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繁衍迁徙 > 潮汕郭氏资料及补正 [精品]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潮汕郭氏资料及补正

郭网(www.guo.ac.cn) 2010/9/12 14:53:31

一、陈泽、吴奎信主编,公元出版公司2005年12月出版的《潮汕百家姓》第157页至161页有关潮汕郭氏资料如下:
      
郭氏入潮有三线

1、漳浦到庵埠。
《潮州市志》有关郭陇村史料:“宋大观四年(1110),曾任梅州知州的郭球从福建漳浦牛角沟迁此创乡。”郭球为“汾阳郡王”郭子仪之后裔,故潮安郭绪传、郭景海为“汾阳郡王大寿图”撰联:“平禄山复两京,辅四帝,唐室安危一砥柱;满床笏享三世,传千秋,宗友蕃衍五洋洲”。潮汕地区自为郭子仪宗友蕃衍之一中转站。经此拓殖海外。此为郭氏入潮第一线。

2、长乐至潮阳,为郭氏入潮之第二线。

据泰京《汾阳王纪念堂文集》之“我族源流概述”中说:“……而至我祖端斋公始来潮州,为开创潮州之始祖”。郭端斋派衍在潮阳为南阳、铜钵盂等村,铜钵盂是南宋嘉熙年间(公元1237~1240年)建村的。后于郭球创乡郭陇。奇趣的是:潮阳南阳等郭姓村之家庙里,郭子仪与诗仙李白并祀,有的像上还楷书李白《汾阳王赞》诗:“忠武英声振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八男授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徽。半壁宫花欢宴罢,满床牙笏肃朝归。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祁拜锁闱”。这便蕴含有伦理学、民俗学丰厚文化内涵。

3、莆田经潮安至揭阳,为郭氏入潮的第三条路线。

世界著名汉学家饶宗颐于《郭之奇年谱》里写着:“郭氏之先,福建莆田人,太始祖有处士曰毅山者,其裔孙为宋节推,官于潮,卜居海阳县登云都。孙六人,次名曰诚,号元兴,始移居揭阳县城东关,是为榕东郭氏之祖”。郭元兴次子郭立。郭立长子郭善。郭善孙郭应试,郭之奇为郭应试之次子。郭之奇历官永历朝之吏、兵部尚书、大学士,率军转战各地抗清,后于广西桂林殉国,乾隆四十年赐谥忠节。郭之奇的《宛在堂文集》三十四卷,现藏、用于日本东京“内阁文库”中。

郭氏从三路入潮,潮安庵埠之郭陇、溜陇、龙坑、饶平之郭姓村;潮阳之南阳、铜钵盂;普宁之林惠山、彰宁乡;澄海之郭厝、新地;揭阳之榕东、宝坵;揭西之棉湖、郭厝园等,都是郭氏一族之嫡传,至此,郭氏遂于粤东地区,发展繁衍,枝柯遍布,玉树扬风了。  
                                      (郭伟忠 )

华县郭氏  繁衍潮汕

    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较多的一支族姓,据国家统计局1982全国人口统计等资料,郭姓人口总数1400万左右,在全国排居第18位。
    郭姓起源很早,《姓源》说:周文王的季弟虢叔,有人称他为郭公,后代便以郭为姓,这是因谐音而弄错的。《国名记》说:上古时就有郭侯,禹的驭手叫郭哀。另一种说法是因该姓住在城郭附近,遂以地名作姓。《千家姓》说:郭氏古代家族在太原郡。中唐时出了个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697—781),毛泽东曾称赞说:“郭子仪这个人很有政治头脑”。郭子仪是陕西华县人,任朔方节度使,封汾阳郡王,故潮汕地区郭氏祠堂楹联都有“汾阳世泽”之联语。郭子仪第六子郭暧,被唐德宗招为驸马,其第四子郭镕为入闽之始祖,住福建莆田,莆田为郭姓南迁之主要中转站。
    郭镕之曾孙郭元兴为潮州郭姓之开基始祖,宋大观四年(1110)任梅州知州,后遂创村郭陇,昔属海阳县龙溪都,今为潮安县庵埠镇所辖。故潮安人郭绪传为“汾阳世家”撰冠首联:“汾水长流流百世;阳光普照照千家”。郭陇原名凤廓,因其地相传为凤地,取其吉祥义;“廓”与“郭”均有“外城”之意,在此除谐音外,还有义同借用标姓之意。后来,因郭为该村主姓,(另有王、洪、薛、窑四姓)。陇是潮汕地区村名常用末字。奇特的是,陇字为龙字加阜,庵埠古称龙溪,这样村名扣承古意,可见姓氏与村名之隽永意趣。
    郭元兴次子郭刚直由龙溪都移居揭阳,为郭姓入揭始祖。元代由龙溪都移居揭阳西关外郭厝埔居住。郭刚直有二子:长子郭南轩,留守创业地;次子郭南峰由郭厝埔迁入县城内火烧地新庵头郭厝围居住。郭南峰也有二子,长子郭集升,次子郭静湖。静湖迁至东门担水门莲花心居住。郭静湖有二子:次子郭鸿后代创玉湖大梁冈,即今洪厝埔郭;长子首鸿留守榕城东门。郭首鸿次子郭之奇,就是遗著播馨东瀛的岭南名臣,故郭之奇故里莲花心每年祭祖联有云:“节度威名传外漠;华阳世胄振榕东”。长子留守基业,次子外拓繁根,这就是郭族有别他姓之第二个姓氏文化特色。
    郭氏潮阳始祖为郭浩,字元洪,为郭端斋之长子。任广西按察使,嘉仪大夫。秩满不归,遂立籍潮阳。宋靖康元年(1126)建竹桥村,因村境四周溪流环绕,昔时搭竹为桥渡,故名。潮阳郭端斋派后裔南向贵屿、铜盂地区发展。南宋宝庆二年(1226)创南阳片村(今属贵屿镇);嘉熙年间(1237—1240)建铜钵盂村(今属铜盂镇)。铜钵盂因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而得名。而最奇趣的是南阳片村郭氏宗祠里供祀李白位(像),因为李白曾救过郭子仪,使郭氏出了个“二历鼎司,两升都座,四作元帅,九年中书”,赫赫业绩,彪炳史册的人物。此良俗在潮汕地区是独见的,它是潮汕姓氏文化园中一朵奇葩!
    华县郭氏,根繁潮汕,今潮州之郭陇、溜龙、龙坑、梅溪;揭阳之榕东、宝坵、棉湖、铁山洋;潮阳之旗头、寮美、新碑、白水塘等,皆其嗣裔。潮州郭陇四村共9111人,据《潮州市志》;揭阳榕东郭氏共1241人,据《榕城镇志》;潮阳南阳片村(包括23个自然村)共2.65万人。真是千流一源,万叶同根了!
                                           (郭伟忠 )
编者按:郭姓宋代列为全国第12位大姓,占全国人口1.31%,约101万人;当今列为全国第18位大姓,占全国人口1.15%,约1500万人。
潮汕列第16位大姓,占潮汕人口1.37%,约18.5万人。其中汕头金平、龙湖、濠江区1.5万多人;潮阳区6.7万多人,聚居贵屿、铜盂、西胪、棉城、河溪、金玉等镇;潮南区1万多人,分布峡山、司马浦、陈店、两英等镇;澄海区3000多人,分布澄城、溪南、上华等镇;南澳1000多人;潮州湘桥区4000多人;潮安1.5万多人,分布庵埠、龙湖、登塘、浮洋等镇;饶平3000多人,分布上饶、坪溪、柘林等镇;揭阳市区1万多人;揭东1万多人,分布白塔、炮台、玉湖、登岗等镇;揭西1万多人,分布棉湖、塔头、东园、金和等镇;普宁1.2万多人,分布流沙、南溪、大坝、池尾等镇;惠来2.5万多人,聚居神泉、惠城、东港、隆江等镇。
编者注:据潮汕三市公安和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2004年末潮汕三市常住总人口1338.88万多人。1、汕头市487.52万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135.48万人,潮阳区154.54万人,潮南区119.25万人,澄海区71万人,南澳县7.25万人;2、潮州市249.59万人,其中湘桥区34.31万人,潮安县118.55万人,饶平县96.73万人;3、揭阳市601.77万人,其中市区66.03万人,揭东县121.67万人,揭西县90.80万人,普宁市209.22万人,惠来县114.05万人。

