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繁衍迁徙 > 广东郭氏来源及分布 [精品] > 打印文档
广东郭氏来源及分布

郭网(www.guo.ac.cn) 2010/9/12 15:01:24

  广东省居民按其语言习俗可分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其祖先大部分从福建、江西迁来。著名的移民中转站为:广府人之南雄珠玑巷,客家人之宁化石壁村,潮汕人之福建莆田。在潮汕地区有句俗语叫“潮汕人福建祖”,意即潮汕人的祖先是福建人。广东三大民系的来源及区别是区域文化研究的课题。客家人文化研究已形成客家学,潮汕文化研究已形成潮学。其中姓氏族谱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很多可补正史之不足。

  广东郭氏具体人数未有统计,据袁义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与人口分布>推算,广东郭氏占全国郭氏5.5%,全国郭氏有1382万人,则广东郭氏有76万多人,可能排在27位左右。郭氏之迁广东,我不知始于何时。据《百越先贤志》载:汉朝时韶关郭苍在朝为官。则汉朝时广东已有郭氏人居住。目前郭氏由于迁居地之不同,上述三大民系都有郭氏之分布。探究其来源及分布,对研究郭氏迁移史乃至区域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现将我涉猎所及的有关广东郭氏资料分述如下:

一、潮汕郭氏来源及分布

郭氏入潮有三线
(一)、从漳浦至庵埠
《潮州市志》有关郭陇村史料:“宋大观四年(1110),曾任梅州知州的郭球从福建漳浦牛角沟迁此创乡。”郭球为“汾阳郡王”郭子仪之后裔,故潮安郭绪传、郭景海为“汾阳郡王大寿图”撰联:“平禄山复两京,辅四帝,唐室安危一砥柱;满床笏享三世,传千秋,宗友蕃衍五洋洲”。潮汕地区自为郭子仪宗友蕃衍之一中转站。经此拓殖海外。此为郭氏入潮第一线。
(二)、从长乐至潮阳,为郭氏入潮之第二线。
据泰京《汾阳王纪念堂文集》之“我族源流概述”中说:“……而至我祖端斋公始来潮州,为开创潮州之始祖”。郭端斋派衍在潮阳为南阳、铜钵盂等村,铜钵盂是南宋嘉熙年间(公元1237~1240年)建村的。后于郭球创乡郭陇。奇趣的是:潮阳南阳等郭姓村之家庙里,郭子仪与诗仙李白并祀,有的像上还楷书李白《汾阳王赞》诗:“忠武英声振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八男授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徽。半壁宫花欢宴罢,满床牙笏肃朝归。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祁拜锁闱”。这便蕴含有伦理学、民俗学丰厚文化内涵。
(三)、从莆田经潮安至揭阳为郭氏入潮的第三条路线。
世界著名汉学家饶宗颐于《郭之奇年谱》里写着:“郭氏之先,福建莆田人,太始祖有处士曰毅山者,其裔孙为宋节推,官于潮,卜居海阳县登云都。孙六人,次名曰诚,号元兴,始移居揭阳县城东关,是为榕东郭氏之祖”。郭元兴次子郭立。郭立长子郭善。郭善孙郭应试,郭之奇为郭应试之次子。郭之奇历官永历朝之吏、兵部尚书、大学士,率军转战各地抗清,后于广西桂林殉国,乾隆四十年赐溢忠节。郭之奇的《宛在堂文集》三十四卷,现藏、用于日本东京“内阁文库”中。
郭氏从三路入潮,潮安庵埠之郭陇、溜龙、龙坑,饶平之郭姓村;潮阳之南阳、铜钵盂,普宁之林惠山、彰宁乡;澄海之郭厝、新地;揭阳之榕东、宝丘;揭西之棉湖、郭厝园等,都是郭氏一族之嫡传,至此,郭氏遂于粤东地区,发展繁衍,枝柯遍布,玉树扬风了。       原作者:郭伟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汾阳郭氏南阳族谱》摘录

