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郭泳 > 唐开国功臣郭君籍贯考释(郭泳) [精品]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唐开国功臣郭君籍贯考释(郭泳)

郭网(www.guo.ac.cn) 2015/2/24 23:43:12

            ——略从五个角度解读说明郭君是并州晋阳人

  《全唐文》卷992篇中有一“郭君碑文”,人物为并州太原晋阳人郭君,名不详,唐初随唐高祖、太宗父子起兵晋阳,诛杀宋老生,官至上仪同三司、朝请大夫等官职。刘武周攻陷太原,并州总管李仲文奔走浩州,郭君又随李仲文坚守浩州,打败刘武周,收复并州。贞观二十三年,加授上柱国。去世年月不详,乾封二年方才改葬汾州大夏乡隐泉之原。郭君是并州晋阳人,碑文中有个误区必须要指出。“於时武周作梗,同黑山之未平;建德乱阶,类黄巾之犹炽。太原北望,无复人烟之墟;绛川南指,咸为戎马之地。危(阙一字)孤立,是曰浩州。四面受敌,千里绝援。关山杳杳,望长安如日边;岁月遥遥,疑京兆於天上。田单之固即墨,窘若悬巢。郝昭之守陈仓,危同累卵。於是总管、真乡公李仲文,乘连率之华,当庙略之委,以公茂族盘根,任之心膂,亲御矢石,展效立功,授上轻车都尉。”于是有些学者认定郭君为浩州(汾州)人氏。由于碑文大量的字磨泐之故,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到郭君的家世等,而现代人谬误很多,甚至有人把郭君和郭子仪强扯善关系,说郭君是郭子仪血缘关系最近的先祖之一。看似令人纠结,碑文开头没有“君讳某某”,籍贯郡望哪里,导致我们无法弄清楚其家世籍贯。但是,我们发现,碑文中仍然有很多证据都将郭君籍贯、郡望或间接或直接地指向了并州晋阳。下面根据碑文中的证据,结合唐朝开国历史,来解析郭君姓名之谜、郭君之籍贯郡望以及其家族与唐汾阳王家族之关联等相关问题。

  现将《全唐文》卷992中原碑文抄录如下:

  唐大将军上柱国郭君碑

  (上阙)州刺史(阙四字)司徒公(阙六字)华藩分铜虎(阙四字)羽(阙二十六字)拔(阙二字)大都(阙一字)志隆(阙三字)备(阙一字)端。怀厚(阙一字)於九功,(阙一字)留情於七德,汪汪有(阙二字)之量,仡仡有勇夫之质。父嵩,禀性虚凝,不(阙一字)荣(阙九字)。一混是非,穷柱下之深趣;双举鹏,得濠上之幽情。

  公家承礼教,籍庆膏腴,(阙二字)不群,英姿(阙二字)。皎皎若霜浔之英秋桂,萧萧似风岭之茂寒松。闻诗礼而游方,观儒墨而窥奥。每登高愤叹,投笔长怀,企梁竦之忠谋,追班超之义勇。(阙三字)西山之(阙四字)之戎,冠六郡之良家,雄五陵之侠少。属火运挺灾,乾纲紊绪,焚原靡救,(阙一字)类毋遗。大唐标(阙一字)帝之灵文,兆苍精之秘录,起(阙二字)之积甲,建参野之连旗,经纶大夏之墟,缔构潜邱之壤。指麾日月,负阊阖以(阙一字)移,(阙二字)山川,(阙三字)而(阙一字)转,於是荐名相府,委质戎场。挥霜剑而斩老生,奋长戟而摧霍邑,殊勋克著,授公上仪同三司。於时绛州逆命,不顺皇猷,公扼腕齐心,冲冠目裂,布鱼丽之阵,拟却月之域。瞬息之间,俄然殄灭,获勋居最,授朝请大夫。