二、陈丰强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潮阳姓氏丛谈》第87—92页有关郭氏资料如下:
潮阳郭氏人口共6773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1%,列潮阳姓氏人口数第9位。分布于18个镇(街道)64个管理区(居委会),其中5000-10000人的管理区(居委会)有贵屿镇的联堤、东洋、西美;1000-5000人的管理区(居委会)有铜盂镇的铜钵盂、潮港、萧渡、双岐,贵屿镇的贵屿、山力、坑仔、新乡、山联、山前,文光街道的兴归,河溪镇的南田,金玉镇的竹桥,峡山镇的洋内,司马浦镇的美西,西胪镇的外輋;100-1000人的管理区(居委会)有两英镇的美林、新厝、古溪、两英,仙城镇的七陂,文光街道的文光、西双、平和东,城南街道的龙井、新华,谷饶镇的新陂,陈店镇的定安、汕柄、福潭,铜盂镇的新岐,海门镇的新德,贵屿镇的下陇,金玉镇的桥前,峡山镇的东溪、草芳、练南,西胪镇的泉塘,棉北街道的平西、平南、平北,沙陇镇的芝兰;100人以内的管理区(居委会)有河溪镇的西田、南陇,和平镇的下寨、中寨,文光街道的平东、桃园、西门、双望、旷园,城南街道的大南,谷饶镇的茂广,海门镇的城关、西南门、北门、和睦、莲新,贵屿镇的古夹,金玉镇的金玉,峡山镇的大宅,金浦街道的三堡。另外,散居国内各地共约106200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及世界各国华侨华人共约97300人。
(按该书第322页1997年潮阳市各镇(街道)姓氏人口统计表,郭氏人口如下:棉北街道437人,文光街道2354人,城南街道412人,海门镇163人,金浦街道7人,和平镇25人,沙陇镇750人,峡山镇3267人,铜盂镇12621人,贵屿镇35780人,谷饶镇398人,司马浦镇1630人,陈店镇1500人,仙城镇580人,两英镇1239人,河溪镇1910人,西胪镇3205人,金玉镇1457人。)
郭姓源出姬姓。其得姓有多种说法,主要的是:周武王封其叔父姬仲于制,称东虢(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公元前767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夺东虢地赐郑武公以赏功。时南方强国楚庄王以周平王无故灭虢,兴师北伐。周平王只好找来虢裔孙姬序封于北虢(今河南省郏县东南),号称郭公(郭、虢谐音通用),以阻止楚庄王伐周。公元前655年北虢被晋国所灭,子孙以郭为姓,称郭氏。郭氏发祥于太原郡,播衍于南方各地。唐咸通(860-873)时,汾阳王郭子仪的长子郭曜之裔孙郭嵩携长子贽,随王想(闽王王审知从弟)自河南光州迁徙入闽,卜居新宁(今长乐县)芝山郭坑,成为闽郭始祖,也是潮阳郭姓祖源地。入潮主要开基祖有:
郭浩(1166-1227),字元洪,号宣省,世居莆田魏塘,郭嵩的第18代裔孙。宋绍熙元年(1190)进士,授户部郎中,升广西提刑按察使、正议大夫。父郭正(1141—?),号端斋,随任于桂。郭浩致仕时不归莆田,卜居潮阳奉恩乡之竹桥(今属金玉镇),父子为入潮一、二世祖。郭浩生4子,长子郭琳,字帅元,分创奉恩乡之玉浦(今属金玉镇)、溪内(今属金玉镇)、泉塘(今属西胪镇)郭族;次子郭球,字帅正,分创新兴乡之铜钵盂(今属铜盂镇),裔孙分创峡山的大宅、洋内、练南,两英的古溪,谷饶的茂广等处郭族;三子郭琅,字帅属,仍居竹桥;四子郭玕,字提岭,分创于新兴乡北之南阳(今属贵屿镇)。三世祖郭玕生子郭朝贡,号学士,生6子:若凤、若孔、若盛、若传、若斋、若雄。长子郭若凤分居西美村;次子郭若孔居西美,有裔孙迁徙海陆丰;四子郭若传居西美,裔分南阳的西畔、山尾、山联、新乡、坑仔、山前、下陇、山仔边,以及洋乌都第七陂、汕柄,县廓都双望,黄陇都草芳,举练都白石以及陆丰新田(今属陆河县)、罗山等处;五子郭若斋分创普宁林惠山、玉竹港、彰宁、渡塘等处郭族;六子郭若雄裔孙分创于东洋、山力、联堤等村(今均属贵屿镇)。
郭澄初(郭嵩的第22代裔孙)于元泰定三年(1325)由福建晋江迁徙入潮,卜居兴仁乡,为潮美(今属铜盂镇)郭氏一世祖。元朝末年(1368),长子郭诚昌分创于揭阳西洋(今属仙桥区);次子郭诚然(1341-1408)仍居潮美;三子郭遗风于明洪熙元年(1425)分创贵山都仙陂郭厝围(今属谷饶镇);玄孙郭昆山(1428—1501)之子郭淳介分创于赤寮西门园(今属谷饶镇),郭平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分创于小西洋(今属司马浦镇)。
此外,郭元烈于明朝中叶创黄陇都洋内郭族,又迁居古溪。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裔孙分居新厝玉溪等。
郭氏入潮落籍均为致仕或者授官不仕,择地他业,以求发展。宋、元之世,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潮阳虽僻处海隅,但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对漳、泉民众极具吸引力,因此宋中叶世居莆田的郭浩,奉父随宦广西,任满落籍于潮,分创玉浦、竹桥、铜钵盂、南阳等各乡村郭族,迅速蔚为盛族,历代人才济济。明天顺年间(1457-1464),江西发生饥荒,郭浩第7代孙郭吾(号南峰)运米千斛赈灾,事闻于上,朝廷赐爵不受,遂勒旌义民,赐表建坊于径门山麓。至清末民初,郭族涌现南北行商巨贾,在潮阳独树一帜。其著者如郭古,是清光绪初上海“潮帮”领袖。他经营烟草、珠宝、银庄等行业成为上海巨贾,富甲一方,人称“古爷”。凡潮州各县举子上京赴试,他必亲自赠送旅费。潮帮在上海滩有一席之地,得其声威之助。他在南阳山仔边建有“驷马拖车”一围,屋后山边建大园林,花草、奇石、莲池以及石雕珍禽异兽,气象万千。郭子彬,清末在上海开办纱厂、布厂、银庄等,资本由60万银圆增至400多万银圆。子彬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所办公益、文教事业极多。郭信臣,上海潮帮富商,曾捐30万银圆作浙江大学经费。又挟资南下汕头开办多家银庄。今子孙分布世界多个国家,卓有建树。在12个儿子中,四子郭承恩(预瑶)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桃李满天下;五子郭预来(德昭)是民国时期中国四大银行(中国、交通、农业、国华)之一的国华银行董事长;八子郭预恭原汕头福音医院院长,解放初曾任汕头卫生学校校长;十二子郭预笃是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上海电力总工程师。另外,郭族在南洋群岛,尤其是印支三国,人口众多,抗战前仅金边一地,郭姓侨胞即达5000多人。在郭姓集中的南阳、铜钵盂等地,有众多的“驷马拖车”与私家园林,曾是历史上郭族辉煌时代的标帜。
郭氏入潮另一开基祖郭澄初与胞兄郭澄一,本来“俱以明经擢用,道经海(阳)潮(阳),观风考俗”,目睹潮阳民风淳朴以及“襟山带水、耕渔两可”的自然地理环境,证实其父(祈昌,字永龄)于元至元中(1238)任海阳县教谕兼摄潮阳县尹时,曾有创基潮阳之意图,实属善选。因此兄弟毅然辞官不仕,由莆田携眷并“奉父木主”南来,卜居兴仁乡之潮美(其兄郭澄一另创海阳郭陇),曾自鸣得意而赋诗言志:“挂官有谁迫,禄重忧亦丛。何如陇亩处,偃仰得从容”。不过一落籍,元朝的税务官就上门来了。他家的户口编属于“贵山渔课长”(地方志上未见载)。后来3个儿子分居,长子留潮美,次子与三子分创岐头与仙陂乡时,户口分出一半,而渔课三分均负,足见元代税赋之苛杂。当时甚至立坟碑亦征收重税,以至现在山野间元墓基本无碑。
郭姓最早入潮创业者距今已有700余年,分支繁衍较广,代有名贤,特别是当代,有成就的人物尤多。宋代有进士郭浩、郭起、郭渊(官漳浦知县)、郭迪、郭功(官漳州通判)、郭连、郭龙发、郭廷炜;明代有进士郭实夫、郭廷序、郭思恩、郭思明,制举有郭张善,举人有郭源、郭璇、郭绶(官思恩府同知)、郭经、郭嘉贺(官黄州府通判、陕西巡按)、郭维藩(官萍乡县知县)、郭廷秀、郭仕隽、郭仕俊、郭懋弧(官晋江县知县);清代有举人郭鼎灏、郭日异、郭经,武举人郭日升、郭士兴。此外,还有明初献诗退兵保村寨的“郭氏贤母”郭真顺。
现代有实业家、慈善家郭子彬,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郭任远,民国时期上海区空军地勤少将郭汉庭,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校长、京汉铁路局局长郭承恩,国民党南京中央训练团少将郭耀若。
当代有教授、博士生导师郭迪、郭预适、郭永基、郭穓远,世界知名化学家郭慕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副主任郭开锋(军级),曾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郭丰民,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政协主席郭荣昌,享誉东南亚的雕塑艺人郭云山,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郭伟,中科院经济研究专家郭川,高级机电工程专家郭预笃,著名近代史专家郭预明(载《中华人物辞海》)。
在香港有《国际潮讯》总编辑、研究员郭伟川。
在泰国有堪舆家、泰皇顾问、僧王顾问郭丰源,实业家、侨领郭振,曾荣获泰皇御赐勋章、实业家、侨领、曾任泰国潮州会馆两届主席郭鹏。在美国有博士、博士后指导教授、被评为杰出教授、科学专家、教育专家郭培宣,博士、博士生导师、商业学家郭振游,电子专业博士郭启声,生物营养学博士、专家郭智。在澳大利亚有博士、研究员郭琴。