(一)、郭氏家谱世系考
(前略)――虢叔――虢叔林父――东郭书――东郭姜――东郭贤――东郭瑚――郭隗燕大夫――琪公――蒙公袭公――宪公中郎将――稚公庐仁太守――丹公谏议大夫――追公――履球公――昶公唐朝司法参军――通公京兆美原主簿――敬之公赠太保列渭吉绥寿四州刺史——子仪公列二十四考中书令摄冢宰封汾阳王号尚父又邠州节度使寿八十五谥忠武王——曜公官至太子少保——嵩公(光州入闽之始祖)——贽公——唐明贤侍郎公讳恂娶苏(入闽居仙游碧溪之始祖)——钱龙二府君讳质娶苏——中丞三公——仓曹六公娶阮——协律七公讳均娶陈——长史十一公讳英娶陈——通直二十四公娶陈——三十八公讳尹娶叶陈——屯田尚书公讳琪字济世娶苏——长官五公讳振字明发娶郑——主簿大公讳元纯字德天娶李——五公迁居巍塘讳嵩娶王——斌公——英公——达公——义实公字处信(迁公――义重公字处仁,孝子)——端斋公讳正诰封按察使——宣省公讳浩字元洪娶许行三一前任户部郎中后任广西按察使致政归家遂卜直浦竹桥入潮开基,生四子:长子帅元公讳琳,迁居玉浦溪内(今潮阳贵屿镇白水塘);次子帅正公讳球迁居铜钵盂(今铜盂镇);三子帅属公讳琅旧居竹桥;四子提岭公讳玕迁南阳(今潮阳贵屿镇南阳乡)。提岭公生朝贡公行六号学士,生六子,长子七公字若凤;次子八公字若孔;三子九公字若盛;四子十公字若传;五子十一公字若斋;六子十二公字若雄号少学。――(后略)。

(二)、明汾阳郭氏族谱序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粤之有生之初,不知其几千载,亦不知其几千百人。后世子孙不修其谱,何以知其本乎?夫族之有谱,犹国家之有史鉴也。列其宗支,修其世系,撮其源流,纪其事实,上自始祖而至于曾玄,下逮中兴之祖而臻于云祁,如螽斯之蜇蜇,麟趾之振振,皆兴尊祖敬宗之心以别亲疏隆杀之分。
然郭氏之由胚胎周文王之弟西封于太原,迄乎唐郭子仪仍封于汾阳,而后以汾阳为郡也。故郭氏之祖,前自兴化莆田仕宦吾潮,秩满不归,卜宅创业潮阳而居焉。宣省始祖公派下四房:长房居玉浦之溪内;次房分于举练都之铜钵盂;三房守祖之直浦之竹桥;四房居贵山都之南阳。分而言之,实由一本贯于万殊;合而言之,固知万殊原于一本。古有族谱之书,经宋金之争雄,罹元末之兵燹而失其传矣。中有收存谱系,或详或略,或朽或蛀,如荆璧之遭焚,神剑之沉渊,良可痛哉!
予在京师回家省祭,有同姓之子孙七世孙连兴八世孙希祜等赍旧谱造予蜗庐,恳陈为其重修。予喟然叹曰:“予生于数百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百载之前,亦已难矣!”噫,山不导不知起自昆仑,水不导不知来自碣石。固知族属莆田。由知宋之莆田魏塘郭孝子支流余裔,越宋而元,越元而今,遥遥之萃胄,济济之云祁。既修斯谱,宗族俱载于斯,昭穆备列于斯,亲疏之分明矣,缌功之服别矣。视万人由一身,敬祖宗于千古。山墓之所疆界之,业列记上祖,事实之中难尽纪录。故谚有之曰:“未有潮阳,先有何郭。”讵不信欤?视彼他族,大有径庭矣。予之管见,才学疏浅,固辞弗获,遂书以为郭门儿孙代代之所鉴云。
永乐十八年二月初五日同邑儒士出身除翰林院检讨郭张善撰。
                        