  於时武周作梗,同黑山之未平;建德乱阶,类黄巾之犹炽。太原北望,无复人烟之墟;绛川南指,咸为戎马之地。危(阙一字)孤立,是曰浩州。四面受敌,千里绝援。关山杳杳,望长安如日边;岁月遥遥,疑京兆於天上。田单之固即墨,窘若悬巢。郝昭之守陈仓,危同累卵。於是总管、真乡公李仲文,乘连率之华,当庙略之委,以公茂族盘根,任之心膂,亲御矢石,展效立功,授上轻车都尉。(阙一字)贞观三年,颉利雄视龙庭,控弦百万,虔刘都鄙,扰乱边垂。太宗文皇帝坐黄屋以永怀,临紫宸以太息,伤彼残贼,哀此氓黎。爰命英公,董戎薄伐。公(阙三字)之剑,持冉有之矛,执角争先,中权後劲,获勋第一,授上大将军,赏物四百段。遂乃八表安,四海清晏。公乃韬戈息骑,琴酒怡神,咀嚼六经,渔猎百氏,临池入木之技,逸少见以多惭,献赋制檄之才,相如谢其清俊。上闻宸,爰降丝纶,召公为金门关(阙一字)将。公辞两疏之(阙一字),冠挂东门;谢司农之官,传芳北海。至七年,又辟公滕王府司马。公志性林泉,赏心风月,悟有情为速朽,识多财为累愚,悲景烛之不(阙一字),哀霜(阙一字)之逾远,深凭实相,宏立胜因。虽陆生散千金之资,实朱公弃五(阙一字)之产,俦斯树(阙一字)未可同年。以此固辞,确乎不受。

  太宗文皇帝崩,遗诏起义元从,班例加勋,诏授上柱国。皇帝驾幸并州,公策驷远迎,蒙恩(阙五字)段。公勋庸克著,英声美於五臣;荣宠既章,功名显於四佐。如何与善徒欺,辅仁多爽。滔滔阅水,既一逝而无归;冉冉生灵,亦百年而有竭。(阙六字)遘疾薨於私第,灵座空而游尘满,(阙一字)檐廓而暝禽哀,追(阙一字)德於犹生,想音徽而以谢。农夫辍耕而永叹,机妇罢织而长嗟,岂直巷绝歌声,邻(阙五字)以乾封二年岁次丁卯十一月丁巳二十八日甲申,迁窆於大夏乡隐泉之原,礼也。前临梓泽,俯眺九京,却背隐岑,万仞。西瞻翠岭,峻峙(阙五字)汾,杳然如带。夫人王氏,令望江东,派流并部,姻连三辅。婚(阙一字)五(阙一字),内睦六亲,外谐九族。痛长城之永别,泪染湘川;悲陇水之分流,更成呜咽。(阙五字)子宏道并左亲卫,立性廉让,虚己接人,孝乃天性,忠为令德。亚刘宗之两骥,埒韦氏之双珠,攀静树以长号,(阙一字)寒泉(阙一字)永慕。以为镌金(阙二十三字)铭(阙二字)其词(铭词全泐)

  一、“郭君”一称呼乃是墓志和碑铭常见之词。

  题名谓“郭君”者,常常与“郭公”同含义,同为郭姓人物墓志铭题目中郭某某名人之称谓,如唐张说为太原郡公郭知运撰碑铭《赠凉州都督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此处之郭君乃指郭知运。《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之“显庆052篇”录《大唐故郭府君墓志铭》一墓志,这位“郭府君”指郭敬善,“府君讳敬善,字咳,太原人也”。

  同理,该篇碑文虽然有很多字无法辨认,但“郭君”还是有名有姓的。只不过,郭君名谁,因为碑文磨泐不可见而已,并非有的大专家大学者所谓“‘郭君’或者就是叫郭君的人的姓名”或者“郭君之‘君’是名还是尊称,不好定论,……”云云。

  二、郭君的籍贯乃属并州晋阳郭氏

  郭君随唐公太原晋阳起兵后,当时的形势,历史有记载:“赵文恪,并州人。为隋鹰扬府司马。义兵起,授右三统军。武德二年,擢都水监,封新兴郡公。时中国经大乱,马耗,会突厥讲和,诏文恪至并州,与齐王诱市边马以备军。刘武周寇晋阳,属城尽没,李仲文守浩州,兵力孤绝,齐王使文恪率步骑千余助守。会太原陷,遂弃城遁,诏下狱死。”

  刘武周入侵并州,唐高祖李渊派遣李仲文等二人任行军总管率兵出征,救援并州。两人战败,全军覆没,双双被俘。仲文后逃还,退守浩州,协同浩州剌史刘赡防守城池。刘武周军数次攻击浩州,频战皆败。并州平定,李世民留李仲文镇守并州,刘武周数次派兵入寇,都被李仲文击败,并攻占城堡百馀所。唐高祖下诏命令李仲文为检校并州总管。