人物传略

郭真顺(1312-1436),女,揭阳县龙溪(今属潮安县庵埠郭陇村)人,元末嫁潮阳县城西处士周伯玉(明初举明经)。真顺自幼聪颖淑慧,承父(教授郭宗文)教,“通经史,精数学”,尤擅长古诗,且能言善辩。明洪武四年(1371),潮州卫指挥俞良辅率5000官兵征伐尚未归顺明朝的村寨。时真顺全家避居溪头寨(今属胪岗镇),俞良辅兵马离溪头寨仅数里,郭氏为村民免遭杀害,挥笔写成长诗《上指挥俞良辅引》,挡道亲呈俞将军,于马前慷慨陈词,说明溪头寨人没有反对大明的举动。俞良辅阅后感动地说:“此贤妇所居,其民必驯”,遂下令退兵。郭氏胆识过人,献诗退兵的事迹为后世所传颂。
真顺协助伯玉散家财以助困,储粮渡荒,代伯玉婉辞出任寨长。三个儿子在其严格教导下,都以科名出仕。正统元年(1436)逝,享年125岁,遗嘱治丧不供佛,不烧冥纸。著有诗集《梅花集》。民间誉为“郭氏贤母”。真顺与周伯玉以及其子,逝世后均葬棉城黄蜂山(今周厝庵侧)。

郭张善  竹山都凤山(今属西胪镇)人。父母早丧,靠继母陈氏教养成才。张善对继母也极尽孝道。明永乐二年(1404)举儒士。永乐十五年春应召赴京试。张善上书陈言:“言少孤贫,赖继母陈氏抚教,幸与俊髦之选,得就职报效,移养以报母恩“。诏命翰林院试其文。他以《洪范九畴论》一文博得好评,大臣们都庆贺朝廷选得人才,特授翰林院检讨。后来在京察中评为称职,朝廷正拟重用,不幸病逝。
林大春曾感叹“《洪范九畴论》是应制称旨之作,可惜失传!”现存凤山八景长律1首,永乐十八年(1420)郭氏族谱序1篇。出仕之前,张善在乡设馆培养了不少人才,后乡民建四贤祠,奉祀为对乡民有贡献的四贤之一(另三贤为元代吕养、明代张保护与陆师功)。

郭廷序(1501-1547)字循夫,号介斋,贵山都南阳人。先祖郭浩,莆田人,宋进士,官广南西路提点刑狱,落籍潮阳,至廷序,已历十代。明嘉靖元年(1522)中举人,嘉靖二十年登进士,授江西贵溪县知县。廷序为官能体察民情,减轻百姓徭役、赋税;审案公正,狱无冤案。当时夏言身居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夏家在廷序辖境,江西、广南的大小官吏竞相奉承巴结,但廷序不为所动。廷序与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及岭南名贤欧大任等均是黄佐(香山人)的高徒。嘉靖二十六年(1547)四月逝世于扬州,年47岁。嘉靖二十七年黄佐为他立传,并选定刊印其遗著《循夫集》。他书撰的《判语》刻石立于贵溪学宫。入祀邑忠义孝弟祠。兄廷秀,嘉靖七年中举人。

郭子彬(1860-1932)举练都铜盂人。生于农家,少年时往上海鸦片烟行当学徒。后深感买卖鸦片图利害人而改行,用所积资本创办鸿裕布厂。民国3年以后,布厂扩大为鸿裕纺织厂,增办鸿裕纱厂,继而以鸿裕命名兴办4家面粉厂和1家银行,成为著名实业家。
子彬致富后,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民国12年捐巨资为家乡铜盂公学购地扩建校舍,添置设备。先后为本县的东山中学、六都大学、潮光学校和汕头的大中中学以及潮安的韩山师范、金山中学等校捐赠大批图书、仪器和赠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资助创办上海复旦大学,为其添置仪器,又赠建心理学院,命名“子彬院”;赞助在沪潮阳籍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郭任远、郭承恩、郭守纯等博士人才。创办“双百鹿斋”,聘请学者搜集、校勘潮籍先贤遗著,重新出版林大春的隆庆《潮阳县志》、《井丹诗文集》和翁万达的《东涯集》等书,广赠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和大学。在上海创办贫儿教养院,供贫家子女免费读书、学艺。倡建“潮汕山庄”,使旅沪乡亲逝后有办丧事、寄棺或殡葬之场所。
子彬晚年回乡,仍不遗余力,出资建田心桥、溪西雨亭和新桥北山亭,改造铜盂分别至神仙里、峡山、深岭3段泥土路为贝灰三合土道路;独资维持峡山宏济善堂,施赠棺木,施医赠药;资助峡山育婴堂经费。民国21年在家乡病逝,享年73岁。