(三)、汾阳再序
水之千流万派本乎一源,木之千枝万叶本乎一根,人之子子孙孙原乎一祖。夫水之不本乎源,知何处而来?木之不本乎根,知何树而萌?人之不原乎祖,知何族而出?盖人生堪舆间而黍为三才者,岂可不重其本乎?然人之姓氏何?姓统其祖考之所出,氏别其子孙之所由分。
粤今而观郭氏之姓萌自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故以郭为氏,而郡纪太原焉。其后支流余裔之远宦游多方,星居四海,不可胜纪。逮唐之郭子仪子孙繁多,贵显朝廷而封为汾阳王,而子孙复以汾阳为郡也。自唐迄今流传不泯焉。
然考郭之鼻祖甫由兴化莆田列仕来潮,秩满不归,观潮阳山水之钟灵,地土之膏腴,爰相直浦竹桥创业而居,为食墨焉。故有一房卜筑直浦之溪内;二房分居举练之铜钵湖;三房守祖直浦之竹桥;四房另居贵山之南阳。有子孙蛰蛰之盛,不可以一二计,是乃大远茂族也。
始祖致政三一公中兴于宋,积累之多,绩业之盛,继继承承列于数世修谱牒。逮元末群雄角逐之秋,四方鼎沸之际,谱系罹其兵燹,遂失其传焉。呜呼惜哉!近年以来七世公连兴暨八世公希祜等请于同邑翰林院检讨郭张善重釐旧谱而润色之。今有九世孙伯刚思其后裔未修,会族侄宏昭等为增进焉。庶见本末详明,长幼叙于斯,贤否纪于斯,生死载于斯,孰为父子,孰为伯叔,孰为兄弟,孰为堂从,井井然其有条,秩秩焉其不紊。父祖以上,上有冠冕蝉联者,有编为什长者,有举为耆英者,有怀才抱德者,有随业耕隐者,济济焉!彬彬焉!
观夫南山之上致政公之石坟,安厝蛇山之首而与龟山相会,櫲樟翁郁,柏桧阴森,乃知丘陵四围之所在也。游中郊之下犹知竹逸公祭享之所需也。所以尊祖敬宗尤见端本澄源,人伦以之而美,风俗以之而厚,岂曰小补云吁!掬泉而寻脉,摘果而思枝,正予所谓水源木本之由,岂不重于祖乎?予之才谫能薄不敢敷张,依旧谱缵新以增之,可为郭门子子孙孙永为矜式云。
尔  岁
                    成化二十一年岁次乙巳八月朔旦揭阳后学儒士余文升恭肃敬书      

(四)、续修汾阳谱序
粤稽郭氏宗谱,肇自后稷,其来远矣。迄今有唐郭令公者,佐唐中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封于汾阳,则汾阳之郡基于此矣。
厥后嵩公自光州固始迁于福建福州长乐建立祠堂,奉郭令公香火,乃入闽之始祖也。裔是以后始迁仙游碧溪,继迁莆田巍塘。时有义重公客钱塘,闻母丧,跣足二千里,昼夜哭不绝声,及抵家就壶山下聚土为坟。甘露下降,白鸟驯集,时蒙朝廷诏立祠堂华表双阙旌异。侄浩公出仕于广,秩满不归。时相竹桥胜概,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山有秀丽之休,绿水有潆洄之美,遂筑室而居焉。公生四子:长房居直浦之溪内;次房居举练之铜钵湖;三房守居祖业之竹桥;四房分居贵山之南阳。历代以来,子孙蕃衍,家道富饶,方兴而未艾也。
近日从莆来潮到南阳相访,留宿数日。宗叔文德文彬顾谓余曰:“吾家宗谱昔经元兵煨烬之余首末无存。闻子世居莆田巍塘,知之必精,愿子为我修之。”于是惟命是从。只因旧谱而增益之,或求之于长房二房,或求之于三房四房。某讳某字,无所不稽;某娶某行,靡所不录。由是本末详明,始终俱备,如水千流万派本乎一源,木之千叶万枝本乎一根,使后之为子孙者得以睹其本而知其末,探其始而知其终,未必无小补云。
有诗为赠,诗曰:
入闽广东隔疆场,千里远来水陆长。
昔究令公肇固始,今稽宪长出莆阳。
一庚一咏诗千首,半醉半醒酒满觞。
寄语儿孙须广学,高攀月桂姓名香。

                      正德五年腊月望日福建兴化莆田巍塘宗侄郭子美顿首拜书
                                    (以上摘自《汾阳郭氏南阳族谱》,原文无标点。)
按:详细可参看《潮汕郭氏资料及补正》。潮汕郭氏在潮汕地区排第16位,与全国排名相同,有18.5万人。其中汕头市潮阳区最多,有7万多人,集中分布在贵屿镇南阳乡(有3万多人)和铜盂镇(有1万多人)。潮州市潮安县庵埠镇郭陇、溜龙、龙坑、梅溪四村有1万多人,系庵埠镇第一大姓。郭陇乡移居新加坡华侨甚多,其中龙坑郭琰成为越南潮帮领袖,成为富甲一方的工商巨子。揭西县棉湖镇有郭氏大楼,系清初富商郭来建,现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和郭氏研究会办公室。
二、广府郭氏来源及分布
据我所知有:广州芳村区东漖村、白云山区郭塘、汾阳里、番禺、中山市南区竹秀园村、顺德西樵镇朝山村、西边村等。中山市郭氏排第12位,有2万多人,出两大商业家族,遐迩闻名。其一是中山永安百货郭氏家族,创业上海、香港,族大财广。据《良都竹秀园郭氏家谱》云:入粤一世祖致政公是汾阳王郭子仪之裔,北宋庠士,由南雄府仕东莞黄田场勾,卜居石岐仁厚坊。二世复公居茶其落,分支竹秀园、鸦岗。其二是中山石岐郭德胜及其三子郭炳湘、炳江、炳联家族之新鸿基地产,执香港地产之牛耳,郭氏在兄弟也成为香港第二富豪。顺德郭氏排第15位,约有2万人。台山郭氏排第7位。南海郭氏也较多,明朝时也出有官贵。郭尚宾,字朝谔,万历进士,为刑部、兵部右侍郎。郭棐,字笃周,嘉靖进士,官光禄寺正卿。著有《粤大记》、《岭南名胜记》、《广东通志》、《四川通志》等。

