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可以搜索) 登录
郭网 www.guo.ac.cn
当前位置:  郭网首页 > 有关郭姓文化遗迹的考究 > 太原城的历史变迁 [精品] 最新评论 | 最新文章hot | 热门文章 | 热心宗亲
郭网首页 >>  起源繁衍 | 郭姓名人 | 宗族文化  家族动态 | 研究专栏   在线读书   浙江联谊会 | 虢国博物馆
       郡望堂号 | 子仪世家 | 文史论坛  大众探讨 | 郭养法专栏  郭世和著作  郭姓起名 | 寻根 | 交流
→ 投稿
太原城的历史变迁

郭网(www.guo.ac.cn) 2014/8/4 23:06:19

  城,是华夏古国五千年文明的产物,是汉民族文化圈独有的人文地理景观。太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1949年4月,我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坚固设防的城市付出了伤亡45000余人的巨大牺牲,远远超过了同期在千里战线上突破长江天堑的渡江战役。太原战役为解放战争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

  【唐城和唐尧初都太原】太原2500年的建城史,是以创建于春秋末期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毁之于宋初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的古晋阳城为标识的。早在晋阳城创建的2000余年之前,太原的土地上就已经创建过一座古城,它就是史传中的“唐城”。号称“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载:“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专门撰述中国古代名城的《都城记》也载:“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直至唐宋之际徐坚的《初学记》,朱熹的《诗集传》还在讲,唐城是帝尧所筑,地处太原晋阳一带。这些史载告诉我们一个史实:早在至今4500年左右的唐尧时代,太原已经有了保护自己不被扰侵的古城唐城。只是由于历史的久远,后来在古唐城旧址或附近又有一座晋阳城问世,所以那座流传于口碑,见载于史册的“唐城”渐渐地湮没了。

  【赵氏创建晋阳城】春秋末期,曾经在大国争霸中获得五霸之一晋国,公族日趋衰弱,卿大夫势力日增,逮于晋定公时逐渐形成了六卿轮流执政,晋侯大权旁落的局面。晋国六卿之一的赵卿适传至赵鞅为国之正卿的时期。执掌晋国之政的赵鞅,创建了军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晋阳城。城之建竣正值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距今2500年整。史载,晋阳城的创建者赵鞅的家臣董安于,采用“版筑”之法圈筑城墙,筑城之土就近挖沟而取,城墙既城,护城沟池也成。在建城中宫殿、官署、粮仓时,更是独具匠心,利用悬瓮山产铜的条件,就地取材,冶铜为柱础,以获楛蒿楚等坚韧的山木为墙骨。这些建筑材质在战时可以用作弓箭的原料,可谓一举两得。关于晋阳城的规模,当时的史书无载,难窥全豹。但是,周代对建城的规制有着严格的规定,《左传·隐公元年》有注说:“侯伯之城方五里。”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古晋阳城也,城高四丈,周回四里。”根据《历代尺度变迁》所述,《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周回四里”与《左传》所载的“城方五里”,几近相等。可见,赵鞅时所筑晋阳城以周代的尺度计高四丈五尺,周回五里。同时也证明,至唐时晋阳古城犹存。需要重书一笔的是,赵氏所建的晋阳城在春秋战国的演变和太原的发展史上曾发挥过重大历史作用。公元前497年,这座古城使赵氏成功地抵御了范氏、中行氏和邯郸赵氏的联合进攻,并最终消灭了晋国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使六卿执政变为智、韩、赵、魏四卿角逐;公元前453年挫败了智、韩、魏三家联合灭赵的企图,赢得时机策反三家联盟,与韩、魏共灭智氏,奠定了后来“三分晋室”的基础。中国古代史的春秋与战国之分期,正是以三家分晋为其标志拉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序幕。