郭经(1868-1951)贵山都坑仔人。幼年聪颖,过目成诵,16岁考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1904)初,与萧公溥等9人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学部授予法政科举人,被派任湖南省会同县知县。郭经在任,公正廉明,深得人心。任内曾缉获鸦片逾百箱,竭力排除来自上司下属的种种威胁利诱,誓作林则徐第二,毅然将烟土全部烧毁,为时人所传颂。然因违背上司的旨意,不到一年就被解除职务,愤然回家,致力倡办新学。曾任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郭经办学有方,卓有成绩,又乐于将办学经验广为传播。在其影响带动下,各乡村纷纷办起公立或私立小学堂。
民国初期,郭经出任汕头检察厅厅长,因抵制袁世凯称帝而辞职,从此专心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民国7年受聘出任潮阳县立第一中学(俗称东山中学)校长,锐意改进校务,培养不少人才。以后又历任汕头市英华中学、大中中学等校高中国文教员多年。郭经博学多才,循循善诱,深受学生爱戴。晚年家居,曾任潮阳县文献委员会会长,从事史料考证和本县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与郑浩、陈秀生被誉为“潮阳三学士”。1951年病逝,享寿84岁。

郭任远(1898-1970)举练都铜钵盂人。出生于富商家庭。早年就读于潮安金山中学,民国7年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民国12年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民国13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民国15年起,先后被南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聘为教授,专门从事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工作。民国22年任浙江大学校长。民国25年赴美国讲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生理心理学教授,并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耶鲁大学、奥斯本动物实验室及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等机构继续从事胚胎研究工作。这期间,还应邀到英国、加拿大讲学。34年回国,任心理生理研究所所长。翌年辞职,定居香港,任香港大学校董。1963年再赴美国雷利帮助哥特里勃做鸭胚胎研究。1970年于香港病逝,享年73岁。美国《比较生理心理学》杂志于1972年第一期发表了哥特里勃写的悼念文章,介绍任远的生平和40多篇论著,给以高度评价。
任远在复旦大学任职时,两次向同乡郭子彬募得巨款,创办心理学系和建造“子彬院”,并以“子彬院”筹建成中国第一座心理学院,聘请著名学者唐钺等执教,造就了中国第一批生理、心理学人才,如童第周、冯德培、胡寄南等。
任远提出“环境决定论”,宣扬行为主义,并长期通过对胚胎行为的研究来证明他否认心理学中的“本能说”的主张。任远从不迷信权威,勇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新见解。当他还是加州大学学生时,就在美国《哲学杂志》上发表题为《取消心理学上的本能说》的论文,大胆地批判了英国心理学家威廉的论点,震动了西方学术界。任远根据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要阐明动物行为的发展必须从生理解剖、当前环境及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先后在美国《实验动物学》、《比较心理学》、《比较神经学》、《神经生理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论著,见解深刻,具有独创性,其胚胎研究理论经常为西方著名科学家所引用。晚年从事人类行为研究,分析研究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去世时留下了社会心理研究手搞《行为发展的动力形成论》。郭任远的名字已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作为条目收入。其著作甚丰,晚年的著作在香港出版,在国内出版的书目主要有《人类的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讲义》、《行为主义》、《郭任远心理学论丛》、《行为之基础》、《心理学与遗传》等。

郭云山(1906-1986)贵屿镇人。著名的泥塑艺人。10岁随父学艺,18岁时技术已相当精湛,经常被聘到潮汕各县市为祠堂、庙宇及楼宇、商店制作泥塑浮雕,也为县内各乡塑“活景”。1936年寓居汕头。胡文虎特聘为香港“虎豹别墅”泥塑技师,1950年别墅竣工,其高超技艺轰动香港。是年,胡文虎在新加坡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虎豹公园”,仍聘请他为泥塑技师,1966年竣工。园内由他设计制作的大型泥塑挂屏《西游记》,全长200尺,浮塑的彩色山水风景花果山、水帘洞、火焰山、波月洞惟妙惟肖,使人如亲临其境;孙悟空、唐僧等几百个神话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余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工艺精细,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公园中一只50多尺长的泥塑老虎,威武雄壮。公园开放之后,成为新加坡一大胜景,轰动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新加坡的中文报纸曾写道:“如此巧夺天工的杰作,举世未闻,郭云山真乃神人也”。
1950年后,郭云山定居新加坡。1966年创办“郭云山父子艺苑”,在新加坡生意兴隆,声誉卓著。1985年7月返回家乡联堤村定居,1986年因病逝世,终年81岁。

郭汉庭(1904-1993)。1926年进陈济棠在广州创办的广东航空学校学习。后任济南空军司令长官,1946年被授予空军上校,1949年初任上海空军地勤少将长官,同年移居台湾。

三、陈翔主编1990年4月出版的《澄海百家姓》第70-72页有关郭氏资料如下(排33位):

中国的郭姓是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来的,溯源也是黄帝姬姓的后裔。“周文王季弟虢叔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望出太原、华阴、冯翊”(见《元各姓篡》)。
《唐书宰相世第表》讲得更详细些:“郭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东虢,封虢仲于西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
郭姓既然出自虢国,那么西周之时有多少虢国呢?周武王之时出现过西虢、东虢、南虢、小虢、北虢等不同虢国。西虢是周武王之弟虢仲的封地,位于现在陕西省宝鸡县东方,也就是当初西周的发源地。后来平王东迁,西虢也随着迁往上阳,也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一带,号为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随王迁徒时,一部分留在西岐未走者称为小虢,后来被秦国所灭。东虢后来被郑国所灭。虢仲的别支,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称为北虢。史书上记载的晋国假道于虞而灭虢,“假途灭虢”,灭的正是这个北虢。这么多虢国,郭氏到底出自哪一个呢?好在诸虢国都是出自周王室的姬氏。历史学家李济曾提供一项具体的考据资料说:“郭氏出自周王室之姬姓……后汉有郭全者,居于阳曲(今山西省),已历数世。华阴(今陕西省)郭氏亦太原分支。中山(今安徽省)郭氏居于古城。昌乐(今山东省)郭氏,原太原分支也”。从这项资料看来,郭氏最初的源发地应是在山西,而诸多虢国中只有北虢位于山西境内,则郭氏可能源自这个虢。
相传南方,闽粤一带的郭氏,是晋朝末年“五胡乱华”之时,从河南播迁而来的,其先祖是山西人。郭氏先贤有唐朝名将郭子仪,宋朝画家郭熙。
郭氏的入潮入澄情况,据《郭氏族谱》载:始祖郭球,于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由福建龙溪、漳浦入潮,居于海阳县龙溪凤廓,创郭陇乡。传到六世,即南宋理宗开庆年间(1259年),有郭念二郎公者,由郭陇乡迁入澄城港口(时称辟望),后又有部分移居澄城,明进士郭大鲲即是其后代。
本县现有郭姓人口2400多人,主要集居在澄城镇,有1600多人。递次为溪南镇300多人,上华镇100多人,东里镇及莲下镇各约100人。

四、陈民主编1997年12月出版的《贵屿古今人物辞典》收录郭氏人物227人。宋至清郭氏人物如下:

郭正(1141-?)号端斋,原住莆田魏塘。以子浩贵,宋诰封广西按察使,正议大夫,晚年随子荣迁入潮,南阳郭氏宗族尊奉为一世祖。

郭浩(1166-1227)字元洪,号宣省。宋绍熙元年(1190年)登余复同榜进士,先任户部郎中,转任广西提刑按察使,正议大夫。秩满而卜居潮阳之竹桥,生四子,第四子乔居南阳各村寨。南阳郭氏尊奉为二世祖。

郭玕(1224-?)号提岭。先随父入潮居竹桥,游历贵山,见其山水秀丽,风俗淳厚,乃披霜露、斩荆棘,创南阳,立宗祠,为南阳郭氏各村始祖,传统称第二世祖,后生一子曰朝贡,号学士。学士祖生六子,长曰若凤(居西美);二曰若孔(居西美、海陆丰);三曰若盛(失传);四曰若传(居西美、西畔、山尾、桥仔头各村即山联、新乡、坑仔、山前、山仔边);五曰若斋(居普宁林惠山、玉竹港、彰宁、渡塘等地);六曰若雄(居上下堤、东洋、山力等村)。

