兹铭记,表於墓田。继代者未知先德,行路者过想遗贤,纪实昭懿,俾奋亿年。

附注:

1、本文刊登於“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2、本文作者:苗晋卿,字元辅、康壶关人、封韩国公、拜太保,於唐朝肃宗(公元七五六年—公元七六二年在位)时代,宰相苗晋卿为汾阳王郭子仪之父郭敬之撰写。

3、原书记载为“益儒”,今依“郭公家庙碑”铭文订正为孟儒。

五、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   唐·杨绾

鹊巢配德,合好之义深;象服建封,宠光之至极。况动循法度,躬事频繁,揭四德而表仪高门,秉一心而辅佐君子,则有夫人王氏,有唐元辅汾阳王之伉俪。本其盛族,著於太原。高祖长谐,皇左武卫大将军、秦州都督、平原郡公,赠荆州大都督,陪葬献陵。曾祖德元(名德玄,因避讳改元),银青光禄大夫、唐州刺史,祖士会,河南府陆浑县令,父守一,宁王府掾,赠兖州大都督。或勋阀可称,或理行尤异,积仁储庆,奕叶联华。

夫人即兖州府君之长女,敏晤生知,孝慈天性,诞含柔范,光起韶仪;亲执组紃,备详图史,女宗之美,灿然有光。年既及笄,礼从纳,言告师氏,归於汾阳。汾阳时宠禄未崇,盛业犹晦,夫人循节俭之行,服瀚濯之衣,只事舅姑,恪恭朝夕。视庖主馈,未赏假人,下气怡声,率由至性;生既极其养,殁又过乎戚;慎徽众善,敦叙六宗,睦娣姒以仁,接中表以义。由是闺门以穆,妇道有闻。

天宝中,汾阳分镇河中,策勋王府,夫人从夫之义,封琅琊县君,寻又进封太原郡君,其后寇盗横厉,风云玄感,汾阳乃首启戎行,宣力王室。出则统一师旅,入则燮赞台阶,无勋既崇,殊赏斯至。内训之功,其子或位列通候,或室嫔贵主,姻连右戚,荣冠中朝,门通河汉之津,地成冠盖之里。每令节嘉赏,长筵高会,青紫照庭,佩环盈室,薰灼人代,莫之与京。然约已尚柔,从夫体顺。服仁不倦,守(一作率)礼无为,总是具美,允膺多福,亦尝排凤阙、谒龙颜。及承制曰:“汾阳郡王妻太原郡君王氏,婉娩淑德,齐庄令容,禀训姆师,友于琴瑟,作宾君子,宜尔室家,克著艰难之勋,实由辅助之力,可封霍国夫人。”

初,汾阳受命东征,长驱河、朔、夫人处於西土,三徙其居,导诸子以义方,规众女以典则,用能聿尊礼度。伊加等之顾问。奉殊常之宠锡,容止合度,威仪可观。帝嘉其贤,尤所称重。宜其阜昌盛业,蕃衍华绪,荷恩渥於上天,保荣耀於当代。而夫人蕴高世之度,抱出尘之节,以为致盈必损,理有固然,誓弃浮华,修归(一作皈)正觉。于是损其服玩,斥其爱染,思契理于胜因,将息心于了义,乃舍京城西别业奏置法雄寺,又于法云寺写藏经,修塔院,置经行之室,立禅诵之堂,景福所凭斯焉。茫昧遐龄未及,奄尔薨殂,享年七十三,以大历十二年正月辛未,终于平康里之私第,皇慈兴叹,中使临弔,汾阳以睽偕老之期,深遗挂之恨,抚襟长恸,悼亡何及,即以其年六月二日·卜葬于万年县凤栖之原。恩诏赠赙,率加常典,哀荣之盛,今昔罕俦。

有子六人:长曰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詹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曜;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左散骑常侍、赵国公希;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吏部司封郎中、上柱国、乐平郡开国公晤;次曰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驸马都尉暧;次曰银青光禄大夫、守殿中少监曙;幼曰朝散大夫、守秘书省著佐郎映。

有女八人:长女适成都县令卢让金;次女适鄂州观察使吴仲孺;次女适卫尉卿张浚;次女适殿中少监李 洞清;次女适司门郎中郑浑;次女适分州(一作汾州)别驾张邕;次女适和州刺史赵纵;幼女适太常寺丞王宰。并衔恤在疚,是崇窀穸。

帝女降天人之贵,从主妇之仪,手制衣衾,亲临祖载,自宫徂野,徒行号擗。此又盛德所感,明灵永慰者也。汾阳属当出镇,瞻望不及,思刻金石,以纪徽猷。绾顾无赞美之能,虚承叙德之命,式扬茂实,以副永怀。铭曰:赫赫崇功,鬰为元臣。峨峨淑德,奄有方国。夫贵妻尊,恩深宠极。聿修阃政,以懋嫔则。爱自中年,嘉声克宣。鱼轩昭曜,翟弗婵娟。嫔从如云,歌钟沸天。永言浮世,载悟真诠。元夜何速,青鸟斯卜。恻苍笳肃,苍茫陵谷。惟贞石之不朽,庶斯言之可复。

附注: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于唐朝肃宗(公元七五六年—公元七六一年在位)年代,唐朝大臣杨绾,于霍国夫人丧事告竣后,为汾阳王郭子仪,撰文刻碑,刊登于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中华郭氏源流考略》2009年初版在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上发表后,得到了海内外宗亲的广泛关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也有种种不同说法,我接受大家的意见,並综合种种不同的说法,又写了《虢叔世系,源于阳曲》一文予以再版。为了进一步充实内容和有力的佐证,又选了阎广勤先生的《郭氏家庙碑铭並序》译注、《邠州变汾州,郭子仪第一座汾阳王庙就‘落户’在汾阳县》与《郭子仪没有封地,食邑也不在汾阳》三篇文章,和郭广伟的汾阳堂考一文,以飧读者和宗亲。并愿天下所有宗亲都知道郭氏到底起源何地、得姓何处,而不被今汾阳某些人打造“文化汾阳”的做法所误导。本书再版时由浙江省郭子仪后裔联谊会秘书长郭升平与原陕西华县郭子仪研究会副秘书长阎广勤俩重新校正了标点、错别字与词句。借此机会,我再次感谢为本书撰文的专家、学者以及关注支持本书再版所有人士!今将此书再版,以之作为向2012年初,在台湾举行的第九届世界郭氏宗亲恳亲、代表大会暨郭子仪纪念堂落成盛典的一份礼物,奉献给与会的宗亲代表!本书再版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定还会有不妥之处,甚至错误,敬请方家、宗亲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谢。

 

郭世和2011. 11.

 

 

郭世和 手机:13755253854   电话(含传真)07928364353

邮箱:guoshihe2007@126.com     qq569786368

网络首发于郭网(www.guo.ac.cn)。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华郭氏源流考略\郭世和  编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5.

ISPN7-5043-3980-6

I中…II.郭…III.姓氏-源流-中国-当代IV.G.16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28129

 

 

 

 

 

 

 

 

      中华郭氏源流考略

      郭世和

责任编辑  金 明

封面设计  梅亚雪

出版发行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复外大街2号(100866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850×1168mm  1/32  70千字

     4

      1-1000

      201111月第2版第2次印刷

      ISBN7-5043-3980-6--/G.16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