广东芳村发现明代郭氏大宗祠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21日 11:54 南方日报
  本报讯:继聚龙村古建筑群之后,芳村又发现一间建于1577年的明代祠堂。昨天,芳村区东漖村这间名为“世德堂郭氏大宗祠”的祠堂里,摆上了72桌宴席,迎接来自海内外的郭姓子孙祭祖联欢。
  世德堂占地近千平方米,堂内碑文显示,世德堂始建于明朝万历五年即1577年,距今有423年历史,曾四次修缮,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93年。据了解,每年逢喜庆节日,如春节、重阳、冬至,或郭氏子孙结婚做寿,都要到这里摆宴祭祖。
  现今操持世德堂日常管理事务的是郭氏二十一代孙郭鹤龄。这位74岁的老人介绍,郭氏子孙散居于广州、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从1993年起,每年正月十五后的第一个星期天,郭氏子孙都要来此团聚。
  世德堂的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手抄或石刻的碑文。笔者看到一幅“远祖汾阳王子仪祖选世系表”,表明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是郭氏先祖。在一幅“郭氏追源小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郭氏源于西周周武王的“姬”姓,岭南一支于1205年自南雄迁居广州。
  据悉,市文物部门尚未对世德堂进行科学考证。若堂内的碑文记载属实,它可能是比陈家祠历史更悠久的祠堂。  (王海燕、刘希)

