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 贾祝文 > 秉承周总理嘱托,客观全面地评价和宣传郭子仪 [精品] > 打印文档
秉承周总理嘱托,客观全面地评价和宣传郭子仪

郭网(www.guo.ac.cn) 2012/11/23 11:56:06

                   秉承周总理嘱托,客观全面地评价和宣传郭子仪

    上世纪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身患重疾之际,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召至病榻前,指出史学界对郭子仪的评价不到位,要求客观全面地宣传郭子仪。由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所致,胡乔木对总理指示,心有余而力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胡乔木主持召开了天津戏剧创作会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传达落实总理嘱托。会后,天津创作演出了京剧“一代元戎”,陕西创作演出了秦腔“泾阳之盟”,由此对宣传和重新评价郭子仪起到了破土和推动作用。但因种种原因,天津会议精神的贯彻,仅仅热了一阵便凉了下来,未能真正告慰总理。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汾阳王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和定位,大多表述为“唐中兴名将”或“再造唐室,功盖天下”。这类对郭子仪的评价,有失全面,难称到位,弱化了郭子仪的历史定位,与郭子仪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影响是不相称的。
    之前,大多数人对郭子仪的了解,仅仅是晋剧《打金枝》中那个身居高位、上尊君王、下严家教、深受皇帝恩宠的重臣形象。对于郭子仪挽狂澜于既倒,扶国厦于将倾;勋高古今,名慑夷狄;一身系天下安危近三十年的历史功绩和“完名高节,德完道粹”、“名位超吕望、周公,勋力胜齐桓、晋文”、被誉“千古一人”的历史影响,则知之甚少。
    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郭子仪这份珍贵历史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和定位同样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探讨和热议。就目前情况来看,形势固然令人欣慰,但有些与郭子仪历史评价和定位密切关联的研究成果却不尽人意,例如:
    对郭子仪人生经历及祖上源流方面的认定尚欠清析,仍存分歧;
    对郭子仪精神内涵及人文价值的发掘和研究尚属起步,远未成形;
    对郭子仪历史功绩及历史影响的定位尚未形成最贴切、最精辟、最与史实相符的表述等等。
    具体来说:
    第一,关于郭子仪身世、人生经历及祖上源流方面,仍有以下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是“序封阳曲”之“阳曲”的认定:
    是指黄河自内蒙高原改东而南直下千里至潼关,又急折东去的“河千里一曲,地当其阳”的今平陆县(北虢所在地,古称夏阳或下阳、大阳)之“阳曲”?
    还是指滹沱河自山西繁寺县发源后,往西南数百里至界河转东之处的古阳曲所在地、今定襄县滹沱河之“阳曲”?
    还是指汾河自山西宁武县管汵山发源往南几百里后,至太原转东所在地,汉时始称阳曲且于汉、隋、唐四称“汾阳”的今阳曲县之汾河 “阳曲”?
    二是郭子仪祖籍是今之太原阳曲县?还是今之山西汾阳市?
    三是郭子仪授爵汾阳郡王,是缘于汉、隋、唐时期县名曾称过汾阳的今之阳曲县?还是缘于州县名称唐时称汾州、西河,明朝时改称汾阳县的今之汾阳市?
    四是晋假虞灭虢,继又灭虞后,虢、虞二国遗民除散于豫西、晋南及北迁到至今仍有虢城村、虞城村的今之汾阳市,还是亦有北迁至古代国所属的崞县(今原平市)及其南的古阳曲(今定襄县)和自汉至今皆称阳曲的太原阳曲县等地者?
    五是天下首座汾阳王庙建于唐时称汾州或西河县的今之山西汾阳市?还是建于唐时称邠州的今之陕西彬县?
    第二,关于郭子仪精神内涵及人文价值的发掘和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郭子仪为官之道、为人之道、治家之道、理政之道以及立身准则、处世哲学、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外交策略等方面的论述。这其中不乏踏实探讨,真作学问,卓有见地之士;但也有一些虽属热心,但功夫不到,一知半解便东拼西凑急就成章者;还有的不加探究便附声权威人云亦云;甚至也有因谋些非研究性质原因而信口开河者。但是,应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的不同见解,多属历史考证过程中难免的认识分歧,随着新史料和考古的新发现,一些原存分歧意见的问题,很容易便达成了一致。可以说,相关研究欲成正果,要出成果,广泛关注和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看法不一和不同见解是推进、引深研究和发掘的客观动力。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应提倡先全面深入了解郭子仪史实,再研究郭子仪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的研究风气以及尊崇史实、臣服真知的研究态度,这样才能形成共同了解客观史实基础之上的、群体参与前题之下的研究态势,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少走弯路,高效尽早地发掘和总结出相关郭子仪精神内涵及人文价值的研究成果来。
    第三,关于郭子仪历史功绩及历史影响定位的表述,尚未有与郭子仪历史贡献、历史地位相贴切的、被世人公认的高度概况、高度精辟的表述
    史学界对郭子仪的评价和定位,除了“中兴名将”,再就是“再造唐室,功盖天下”及“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等等了。这类表述,要么是只彰其功不宏其德的局限评价,要么是只盛其名不著其实的空泛定位,比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和“忠义关公”、“武圣关帝” 及“精忠报国”的岳武穆等名扬天下的历史人物来,郭子仪的历史功绩和影响虽不逊色,但史学界对其评价和定位的表述却有失全面和精辟。近些年来,社会上对郭子仪的评价和定位,多沿用之前的表述,但随着对郭子仪的深入了解,不少人越来越感到之前的表述确实有所欠缺和遗憾。
    这些年来,有将郭子仪评价和定位表述为“忠贞、智勇、宽容、豁达”的:
    有建议以郭子仪谥号“忠武”来表述的:
    有以“以身许国,完名高节”来表述的:
    有以“功盖天下,德完道粹”来表述的;
    有以“千古一人,万世仪表”来表述的;
    也有以“大忠、大德、大智勇”来表述的等等。
    这些表述固然有这样那样的欠缺,但不经过这样广泛的沙里淘金的探索过程,是不可能升华出被社会公认的表述的。
    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和遗愿,探讨和研究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和定位,并真正客观、全面地宣传郭子仪,是为更好传承和宏扬郭子仪这份宝贵历史遗产。有理由相信,通过郭氏宗亲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和历史定位一定能够到位,郭子仪这份宝贵历史遗产也一定能泽益惠及当今社会的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祝文之帖)2012.11.23

录入:贾祝文 [2条评论] [3341次浏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