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郭世科 > 郭氏与汾阳 [置顶] > 打印文档
郭氏与汾阳

郭网(www.guo.ac.cn) 2011/8/22 11:53:30

                          李吉

  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众多的古老姓氏,也是当今炎黄苗裔中英贤荟萃、遍布中外的著名姓氏。山西省汾阳市正是中华郭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汾阳堂”就是海内外郭氏宗亲最崇尚的家族堂号。虽然,由于“汾阳”的建置沿革和地域区划屡有变更,史学界对此颇有争议,但春秋时晋献公“假虞灭虢”,迁其民于汾阳之虞、虢二城,“以族名地,建县虢衍”则是不争的史实。

  汾阳这个三晋名邑,西河重镇,历史悠久,文脉昌盛,既为中华郭氏发祥地之一,也是唐汾阳王郭子仪食封之地。据《春秋左传》、《国语·晋语》、《史记·晋世家》、《太平寰宇记》等史籍所戴,早在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虞灭虢”之后,即迁其民于今汾阳境内,“以族名地,设县以治”。因其系虢国后裔衍派,故名“虢衍”,今汾、孝两市之大、小虢城即其遗迹,距今已有2600余年,是华夏文明史上首批建县的地区,对中国郡、县制的行政沿革研究具有“活化石”的重大价值。嗣后,“虢衍”之民,筑城郭而居,“转虢为郭”,汾阳遂成为中华郭氏的祖庭圣地。乃至“林宗振汉,子仪鸣唐”,郭氏族人在汾阳大地演绎了一幕幕绚丽、壮阔的历史华章。尤其是唐肃宗上元三年(762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之后,郭氏子孙“以地著望”,汾阳古邑“以族名世”,汾阳与郭氏更融为一体,“汾阳堂”成为海内外郭氏子孙众望所归的第一堂号,汾阳王郭子仪成为郭氏子孙推崇备至的圣贤偶像。

  这种以血缘与地缘交织的历史渊源,就凝炼为汾阳郭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历史文脉,成为汾阳地域文化中的珍贵资源。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初期,中国谱牒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海瀛,就曾组织专人到汾阳市实地考察、调研,发现了一批与汾阳王郭子仪相关的史料、遗址,并据此整理、出版了《汾阳王郭子仪谱传》,得到了海内外郭氏宗亲组织的认同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还在汾阳市城内南街设立了“汾阳王纪念堂”,与虢城村、爱子村、汾阳王衣冠冢构成一组郭氏人文景点,成为海内外郭氏子孙寻根谒祖的名胜之地。

  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和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海内外汾阳王郭氏后裔纷纷回大陆寻根,先后有世界郭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郭时礼先生、新加坡郭氏宗亲会郭明星会长、泰国郭氏宗亲会秘书长郭远功先生,以及亚洲糖王郭鹤年,台湾科技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都曾到汾阳谒祖朝宗,或参加大型的郭氏宗亲活动。郭明星先生将一块汾阳古城城砖捧回新加坡虔心珍藏,郭鹤年则请回一幅汾阳王画像建祠供奉,充分体现了郭氏子孙对汾阳和汾阳王的赤子深情。

  近年来,汾阳郭氏族人又加大了郭氏文化研究的力度。以汾阳王后裔郭世科先生为主的郭氏族人,在汾阳市博物馆的鼎力襄助下,通过实地考察,先后发现、搜集整理了唐代《唐故上都督上骑都尉郭府君之碑》、《唐故大将军郭君之碑》、《大唐故宋府君墓志铭并序》、《唐故天水赵夫人墓志铭并序》等石刻文献,及世居汾阳、孝义的郭氏老家谱,为郭氏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2006年7月27日,又经各级相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选举原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郭士星为会长,山西省原常务副省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为名誉会长,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术顾问,从而聚集了一支郭氏文化研究力量,先后出版印刷了郭世科先生编撰的《郭氏源流考》、《郭氏文化》、《郭氏文化(续)》、《和谐之圣汾阳王》、《汾阳王文化研讨专集》、《汾阳与汾阳王》等著作,创办了《郭氏研究》内部刊物。联络、接待了大批海内外郭氏宗亲组织和郭氏名人。

  2010年,汾阳市委、市政府在新上任的市委书记王志强主持下,遵循历史,适应需要,提出了打造“文化汾阳”的战略目标,将汾阳王郭子仪列为标志性人物,动员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巨资复建宏伟的汾阳王府,还在汾阳举办了有全国各地郭氏宗亲、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的汾阳王文化研讨会。今年5月,又接待了世界郭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郭石吉为总团长,副理事长、台北市郭姓宗亲会理事长郭明钦,台湾区榴阳王郭氏宗亲会理事长郭添财为副总团长,世界郭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高雄市郭姓宗亲会理事长郭国志为主办团长的台湾郭氏宗亲谒祖团56人来汾祭祖。将汾阳王这面旗帜在汾阳高高树立起来,将郭氏文化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从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虞灭虢迁其民于此置虢衍县以来,汾阳与郭氏就结下不解之缘。郭氏因汾阳而兴旺,汾阳因郭氏而辉煌,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在2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撰文者李吉,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原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祠堂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山西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顾问。)

  郭世科转载

录入:郭池 [6条评论] [11703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