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郭荣生 > 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精品]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郭网(www.guo.ac.cn) 2011/3/21 21:49:25

                              --郭荣生

一、郭氏祖源问题的比较

  自从我从2009年四月开始关注我们郭氏的祖源地问题以后,到现在已有将近二年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里,我曾浏览了许多有关郭氏网站和许多有关郭氏起源资料。总的来说,我们郭氏起源大致分为四种说法。

  1、“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据《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上述这样记叙GUO 氏历史,虽然说是比较正确的,这是因为我们GUO氏像其他姓氏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GUO姓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但是这样记载不能反映GUO氏起源的特点,只能是像大多数中华民族的起源一样,泛泛而谈、自然而然,在祖国这块土地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简直就像记录时间没有节日一样,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讨论GUO氏起源也是没有意义的。

  3、中华历史从夏开始,夏朝时“禹乘二龙”、商朝时“天命玄鸟”、周朝时“姜源履迹”。周朝的建立,就是我们GUO氏的天下。因此,GUO氏起源,应从“姜源履迹”开始,较为妥当。

  记录历史就像记录时间有节日一样就很有生活的意义了。周朝的历史,是我们GUO氏后裔因此而自豪的一段历史,也是我们GUO氏后裔引以为鉴的一段历史。周朝的前半段,虢氏过着荣华富贵、高人一等的日子,而周朝的后半段,自虢氏族人被郑武王、晋国打败以后,虢氏族人过着丧家之犬的日子。可以这样说,虢氏的历史是从“姜源履迹”开始,到虢氏族人被郑武王、晋国打败以后而结束。

  还有一些人认为,郭氏起源应以三门峡为起点。这是不对的。三门峡是虢氏的终点,是虢氏族人痛心疾首的地方。世界上有的民族是把终极点当作起源点的。但是,那是极少数个别的民族那样做的。大多数的民族是避讳这样做的,那样是很不吉利的。谁都知道,在人类日常的生活中,电话号码要选用,车牌号码要选用,过年、过节的各种禁忌要注意,家家户户的春联都是吉祥如意的话。为什么?就是为了趋吉避凶,使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要吉祥如意、万事胜意,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帆风顺。难道我们郭氏后裔就是外星人?同人类生活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么?我们郭氏后裔再不聪明也不能把终极点当作起源点的。

  郭氏是咋样得来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是:"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虢氏自从被周朝皇帝封到阳曲以后,“虢”转为“郭”、因以为氏。因此,现在的郭氏后裔如果探讨起源地时,应以从被封到阳曲开始为妥。

  整个GUO氏历史,就像中国共产党在1934年以前在南方国民党的围追堵击下走投无路时的情况一样,“山重水复疑无路”;当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延安成了无数共产党人的无限向往之地,充满了无限希望和生机,真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春”了。事情也正像人们预料的那样,郭氏祖先在阳曲县选择风水地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离太原只有几十华里,三面被环山包围,南面兰岗岭隔断太原的白马掌、白家社以后,隐姓埋名几百年,一面发展生产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厉兵秣马备战备荒。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汉代末期,乘势而起,涌现出了像郭伋、郭泰、郭淮等知名人物。“建社阳曲、表望太原”成了郭氏后裔津津乐道的话题。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郭氏从三门峡灭亡到阳曲县重生、经历了凤凰捏磐、浴火重生、化茧成蝶、脱胎换骨、-----“序封阳曲、虢转为郭”的过程。最后发展壮大,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自转到延安立足以后,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从此走向了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路子。

二、汾阳与阳曲的比较

  要弄清这个题目,首先要知道汾阳和阳曲的关系。在历史上,根据《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记载,那时候的汾阳就是现在的阳曲县。现在的山西省离石地区的汾阳市,是隋唐时期的“西河郡”。这一点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我在中华郭氏文化研究网我的专栏里的一篇文章中专门一字不漏地摘抄了《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关于这一问题的记载。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进一步推论出:现在全世界的郭氏后裔,凡是冠以‘汾阳王、太原堂、点颔堂’等郭子仪的后代,都是以阳曲县(隋唐时期的汾阳)为祖籍的后代。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脯之意,我们郭氏后裔要真切体谅郭序祖先在三门峡被敌人打败后,在没有安生立命之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阳曲县找到了重生之地。忍辱负重、隐姓埋名、厉兵秣马、艰苦奋斗、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使我们郭氏起死回生、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的良苦用心。