  【刘琨扩展晋阳城】西晋末年,司马氏“八王之乱”引出“五胡十六国”,是时留守敌后的西晋并州刺史刘琨,受命于危难之际镇守晋阳。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刘琨加筑壁垒,扩建晋阳城垣。刘琨扩建后的晋阳城规模,在《晋乘蒐略》十七卷中所引的《都邑记》有一段记载:“太原旧城晋并州刺史刘琨筑,旧太原郡城左汾右晋,潜丘在其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丈。琨筑以御汉。”唐《元和郡县图志》亦有记载:“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刘琨凭借着这座周长27里墙高4丈的古城,先后与前赵刘渊、后赵石勒,苦战8年之久,有效地牵制了匈奴贵族企图统一北方南下灭晋的大略,为东晋王朝的创建与稳定赢得了时间。

  【唐代太原三城】晋阳城作为李氏发迹的龙兴之地,受到唐王朝历代帝王的重视和青睐。先后升置为太原府、北都、北京,而且对城池也大加扩建和增建。新旧唐书和诸多文献记载,唐北都太原府有西城、东城分踞汾河两岸,中有跨汾河而连东西两城的中城,号称“太原三城”。西城中更有大明城(古晋阳城)、新城及仓城,大小城池六座。《新唐书·地理志》载:“都城左汾右晋,潜丘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三千一百二十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崇四丈。”依唐代每步5尺,每尺31.1厘米测算,北都太原府城南北长6.7公里余,东西广约4.8公里,周长达23公里有余,占地面积达32.16平方公里。其中西城规模最大,是以刘琨扩建的城为基础“周回二十七里”。城中的大明城,即创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晋阳古城“高四丈,周回四里”;新城“城高四丈,周回七里”;仓城“高四丈,周回八里”。这三座城中之城,呈“品”字形,踞于西城之中。盛唐时期的北都太原城,是国家的陪都之一,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为唐王朝的安危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

  【宋代太原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火烧水灌将一座有着一千四百多年的太原三城夷为废墟后,在古城废墟东北三十五华里许的汾河东岸,新建宋太原城,就是今天太原市的迎泽区及杏花区部分地区。宋太原城的规模据《永乐大典》载:“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宋太平兴国七年建,门四。”与唐太原三城难同日而语。但是,宋太原城小虽小点,其军事地理位置比已毁的太原三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宋太原城由一座大城一座小城,三座关城组成,共五城之多。大城中的小城,位居城之西北,“周长”五里一百五十七步,几乎占去大城半城之地,城名“子城”。子城中均为各级衙门以及监狱和粮仓,无民居民宅。民间传闻的“丁字街”、“钉龙眼”之说,便指太原宋城的街巷格局。其实这种说法乃是对金元文豪元好问《过晋阳城书事》中诗句“官街十字改丁字”一句的误解。太原宋城中街巷,并非都是“丁”字街,只是四条官街呈丁字形。宋太原城问世后百余年,即发生了金宋太原之战,区区弹丸十里的小城,竟抵御了金军强大马步兵二百余天的围攻。直至北宋王朝屈服于金人的淫威将太原划割于金王朝,太原军民才在内无粮食、外无救兵的情况下,与金人决一死战,直至陷落。宋金的太原之战,使宋太原城受到重创,城中之城——子城,便在这次大战中毁于兵燹。

  【谢成拓展太原城】朱元璋驱逐元顺帝建立明王朝后,深恐逃入草原大漠的元兵卷土重来,遂封其诸子为王戎边藩篱国家,三子朱棢被封晋王封藩太原。在朱棢尚未就藩时,他的岳父永平侯谢成奉敕扩建太原城。史载,“谢成展东南北三面,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门八,东曰宜春、迎晖,南曰迎泽、承思,西曰阜城、振武、北曰镇远、拱极,外各建月城。”明代太原城是长江之北仅次于国都北京的大城,以秦王就藩之地西安城而论,其城“周二十一里,高三丈五尺,门四,月城四”,其规模远不及太原。太原的地方志书和民间有传谚说:“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多年来讹传为太原东西两山植被繁茂,绿色如屏,故有“锦绣太原城”之说,其实所谓锦绣太原城在《阳曲县志》中早有明论:“八门四隅建大楼十二,周垣小楼九十,……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城”。清王朝入主后,在太原城西南隅新建满洲城,清末太原发大水。满城废圯,在太原城东南角又建新满城。