郭吾(1403-1480)字从吾,号南峰。其后代居联堤,东洋等村。自幼禀性颖异,豁达大度。明天顺年间,江西饥荒,备粮米400石赈济,阖邑昭苏。时有司疏奏朝廷,赐爵不受,敕旌义民,赐表建坊。继又捐资千金,修理桥路,厥名勒石,小则助婚嫁、周贫乏,无不稠密。天顺三年(1459年)明英宗皇帝钦赐“玉音石”牌至南阳山麓(尚存留于径门山上),墓联曰:万斛资财旌世用,九重恩涯自天由。

郭嘉节(1440-1512)女,南阳上乡十世祖姑。早年许字和平马门,双亲早凋而与兄嫂相依。及笄之岁,兄嫂相继仙游,遗存襁褓孤儿,赖姑抚养,迎亲彩舆临门,幼孤牵衣哭泣。姑俯念父兄只此一脉,毅然请马府另求淑女,然后自剪秀发,奉上彩舆,矢志抚育孤儿成长。迨十二世侄郭邦孚号耻斋中举,官至陕西巡按,具已奏请,获钦赐“以贞存孤”金匾。有联对曰:发剪数茎此身勿坐彩舆去,孤存一个间代且攀丹桂来。

郭嘉贺(1496-1549)字邦孚,号耻斋。其后代分布桥仔头各村及七陂村。明正德十四年乙卯科(1519年)中举人,初授漳州府推官,后补泉州府节推,升黄州(湖北)通判,致仕为官清廉,群邑向化。时八省察院陈情荐本,提升为陕西巡按。民间称为“推官祖”。

郭廷秀(1498-1536)字实夫,号纳斋,联堤村(东洋)人。明嘉靖七年戊子科(1528年)乡贡进士。

郭廷序(1501-1547)字循夫,号介斋,后代在联堤、东洋村。明嘉靖元年壬午科举人,辛丑科(1541年)进士及第,官授江西贵溪县令。任职期间,轻徭薄赋,狱无冤案,为人正直,廉洁奉公。当时宰相方台家在贵溪,大小官吏无不望风附影,唯郭廷序毫无附庸之意,抗王府,拒宦阉,详记在传。善诗文,著有《循夫集》流传于世。

郭维坤(1522-1594)字邦仪,号一斋,太学生,任新化县主簿,治家雍穆。联堤村人。

郭懋诰(1561-1651)字守命,号文宇,后代分布桥仔头各村。明朝天启辛酉科(1621)贡生,官授太平府教谕,后任安定县训导,清远县训导,兼署清远县正堂。

郭懋弧(1596-1671)字守谷,号椀枢。后代分布南阳侨仔头各村。明朝天启辛酉科(1621)登乡进士,乙丑年(1625)上京会试未回,其母已死,郭哭不绝声,抱痛数千里,回家省亲葬母后,任福建省晋江县正堂。

郭俊杰(1689-1761)字兆庆,号位侯,岁进士。后代居东洋村。

郭端(1720-1765)字昌绅,号素书,岁进士。后代居东洋坛仔头、下东洲。
郭维屏(1825-1889)字象春,号树南,后代分布桥仔头各村。清道光丙午科(1846年)选第一名岁贡生,光绪己卯科钦命吏部就教候选,后授广州府龙门县训导。

郭经(1868-1951)字载生,号求是斋主人,坑仔村人。清光绪甲辰30年(1904年)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1906年学部授予法政科举人,出任湖南省会同县知事,任曾缉获鸦片百余箱,力排威胁利诱,将毒品全部烧毁,备受时人称颂。晋升为黄堂四品,1909年钦点外务部主事。民国初,任汕头检察厅厅长,后因抵制袁世凯称帝而辞职,回乡后,积极倡办把六都书院改为六都高等学堂,担任总教习。1920年后任潮阳东山中学校长,后在汕头英华中学、大中中学等校任国文教员多年,主编《潮阳文苑》,晚年出任潮阳县文献委员会会长。1951年在家乡病逝。

五、杨启献主编1990年出版的《庵埠志》人物传古代人物郭氏部分:

郭真顺(1312-1436)郭陇村人,教授郭宗文之女。自幼承父教,通经学,旁及子史百家,能诗,尤擅古体。嫁潮阳举人周伯玉,夫妻隐居自乐。为人有见识,善论断世事之是非得失 。元末大乱,从伯玉避居村寨。寨中众人欲组织自卫,推伯玉为寨长。真顺知诸年轻人横暴自用,不能团结,劝夫称病勿就。不久,另推举之寨长果因下属不和而被杀,寨中大乱,遂为邻贼攻陷。先是,真顺劝伯玉疏散各谷,又日夜打索,人莫解其意。及贼入,尽烧一寨积聚。伯玉以绳索缚妻并自缚,假作被掠,使贼不以为意。接着乘隙逃脱,走居溪头寨。明共武四年(1371)指挥俞良辅出兵潮阳,欲征剿未归顺诸寨。兵临溪头,真顺出而挡道,递上《颂俞将军引》诗篇,陈请改征为抚。俞得诗欣允,潮阳得安。
一百二十岁归母家省亲,作《归宁自叙》诗:“天甲年来度二周,暮桑榆景雪盈头。五经立业儒家雅,三子成名壮志酬。乔梓有光联俎豆,柏舟无憾泛横流。阶前玉兰森森秀,斑采扶来到首邱”。正统元年(1436)卒,享年125岁。遗嘱勿修佛事,勿烧纸钱。著有《梅花诗集》。诗作被选入《明诗别裁》《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

郭敬贤 梅溪村人,字桂溪。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第三名举人,三十二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后因反对严嵩被降为通州判官。不久升工科给事中,针对时政直谏。累官至礼部给事中,三十四岁卒于任上。祀乡贤。

郭维藩,溜龙村人,字价夫,号两川。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二十三年进士,以母老不便迎养,请准补任江西袁州府教授,后入朝任国子博士,长户部主事、户部郎中。又调任浙江临安知府。不久告归养母,从此不仕。家居值流寇群起劫掠,筑村寨防御,民赖以安。

郭昌时,溜龙村人。顺治十七年(1660)由普宁学中举,授武陵县令,后代理常德府通判、知府。

郭廷集,郭陇村人,排行三,人称郭三爷。生于嘉庆十七年(1812)。壮年为龙溪绅士。咸丰七年(1857)八月,方耀代理潮州总兵,多委之清理积案,协办清乡。晚年乐为桑梓公益事。同治十二年(1873)主持重修揭阳桃山龙头桥、地美都万里桥。光绪二年(1876)主持重修潮州忠义孝悌祠、节孝祠,又以南堤低薄倡议大修,遂受方耀委托主持修堤事,增筑赐茶庵至太子爷涵堤段。三年,主持重修薛东泓祠。六年,筹集地方公款修地美都暗径路。曾筹捐潮州金山学堂基金,在汕头金山街置铺屋出租,以租金为学堂经费。在潮州任职时倡导围海造田,建成从澄海充公至汕头玉井、莲塘等地的蕴田和渔区。晚年授福建补用知府,封荣禄大夫戴花翎三品。光绪六年(1880)卒。

六、郭世科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郭氏源流考》转引郭时礼主编《郭氏源流》中有关潮汕郭氏字辈(辈序):

1、潮阳白水堂、铜体盂、竹桥、南阳端斋公系:
一世端 二世元 三世玕
四世朝 五世若 六世调 七世仕
八世维 九世文 十世廷 十一世世
十二世邦 十三世宗 十四世守 十五世国
十六世兆 十七世仲 十八世昌 十九世钦
廿世崇 廿一世德 廿二世象 廿三世贤
廿四世丰 廿五世亨 廿六世豫 廿七世大
廿八世翼 廿九世礻冀 三十世有 卅一世光
卅二世仁 卅三世义 卅四世礼 卅五世智
卅六世修 卅七世齐 卅八世治 卅九世平
四十世温 四一世良 四二世谦 四三世让
四四世明 四五世允 四六世笃 四七世诚

