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太原阳曲县就是隋唐时期的汾阳暨隋唐时期的“汾阳王”郭子仪就是现在阳曲县人的重要证据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隋书 关于山西省地理的记载 上党郡后周置潞州。统县十,户十二万五千五十七。 上党旧置上党郡,开皇初郡废。有壶关县。大业初复置郡,废壶关入焉。有羊头山、抱犊山。长子后齐废。开皇九年置,曰寄氏县。十八年改为长子。旧有屯留、乐阳二县,后齐废。有浊漳水、尧水。潞城开皇十六年置。有黄阜山。屯留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襄垣旧置襄垣郡,后齐郡废。后周置韩州,大业初州废。有鹿台山。黎城后魏以潞县被诛遗人置,十八年改名黎城。有积布山、松门岭。涉后魏废,开皇十八年复。有崇山。乡石勒置武乡郡,后魏去武字。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榆社县,大业初废。又有后魏南垣州,寻改丰州,后周废。铜鞮有旧涅县,后魏改为阳城。开皇十八年改为甲水,大业初省入。有铜鞮水。沁源后魏置县及义宁郡,开皇初废。十六年置沁州。又义宁县十八年改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县入。 河东郡后魏曰秦州,后周改曰蒲州。统县十,户十五万七千七十八。 河东旧曰蒲坂县,置河东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析置河东县。大业初置河东郡,并蒲坂入。有酒官。有首山。有妫、汭水。桑泉开皇十六年置。有三疑山。汾阴旧置汾阴郡,开皇初郡废。有龙门山。龙门后魏置,并置龙门郡。开皇初郡废。芮城旧置,曰安戎。后周改焉,又置永乐郡,后省入焉。有关官。安邑开皇十六年置虞州,大业初州废。有盐池、银冶。夏旧置安邑郡,开皇初郡废。有巫咸山、稷山、虞坂。河北旧置河北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有砥柱山。有傅岩。猗氏西魏改曰桑泉,后周复焉。虞乡后魏曰安定,西魏改曰南解,又改曰绥化,又曰虞乡。有石锥山、百梯山、百径山。 绛郡后魏置东雍州,后周改曰绛州。统县八,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六。 正平旧曰临汾,置正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置绛郡。又有后魏南绛郡,后周废郡,又并南绛县入小乡县。开皇十八年改曰汾东,大业初省入焉。翼城后魏置,曰北绛县,并置北绛郡。后齐废新安县,并南绛郡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为翼城。有乌岭山、东泾山。有浍水。绛旧置绛郡,开皇初郡废。后周置晋州,建德五年废。曲沃后周置,建德六年废。有绛山、桥山。稷山后魏曰高凉,开皇十八年改焉。有后魏龙门郡,开皇初废。又有后周勋州,置总管,后改曰绛州,开皇初移。闻喜有景山。有董泽陂。垣后魏置邵郡及白水县。后周置邵州,改白水为亳城。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改为垣县,又省后魏所置清廉县及后周所置蒲原县入焉。有黑山。太平后魏置,后齐省临汾县入焉。有关官。 文城郡东魏置南汾州,后周改为汾州,后齐为西汾州。后周平齐,置总管府。开皇四年府废,十六年改为耿州,后复为汾州。统县四,户二万二千三百。 吉昌后魏曰定阳县,并置定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置文城郡。有风山。文城后魏置。有石门山。伍城后魏置,曰刑军县,后改为伍城,后又置伍城郡。开皇初郡废,又废后魏平昌县入焉。大业初又废大宁县入焉。昌宁后魏置,并内阳郡。开皇初郡废。有壶口山,崿山。 临汾郡后魏置唐州,改曰晋州。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初府废。统县七,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四。临汾后魏曰平阳,并置平阳郡。开皇初改郡为平河,改县为临汾,寻郡废。又有东魏西河、敷城、伍城、北伍城、定阳等五郡,后周废为西河、定阳二郡。开皇初郡并废。又有后魏永安县,开皇初改为西河,大业初省。又有旧襄城县,后齐省。有姑射山。襄陵后魏太武禽赫连昌,乃分置禽昌县。齐并襄陵入禽昌县。大业初又改为襄陵。冀氏后魏置冀氏郡,领冀氏、合阳二县。后齐郡废,又废合阳入焉。杨霍邑后魏曰永安,并置永安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汾州,十八年改为吕州,县曰霍邑。大业初州废。有霍山。有彘水。汾西后魏曰临汾,并置汾西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为汾西。又有后周新城县,开皇十年省入。岳阳后魏置,曰安泽。大业初改焉。 龙泉郡后周置汾州。开皇四年置西汾州总管,五年改为隰州总管。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二万五千八百三十。 隰川后周置县,初曰长寿,又置龙泉郡。开皇初郡废,县改曰隰川。大业初置郡。永和后周置,曰临河县及临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有关官。楼山后周置,曰归化。开皇十八年改名焉。有北石楼山,有孔山。石楼旧置吐京郡及吐京县,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蒲后周置,有伍城郡及石城郡及石城县,周末并废。又有后魏平昌县,开皇中改曰蒲川,大业初废入焉。 西河郡后魏置汾州,后齐置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统县六,户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一。 