  【民国太原城】辛亥革命胜利后,城内格局街巷一仍其旧,城垣被独揽山西军政大权的阎氏锡山进一步加固,太原城成为阎氏政权政治、军事的核心和堡垒。民国初年,山西军政府首先清理了城东南新满城的城栅、栅门等设施,扩建和重修清末正太铁路太原车站,沿太原城垣修筑环城铁路,向太原城垣之外发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阎氏积极发展太原军事工业、冶金工业、矿业窑业,随着其西北实业公司的创建,太原城北城垣外西北实业公司的下属企业,诸如西北钢铁厂、西北机器厂、炮厂、枪厂、火药厂,纷纷问世。太原城北门之外逐渐成为太原近代工业的聚集之所,城区面积迅速扩展。“蒋阎冯大战”阎氏败北之前,太原的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比较发展的时期。“蒋阎冯大战”以阎氏失败,宣布下野告终。太原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跌入低谷,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民生凋敝。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危机,使山西人民和太原人民饱尝了军阀混战的苦果。不久,阎锡山复取山西包括内蒙绥远、包头、五原、临河一带军政大权后,为巩固其失而复得的割据政权,遂加强太原城防,沿明清以来的太原城垣大肆修筑明雕暗堡,将其控制下的西北实业公司大多转换为军事工业和准军事工业。1937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太原,将太原城垣当作其布防的战略军事要塞,在太原城头建起了难以数计的军事设施。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阎锡山与日本太原占领军勾结,又在城防工事上大作文章,一座明清以来雄踞的“锦绣太原城”,城垣几乎被挖空,到处是明雕、暗堡、战壕、工事。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凭城设险,负隅顽抗的阎军妄图以太原城垣为借,作犹斗困兽,太原城垣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饱经战火,大都坍塌于一旦,失去了保护的价值,在太原解放初期,被逐步地清除填入城外的古城壕。

  【解放后的太原城】新中国建立后,古城太原进入其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时下的太原市城区面积由建国初的40多平方公里,发展到几近150平方公里,大街取代了小巷,坦途取代了崎岖,公园和绿地墓冢和荒凉成为历史,高楼大厦比肩而起。目前,太原城市路网格局已成棋盘式加三个环。道路系统由十条南北向主干路、十条东西向主干路(十纵十横)和内环、中环、高速外环,并辅以次干路和支路组成。新建的迎泽大桥和滨河东西路成为太原城市交通总格局中“十字”型的核心骨架,对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扩大城市容量,加快全市的开发建设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2000年9月峻工的汾河太原区段蓄水美化工程,大大增强了城市防洪能力和环保功能,改变了市区干燥少水的状况,形成了城市最大的呼吸系统。该景区与碑林公园、青年宫、少年科技城、滨河体育中心、太原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中国北方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园。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移西进,扩容提质”奋斗目标,已蓝图渐展,古城太原在新的世纪将展示出更加崭新的形象。

                       转自《中华汾阳郭氏文化网》郭世银贴

录入:郭池
 发表评论  [2033次浏览] [进入打印页面]
上一篇: 潮州凤廓郭氏世系诗

 
登录后可评论
 

相关精品

太原城的历史变迁
潮州凤廓郭氏世系诗
广东潮安庵埠郭陇资料
广东郭氏部分资料

相关热点

广西郭氏部分资料
广东郭氏部分资料
广东潮安庵埠郭陇资料
河南—方城—郭氏辈分(有同一支..
潮州凤廓郭氏世系诗
太原城的历史变迁

联系郭网

郭池

郭网站长:郭池
aymi@163.com(投稿专用邮箱)
7749027(QQ)
(+86)13660070101

郭网 郭网 www.guo.ac.cn © 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郭网) 版权所有 TOP

关于郭网 | 贺信贺赠 | 投稿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天文爱好者无心插柳

 鸣谢!郭养法、郭一民、天府游侠、郭征记、郭浩军、郭荣生、郭青萍、郭世科、郭道梦、宁根峡、郭世和、郭升平、阎广勤、贾祝文、郭亚阔、郭发源、郭安胤(不分先后)……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Since 2004.5.7 郭池作品 郭池 By Aymi贴吧_CMS