  其一,碑文中“於是总管、真乡公李仲文,乘连率之华,当庙略之委,以公茂族盘根,任之心膂,亲御矢石,展效立功,授上轻车都尉。”总管是指并州总管府总管,李仲文当时为并州总管。郭君之家族“茂族盘根”,作为并州的大姓,在此危难时刻,退守浩州之后毅然挺身而出,助李仲文收入并州,为保卫唐朝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茂族盘根”不是在浩州,而是在并州“并部”。须知,郭君随唐太宗父子的起兵地点就是太原晋阳,这里不光是李唐皇室的根本,也是郭君起兵的根本。

  顺便说下,太原郭氏中,阳曲、晋阳两地郭氏家族有莫大的关联。自西汉以来,籍贯为阳曲的郭氏家族便是“太原著姓”,东汉、魏晋、十六国以及北朝时期,阳曲、晋阳两地家族有大量人物出仕,非他支郭氏所能比较。尤其是东汉末、魏晋以来以光禄大夫郭遵、大司农郭全、大将军郭淮、西晋尚书郭奕、后赵司空郭殷、殷孙北魏徐州刺史郭逸、北魏侍中郭祚、北齐扬州刺史郭元贞、北周兵部尚书郭彦、唐桂州都督郭珍等这一系为代表,著称于世,开创太原门阀、郡望。北朝时期,阳曲县改属秀容郡,郭祚家族阵地从阳曲转往晋阳(今太原市区西南),故而郭淮、郭亮等人的子孙后代都称“太原晋阳人”也已有墓志证明。这一支至少自东汉中晚期以来便是名门望族,所以魏晋以来,所谓太原郭氏,其实就是指籍贯为阳曲(或者晋阳)的郭氏家族,今阳曲县百家社某些遗迹或许属于太原郭氏当年(魏晋时期)在士族庄园经济大发展时留下来的部分遗迹。后来,正是隋朝有郭荣,初唐有郭弘道、广敬父子,中晚唐又有汾阳王郭子仪家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才将太原郭氏列为太原五大姓和中原八大姓族之一。

  其二,文中“於时武周作梗,同黑山之未平;建德乱阶,类黄巾之犹炽。太原北望,无复人烟之墟;绛川南指,咸为戎马之地。危(阙一字)孤立,是曰浩州。四面受敌,千里绝援。关山杳杳,望长安如日边;岁月遥遥,疑京兆於天上……”,并非指郭君籍贯为“浩州”,反而是侧面证明郭君籍贯至少是非“浩州(汾州)”的。为什么呢?因为,唐人墓志碑铭大多会将墓主家世、籍贯写出。即使本碑没有,没有记载不代表没有,但是也不会像郭君碑中“……危(阙一字)孤立,是曰浩州。……”这样的形式提出来。如果郭君是浩州人,那么开头必定言明(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看见),那么再往后面郭君镇守浩州,何须用“……是曰浩州”呢?实在不明白。这是郭君“籍贯浩州论”的一个破绽之一。

  “太原北望”,乃“北望太原”之倒装句。“绛川南指”,与“太原北望”类同。指明郭君是困守浩州,北望太原无宗族势力之助,因为当时刘武周已经攻下太原;南望绛川,也无朝廷的援兵。这也是侧面反应郭君籍贯并非浩州,郭君只是因官迁居浩州的。郭君随唐高祖、太宗骑起兵晋阳,助唐立国,功勋极大。而晋阳是他起兵之所,所以当他困守浩州时,想得到家乡守军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很遗憾,太原已经失守,他只能跟随李仲文困守浩州。