  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的有些人,为了取代阳曲县在郭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大肆胡说八道,一会颠倒黑白说现在的汾阳就是以前的汾阳,一会又瞒天过海说“河千里一曲”指得是黄河三门峡的上阳一代,一会又说那时的“阳曲”是现在的山西定襄县等等。一句话,就是忽悠全世界的郭氏后裔不是左就是右,搅乱历史记载的“阳曲”、白家社的真正地理位置,让我们找不到真正的郭氏起源地而已;他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仗着自己有人、又有几个臭钱的条件,又是出书,又是建汾阳王庙,企图弄假成真,扰乱全世界郭氏后裔的视线。早在十几年前,郭氏祖籍问题专家姜国民、李吉、郭义福、郭世芳等就他们的行径进行过义正词严的指责,指出他们为了篡改历史,采用“一、有庙即祖籍地之说;二、改后找祖籍之说;三、无汾阳之论;四、张冠李戴之说;” 而后又相继誊文说他们利用“改动法、随意否定法、北冠南戴法”等等卑鄙手段,肆意委曲事实。而现在的汾阳这些人自今利令智昏,我行我素,真不知世界上有“羞耻”二字。试问?仅仅是这个时期粗懂文化,初喝了几口墨水的小小平民,就敢和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们得出的结论叫板,就敢把中华民族的有关历史记载随便涂抹吗?

  平心而论,现在的汾阳,是历史上晋国“假道灭虢”后,被敌人赶到汾阳“围墙而居”的郭氏后裔家庭中的一员。它在郭氏历史上平平庸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没有什么可歌可泣和大书特书的事情的。相反,阳曲县(隋唐时期的汾阳)由于在郭氏历史上的地位无人替代,唐朝皇帝才把中兴唐朝的郭子仪授“丹书铁券、图凌烟阁、封汾阳王”;阳曲县(隋唐时期的汾阳),这个郭氏起源地,在今天越来越被天下的郭氏后裔所认识。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方便地进行学术、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的世界真正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郭氏后裔尽管有的前辈在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下,可能受错误认识的蛊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应当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还山西省阳曲县在郭氏历史上的本来地位。

三、阳曲的白家社、北社、东南洼等郭氏聚集地的比较

  阳曲县的白家社、北社、南社、故县、东盘威、东南洼、上原夑青、大卜村等均为郭氏聚集地。在这些村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祖先留下来的蛛丝马迹。究竟哪个村是二千多年前,郭序祖先选定的落脚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从当时祖先被敌人打败以后的情况以及祖先那时的条件、所惯用的手段等等来分析;其次要从现在各地的郭氏后裔所记载的家谱中寻找线索。看一看哪一个村最符合我们后代儿孙们在家谱上记载的线索。还要看哪一个村遗留的文化底蕴最符合祖先建都的要求。

  郭氏祖先“序封阳曲“已经二千多年了。那时的生产条件比较落后,我们要理解当时祖先的苦衷,不要拿我们后世的文明来要求祖先给我们留下什么什么东西来等等。我们只能顺着历史向前推和逆着历史向后推。这些,我曾在《郭氏后裔对祖先资料要正确理解》一文中强调过。不这样做的话,恐怕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到郭氏起源地,那样既正中敌人下怀,又达不到我们郭氏后裔团结的目的。

  1、首先我们从当时祖先被敌人打败以后的情况以及祖先那时的条件、所惯用的手段等等来分析。

  走投无路、急急如丧家之犬“山重水复疑无路”是虢氏族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楚庄王问鼎中原,周王朝的一纸封封命令,使我们虢氏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机会。在这样的形势下,郭氏祖先肯定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于是他们满怀希望,带着对未来的幢憬,车玲玲、马萧萧地退出了繁华的中原地区,到阳曲这个当时人烟稀少的地区安家落户。

  当他们来到阳曲这块土地上以后,眼望茫茫大地,哪里是他们利于以后发展壮大的地方呢?

  在过去生产力、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社会科学占了中华历史相当长的时间。君不见,离我们只有二百来年的清朝统治者们不知电灯、电话为何物,更不知汽车火车等为代步工具。他们每天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命运严格地受着大自然的支配,看风水选地理就是他们重要的安生立命的手段之一。这一点,只有阳曲县的白家社村地理位置最符合祖先当时建都地的有利条件。

  我在前面的许多文章里已经谈了白家社所处的地理位置。白家社南面的、同太原隔岭相望的兰岗岭,就是历史上传说中的一条龙(这也就是“龙城太原“的由来)。 它南面秉汾河之水,北面乘莲花池水之气,站在白家社望过去,它遥遥欲试、腾空万里。给人一种蓬勃向上,展翅腾飞的感觉。这个风水宝地最符合郭氏祖先当时想在以后发展壮大的条件。