2、潮阳潮美乡诚然公系:
与奕君子立朝端,殿隆华贵茂以扬,廷中学士绍良献,鸿运绵远振声光,
宗弘英文毓兴祥,阶秀芝兰庆复重,阁下名贤生俊秀,世德作求永传芳。

3、揭西棉湖系:
恭贺信敏惠,常萼良辉光。

4、饶平系:
诗礼传家气,兰桂有义方,文章永瑞发,诒谋垂裕昌。

5、普宁南溪镇典竹乡系:
朝凤直云南,乐枝德桂苍,维秉贞元秀,文章世允光。

6、普宁洪阳镇林惠山系:
族号:殿振和乐道,淑秀启英才,仁孝承先志,丰隆裕大来。
书号:进尔兴贡仕,诗书礼义敦,世德腾华茂,家声广誉闻。

7、普宁赤岗镇彰宁乡系:
声永仁德君,廷程启道兴,祥序宜佳发,启道汝迪吉,鸿由作大成。

8、潮安岳城系:
美声开相,文学成名,正大光明,孝悌忠贞。

七、族谱等资料:主要有《汾阳郭氏南阳族谱》、《汾阳郭氏潮美族谱》、《汾阳郭氏凤廓族谱》、饶平、澄海等地郭氏族谱。今摘录《汾阳郭氏南阳族谱》三节:

1、明汾阳郭氏族谱序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粤之有生之初,不知其几千载,亦不知其几千百人。后世子孙不修其谱,何以知其本乎?夫族之有谱,犹国家之有史鉴也。列其宗支,修其世系,撮其源流,纪其事实,上自始祖而至于曾玄,下逮中兴之祖而臻于云祁,如螽斯之蜇蜇,麟趾之振振,皆兴尊祖敬宗之心以别亲疏隆杀之分。
    然郭氏之由胚胎周文王之弟西封于太原,迄乎唐郭子仪仍封于汾阳,而后以汾阳为郡也。故郭氏之祖,前自兴化莆田仕宦吾潮,秩满不归,卜宅创业潮阳而居焉。宣省始祖公派下四房:长房居玉浦之溪内;次房分于举练都之铜钵盂;三房守祖之直浦之竹桥;四房居贵山都之南阳。分而言之,实由一本贯于万殊;合而言之,固知万殊原于一本。古有族谱之书,经宋金之争雄,罹元末之兵燹而失其传矣。中有收存谱系,或详或略,或朽或蛀,如荆璧之遭焚,神剑之沉渊,良可痛哉!
    予在京师回家省祭,有同姓之子孙七世孙连兴八世孙希祜等赍旧谱造予蜗庐,恳陈为其重修。予喟然叹曰:“予生于数百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百载之前,亦已难矣!”噫,山不导不知起自昆仑,水不导不知来自碣石。固知族属莆田。由知宋之莆田魏塘郭孝子支流余裔,越宋而元,越元而今,遥遥之萃胄,济济之云祁。既修斯谱,宗族俱载于斯,昭穆备列于斯,亲疏之分明矣,缌功之服别矣。视万人由一身,敬祖宗于千古。山墓之所疆界之,业列记上祖,事实之中难尽纪录。故谚有之曰:“未有潮阳,先有何郭。”讵不信欤?视彼他族,大有径庭矣。予之管见,才学疏浅,固辞弗获,遂书以为郭门儿孙代代之所鉴云。

      永乐十八年(1420)二月初五日同邑儒士出身除翰林院检讨郭张善撰。

2、揭阳东门内立宗祠
始祖毅山公   讳实,字循约,妣安人赵氏,六房头分居潮州府属,合建庙宇      于揭阳邑东门。
一房初祖考   二十六郎公妣七品孺人林氏居海阳之郭陇;
二房初祖考   元兴公妣孺人陈氏居揭阳之东门;
三房初祖考   刚斋公朝散郎妣夫人大一刘氏居溜陇;
四房初祖考   端斋公宋诰封广西按察使正议大夫妣淑人李氏居潮阳之竹桥、白水堂、铜钵盂、南阳;
五房初祖考   朝典公妣孺人渊绪秦氏居典竹庐清马丘;
六房初祖考   玉浦公恩官妣孺人许氏居揭阳之西洋里。

配祭        二房四世祖叔考  庠生乡宾累赠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太学士崇祀乡贤静湖府君;
二房五世祖叔考  赐进士翰林院加授州同知累封通议大夫詹事仍晋一阶累赠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太学士赐祭葬首鸿府君。

3、郭氏家谱世系考
(前略)――虢叔――虢叔林父――东郭书――东郭姜――东郭贤――东郭瑚――郭隗燕大夫――琪公――蒙公袭公爵――宪公中郎将――稚公庐仁太守――丹公谏议大夫――追公――履球公――昶公唐朝司法参军――通公京兆美原主簿――敬之公赠太保列渭吉绥寿四州刺史――子仪公列二十四考中书令摄冢宰封汾阳王号尚父又邠州节度使寿八十五谥忠武王(生八子:曜、旰、曦、哦、晤、暧、曙、映)――曜公官至太子少保――嵩公(光州入闽之始祖)――贽公――唐明贤侍郎公讳恂娶苏(入闽居仙游碧溪之始祖)――钱龙二府君讳质娶苏――中丞三公――仓曹六公娶阮――协律七公讳均娶陈――长史十一公讳英娶陈――通直二十四公娶陈――三十八公讳尹娶叶陈――屯田尚书公讳琪字济世娶苏――长官五公讳振字明发娶郑――主簿大公讳元纯字德天娶李――五公迁居巍塘讳嵩娶王――斌公――英公――达公――义实公字处信(迁公――义重公字处仁,孝子)――端斋公讳正诰封按察使――宣省公讳浩字元洪娶许行三一前任户部郎中后任广西按察使致政归家遂卜直浦竹桥入潮开基,生四子:长子帅元公讳琳,迁居玉浦溪内(今潮阳贵屿镇白水塘);次子帅正公讳球迁居铜钵盂(今铜盂镇);三子帅属公讳琅旧居竹桥;四子提岭公讳玕迁南阳(今潮阳贵屿镇南阳乡)。提岭公生朝贡公行六号学士,生六子,长子七公字若凤;次子八公字若孔;三子九公字若盛;四子十公字若传;五子十一公字若斋;六子十二公字若雄号少学。――(后略)。