发现之旅  汾阳里在我们视线中浮出水面
  居住在汾阳里10号的郭勤佳老人是目前汾阳里仅存的三家郭姓之一,他在附近的南武小学教了二十多年的美术,自幼喜欢涂涂抹抹的他对汾阳里的建筑构造一清二楚,甚至还留有汾阳里的建筑复原图。提起历史,郭老先生十分兴奋:“那时候的汾阳里是整一个大院子,住的全是郭家人,院子的前半部分是祠堂,后半部分是住宅和花园,祠堂和住宅之间是一条甬道,我们今天行走的街道那时是郭家的内巷,内巷的两边分列着对称的五所大屋,大屋的后头还有更楼。花园里基本上是各式各样的果树,我小时候还有,可惜六十年代的时候被珠江金属结构厂的仓库给占了。”   汾阳里的建筑是美丽而对称的,没有一般街巷那种参差不齐的时代感,一眼看去必定是设计者统一建造。所有的大屋都是一种用料,一种结构。它十分容易让人联想起著名的旧广州西关大屋,用水磨青砖砌壁,打磨得平滑而有光泽。门庭高大,装饰讲究,平面布局向纵深发展,有三进之多。大门分有三道,用广州话说有三层门扇,临街的第一扇门是屏风门,矮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趟栊和现代家居安置的铁闸门原理如出一辙,直径为八厘米粗的大圆木,横架做成,如倒放的栅栏,坚实异常,容易开合,功能是防盗。趟栊之后才是真正的大门。汾阳里的这些门厚约八厘米,门脚旋转在石臼中,由此可以想象这种门扇在当年的坚固程度。
  相邻大屋之间有青云巷隔开,青云巷中都有一口水井。据说,如果每家把对着青云巷的侧门打开,从第一间到最后一间都是相通的。这也反映了整个汾阳里建筑的统一性和历史上汾阳里居民的家族性。汾阳里的大屋内基本上都装修有鎏金木雕、蚀刻彩色玻璃等,不过在岁月和人为的侵蚀破坏下,如今所剩无几。
“大宅门”里的郭姓今天只剩三家
  据郭老先生说,汾阳里建于民国六年,当时他的五叔公郭靖堂和一些郭氏子弟从番禺乡下来到广州,汾阳里那时所在的区域叫龙导乡,周围是一片农田,郭靖堂从一家破落的李姓大户手中买下现在的汾阳里(现在在铺设道路的花岗岩石条上,能找到一块依稀写着“中×六十三名举人,李嘉××”的字样)。
  那时的汾阳里的郭氏家族是旺盛的,凡是婚庆大喜、过年祭祖,各房各支都聚集到祠堂,颇有电视剧《大宅门》的影子。但如今郭氏公祠已经变成了厂房,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的运动中,郭家的祠堂变成了珠江金属结构厂,两年前国有企业的改组中,汾阳里1号又被一个生产保险柜的民营企业所占据。
  郭勤佳老人口中的围墙如今只剩下了巷口短短的一截,更楼也被装修改造成了临街的门面,后花园的果树难觅踪迹,巷口刻着“五桂”的门额也被水泥厚厚地封住。
  现时汾阳里的郭家人已经不多,一大部分是解放前去了国外或香港,而1958年的房改让更多的外姓人搬进了汾阳里。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将这些房子的产权发还郭家,也不见有多少人回归,汾阳里的郭姓今天只剩下了三家。
记忆迷宫  汾阳里郭姓的千里迁徙
  郭姓的出现,大致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弟弟西虢叔,由于“虢”音与“郭”音相近,所以后来便由“虢”而“郭”,诞生了这个著名的大姓。
  根据郭氏族谱的记载,著名的“汾阳郭氏”,是传自封地在陕西宝鸡的西虢,因此,西虢的始封者虢叔,便是他们的第一世得姓始祖。
  自“虢”而转音为“郭”,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是先由“虢”而“东郭”,再由“东郭”而最后定为“郭”——头一位以“郭”为姓的,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大夫郭隗。“汾阳郭氏”的始祖郭子仪,是郭隗的第二十九世裔孙。
  根据我们对郭勤佳老先生提供的汾阳里郭氏族谱研究,始祖郭永泰公从江西迁移到广州番禺,再传十四世,至靖堂公,来到广州汾阳里。
考证推敲  郭氏非自汾阳出
  小时候对父亲满书橱的《隋唐演义》、《明史通俗演义》等稗官野史爱不释手,所以一提到汾阳里郭姓家族,我就联想到了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创立赫赫功勋保全唐室的江山后,被皇帝赐封为“汾阳王”,其后他那些枝叶茂盛的子孙,便以“汾阳”两个字作为家族的表记。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那便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史书记载,郭子仪虽然被封为“汾阳王”,但实际上却是陕西华县人。即使是当年郭子仪受封的汾阳,也不在今天以出产汾酒闻名的山西汾阳,而是在山西阳曲的西北,这个地方,自汉初到唐末都叫作汾阳,后来被并入阳曲县。因此,“汾阳郭氏”的根源,固然是以山西的“汾阳”为依归,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陕西华县。
祠堂不是清代建
关于汾阳里的历史年龄,在《广州地名志》上清楚地记着:清代汾阳郭氏家族在此建祠堂和茶叶店,故名。但是根据汾阳里居住了六十六年的郭勤佳老先生回忆,汾阳里和祠堂是在他五叔公靖堂公手中建立,时间是民国六年,已然过去了清代。为了证明不是记忆错误,郭老先生还搬出了族谱:靖堂公讳乃安,字显幼,号靖堂,广东番禺县明经乡人,先世由江西吉安迁粤,传十四世至靖堂公,生于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三,终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是汾阳里的创建人,他的父亲德坡祖被尊为汾阳里郭氏宗祠的源头,故该祠堂名为德坡郭公祠。

三、客家郭氏来源及分布
据我所知有:南雄县浆田郭屋、牛坑村,大埔大麻镇,桃源镇对门村,翁源连新镇莲花村,铙平,惠阳,蕉岭县北礤石寨村(有土楼及郭氏宗祠,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化保护单位。)等,此两者按族谱是上杭郭福安公裔孙迁居广东之血脉。大麻和桃源郭氏较兴盛,人才辈出。清远郭氏也较多,也出有官贵,如郭仪长。

《崇正同人系谱》郭氏条
    郭姓(汾阳堂):望出汾阳(今山西汾阳),故以为堂名。据《姓纂》载: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今河南陕县),或称郭公,因以为姓。《崇正同人系谱》称:“考郭氏得姓以来,宗族繁盛,代有闻人,……唐中叶,有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乱,服回纥,征吐蕃,以一身系安危。累官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郡王。有八子,七十二孙。其第七子喧,出守福建汀州,年近六旬,纳妾刘氏,生子福安,进士擢第,任福建泉州太守,袭职承事郎,以官福建故,遂家于汀州郭坊村,此为郭氏南来播族之始。谱载一世祖十六承事郎者,即福安公也。历唐、五代、及宋,传至九世,有十三郎一支,分居于竹山下。至十一世,有日六七郎,生十二世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讳万,号直礼,生十三世仲一、仲二、仲三、仲四、仲五五人。时已入明之中叶,仲一迁嘉应石寨河贝村。其子惠元,又分居黄佑。仲二亦迁居石寨神下村,又分居狮公脚、田贝、红田等处。仲三留居竹山下大坪内。仲四迁居长乐郭公塘。……而仲一之裔,至十五世时,当清初,有福联、能定、仕升、仕龙,又迁居增城之池岭官塘各乡。其十三世以前,另有分居于惠阳淡水、三多祝等处。从以上可以看出,今闽、粤之郭姓客家人,是“安史之乱”后,自北方辗转南迁至该地的中原客家先民的后裔。