  其三,文中“太宗文皇帝崩,遗诏起义元从,班例加勋,诏授上柱国。皇帝驾幸并州,公策驷远迎,蒙恩(阙五字)段。”表明皇帝要来家乡太原,郭君当然兴奋远迎了,一定程度上表明郭君是赶赴家乡太原迎驾的。自从随李仲文打败刘武周收复太原,郭君必然大多时间呆在并州,“……公辞两疏之(阙一字),冠挂东门;谢司农之官,传芳北海。……”似乎不愿意接受皇帝安排的官职,和平时代只愿过安稳的日子。永徽五年,唐高宗驾幸并州,“五年春正月甲子,幸并州。二月辛巳,至并州。丙戌,宴从官及诸亲、并州官属父老,赐帛有差。……。起义之徒职事一品己下,赐物有差。”(出自《旧唐书高宗本纪》)郭君得到皇帝的奖赏,因为他是属“起义之徒”的功臣和并州故乡之人。至于郭君死后改葬大夏乡,我们也不能说他这就是“回归故乡”了,古者,将军或者士大夫去世,也有葬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有葬在其他地方的。举两个实例,唐朝静难军节度都兵马兼押衙、充丰义厢镇使郭顺墓志,去世后就没有葬在故里,而是葬在邠州(今陕西彬县)。初唐郭敬善,虽然是华州郑人,但是却葬于京兆府万年县铜人原。

  其四,文中“夫人王氏,令望江东,派流并部,姻连三辅。婚(阙一字)五(阙一字),内睦六亲,外谐九族。”昔日晋朝郭璞曾云随晋元帝司马睿南迁的琅琊王氏家族:“淮流绝,王氏灭”。后来,淮流王氏、江东王氏便成为琅琊王氏的又一个称呼。夫人王氏“令望江东”,必定属“琅琊王氏”无疑。“派流并部,姻连三辅”,是指并州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同根共组,且王氏的婚姻对象都是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大姓。而且“并部”王氏,是自东汉末以来太原郭氏的联姻对象,三国王凌嫁妹阳曲郭淮、南朝王仲德的姐姐嫁北魏晋阳郭祚的祖父郭逸等等。郭君家族与王氏的姻亲关系也证明,郭君就是晋阳人,而非浩州人。那么其郡望、籍贯属太原晋阳无疑。

  其五,也是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更加表明郭君至少为并州人无疑。刘武周来攻太原,唐高祖李渊大惊,命令救援,李仲文战败逃走浩州。此时,李仲文的战略目的就是要收复太原(最终如愿,这是后话),而要守住浩州、收复太原,那么依靠并州地方势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郭君作为并州势力的代表,“茂族盘根”,其势力必然自太原晋阳向周围远行至上党、西河、雁门地区,正是李仲文所倚重之地方势力。

  通过以上五点,我们可以或明或暗了解到郭君的籍贯乃是并州晋阳人,至少是并州人,而绝非“是曰浩州”之“籍贯浩州”那么简单。

  三、郭君与隋朝郭荣、唐代汾阳王家族是两个同属于并州太原郭氏家族,但又为太原郭氏两个不同支属的家族。隋唐交际,这两个家族虽同属太原郭氏但并无直接交集。

  看看碑文中的世系记载,我们便可清楚,隋朝郭荣、郭弘道家族与郭君家族至少在当时是没有交集的,郭弘道甚至与郭君是互不认识的。或者说,郭君跟郭弘道、乃至汾阳王郭子仪论辈分,也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来确定合适与否的,现在某些学者急忙为郭荣和郭君两支人确定辈分,也是有失妥当的。另外,郭弘道与郭君的儿子宏道,明显是两个人,一些学者将之混为一谈,表明其学术研究方法也是很有问题的。

  郭君碑中的世系是:郭嵩—郭君—宏道;

  《隋郭荣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录隋朝郭荣的家族世系是:郭智—郭徽—郭荣、弘道(郜国公)—敬善、广敬(袭父爵郜国公)

  郭荣家族,隋代已经入住华阴(华州郑),《太平御览》卷731记载:“隋尚食奉御郭弘道,字大宝,弘农华阴人也。性宽厚如愚而内敏。仕隋,历通事舍人、沧州长史。炀帝时,徵为奉御。时高祖为殿内少监,深善之,亟相往来,情契愈昵。”后来郭弘道投奔关中,唐高祖加封弘道为卫尉卿、郜国公,改同州刺史。然而,看看郭君的儿子“宏道”,不过是“左亲卫”而已。由此见之,此“弘道”实非彼“宏道”也。

