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郭荣生 > 白家社----郭氏心目中的圣地之五 > 打印文档
白家社----郭氏心目中的圣地之五

郭网(www.guo.ac.cn) 2013/4/4 10:31:31

   ----重要资料       
  最近在太原市新华书店看了一本《太原府志集全》,收获颇丰。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曾从宏观的角度去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太原市北面的阳曲县白家社村,并且参考大量的有关我们郭氏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最终得出了:“阳曲县的泥屯镇白家社(百家社)就是二千多年前祖先郭序建都地,也是中华郭氏得姓之地,中华郭氏发源地。”这个结论。
  这里我再次给大家奉上很准确、重要的资料。
  据明代《永乐大典》(纂修于明永乐三年至六年1403—1408年)和万历《太原府志》(创于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等记载:
关于汾阳县的记载
  万历太原府志卷之四----形势:467页
  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注:这里所说的府城是指太原晋阳城,是在明代时期的。“在府城北七十里”即太原市的北面,就是今阳曲县的白马掌白家社,
  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三89页----古迹篇阳曲县条目下
  “汾阳城西七十里,汉为汾阳县。唐于故阳曲城置汾阳县,寻改今名。
  注:这里所说的“汾阳城西七十里”,是相对于当时的“阳曲县”城而言的。当时的阳曲县城在现在的白马掌以东的位置。中间隔着一座山。是清乾隆时期的。
  2、关于阳曲县的记载
  万历太原府志卷之四----形势:171页
  “阳曲县,《唐文粹》  :‘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
  3、关于阳曲县“天门关”的记载
  在永乐太原府志卷之一,永乐大典卷五二零二第80页记载:
  “阳曲县,《太原志》:乾烛谷,在县西北五十里,即今‘天门关’路。
  “天门关在阳曲县西北六十里,岚管州故驿道也。赵、宋旧关,戍兵。金置酒关。”
  在万历太原府志卷之八第185页记载:
  “乾烛谷,即今‘天门关’。
  4、关于阳曲县白马掌、白马府、白马废府的记载
  在永乐太原府志卷之一,永乐大典卷五二零二第80页记载:
  “龙泉水,自本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静乐县界流入,经芦子社过白马故府,侧至横渠之南,合扫谷水入于汾水”
  注:上面这条河指得就是现在的泥屯河,该河贯穿于整个白马掌地面,“白马故府”指得就是坐落在白马掌北面中心位置的白家社村里的废弃城堡。“芦子社”就是现在的坐落于白马掌西南的芦家河村。
  在永乐太原府志卷之六,永乐大典卷五二零四第123页记载:
  “白马废府,在阳曲县西北五十里。白马,掌府兵之地。按《图经》、《志》、《隋书》谓之故府,则唐室已废。”
  注:这里指明的“白马废府”在阳曲县西北五十里是相对于当时的阳曲县县城----就是在今天的太原北郊“阳曲镇”而言的。既是《隋书》上记载的事情,就是在隋代以前发生的事情。“白马,掌府兵之地”,应是白马掌,这里出现的逗号应是编辑人员出现的失误。“府”
----1、旧时指官吏办事公事的地方,现在指国家政权机关;2、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3、旧时指大官、贵族的住宅4、敬词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
    在《万历太原府志》卷之二十四第467页记载:
  白马府,在府城西北五十里。《隋书》谓之‘故府’。
  5、关于白马掌内河流记载
  在永乐太原府志卷之一,永乐大典卷五二零二第80页记载:
  “龙泉水,自本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静乐县界流入,经芦子社过白马故府,侧至横渠之南,合扫谷水入于汾水”
  《山西古今地名词典》(三晋出版社)太原阳曲县第45页:
  “泥屯河,发源于泥屯镇的石家庄村和赤泥社村分水岭。由西北俩岔汇于岔上,南经思西、归朝、伽东、泥屯,出芦家河,进入太原市尖草坪区汇入汾河。”
  6、关于阳曲泽的记载
  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三89页----古迹篇阳曲县条目下
  泽----阳曲县,《太原志》,阳曲泽,在县后。《魏书.地形志》,在县界。
  注:此“阳曲泽”应是白马掌内的那个在宋代以前的水库,我曾在我的文章里多次提到“晋水、莲花池”,指得就是它。“太原之上,汾阳之滨”指得也是它。该水库在宋赵太祖水攻太原城时被挖开了俩道口子,把里面的水全部放尽了,因此,才形成了后来直到现在的“泥屯河”。
  7、阳曲县城的地图
  按明代永乐时期记载,阳曲县县城应在现在的太原市新城北面、南寨南面的地方。汾河上游拐弯处(太原县在汾河西面)。
  我在《白家社----郭氏心目中的圣地之四》一文中曾经详细叙述了白马掌、白家社在隋唐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这里指明他的出处。
  关于三郭之郭蒙郭亭郭忠起义事,在电脑上输入“郭亭”二字,就可以查阅到有关资料。
  关于白马掌白家社郭氏被满门抄宅,遭受灭门惨案的事件:
  事件发生在北魏时期。祸起《国书》。公元429年,太武帝开始召集文人撰录《国书》,崔浩及其弟崔览等人共同参与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当时一些趋炎附势之士为了讨好崔浩,建议将《国书》及崔浩校过的《五经》立石铭刊,以彰直笔。崔浩及太子拓跋晃都认为很好,于是,就刊石立于通衢大路旁。由于这部国史记录客观,过路的行人常议论纷纷。这件事激怒了鲜卑贵族,遭到他们强烈抨击,认为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平时就对崔浩有意见的鲜卑族大臣向太武帝告状,最终酿成了诛崔浩之族的惨祸。与崔浩共同修史者,秘书部吏以下尽被诛。崔浩家人及佣人被诛128人,与崔浩姻亲的三大姓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牵连遭杀害。
注:上面所说的太原郭氏就是白马掌内的白家社郭氏。据《魏书.列传第二十三  五十二》崔浩、郭祚、张彝记载: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魏车骑郭淮弟亮后也。祖逸,州别驾,前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恬。世祖时,浩亲宠用事,拜逸徐州刺史,假榆次侯,终赠光禄大夫。父洪之,坐浩事诛,祚亡窜得免。少而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也。有女巫相祚,后当富贵。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弱冠,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之书记。又太原王希彦,逸妻之侄,共相周恤,得以饶振。

  高祖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祚清勤在公,夙夜匪懈,高祖甚知赏之。从高祖南征,及还,正黄门。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过郭淮庙,问祚曰:"是卿祖宗所承邪?"祚曰:"是臣七世伯祖(淮、逸、..洪、祚。)"高祖曰:"先贤后哲,顿在一门。"祚对曰:"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虚薄,遭奉明圣,自惟幸甚。"因敕以太牢祭淮庙,令祚自撰祭文。以赞迁洛之规,赐爵东光子。
                                      2013.4.4清明节

录入:郭荣生 [1条评论] [2404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