隰城旧置西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有隐泉山。介休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永安有雀鼠谷。平遥开皇十六年析置清世县,大业初废入焉。又后魏置蔚州,后周废。有鹿台山。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靖岩山。绵上开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离石郡后齐置西汾州,后周改为石州。统县五,户二万四千八十一。 离石后齐曰昌化县,置怀政郡。后周改曰离石郡及县,又置宁乡县。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郡,并宁乡入焉。修化后周置,曰窟胡,并置窟胡郡。开皇初郡废,后县改为修化。又后周置卢山县,大业初并入焉。有伏卢山。定胡后周置,及置定胡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平夷后周置。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有湫水。 雁门郡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为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四万二千五百二。 雁门旧曰广武,置雁门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雁门郡。有关官。有长城。有摐头山,有夏屋山。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有东魏武州及吐京、齐、新安三郡,寄在城中。后齐改为北灵州,寻废。有长城、滹沱水、泒水、唐山。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恆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五台旧曰虑虎,久废。后魏置,曰驴夷。大业初改焉。有五台山。灵丘后魏置灵丘郡,后齐省莎泉县入焉。后周置蔚州,又立大昌县。开皇初郡废,县并入焉。大业初州废。 马邑郡旧置朔州。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户四千六百七十四。 善阳后齐置,县曰招远,郡曰广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县改曰善阳,置代郡,寻曰马邑。又有后魏桑乾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后周郡废,大业初州废。神武后魏置神武郡,后齐改曰太平,后周罢郡。有桑乾水。云内后魏立平齐郡,寻废。后齐改曰太平县,后周改曰云中,开皇初改曰云内。有后魏都,置司州,又有后齐安远、临塞、威远、临阳等郡属北恆州,后周并废。有纯真山、白登山、武周山。有湿水。开阳旧曰长宁,后齐置齐德、长宁二郡。后周废齐德郡。开皇初郡废,十九年县改曰开阳。 定襄郡开皇五年置云州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统县一,户三百七十四。 大利大业初置,带郡。有长城。有阴山。有紫河。 楼烦郡大业四年置。统县三,户二万四千四百二十七。 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秀容旧置肆州,后齐又置平寇县。后周州徙雁门。开皇初置新兴郡、铜川县。郡寻废。十年废平寇县。十八年置忻州,大业初州废,又废铜川。有程侯山、系舟山。有岚水。 太原郡后齐并州,置省,立别宫。后周置并州六府,后置总管,废六府。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 晋阳后齐置,曰龙山。带太原郡。开皇初郡废,十年改县曰晋阳,十六年又置清源县,大业初省入焉。有龙山、蒙山。太原旧曰晋阳,带郡。开皇十年分置阳真县,大业初省入焉。有晋阳宫。有晋水。交城开皇十六年置。汾阳旧曰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孟县,大业初废。有摩笄山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泌水。祁后齐废,开皇中复。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有甗岩。榆次后齐曰中都,开皇中改焉。太谷旧曰阳邑,开皇十八年改焉。乐平旧置乐平郡,开皇初废郡。十六年分置辽州及东山县,大业初废州及东山县。有皋洛山。有清漳水。和顺旧曰梁榆,开皇十年改。有九京山。辽山后魏曰辽阳,后齐省。开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有萁水。平城开皇十六年置。有涂水。石艾有蒙山。孟开皇十六年置,曰原仇,大业初改焉。有白鹿山。 旧唐书 作者:沈昫[后晋] 志第十八 地理一 潞州大都督府 隋上党郡。武德元年,改为潞州,领上党、长子、屯留、潞城四县。二年,置总管府,管潞、泽、沁、韩、盖五州。四年,分上党置壶关县。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八年,置大都督府。十年,又改为都督府。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所管襄垣等五县属潞州。开元十七年,以玄宗历职此州,置大都督府,管慈、仪、石、沁四州。天宝元年,改为上党郡。乾元元年,依旧为潞州大都督府。旧领县五,户一万八千六百九十,口八万三千四百五十五。