八、补正:上述潮汕郭氏资料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郭氏源流,二是人物。关于迁徙分布则较少,有待于贤达者实地考察整理。关于郭氏源流及入潮始祖等资料,则存在不少错漏和前后矛盾之处,现略加抉出并补正于下:
(一)据李吉、马志超著《郭氏史略》、郭世科主编《郭氏源流考》、张澍《姓氏寻源》等著作,郭氏渊源有四:
1、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相传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仲于西虢,虢叔于东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东、西虢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之弟。周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诸侯不满,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周平王灭虢,于是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以郭为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认为虢叔封于西虢,虢仲封于东虢。《郭氏史略》则认为欧阳修错误,认为罗泌《路史》对五虢的记述清楚全面。因此得出结论:虢仲为西虢初封之主,其地在今陕西宝鸡;虢叔为东虢开国之君,其地在今河南荥阳;南虢为西虢东迁后之衍派,其地在上阳,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小虢为西虢留居原地之宗支,北虢为虢叔裔孙序之封地,地在下阳,即今山西省平陆县大阳镇之南。五虢之后均为改郭氏。改氏原因,上述认为是声近,但也有认为是国破避祸。
2、以居处为氏。 “郭”字原意为外城,即因居住在城外,而以居处为氏。郑樵通志氏族志谓齐公族(源于姜太公)有居于都城外门,有东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张澍《姓氏寻源》也认为此四氏源于齐国公族,则是源于炎帝。罗泌《路史》则以为虢叔后,则源于黄帝。另据欧阳修《郭氏旧谱序》云:“虢为晋所灭之后,虢公合举其族,出奔京师,子孙多就城郭园池而居,因以为氏……汉兴,郭氏寝盛,有曰蒙、曰亭、曰忠,皆高祖之功臣,均列侯……故今有五望焉:太原、河南、颍川、东郡、冯翊是也”。则也源于虢国。
3、夏、商时代郭支、郭崇的后裔。可见郭氏早在四千多年前即已存在。据《郭氏史略》引《路史》等资料,认为郭支、郭崇出自黄帝少子禺号(也叫禺虢)。则也源于黄帝。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戌纳,本姓成,后冒姓郭氏。又如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再如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黑龙江黑水郭氏则为契丹族后裔,福建省惠安白奇九乡郭则为回族认汉姓。
按:潮汕郭氏来源上述四种都有可能,尤其是第1、4种。潮汕郭氏大部分都是虢国后裔,这是无疑的。少部分则是他姓改郭姓。据徐珂《清稗类钞》载有“潮人多乱宗”之语。为了生存而小姓(在同地乡村比他姓人少)改大姓者不少。据说潮汕老大陈姓,有不少是他姓改过来的。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对姓陈者不杀,因而很多人改姓陈,故称“扫帚陈”。虽是传说,但也说明不少事实。据《饶平县志》载:黄冈余氏始祖余英,原姓黄,后为富媪余氏收为养子,改姓余。现为饶平巨族。我乡林惠山原有28姓,有人写成一首诗:蔡杨马谢王林胡,严颜周郭柳黄涂,肖何文许高余李,潘张陈刘詹廖吴。但至今只有10多姓,有的搬走,有的改作他姓。据说大部分改姓高(高姓今为林惠山最大姓),也有改姓郭。当然,也有郭姓改作他姓的。据说,我祖父以上先辈原居大坝镇半径乡附近,后为谢姓所逼,迁居林惠山与郭姓聚居,没有迁走的都改为谢姓。其实,同姓聚居不限于同一祖先,有许多是同姓而不同宗(族支相距较远,但起源相同)。许多乡镇同一姓氏聚居上万、几万甚至十几万人,都源于同一开基祖这种情况是极少的。潮汕郭氏最大聚居点为贵屿镇,有四五万人,大部分是郭浩第四子郭玕后裔,另有部分是其他郭氏迁来聚居的。据《郭氏史略》引郭经南《福建郭氏源流志略》(选自《环球郭氏宗谱》)载:同安郭山炎公之孙,如夔公之次子(名失传),于宋末元初徙潮阳县贵屿,与郭姓族人聚居,为贵屿分支祖。因此,引出第二个问题:郭氏入潮不止三线。

(二)郭氏入潮略不止三线:
郭伟忠《郭氏入潮有三线》与《华县郭氏,繁衍潮汕》两文显然前后矛盾。前文则郭陇郭氏与揭阳郭氏同祖不同宗,后文则揭阳郭氏系郭陇分支。而且前文创郭陇村为任梅州知州的郭球,后文则为郭元兴,但前文引饶宗颐《郭之奇年谱》元兴创揭阳郭氏,名诚。后文又谓元兴次子郭刚直为郭姓入揭始祖。前后矛盾,不知是两者所据文献不同之故否(地方志与族谱记述有异)?据《凤廓郭氏族谱》载始迁祖一六郎讳球,行三。据《庵埠志》载:郭陇村郭氏大宗祠旁有郭念六郎墓(乡人俗称妈坟),饶平郭氏族谱载:郭球生三子:二十六郎、二十八郎、二十九郎。则念六郎(也即二十六郎)乃郭球长子。据《潮阳姓氏丛谈》郭澄一创潮安郭陇,不知何据?或许郭陇有不同宗派,非同一始祖?据《汾阳郭氏南阳族谱》“揭阳东门内立宗祠”中一房初祖为二十六郎公,二房初祖为元兴公。则二十六郎创郭陇(郭球也许移居他处),元兴创揭阳无疑。另外,入潮第二线,其实与第三线同从莆田入潮,据《汾阳郭氏南阳族谱》载:郭浩乃莆田人,其五世祖已从仙游迁莆田魏塘。“揭阳东门内立宗祠”潮属六房头,可能根据始祖毅山,有孙六人而加以联宗。但六位初祖除了二房初祖元兴外,其余都不是毅山公之孙。一房初祖二十六郎乃郭球之子(郭球之父祖不知何人?);三房初祖刚斋乃是元朝从郭陇分创溜陇(后简称溜龙,也叫刘陇郭,其妻为刘氏,可能是刘陇人,聚妻后居妻家,后人丁旺盛分出独立成村),应是郭球后裔。四房郭浩父祖非毅山已明显。五房初祖朝典公世系未详。六初祖玉浦公,据《潮阳姓氏丛谈》和《汾阳郭氏潮美族谱》创揭阳西洋乃玉浦公之长子诚昌,玉浦公(澄初)与次子诚然创潮阳潮美。(《潮阳姓氏丛谈》前后也矛盾,后面又说“长子留潮美,次子与三子分创岐头与仙陂乡”,未知孰是?),玉浦公与毅山公相距也较远(前者为晋江人,后者为莆田人)。因此,宗祠与族谱往往有联宗之事,但并未有血缘关系。这是阅览族谱应该注意的地方。但该资料也证明郭氏开基祖有五人:二十六郎公、元兴公、端斋公、朝典公、玉浦公。
再者,《潮阳姓氏丛谈》载郭张善为竹山都凤山(今属西胪镇)人。他为南阳乡撰《明汾阳郭氏族谱序》,称“予在京师回家省祭,有同姓之子孙七世孙连兴八世孙希祜等赍旧谱造予蜗庐,恳陈为其重修。”落款又称“同邑儒士出身除翰林院检讨郭张善撰”。是否表明他与南阳郭氏不同宗。未知其先世源流,也未知现凤山是否有其后裔?
再者,潮安县龙湖镇后郭村,元代从郭陇迁出,也算郭陇分支。其居民世代从事木雕。
再者,潮安县浮洋镇金瓯村、下郭村、三胜村都有郭姓人居住。金瓯村居郭、杨、许三姓,相传金瓯是唐朝宰相郭子仪饭碗别称,郭姓系同宗源,故以金瓯名村。下郭村系夏郭首创,故名。浮洋镇古属登云都。郭之奇先祖毅山公从莆田迁潮居登云都,后裔郭元兴迁揭阳。也许浮洋镇郭姓人与郭之奇属同一宗,惜未做过调查,也未见有资料介绍。希望有贤达者进行调查研究,以弄清郭之奇之先世(郭伟忠先生著有《郭之奇研究文集》)。
再者,潮安县登塘镇登塘村有郭姓人居住,未详其源流。
另据有关资料,饶平郭氏入潮如下:宋朝郭福安以军镇驻福建龙岩,举家由华州迁入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后由宁化迁上杭郭坊村。宋末,郭天锡由上杭迁潮州府海阳县大麻(今大埔县大庥镇)百侯各地。元时,郭通星由大埔百侯移居海阳县弦歌都上饶堡西埔乡。此支系客家人。饶平坪溪郭厝村(有烈士郭锡装),黄冈镇(有剧作家郭启宏)都有郭姓人居住。未详其源流。
另外,揭东县玉湖镇下陂郭,系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自丰顺畲坑迁来,也系客家人。
再者,据《揭东名人录》则知炮台镇下郭村(有郭克明)、龙头村(有郭隆辉),白塔镇宝联村(有运动员郭伟忠,郭湘苹、郭锦湘)等都有郭姓人居住。惜未详其源流。
再者,普宁南溪镇典竹乡、玉竹港村、郭畔村,赤岗镇彰宁村,洪阳镇林惠山乡,大坝镇铁山洋村,渡塘村(未详镇属)等都有郭姓人居住。其中玉竹港、林惠山、彰宁、渡塘系南阳郭分支,列入《汾阳郭氏南阳族谱》。其它的未详源流。
再者,棉湖郭氏(有郭氏大楼,清初富商郭来建),系潮安梅溪郭氏分支,也属郭陇乡分支。另有书画名家郭餐雪家族。
此外,其它地方居住的郭姓人尚多,未有做过全面统计,其源流也未详。现就上述知道的而言,入潮郭氏至少有九支:
1、潮安庵埠镇郭陇乡北宋郭球从漳浦牛角沟入潮,生三子:二十六郎、二十八郎、二十九郎,后分支庵埠镇溜龙村、龙坑村、梅溪村,龙湖镇后郭村,澄海郭氏等。郭陇郭氏系入潮郭氏最早的,庵埠镇有10000多人,居第一大姓。有《凤廓郭氏族谱》等。
2、饶宗颐《郭之奇年谱》:“郭氏之先,福建莆田人,太始祖有处士曰毅山者,其裔孙为宋节推,官于潮,卜居海阳县登云都。孙六人,次名曰诚,号元兴,始移居揭阳县城东关,是为榕东郭氏之祖”。
3、潮阳南宋莆田魏塘郭浩(二世祖,其父端斋公列为一世祖)宦于桂,秩满卜居潮阳竹桥,生四子,分居西胪镇白水堂、铜盂镇铜钵盂、金玉镇竹桥、贵屿镇南阳。此支是潮汕郭氏人口最多的,其中贵屿镇南阳乡有30000多人,是潮汕郭氏最大的聚居点。铜盂镇铜钵盂乡有4224人。有《汾阳郭氏南阳族谱》等。
4、潮阳铜盂镇潮美郭澄初(郭嵩的第22代裔孙,玉浦公)于元泰定三年(1325)由福建晋江迁徙入潮,卜居兴仁乡,为潮美(今属铜盂镇)郭氏一世祖,生三子,长子郭诚昌,分居揭阳西洋村;次子郭诚然,居潮美;三子郭遗风于明洪熙元年(1425)分创贵山都仙陂郭厝围(今属谷饶镇);玄孙郭昆山(1428—1501)之子郭淳介分创于赤寮西门园(今属谷饶镇),郭平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分创于小西洋(今属司马浦镇)。潮美乡有人口4790人。
5、朝典公创普宁南溪镇典竹乡。该乡有郭、詹等姓。
6、郭元烈于明朝中叶创黄陇都洋内郭族,又迁居古溪。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裔孙分居新厝玉溪等。
7、元时,郭通星由大埔百侯移居海阳县弦歌都上饶堡西埔乡。此支系客家人。《饶平县志》载有烈士郭玉楼。
8、揭东县玉湖镇下陂郭,系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自丰顺畲坑迁来。此支也系客家人。
9、郭子从,字叔云,南宋揭阳县渔湖都塘口村(今揭阳市榕城区梅云镇厚和郭村)人,是朱熹两个潮籍弟子之一(另一个为潮阳人郑南升)。该村另有书画名家郭笃士。