敦厚的客家土楼

土楼是客家地区早期民居建筑的典型之一,分布在闽粤两省交界的山区,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奇巧、风格独特、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
    在广东省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有两座建筑形制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好似两座雕堡雄踞村中。土楼为方形建筑。旧土楼称“方楼”,为郭姓五世祖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余年;新土楼称“树德楼”,为郭姓十世祖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约300年。每座土楼最多时曾住近20户、100余人,现仍分别居住着6户、8户,各有20余人。这种传统民居,既保留着客家先民从中原带来的屋村形式,又有从转徙地闽西带来的特色,是典型的防御形。
    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土、沙石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的山石、黄土、沙、石灰、杉木、瓦等。石寨土楼平面呈四方形,建筑面积旧方楼为3060平方米,“树德楼”为2388平方米。楼高13米,内为3层结构,每座楼有60多个单体房间。底层多为厨房、浴室;二、三楼层为住房或粮仓。
    土楼墙厚达80厘米,楼上的窗户用花岗岩石条制成,形状细长。内圈和纵向结构用土筑墙,横向和纵向结构用土筑墙,横向用大杉木架构承重。桁子每条长达7米,大梁直径达40余厘米,上盖瓦屋顶。在楼的东南端和西北端各有1个雕楼,亦称“炮楼”、“火角”,为方形柱状建筑物,高出楼顶2米左右。雕档上的长方形窗眼为枪眼,可由此射击御敌,亦可作燎望楼,居高临下控制着土楼的四周。旧土楼有1个大门、1个侧门。树德楼则在主楼大门外还有4扇大门,层层紧扣。主楼前面建有祠堂,是楼内族人喜庆活动的场所,四周还建有外楼。真可谓门外有门,楼外有楼。这种结构,不仅要适合于人口发展后居住的需要;而且更具防御性。大门用特大木料制成,门框及门栓厚约20厘米,门板厚10余厘米,并用铁皮钉面。成为奇特的是,门框上方从二楼斜挖数个嵌以竹简的孔,称“护门孔”,倘有匪徒攻门,可往下的打枪或灌注开水。相传清同治年间,太平军余部康王汪海率兵退至石寨村时,曾在此楼固守。太平军在二楼架起大锅,边煮开水,边从木简导出“护门孔”,有效地抵御了清军攻门。楼内中间有1口井,供居民饮用。现井已废弃。
    石寨土楼有厚实的墙、坚固的门、细长的石窗、四角调雕楼、用大杉木架构承重等特色。这种建筑结构使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其核心是防御性,包括防风、防震、防兽、防火、防盗、御敌等多种功能。而且有经济实惠、施工简便、经久耐用等优点。石寨土楼历时逾三四百年,历经风雨侵蚀、地震摇动,仍然屹立于崇山峻岭之中,可见其结构的坚固程度。
    石寨土楼是典型地方特色、造型独特的古代客家民居,显示了客家人的勤劳智慧、合族聚居的民情风俗和艰苦开拓精神。数百年来,石寨土楼内居民继承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在清代,楼内出有举人1人,秀才多人。而今,从楼内考出去的大学生有多人,如: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已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多人。石寨土楼是客家民居建筑中的代表性文物,在土木建筑、客家民俗等方面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蕉岭县文物管理部门已划定土楼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并树立了文物界碑。县、镇、村三级已签订了《石寨土楼保护协议书》,分配专人负责保护管理工作。2002年8月,经上级批准,石寨土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门望族,源远流长——《历史钩沉》之一代名御史郭仪长

