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郭泳 > 南北朝时期华阴郭氏祖上线索探究 [精品] > 打印文档
南北朝时期华阴郭氏祖上线索探究

郭网(www.guo.ac.cn) 2015/4/19 23:34:51

  华阴郭氏祖先在南北朝时期的情况如何?由于谱牒多损毁,正史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及墓志等记载不是很详细,故后世不得见。今根据正史、墓志,来作一些推测。当然,这个推测只是根据以下的文献及其他历史资料作出来的,可能还不是很完善或者不正确,在这里只能是作为追溯祖先源流时的一种参考角度。

  1.文献记载基本情况。

  ⑴①《晋书·载记第11·皇甫真》记载郭辩部分事迹:“苻坚密谋兼并,欲观审衅隙,乃遣其西戎主簿郭辩潜结匈奴左贤王曹毂,令毂遣使诣鄴,辩因从之。真兄典仕苻坚为散骑常侍,从子奋、覆并显关西。辩既至鄴,历造公卿,言于真曰:“辩家为秦所诛,故寄命曹王,贵兄常侍及奋、覆兄弟并相知在素。”真怒曰:“臣无境外之交,斯言何以及我!君似奸人,得无因缘假托乎!”乃白□请穷诘之,□、评不许。辩还谓坚曰:“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鉴机识变,唯皇甫真耳。”坚曰:“以六州之地,岂无智识士一人哉!真亦秦人,而燕用之,固知关西多君子矣。”

  ②《晋书·载记第15·苻丕苻登》记载郭质部分事迹: “冯翊郭质起兵广乡以应(苻)登,宣檄三辅曰:‘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吾等生逢先帝尧、舜之化,累世受恩,非常伯纳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胤,而可坐视豺狼忍害君父!裸尸荐棘,痛结幽泉,山陵无松隧之兆,灵主无清庙之颂,贼臣莫大之甚,自古所未闻。虽茹荼之苦,衔蓼之辛,何以谕之!姚苌穷凶肆害,毒被人神,于图谶历数万无一分,而敢妄窃重名,厚颜瞬息,日月固所不照,二仪实亦不育。皇天虽欲绝之,亦将假手于忠节。凡百君子,皆夙渐神化,有怀义方,含耻而存,孰若蹈道而没乎!’众咸然之。唯郑县人苟曜不从,聚众数千应姚苌。登以质为平东将军、冯翊太守。质遣部将伐曜,大败而归。质乃东引杨楷,以为声援,又与曜战于郑东,为曜所败,遂归于苌,苌以为将军。质众皆溃散。”

  《晋书·载记第十七·姚兴》记载:“兴以司隶校尉郭抚、扶风太守强超、长安令鱼佩、槐里令彭明、仓部郎王年等清勤贞白,下书褒美,增抚邑一百户,赐超爵关内侯,佩等进位一级。”

  ⑵《北周书郭彦传》记载:“郭彦,太原阳曲人,其先从宦官右,遂居冯翊。”“父胤,冯翊郡功曹,灵武令。”

  ⑶《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郭府君墓志铭》记载:“公讳通,字贵达,太原人也。祖因官冯翊,子孙遂居焉。”“促生屋于百年,伤人事于显庆。四年三月四日薨。于粤调露元年十月十四日迁葬于华州赤城原。”

  ⑷苗晋卿《寿州刺史郭公神道碑》“铭曰”记载:“北州望崇,左辅源同。”左辅,指左冯翊,京兆三辅之一。

  ⑸颜真卿《郭公庙碑铭》记载:“汉有广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

  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华阴郭氏出自太原……子孙自太原徙冯翊,后魏有同州司马徽,徽弟进。”

  2.整理历史事实如下:

  冯翊人郭质,其祖上郭辩,乃前秦苻坚时期的西戎主簿;与郭质大致同时的冯翊人郭将,为番禾太守;冯翊人郭抚,是后秦朝417年灭亡之前不久的司隶校尉,有可能是郭质的晚辈。

  394年,郭质起兵广乡“以应(苻)登”,意图帮助恢复前秦朝,檄文中“累世受恩”,表示其先人多仕前秦。郭质率军攻击后秦(384年―417年)皇帝姚苌,派兵与郑县人苟曜大战,大败。后来,郭质再与苟曜战于郑县以东地方,又大败。两次战败损失很大,可能郭质觉得复兴前秦王朝没有希望了,于是投顺姚苌,姚苌对郭质非常宽待,仍然任命为将军。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后秦皇帝姚兴(姚苌的儿子)去世,姚兴之子姚泓即位。东晋大将刘裕(南朝刘宋的建立者)带领檀道济、王镇恶等人北伐,当年攻占洛阳。第二年,晋军攻占长安,后秦皇帝姚泓被缚往东晋都城健康斩首,后秦灭亡。

  我们查阅了相关一些资料,发现后秦朝有相当一部分臣子并没有随刘裕南迁东晋,以唐代名相狄仁杰的祖先狄伯支子孙为例,而是投奔出仕了北魏王朝。

  3.对华阴郭氏祖上在南北朝时期线索推断如下:

  历史不可假设,只能以理推断,根据推断我怀疑是郭质本人或者最多他的下一代人,或者他的家族成员,于是开始停留于郑县(入唐,为华州郑县)。北魏于431年灭胡夏政权,势力进入关中,可能就在这个时候,郭质家族后裔投奔北魏了,到了北魏末,出了个中山太守郭智。以上可能就是华阴郭氏祖上流徙的线索。

                      ——郭泳 2015年4月1日晚

录入:郭池 [2162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