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在前面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太原之上的这块地面,在历史上的变迁和名称变化后,确定了“序封阳曲”这个历史事实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研究在太原北面、现在的阳曲县地面上,究竟哪里是我们的祖先建都或者说建立根据地的地方。 翻开现在的阳曲县这块地面的谷歌地图,背负青天朝下看: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阳曲县的地面,那较白的部分是人类居住或者生活的部分;左上角黑的部分全是深山老林。人类居住或生活的这部分看起来好像人体的俩个肺叶。左面的俗称“白马掌”或者“西川”,东面的按白马掌的人们的叫法叫“东川”。 从上图又可以看出,整个“东川”地面宽广、交通便利,公路、铁路都从这里经过;而白马掌的情况一是比较偏辟、闭塞,二是交通不便,是个“死胡同”。在古时候,这里的泥屯镇到西墕乡之间是个大的水池,人称“莲花池”。古时候进出白马掌的路只有一条,就是从白家社的西面出发,经过南路村、一直向南,从现在的柏板乡的一个山沟,路过太原市西北的大门-----“天门关”才可以到达太原。 东川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他的生产、生活、行政的好多优越性。西川的地理条件正好相反。论起上述要求他是不如东川,但是,如果说在动乱年代,这里就像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根据地 如浙赣边区、晋察冀、陕甘宁等根据地一样。从地理条件上说和平安定时可以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动乱时可以很快躲进大山里防止敌人的侵略。能进能退、能防能守、攻守自如、进退有序是他的特点。白家社就是居住在泥屯镇北面一公里的地方。这里除了上述条件以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这里“背山向阳、背山向水。”是古人说的风水条件很好的一个所在。 郭氏起源,来源于“序封阳曲”这一事件。当祖先被敌人打败以后,在胆战心惊之际,周朝的周定王让“序封阳曲”,给了祖先这么一个好的机会。祖先肯定选择一个既安全又隐蔽、既可以休养生息、又可以慢慢发展壮大的地方来生产、生活。白家社在整个阳曲县的地面上最符合这一条件。 在白家社附近的村庄,太原市文物局近几年发现了“思西遗址”。思西遗址,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曲县泥屯镇归朝村。在地表采集有大量红陶片、夹砂陶片等。可分器型有彩陶盆、罐、尖底瓶、钵等,纹饰有绳纹、蓝纹,也有少量的锥刺纹。就在这个遗址的地方附近,就有白家社村里郭姓一支“西大门”的祖坟。现在年老的一代小的时候跟着大人上过坟。我本人的一支“南大门”的祖坟在靠近思西的地里。我的七十多岁的郭甄哥哥小的时候也同样跟着父辈上过坟。 在白家社西面的南路村,听老人讲,至今该村的西面还有一个地名叫“白家社梁”。这些与郭氏祖先郭序来到这里以后,就占领了白家社以北的大部地盘是十分吻合的。 四川珙县育贤郭氏家族记载的《乐章七首》第七章写道: 太原之上 汾阳之滨------在太原的北面,汾阳的水边, 地非缥渺 栖止其神------确实有一个地方,哪里栖住着我们的郭氏神灵。 舟不用楫 车不用轮------虽然有路,不用坐车,虽然有水,不用划船,距离很近,很容易到达。 望我先祖 佑我后人------盼望我们的先祖,萌庇和保佑我们的 后人! 白家社就是二千多年前祖先选中的根据地或者建都地。这里人证物证俱在。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地方。 白家社是郭氏心中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被埋在地下几千年。现在我们的郭氏后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总人口截止2004年已经占到全国汉族人口的1.15%,为全国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现在是这颗明珠大放光明的时候了。是我们郭姓后裔挺直腰杆,站起来的时候了。 我们要继承祖先遗志,从此团结起来振兴郭氏。乘着身逢盛世之机,继续发展壮大我们的队伍,为祖国建设出力,为振兴郭氏贡献我们的力量。 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祖先在此驻。 虔诚肃立向北望,太原之上白家社。 明珠埋土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 今朝出土到人间,宝光熠熠伴我行。 作者:郭荣生 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