    英藉华裔国际著名艺术家、作家、诗人郭南斯女士偕夫婿戴维斯先生举家回国,定居清远。并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两个愿望:建一座“郭南斯艺术馆”和一个以她高祖名字命名的“郭仪长纪念亭”。
    第一个愿望在清远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郭南斯艺术馆”已定址风景秀丽的北江河畔。第二个愿望却因种种原因而搁浅了。郭南斯的高祖郭仪长乃是清朝“康乾盛世”时的一位重臣,一代名御史,在清远的历史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郭氏先民和众多姓氏的先民一样,融进了清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领域,为发展清远,繁荣清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出于好奇,我查阅和研究了大量的郭氏史料,并亲自到清远郭氏发源地——清新县太平镇大埔岗,在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与郭氏后人一道考察了郭仪长墓。
    在一个古名叫“渔翁撒网”(今叫上新村)的竹林里,我见到了清朝钦命“巡视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监察御史”、正四品大员郭仪长的遗穴。由于与当地村民协商不成,郭氏后人已将郭仪长遗骸迁葬他方。想不到一代名人,200年后却无安息之地,如果郭仪长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慨万千,但也印证了历史的无奈和沧海桑田的真谛!
    200年前,这个叫“渔翁撒网”的小山岗,人迹罕至,濒临黄土塘(即今花塘一带),风景幽幽,犹如桃源仙境,200年后,这里人烟稠密,村舍环绕,万顷荷塘变成万顷良田,人世间实在变幻无常!唏嘘之余,我决心追寻郭氏秘史,并整理成文,还其本来面目,也许,对后人还有些启迪作用。
    清远郭氏,祖先系陕西华阴人,最早的先祖为周朝的虢仲虢叔,到了唐朝中兴重臣、汾阳王郭子仪,郭氏已成为关中名门望族,不断向外扩展。故凡郭氏宗祠门口均刻一副醒目对联:虢国支流远,汾阳世泽长。到北宋徽宗、钦宗年间,郭氏一脉为避金人侵扰,从陕西华阴南徙,渡黄河、过长江,先定居江西省万安县,后过梅岭下浈江,聚居珠玑巷,继而选择中宿(今清远)的太平乡大埔冈(今太平镇大楼)定居。
    元末明初的大埔岗,位于县城以西三十里,山川秀美,钟灵毓秀,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郭氏先人男耕女织,开垦荒地,传播农耕,苦心经营。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清远,掀起了一场耕作革命。当时的莲塘滩(即今太平莲子岗和花塘基一带)荷叶遮天蔽日,碧波万顷。郭氏先人制造舟楫,采莲捕鱼,生活渐丰,郭氏原为中原望族,知书识礼者甚多,他们注重文化启蒙,设立私塾,郭氏子弟均免费就读。
    在有文字记载的郭氏600年族史里,涌现出众多文官武将和一方乡绅,其中具有代表性如“忠勇将军”郭振卿,著名御史郭仪长等。
    明朝中叶,朝廷政纲日渐松弛,加上日本倭寇不时滋扰东南沿海,广东及清远各地治安逐渐趋于恶化,盗贼乱境。身为中宿县(今清远县)城防负责人的郭振卿奉命率众剿贼。其时离邑城三十里的山塘松树岗(今属清新县山塘镇松岗村),聚集了一群山贼,专门打家劫舍,为害一方。明朝官军多次围剿,均未得手,皆因松树岗和流连岗一带山峦起伏,古松参天,遮天蔽日。某日,郭振卿亲督乡勇配合官军围剿山贼。当他率领先头部队进入到松树冈深处时,遭敌伏击,郭振卿骑着白龙马,挥舞关刀,英勇厮杀。由于地形不利,后续部队未能跟上,激战多时,终于战死沙场。
    令人惊诧的是,郭振卿丧元不仆,仍骑马而归!印证了一句名言:“头可裂,志士精神不可灭”。沿途村民,见到白龙马驼着虽然无头但仍挺立的郭振卿,纷纷下跪泣拜。
    中宿全城举哀七日,将郭振卿灵柩运回其祖居太平乡大埔岗厚葬,白龙马见主人战死,亦七天七夜不吃不喝,随主而毙,县令下令同时在郭振卿墓前厚葬白龙马。其墓至今仍在大埔岗之龙颈潭。
    乡人感激郭振卿的忠烈和与之同时殉难的白龙马的忠义,等官军平息了山贼后,在松树岗和花岗(遗址在今山塘花岗小学)建庙奉祀,称为“忠勇将军郭主庙”。一百多年来香火鼎盛。在郭振卿的祖居秦皇山麓,也建立了一座秦王庙,其像儒巾儒服,匹马单刀,有若唐朝汾阳王郭子仪昔日血战沙场时的英姿。郭振卿有六子,其后裔、第十五代传人郭仪长后来成为清朝乾隆、嘉庆两朝元老、著名御史。
    郭仪长(1732——1809),字震元,号豫堂。郭氏第十五代传人,其父郭曾荣(字维茂,号翠亭)与其叔郭贵荣(字廷茂)于康熙年间从祖居太平乡大埔岗迁居邑城下郭后街迎恩社兴仁里。故史书多称郭仪长为清城下廓后街人。