  总之,郭君为并州晋阳人。与初唐郭弘道一样同出并州晋阳郭氏家族的郭君,跟随唐高祖父子起兵于家乡并州,屡立战功,成为助唐立国的功臣。之后又追随并州总管李仲文打败刘武周,收复家乡并州太原晋阳,稳定大唐后方,为李唐平定关东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君去世后,家人迁坟于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然原因,其碑文部分字迹磨泐,籍贯不见记载,我们甚至连郭君叫什么也无从考证。但是,在隋唐之际,郭君与郭荣、郭弘道等人,虽无交集但都出仕隋代、初唐时期,作为原籍太原晋阳的、两支闪耀的分支家族,延续了两汉魏晋以来太原郭氏文化,为中华郭氏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当时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全唐文》卷992;
②《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上”;
③《新唐书》“宰相表第十四下·宰相世系四下”;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显庆052篇”《大唐故郭府君墓志铭》;
⑤《太平御览》卷731
⑥《考古通讯》之《隋郭荣碑考释》,1957年李子春。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已有32个评论] [4918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重要提示:该文由原作者委托郭网为其独家互联网首发或由作者亲自发表,
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该文观点不代表郭网及郭网站长郭池的观点。
上一篇: 20131230 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千佛洞发现武威郡王人物壁画
下一篇: 简叙太原郭氏门阀与郡望之发展历程(郭泳)
文章评论
吕世宏(2015/3/20 18:14:32):
文章还能这样写?此碑出土于汾阳,浩州就是当事汾州,历史知识不具备,还是研究一下再说吧
吕世宏(2015/3/20 18:16:37):
我不理解,郭氏人才济济,可是缺乏真真懂历史的人,沽名钓誉者多,认真研究者者少,为什么呢?
吕世宏(2015/3/24 0:29:24):
汉代一人司马迁,金代一人元好问,宋代一人司马光,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是时无良史,任尔狂言。郭君,就是汾阳人,你敢打赌吗?
郭泳(2015/3/27 22:36:51):
郭君葬在浩州,这点我没异议,跟您观点一致。
郭泳(2015/3/27 22:37:32):
但是:请您看仔细我提供的证据,虽然有点口语化,但是我文中的证据你不可忽视。
郭泳(2015/3/27 22:38:37):
这不是我个人说了算的。我是以证据说话的,他是晋阳人,最后葬在浩(汾)州的。    
郭泳(2015/3/27 22:39:15):
所以:我以证据说话,我不跟你打赌。
郭泳(2015/3/27 23:20:53):
您不要做无谓的感叹。我告诉您我个人的观点,研究郭氏:太原郭氏是必修课。太原郭氏,两汉著姓,魏晋的门阀,有了魏晋的门阀才有隋唐的郡望。
不过:这个太原郭氏郡望的基础奠定于东汉至魏晋。
那么:汾州郭氏没有资格称“太原郭氏”,沾太原郭氏的光。因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汾州没有一个人和一个家族列入门阀,包括郭泰和西河黄巾贼起于白波谷的郭太。
郭泳(2015/3/27 23:24:56):
做历史研究不是瞎感叹的,而是要 实打实、全面的研究的,尊重文献证明,尽可能少带感情色彩的研究,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端端正正,才能算公正。
吕世宏(2015/3/30 23:52:23):
你感兴趣,可以看看《刘武周》就知道了,郭君从军汾阳,战斗在南下,后辞官回乡,你的这一篇文章,完全是臆断,没有任何价值。搞历史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你一点也不小心。《郭君碑》叶落归根,他就是汾阳郭社人,有时间了,我会写一个郭君碑解读的文章,郭君就是郭君,不要拿他来证明什么,就是拿你来证明什么一样。
共有32个评论    1    2   3   4   下一页 第4页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张家界中湖郭氏源流概述(修改稿)
“郭子仪封地汾州”证据漏洞考释
“和谐中华,和谐郭氏”——兼谈..
南北朝时期华阴郭氏祖上线索探究
隋代蒲城公郭荣家世介绍“太原晋..
晋故承务郎守耀州富平县令太原郭..
处士郭图南墓志铭(申斋集)
唐开国功臣郭君籍贯考释(郭泳)
“全国郭氏文化阳曲学术研讨会”..
晋祠藏《郭公庙碑铭》

相关热点

唐开国功臣郭君籍贯考释(郭泳)
“天下郭氏出太原”
晋祠藏《郭公庙碑铭》
简叙太原郭氏门阀与郡望之发展历..
北宋郭源明墓志铭解说(附墓志铭)
晋故承务郎守耀州富平县令太原郭..
南北朝时期华阴郭氏祖上线索探究
宣徽南院使镇州都部署郭公墓志铭..
史实佐证郭子仪封地“惟豳與蒲,..
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