旧于襄垣置韩州,领县五,户七千一十七,口三万二千九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十,户六万八千三百九十一,口三十八万八千六百六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里,至东都四百八十七里。 上党 汉壶关县。隋分置上党,州所治。 壶关 武德四年,分上党置,治于高望堡。贞观十七年,移治进流川。 长子 汉县 屯留 隋旧。武德五年,自霍壁移于今所。 潞城 古邑。隋特置潞城县。 襄垣 隋县。武德元年,于县置韩州,领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五县,又割并州之榆社来属。三年,置甲水县,仍以榆社属榆州。六年,割沁州之铜鞮来属。九年,省甲水县。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襄垣等五县隶潞州。 黎城 旧刈陵县,隋改曰黎城州。 涉 汉县。隋属韩州。州废来属。 铜鞮 隋属韩州。武德元年,属沁州。三年,分置甲水县。五年,移治水堡。六年,移于今所,属韩州。省甲水县。韩州废,属潞州。 武乡 汉垣县,后魏曰沮城,移治于南亭川。改为乡县,属韩州。州废,属潞州。则天加“武”字。神龙年,去“武”字,复为乡县。后又加“武”字。 泽州上 隋长平郡。武德元年,改为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又置盖城四县。又于濩泽县置泽州,领濩泽、沁水、端氏三县。三年,于今理置晋城县。六年,废建州,自高平移盖州治之。八年,移泽州治端氏。九年,省丹川、盖城。贞观元年,废盖州,自端氏县移泽州于今治。天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旧领县六,户一万六百六十,口四万六千七百三十二。天宝,户二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九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三十里,至东都六百六十七里。 晋城 汉高都县,隋改为丹川。武德元年,移丹川于源泽水北,属盖州。二年,于古高都城置晋城县,属建州。六年,废建州,县属盖州。九年,省丹川县。贞观元年,废盖州,县属泽州 端氏 汉县。武德八年,移泽州于此县。贞观元年,又移于晋城 陵川 汉泫氏县,隋改陵川。武德初,属盖州。贞观元年,隶泽州 阳城 隋濩泽县。武德元年,于县置泽州。八年,移州治于端氏。天宝元年,改为阳城 沁水 元魏置东永安县,隋改为沁水,属盖州。州废来属 高平 汉泫氏县地。武德元年,于县置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贞观元年,废盖州,来属。 沁州下 隋上党郡之沁源县。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二年,分沁源置招远县。三年,省招远县。六年,以铜鞮属韩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旧领县三,户三千九百五十六,口一万六千一百七。天宝,户六千三百八,口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三。在京师东北一千二十五里,去东都六百三十五里。 沁源 汉谷远县。州所治。后魏改为沁源 和川 义宁元年,分沁源置 绵上 隋分介休之南界,置绵上县。 辽州 隋太原郡之辽山县。武德三年,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其年,置义兴县。六年,自乐平移于辽山,仍以石艾、乐平二县属受州,省义兴县,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八年,改辽州为箕州。先天元年,又改为仪州。天宝元年,改为乐平郡。乾元元年,复为仪州。中和三年八月,复为辽州。旧领县四,户四千三百六十五,口八万八千六百四十。天宝,户九千八百八十二,口五万四千五百八十。在京师东北一千四百五十九里,至东都七百九十七里。 辽山 汉垣县地,魏改阳县。隋改辽山县,属并州。武德三年,属辽州。 榆社 晋武乡县。义宁元年,分置榆社县。武德三年,于此置榆州,割并州平城来属。仍置偃武县。六年,废榆州及偃武县,以平城、榆社属辽州 和顺 汉沾县地。隋为和顺县。武德初,属并州,三年,改为辽州 平城 隋县。武德初,属并州。三年,改属榆州,六年,改为辽州。 北京太原府 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为并州总管,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其年,置清源县,仍以榆社属韩州。三年,废总管。其年,置汾阳;仍以盂、寿阳二县置受州,治盂县;乐平、辽山、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太谷、祁二县置太州,治太谷;仍以文水属汾州。四年,又置总管,管并、介、受、辽、太、榆、汾七州。其年,改为上总管。五年,又改代、石二总管。其年,改上总管为大总管。六年,又改朔州总管,仍割汾州之文水来属。其年,废太州,以太谷、祁二县来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其年,置罗阴县,仍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又以文水属汾州。贞观元年,省乌河、罗阴二县,又以文水来属。八年,以废受州之寿阳、盂、乐平、石艾,又割顺州之燕然,凡五县来属。督并、汾、箕、岚四州。十四年,废燕然县。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旧领县十四,户九万七千八百七十四,口二十万九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十三,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在京师东北一千三百六十里,至东都八百八里。 