    郭仪长生于清朝鼎盛时期,长于富贵之家,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初由郡附贡生历任刑部湖广江苏司额外主事,乾隆四十八年(1784年)中举。两年后,乾隆特别欣赏郭仪长之文才,不时召见,听其讲课,恩赏有加,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奉旨补授河南司主事兼办江苏司事,四年后升为刑部奉天司员外郎,每年冬夏均陪乾隆到天坛和地坛祭祀。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升为刑部山西司郎中。公元1796年,乾隆在位届满60年,他不想超越其祖父康熙在位61年的记录,传郭仪长陪他到天坛和地坛祭祀后,便宣布退位,将帝位传给其子嘉庆。
    嘉庆即位后,对郭仪长更加恩宠。嘉庆元年(1796年)农历正月初四,嘉庆帝在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御赐郭仪长诗章古画、玉如意、灵寿金杖、帽纬、小荷包、桃花扇、象牙板、玉指套、西藏缎、锦缎、回子缎、江宁织纱(即名贵丝织品)等共16种。(正是这些御赐品,引发了后来郭氏祖墓全部被盗贼光顾,此是后话)。
    郭仪长在嘉庆年间深得皇帝信任,仕途青云直上,不断加官进爵,钦命巡视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兼署江南道监察御史和浙江道监察御史、诰授中宪大夫。可谓权倾朝野,但他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忠于职守,因而口碑极佳,成为嘉庆时代名震华夏的著名御史。
    其父郭曾荣也被诰赠中宪大夫、刑部陕西司郎中。表志由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尚书房行走,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即宰相刘锣锅)亲自撰写(碑文原件今藏清远市博物馆)。通议大夫、内阁侍读学士梁上国、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龙廷槐和奉政大夫、工部营缮司郎中郑士超等人纷纷撰文凭吊,令太平乡大埔冈的风水宝地“渔翁撒网”声名远播。从此,凡清朝文官武将经过下廓后街或大埔岗郭氏祠堂,均下马鞠躬行礼。
    郭仪长身为朝廷重臣,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在《郭仪长奏疏》里,他撰写出大量切中时弊的奏疏,提议加强海防、整肃吏治、严惩械斗、禁止非法贸易、禁止清兵扰民等,多为皇帝所接纳。由于视为亲子的侄儿郭见晟不幸在京城病逝,69岁的郭仪长身心霎时遭受沉重打击,万念俱焚,次日便告假回乡修墓。离京之日,嘉庆皇帝依依不舍,特赐一笔“坊架银”,令他在邑城建立石坊。三年后,一座用花岗岩构建的牌坊矗立在清城南门大街上,坊额正面雕曰:“名御史”,背面雕曰“奕世勋名”,(奕世,连续多代也,勋名,特殊的功劳和名誉也)。诚然,郭氏南迁清远数百年,从第四代传人郭宥定,到第九代传人郭振卿,再到第十五代传人郭仪长,可谓英才辈出,实为名副其实也。
    据史籍记叙,“名御史”牌坊北面,还有一座纪念明朝兵部主事朱壁和知县朱琳的“名贤坊”,两座牌坊相映成趣,为清城增色不少。可惜,1958年因街道扩建被拆毁,在南门大街矗立了154年的“名御史”牌坊,灰飞烟灭,从此消失在世人视野,殊为可惜。行文至此,我对记载清远历史和文化的古迹大量被毁而感到心痛。我们是否在建设现代化新城的同时,也要做好古迹的保护?
    郭仪长回乡九年,特别关心家乡公益事业,赈灾、办学、修桥、建路多得力于他,除了替家族修谱修墓,还主编邑志,收养遗孤,助其成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郭仪长曾捐地和捐巨款建筑“凤城书院”,为倡盛清远文风,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京城和故乡清远传为佳话。
    嘉庆14年(1810年),郭仪长逝世,终年78岁,葬祖居太平乡大埔岗黄土塘之“渔翁撒网”,与其父郭曾荣、高祖郭君调相伴。
二百年后,郭仪长后裔、郭氏第二十一代传人郭南斯女士,自英国回清远定居后,祈望重修祖墓,以缅怀祖先功德。其夫婿、英国著名建筑师戴维斯先生精心设计了一座“名御史”纪念亭。从设计图上看,这座六角形的凉亭,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亭台面积为5平方米,麻石围栏,凭栏远眺,万顷良田尽在眼前,茂林修竹,随风摇曳,万种风情尽入画中。
(高峰 2004-7-5  )

录入:郭池 [2条评论] [24640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