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郭荣生 > 汾阳 汾阳王 汾阳宫(三) > 打印文档
汾阳 汾阳王 汾阳宫(三)

郭网(www.guo.ac.cn) 2015/4/21 0:16:35

  那么,唐代“汾阳宫”只能建在白马掌这个“府兵之地”内。

  太原北面的古汾阳这块地方,又叫白马掌。

  关于阳曲县白马掌的记载。

  在永乐太原府志卷之六,永乐大典卷五二零四第123页记载:

  “白马废府,在阳曲县西北五十里。白马掌,府兵之地。按《图经》、《志》、《隋书》谓之故府,则唐室已废。”

  白马掌在历史上地理变化较大。唐代以前在它的南面有一道岗岭。这道岗岭拦住了从上游流下来的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这个湖泊在(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三89页----古迹篇阳曲县条目下)记载:

  “泽----阳曲县,《太原志》,阳曲泽,在县后。《魏书.地形志》,在县界。”这个阳曲泽当地人传说叫它“莲花池”。

  分析太原市历史上的传说和地理概况,这个泽应该从传说中的黄帝颛顼时代的台骀说起。史载:“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见“台骀条”)这个大原,就是今太原盆地。广袤的太原盆地,应该是台骀宣汾障泽所肇始。

  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在白马掌内,阳曲泽的西岸,有一个村子,名叫苏村(“蘇”字的意思是有草、有鱼、有禾的地方)。这个村子历史悠久,地理位置较高,当地人有“先有蘇村五百年,后有山西古太原”的说法;这个村里的姑娘嫁到阳曲泽的对岸以后,亲戚之间的往来是用船来做交通工具的。

  但是,这个湖泊南面的岗岭,在后来的宋代初期,被宋太祖赵光义围攻太原的时候挖断了。因此,白马掌内的河流后来成了“晋水”。

  关于阳曲县白马掌的记载。

  在永乐太原府志卷之六,永乐大典卷五二零四第123页记载:

  “白马废府,在阳曲县西北五十里。白马掌,府兵之地。按《图经》、《志》、《隋书》谓之故府,则唐室已废。”

  关于汾阳城的记载:在《太原府志集全》467页“万历太原府志卷之四----形势: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白家社村地理位置图

  郭子仪(697—781)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60多年的军旅生涯。以他本人的智慧和军事才干,一定可以知道打天下,站稳脚跟是很重要的一步棋。既要站稳脚跟,就要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地利条件和十分可靠的人和条件。白马掌内的白家社村是郭姓居住地。这块地方,前有明堂水,后背靠大山,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是兵家理想的军事基地。除此以外,白家社还有下列古迹和实物:

  这些古迹和实物加上村里记载的地名如寨咀、教场、龙沟、北征、骑马沟、圈马沟等等,不难判断,即太原北面白马掌的上游、阳曲县的白家社村,曾经是郭子仪先祖屯集兵马、教练士兵、演习阵法、工作办公和生活学习过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应该是唐代“汾阳宫(城)”建立的地方。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录入:郭池 [1292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