九、赘言
我留心姓氏文化近五年,源于家父影响。家父早年考入普宁第一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惜家庭变故被迫辍学,务农支持家计。但农余仍喜文史,对家乡掌故尤其如饥似渴。我记事时,每至晚上,必煮茶讲古。我几位堂兄姐、胞姐均喜聚在家父面前听讲。我犹记事家父讲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故事,赞叹古人行文简练,往往数言就将事情讲清楚。又讲潮汕先贤郭之奇故事,其族在仙步乡有“麒麟吐火”祖墓,郭之奇撰《月容传》等,并背育《月容传》的内容,其中有“自古红颜多薄命,非薄命不成红颜”等,赞叹不已。热心为邻居写信回信,热心族中事务,为族人调解纠纷,深得族人敬重。于1988年与玉竹港乡汉玉,族人加谋、良发、思齐等到南阳乡访问,并搜集林惠山郭氏有关资料,列入《汾阳郭氏南阳族谱》。并筹划重建林惠山南门寨内的郭氏祖祠,于1994年竣工晋主。撰写《继述堂重光序》镶于祖祠左壁上。至此,父亲声誉达于顶峰。惜早年农事繁重,积劳成疾,饱受脚痛之苦十多年。每逢疾痛发作,抱膝忍坐,彻夜难眠,痛苦难于言表。母亲陪侍左右,也彻夜不眠。我们子女见父亲惨状,心如刀割,痛苦不堪,幸不得能分担父亲一些痛苦!父亲不幸于1999年正月十九日病逝,享年仅六十一岁。我于1997年考入深圳大学后,聆听父亲教诲日渐稀少。父亲虽然受脚疾折磨,逐渐退出族中事务,培养接班人,但仍然关心族中事务。接班主事者也每每找父亲商量事情。1996年左右父亲借来泰国编的《郭氏族谱》翻阅,我也好奇拿来翻翻,但并未留心。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整理父亲遗物,见有两本日记本,记载郭氏资料。其中有《我祖源流概述》、《祖宗世系》、《辈序》、《南阳重修宗礼记》等。才对姓氏文化有所留心。于2001年回家过春节,乃到郭氏祖祠祭祀,抄写《继述堂重光序》,拜访思齐兄,听其讲族中一些事情,包括祖祠历史,并向其借《汾阳郭氏南阳族谱》拜读。复印其中一些重要资料,并录入电脑保存。自此对姓氏文化发生浓厚兴趣,想探明我族的源流。但因谋生奔波,未能进行实地调查。只能忙余上网或上图书馆查找资料。几年下来,找到资料十几万字。主要是姓氏源流及人物资料。关于家乡的资料甚少。后来在网上看到郭伟忠先生撰写的《郭氏入潮有三线》、《华县郭氏,繁衍潮汕》等非常高兴,但不够全面,遗憾不已。后来又在网上看到《澄海百家姓》、《郭之奇研究文集》、《庵埠志》、《贵屿古今人物辞典》等资料,在网上购得《郭氏史略》、《潮阳姓氏丛谈》、《姓氏寻源》、《潮汕百家姓》、《郭氏源流考》等资料。“书中得来总觉浅”,仍然觉得不够全面详细。觉得还需进行实地调查,多方取证统计,但又不能实行,实在遗憾!毛泽东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此尤其适应。我只是从书本上了解,而且阅览未遍,没有实地调查,根本就没有发言权。但事物都是从少到多,从简略到详细,而且有许多贤达之士做出一些努力和成绩,我也不揣浅陋,愿尽绵薄之力为此文化大厦添砖加瓦,现就所知缀述如上,并对上述贤达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有贤达者能继续努力,进行实地调查,奉献出全面详细的精品供大家共享。
聊缀数言,以志始末!


                                郭礼绵谨记于深圳福田
                                  2006年4月13日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已有5个评论] [32968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上一篇: 吴川郭氏始祖宗贤公各支派外迁情况
下一篇: 广东郭氏来源及分布
文章评论
113.82.237.89(2011/1/16 21:48:19):
怎麼没有看到海陸豐的郭氏家族啊   在說海陸豐我們姓郭的也做的不錯啊
61.141.172.115(2011/1/25 19:24:14):
大埔郭氏:皇恩昭锡 经论大通 尚国告命 金章传封 奕廷宣裕 乃启承宗 鸿集荣华 继统嗣功 忠书世守 汉道学充 燕诒繁盛 庆积昌隆...
116.16.229.138(2012/2/14 15:38:56):
郭信臣有15个儿子,不知道编者是怎么求证得出12儿子的,狂晕
116.16.229.138(2012/2/14 15:42:00):
关于郭信臣和郭预来的事迹我还是比较清楚的
58.48.41.238(2012/3/13 19:29:25):
我是郭子仪的51世孙我的辈分是位
共有5个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辗转迁徙
考证檀木湾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明代移民
广东郭氏来源及分布
潮汕郭氏资料及补正
吴川郭氏始祖宗贤公各支派外迁情况
子仪公后裔南迁图
笼统的说
郭姓古今主要分布

相关热点

潮汕郭氏资料及补正
广东郭氏来源及分布
郭姓古今主要分布
迁入台湾的郭氏族人
辗转迁徙
明代移民
浙江诸暨忠武堂汾阳郭氏
子仪公后裔南迁图
吴川郭氏始祖宗贤公各支派外迁情况
隋唐时期子仪公后代之南迁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