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最新研究 > 汾阳郭氏郭村支系 > 打印文档
汾阳郭氏郭村支系

郭网(www.guo.ac.cn) 2009/11/3 22:34:56

 山西汾阳三泉镇西南有一村庄,民国前一直叫郭村,后改为崞村。这里是历史上郭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可后来不知何因郭氏家族陆续迁出,现该村已无郭氏人口。笔者出生在距郭(崞)村10华里的义丰村。原来并不知与郭(崞)村有关,只是从小在祖父与曾祖父的墓桌上看到有“俄必里三甲”的文字;还听父亲讲,我们这一支郭氏迁自孝义县花寨(现归属交口县),是曾祖父光祥辈迁来。祖父名生春,父亲廷槐,是梅、槐、柏、桂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二。退休后寻根问祖,去花寨,到吕居堡,祖坟内见到墓碑,宗亲给看了家谱,才查清源流世系,与郭(崞)村有了挂勾牵联。

 民国年间的老家谱这样记载:“常思树必有根而后生枝,水必有源而后永远流长,人亦然。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若不务本追远,人道之纲常焉能考其源乎?忘本则必然纲常大乱,纲常一乱家必然自败。后世之人切不可忘根本也。吾郭家之姓考其俄必里三甲,先祖唐朝宰相郭君子仪,夫人王氏、赵氏,所生郭暧,居住山西汾州府三泉镇西南乡郭村人氏。明朝成化二十三年,34世孙郭士维、妻刘氏,生长子承永、次子承尊、三子承元。兄弟三人在家困难,有孝义吕居堡村人同议,请郭村进士郭承元先生教学,一连10余年,郭村人多地少,难以过度。在吕居堡村买地10数垧,自买地之后,父子一同全来吕居堡居住。”老家谱还记有《由吕居堡去花寨根源》:“崇祯元年,七世孙(由承字辈下排)郭三计、三礼、三信兄弟三人荒年大旱,在家困难无法可生,移走娘舅所在花寨居住。”查找世系排辈,子仪公50世、51世孙即为光字辈与生字辈,正是我曾祖父与祖父之字辈,而且吕居堡与花寨所在就是原来的俄必里三甲。在吕居堡老祖坟内,拜读了先祖子仪公35世孙承尊公及子仪公50世与51世孙郭盛公与可宗公的墓碑。家谱与墓碑完全证实,我支郭氏为子仪公后裔,我的曾祖光祥公为子仪公50世孙,祖生春公为子仪公51世孙,父廷槐公为子仪公52世孙,我为子仪公53世孙。先祖子仪公之先祖系由山西汾阳迁陕西华县,再由陕西华县迁回山西汾阳,跨省转了一圈;而我的先祖系由汾阳迁吕居堡后迁花寨,再由花寨迁回汾阳,跨县转了一圈。一个华县、一个花寨,可谓巧也!现今吕居堡、花寨两村,郭氏人口各占了大半村。2003年10月29日,笔者还再次赴祖居地郭(崞)村寻根。91岁高龄的田勋虎老先生回忆说:1962年放羊时,在郭(崞)村村北、员庄村东位于“郭村坟”的北角地内,见到过一筑有砖砌牌楼的大石碑,上书汾阳王郭子仪,刻记郭子仪生平事绩。这一事实,正好与《吕居堡郭姓家堡》所记相印证。

 我这一支郭氏源流世系的清晰考证,为汾阳郭氏疏理源流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华郭氏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窗。

 ——  转自郭世科主编《郭氏文化》

郭世科

录入:郭池 [3条评论] [4675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