  2、其次从现在各地的郭氏后裔所记载的家谱中寻找线索。

  这一点各地的家谱记载的情况不一。相比较而言,记载“在太原市北的家谱较多一些。这一条件,阳曲县的整个版图都在太原市的北面,当然,所有郭氏聚集的村庄都符合这一笼统的说法。再相比较而言,还是白家社的位置最符合这一条件。

  再一个就是“阳曲”这一名称的来历也说明白家社的地理位置就是郭氏祖先的建都地。

  “阳曲”之名的来源大都以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名阳曲也”的解释为准。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白家社正是处于汾河到达太原以后的拐弯北面,与各地的家谱以及阳曲县的记载十分吻合。

  3、还要看哪一个村遗留的文化底蕴最符合祖先建都的要求。

  这一条件,以前关心这一问题的郭氏后裔,只要到过阳曲县的就知道,阳曲县的东黄水镇故县村有古人用过的水井(经过分析,不足为奇。凡是郭氏聚集地都有这样的水井);高村乡北社村有“郭家堡”的堡名和堡子(经过分析,祖先如果高挂这样的牌子和建这样的堡子,迟早会被敌人发现而斩草除根,那样郭氏想发展壮大的愿望就很难实现,那样做是根本不可能的);还有高村乡南社村的路边有该村名叫郭崇的人在任湖广岳州推官期间回乡时留下的碑石这个可以考证,不过资料也太少了些)。等等。

  相比较而言,还是阳曲县白家社村遗留的文化底蕴最多,最能说明问题。

  除上面我提到的白家社的风水地理位置以外外,我在我的许多文章里都列举了大量的如村民的口口相传的地名、邻村—兰岗村的见证、西淹村村名的由来、白家社村内特大的水槽、巨大的灯柱立座、明万历五年的“惠庵寺”上面的“合拢瓦”等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处阳曲县的西面的泥屯镇白家社村就是二千多年前郭序祖先的建都地,也是中华郭姓得姓之地。

  相比较而存在 , 相斗争而发展。探寻郭氏之源的路子我们走了二千多年。在漫长的岁月里,白家社像其他郭氏村落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敌人践踏和战乱的蹂躏。白家社村能有现在的文化底蕴和现在保存的资料是很可贵的。我们郭氏后裔要珍惜它、爱护它。

  白家社村在去年已经奠基了郭氏祠堂,今年就要竣工。白家社村热忱欢迎天底下的所有郭氏后裔回村寻根祭祖,观光旅游。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已有2个评论] [3765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重要提示:该文由原作者委托郭网为其独家互联网首发或由作者亲自发表,
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该文观点不代表郭网及郭网站长郭池的观点。
上一篇: 郭子仪就是现在阳曲县人的重要证据‏
下一篇: 触目惊心的破坏 将造成永久遗憾
文章评论
119.6.246.13(2011/3/24 9:57:41):

文章已拜读,思路很清楚,论据也很充分分。
我赞同你的观点,文章1、2两点关于郭氏起源都不是郭氏的本质,夏商都是甲骨文,能否找到郭字?有待考察。
郭氏兴旺从周朝开始,周朝得虢姓,后转郭,同音。应该说郭氏隐姓埋名指的就是由虢到郭。阳曲得郭姓,唐朝郭子仪一统郭姓。
虢叔后裔受封于阳曲,周朝东平王封于阳曲,应该是郭氏大本营,也是这正统郭氏,所以说阳曲是郭氏发源地。至于其它地方只能是分支,不是主流。不能算郭氏发源地,可以说某一支的发源地。
郭荣生(2011/3/25 11:24:30):
郭子仪出生在华县,为什么唐朝要把他封为“汾阳王”即现在的以阳曲县为准的地方呢?阳曲县又是宋朝时确定的“郭转为郭”的地方。这充分说明阳曲县在郭氏历史上的地位是历经唐宋俩代共同认可的,是其他地方无可替代的。
共有2个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郭氏之源最后推定---太原阳曲..
耿彦波谈人生选择:要为往圣继绝..
五个碑文!
《康谷郭氏宗谱》记载郭氏起源考
《汾阳祖庙》碑全文初译
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郭子仪就是现在阳曲县人的重要证..
白家社的文化底蕴足以解开郭氏起..
对郭姓取名的建议
郭氏后裔对祖先起源资料应正确理解

相关热点

白(百)家社村郭氏家谱
资料三:十大实事证实:现在的阳..
明珠埋土日久深 无光无亮到如今
资料一:现在的阳曲县白家社村就..
郭子仪就是现在阳曲县人的重要证..
纪念活动邀请通知
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是郭氏复兴纪念日
专家初步断定--白家社(百家社..
白家社是郭氏心中的圣地之三--..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