太原 汉晋阳县。隋文又移于州城内古晋阳城置,今州所治。 晋阳 隋新移于州内 太谷 隋县。武德三年,置太州。六年,州废,以太谷、祁属并州 文水 隋县。武德三年,属汾州。六年,属并州。七年,又属汾州。贞观初,还属并州。天授元年,改为武兴县,以天后乡里县,与太原、晋阳并为京师。神龙元年,依旧为文水 榆次 汉县 盂 隋县。武德三年,置受州,领盂、寿阳二县。六年,移受州于寿阳。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复属并州 清源 隋于古梗阳城置清源县,以水为名 交城 隋分晋阳县置,取县西北古交城为名。初治交山,天授元年,移治郤波村。先天二年,于故县分置灵川县,开元二年后省 阳曲 隋阳直县。武德三年,分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仍移治阳直废县。其年,又分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十七年,又省燕然并入。 寿阳 隋旧县。武德三年,属受州。六年,移受州于此,领寿阳、盂二县。其年,又割辽州之乐平、石艾二县来属。贞观八年,废受州,以所管四县隶并州 广阳 汉上艾县,后汉改为石艾县。武德三年,属辽州。六年,属受州。八年,州废,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 乐平 隋县。武德三年,于县置辽州。六年,移辽州治于箕州,以乐平属受州。州废,县来属。 祁 汉县,至隋不改。武德三年,属太州,州废来属。 代州中都督府 隋为雁门郡。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领雁门、繁畤、崞、五台四县。五年,废总管。六年,又置,管代、蔚、忻、朔四州。贞观四年,又督灵州。六年,又督顺州。十二年,省顺州,以怀化县来属。今督代、忻、蔚、朔、灵五州。高宗废怀化县。证圣元年,置武延县。天宝元年,改为雁门郡。依旧为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代州。旧领县五,户九千二百五十九,口三万六千二百三十四。天宝,户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口十万三百五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五百五十里,去东都一千二百二十三里。 雁门 汉广武县,隋为雁门县 五台 汉虑县,隋改为五台 繁畤 汉县 新唐书 作者:[宋]欧阳修、宋祁2011年1月10日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关于太原的记载 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土贡:铜镜、铁镜、马鞍、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龙骨、柏实人、黄石铆、甘草、人、矾石、石。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县十三:有府十八,曰兴政、复化、宁静、洞涡、五泉、昌宁、志节、汾阳、静智、信童、晋原、闻阳、清定、丰川、竹马、攘胡、西胡、文谷。城中有天兵军,开元十一年废。太原,赤。井苦不可饮,贞观中,长史李勣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晋阳,赤。有号令堂,高祖誓义师于此。西北十五里有讲武台、飞阁,显庆五年筑。有龙山。太谷,畿。武德三年以太谷、祁置太州,六年州废,二县来属。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废。祁,畿。文水,畿。武德三年隶汾州,六年来属,七年又隶汾州,贞观元年复旧,天授元年更名武兴,神龙元年复故名。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贞观三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文水南流入汾州;东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荡沙渠,二十里有灵长渠、有千亩渠,俱引文谷水,传溉田数千顷,皆开元二年令戴谦所凿。榆次,畿。盂,畿。武德三年以盂、受阳置受州,贞观元年省并州之乌河县入焉。有铜、有铁。东北有白马故关。寿阳,畿。本受阳。武德六年徙受州来治,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隶之。贞观八年州废,县皆来属,十一年更名。有方山。乐平,畿。广阳,畿。本石艾,天宝元年更名。东有井陉故关,东北有盘石故关、苇泽故关。清源,畿。武德元年置。交城,畿。先天二年析置灵川县,开元二年省。有铁。阳曲。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曰阳曲,仍析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六年以苏农部落置燕然县,隶顺州,八年侨治阳曲,十七年省。有赤塘关、天门关。 汾州西河郡,望。本浩州,武德三年更名。士贡:鞍、面氈、龙须席、石膏、消石。户五万九千四百五十,口三十二万二百三十。县五:有府十二,曰嘉善、六壁、崇德、华夏、灵扶、五柳、京陵、介休、贾胡、宁固、开远、清胜。西河,望。本隰城,肃宗上元元年更名。孝义,望。本永安,贞观元年更名,有隐泉山。介休,望。义宁元年以介休、平遥置介休郡,武德元年曰介州,贞观元年州废,以二县来属。有雀鼠谷,有介山。平遥,望。灵石。上。有贾胡堡,宋金刚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又有长宁关。 郭荣生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